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職校課改理論及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物流基礎》課程改革的背景
(一)我國操作型物流人才的現狀
近幾年,人們越來越認識到物流在國民經濟發展中的重要作用。物流企業的急速擴張對各層次的物流人才產生了大量需求,但目前我國各層次物流人才的奇缺制約了我國物流產業的發展。正是基于上述認識,各種層次的高等院校開設了物流專業,力圖為社會培養急需的人才。目前,我國物流操作型人才現狀與需求呈現以下特點:
1、物流業的特點決定了物流業需要大批操作型人才。物流是一個應用性很強的綜合性學科,具有勞動密集型和技術密集型相結合的特點,在物流從業人員中,75%~85%的人員是從事操作崗位的工作。物流過程包含運輸、儲存、配送、包裝、流通加工、搬運裝卸、信息處理等多個環節,每一個功能環節中都有大量的操作活動。由于交通限制、客戶需求、服務質量要求等原因,物流操作往往需要全天候24小時作業,這種作業特點使得物流操作人員的需求成倍增加。
2、國內物流操作型人才現狀不容樂觀。目前,國內各類企業中物流操作崗位的從業人員主要來源于兩個方面:一是從傳統的倉儲和運輸企業的搬運、裝卸等崗位轉來;二是直接招聘農民工,當前國內的大批物流企業中,操作崗位的從業人員大量使用的是農民工。這些人員很少接受過規范的物流操作培訓,大部分不具備系統的物流知識,對操作原理、各業務環節的銜接、作業流程、行業標準、服務規范、現代信息技術應用等知識知之甚少。
3、物流從業人員素質普遍較低。上海和北京是我國物流行業發展較快并且相對領先的地區,大專以上學歷的物流從業人員和第三方物流企業從業人員的比例分別是21%和19%,國內其他地區的比例更低。而其中具有物流專業教育背景的更是微乎其微。美國奧爾良州立大學一項為期20年的全美物流職業調查顯示,在被調查的物流業管理者中,92%具有學士學位,41%具有碩土學位,22%具有從業資格證書。這說明我國物流從業人員學歷普遍低,物流專業素養不強,各層次物流人才緊缺。
4、高職院校操作性人才人才培養現狀不容樂觀。至2005年為止,我國共計140多所院校設置了物流專業,其中有40多所院校設置的物流工程專業,100多所院校設置的物流管理專業。在恢復物流本科招生之前,我國的物流高職教育就已經開始起步,由于受我國物流業管理體制條塊分割、分業管理現狀和傳統教育模式的影響,雖然有不少院校設置了物流管理和物流工程等相關的專業及專業方向,但培養目標不明確,人才的培養受到了較大的局限。從目前的情況看,還未形成了“金字塔”式的人才層次結構,而物流業發展的現實要求、企業人才需求的當務之急是需要大量的操作型物流人才和綜合素質強的高級管理型人才。
(二)《物流基礎》課程重要性及課程現狀
本課程是物流管理專業的核心課程,同時也是其他相關專業的知識拓展課程。學生通過對該課程的學習,可以對現代物流管理的理念、產生和發展的過程、現代物流產業的構成和性質、現代物流的功能及作用、現代物流的發展趨勢以及物流管理領域的基本學科體系等有一個初步的了解,并能簡單掌握企業物流采購、運輸、倉儲、庫存管理、配送、物流信息技術等實務方面的一些知識和技能,為以后進一步學習物流學科打下理論和實踐基礎。由于該門課是《物流管理》專業的第一門專業課,也是入門課,它直接關系到后續專業課程的學習,對學生綜合能力和實踐能力的培養尤其關鍵。故緊緊圍繞高職高專的教學模式,根據企業對物流人才的需求進行《物流基礎》課程改革,不斷加強課程建設可以使學生寬口徑地提高對本專業知識的學習能力。先前在《物流基礎》教學中片面強調物流理論知識的傳授,缺乏對實際業務操作能力的培養;在授課時過多強調教師講授為主,學生自學為輔,結果使得學生只懂部分物流理論,缺乏動手能力,成為物流企業里“不好用”的人才。故需通過課程改革有利于培養學生參與和自主學習意識,使其自主學習的能力提高,同時為培養學生將來在本行業工作崗位中的組織管理和協調能力、異常事故的處理能力、信息技術的學習能力和應用能力以及提出問題、分析問題、組織市場調查、獨立獲得知識和信息的基本能力打下基礎。
二、《物流基礎》課程改革的主要內容
為了突出高職院校物流管理專業高職教育的特點,改變原有的教學方式,加強實踐性教學環節,努力培養出符合社會需要的高級應用型物流人才,故對《物流基礎》從教學內容、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課程評價機制三方面進行以下改革。
(一)教學內容改革由于《物流基礎》是物流管理專業的入門課,也是第一門課程,主要負責培養學生物流理論和實踐知識以及職業道德素養。總結以往教學的經驗教訓,結合我院學生特點對教學內容進行刪減和綜合,主要強調職業道德素養和動手能力的提高。進行改革后《物流基礎》將分成七個項目進行教學。
(二)教學方式和教學手段的改革
1、教師走下講臺、學生走出教室。《物流基礎》推行課程改革主要是打破原有的以課堂為中心、以教師為中心進行教學,我們先讓學生實地參觀使其具有感性認識;然后帶著問題再進行理論知識講解。在進行教學前老師會提出任務及所需知識、如何利用這些知識、需要哪些工具完成任務、注意事項、可能會出現的問題及解決方法等。學生帶著問題去參觀或調查,然后由老師組織小組發言討論,共同解決問題和學習理論知識。這種教學方式使課堂教學變得豐富多彩,使學生成為了學習的主角,在實際的物流過程中真切感受到物流的內涵。
2、物流企業專家代表講學。企業專家講學既充滿了教育理論的前瞻性、科學性,又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可操作性,充分利用企業、社會的教育資源實施優勢互補。同時通過企業家對自己創業歷程的講述有利于大學生保持良好的心態,對自己的職業生涯進行初步規劃。
3、教學手段上采用現場教學為主,多媒體教學作為重要的輔助手段。改革后運用課外現場教學為主,結合問卷調查,多媒體教學、課堂理論教學、實訓室教學相結合的教學方法。信息時代的教學方法和手段使教學更加生動活潑,更具有直觀性。《物流基礎》教學方法的改革徹底改變“紙上談兵”的陳舊教學模式,打破課堂教學和現有知識結構的限制,因材施教,不一刀切;引導學生通過自學取得獨立獲得知識和運用知識的能力,而不是喂一口、吃一口地填鴨。故有利于有效的、創造性地完成教育教學任務。
(三)課程評價機制的改革:
(1)對教師的評價:物流管理專業課老師承擔著為物流行業開發人力資源、直接向社會輸送高級應用型物流人才,這就決定了對我們專業老師能力水平的特殊要求。故《物流基礎》課程改革對老師考核主要為教學能力、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
1、教學能力主要是包括駕馭教材能力、語言表達能力、教研能力、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能力。教師只有提高教學能力,才能清晰地講授課程內容,學生才能真正領會課程精髓,人才培養質量才能提高。
2、實踐能力主要包括實際動手能力和指導實踐教學能力兩部分。老師具有一定實踐能力水平的標志是教師達到了“雙師型”,即理論基礎和實踐技能都要達到相當高的水平,理論要有一定的深度,應用能力要強,能解決生產實際的問題。才能指導學生實習,為物流行業培養高級應用型物流人才。
3、創新能力主要包括創新性的思維、創新的教學思路、創新的教學手段。教師需走出書本,開闊視野,培養創新思維;更新知識,不斷學習,培養創新性教學思路;勇于突破,大膽實踐,運用創新性教學手段。
(2)對學生的評價:淡化期末考試,強化平時考核。平時考核通過課前發言、課堂發言、問卷調查、小組討論形式培養學生語言表達及溝通能力、合作意識和團隊精神;通過聽課筆記、讀書筆記形式培養學生收集資料和獨立思考的能力;通過考勤形式培養學生的時間觀念,養成遵守規章制度的良好習慣。
三、課程改革的意義
(一)有利于培養創新性人才和教學改革的深化。創新思維是指以新穎、獨特的方法解決問題的思維過程。通過這種思維不僅能揭露客觀事物的本質及其內部聯系,而且在此基礎上產生新穎、獨創、具有明顯社會意義的思維成果。創新思維是人類創造力的核心和思維的最高級形式,是人類思維活動中最積極、最活躍和最富有成果的一種思維形式。人類社會的進步與發展離不開知識的增長與發展,而知識的增長與發展又是創新思維的結果。所以,創新思維比之上述思維的其它形式,更能體現人的主觀能動性。而大學生創新思維,主要是指大學生在接受教育過程中以獨特的、新穎性和集中性而另辟蹊徑地去面對學習活動,有效解決問題的思維方式。大學生創新思維是專指大學生在其所進行的創造活動中有創新的思維,是大學生在已有知識和經驗的基礎上,從某些事實中更深入地尋找新關系、尋找新答案的思維活動過程。《物流基礎》課程推行項目教學可以使學生在自主意識增強和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的基礎上,提出有價值的問題引導學生思考,組織小組討論,使學生創造性地學習知識,解釋現象,培養學生思考問題的個性化、新穎又符合現實。這種新的人才培養模式將使學生的知識得到有效拓寬,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明顯增強,綜合素質和適應能力逐步提高。教學模式從封閉轉向開放,從重理論輕實踐向理論與實踐結合的學研產一體化方向發展,注重學生創新能力培養。
(二)符合現代物流業對高職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F代物流業是一個兼有知識密集和技術密集、資本密集和勞動密集特點的外向型和增值型的服務行業,其涉及的領域十分廣泛?,F代物流業的發展最需要掌握行業基礎知識、具有較強實際操作能力的高級應用型人才。經過老師到企業調研和大量畢業生的信息反饋發現:現在的企業對物流人才的渴求越來越迫切,他們主要強調對企業的忠誠度、工作態度、個人能力和社會責任感等。這些能力的要求需要我們對學生做以下能力的培養:職業素質,包括誠信可靠、敬業精神、團隊意識、溝通能力、個人修養、管理才能;專業技術素質,包括復合人才、學習能力、敏銳的商業頭腦和創新思想;身心平衡素質;抗挫折素質及感受生活素質?!段锪骰A》課程改革通過由教師設置的虛擬情景或任務項目,在教師指導學生實際操作訓練中,在發現問題、解決問題的過程中獲得經驗。兼顧了生產性經驗和學習性經驗的獲得,正是職業教育課程的基本目標,同時又符合現代物流業對高職學生知識能力的要求,滿足企業對綜合型、操作型物流人才的需求。
(三)符合現代物流業對高職學生實踐能力的要求。理論以實踐為基礎,實踐以理論為指導,理論與實踐緊密銜接。綜合物流業對高職學生技能需求故在教學中應緊跟行業發展方向以及人才需求特點,以培養技術應用能力為主線設計學生的知識、能力、素質結構,體現高職高專人才培養的特點。即課程改革應遵循課程對準技術-技術對準職業-職業對準市場的原則,為企業培養生產一線操作崗位的高技能物流人才服務。《物流基礎》課程改革依托于企業、實訓基地或物流實訓室實施項目教學,強化了實踐教學環節,給學生提供社會實踐機會,讓學生參與項目開發與管理工作。同時這個實踐平臺,也是學生發揮特長、張揚個性、培養綜合素質、施展其才華的空間。
(四)促使科研成果與教學的相互轉化。課程開發是高等學校教學的一項基本任務,同時,這也應是教師科學研究的一部分,更廣義地說,教學研究可視為科研的一部分。在課程改革過程中不僅可使教師對基礎理論更加融會貫通,為研究創造更好的基礎條件,也可以使教師熟能生巧,為研究創造更多的可能,而且,讓教師增添了許多體驗發現與發明的始末的機會,在這種體驗中增強探索能力,把握探索特點。同時,教師的科研項目和成果可用于教學,幫助教師開發出貼近實際、科研前沿,有利于培養學生實踐能力的科研項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