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低頻課改項目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課程設置
1.1課程定位
本課程是高等職業院校電子信息、通信類專業的一門核心技術基礎課,實踐性較強。通過本課程的學習,使學生獲得低頻電子技術方面的基本概念、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培養他們對低頻電路的分析與基本設計能力,為后續的《電視技術》、《電子測量技術》等主要職業技術課程的學習及今后的實際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礎[1]。
1.2課程設計理念與思路
以實際的工作過程為依據,把課程需要掌握的知識、技能等融入到智能家居系統中,通過完成該系統的介紹,熟悉部分產品的功能,并對其進行設計、制作、安裝、調試與維修維護等來完成整個課程的教學內容。整個過程為:智能家居系統介紹→智能家居系統里部分產品(項目)功能介紹→各個項目(產品)功能模塊劃分→設計各功能模塊→各功能模塊綜合,完成各項目(產品)的裝配與調試→智能家居系統的安裝與調試→智能家居系統的維修維護[2]。
1)智能家居系統介紹:讓學生了解電子技術的應用,并重點介紹幾個產品功能,作為后面項目教學用,讓學生對該課程有一個感性認識,同時建立一定的興趣。
2)項目設計順序:選出來的每個產品作為一個項目,根據教學內容順序安排各個項目的完成順序。
3)項目設計過程:先介紹產品功能,把它分為若干模塊用框圖表示,然后對各個模塊進行電路設計,所有模塊設計完后對項目(產品)進行制作、裝配與調試。
4)模塊設計過程:先介紹該模塊要完成的任務,根據任務引入理論知識,通過講授、仿真、實驗、討論等方式完成模塊設計。
5)各個設計好的模塊綜合成一個項目(產品),進行裝配與調試。
6)各個項目(產品)設計好后對整個智能家居系統進行安裝、調試和維修維護。
2教學內容
2.1教學內容取舍
根據大部分學生實際工作的情況,簡要介紹元器件內部結構,簡化集成電路內部的講解,而加強其實際應用電路的介紹,增加教學各個環節的實踐內容。
2.2教學內容組織與安排
根據課程內容的銜接確定項目設計的順序。
1)智能家居系統介紹:完成電子技術應用的介紹,讓學生了解以后工作的各種崗位情況。
2)項目一:多音門鈴設計與制作;完成電阻、電容、二極管、三極管的識別與檢測,整流、濾波、穩壓管穩壓電路,基本放大器內容的講解,萬用表、穩壓電源的使用,電路設計的初步認識,參數測量方法認識,故障排除方法的了解。
3)項目二:聲光控節電開關設計與制作;完成可控硅、光敏電阻、話筒的識別與檢測,多級放大器、三端集成穩壓器等內容的講解,信號發生器、示波器的使用,電路設計的進一步認識,掌握常用參數測量方法,掌握簡單的故障排除方法。
4)項目三:人體紅外報警器設計與制作;完成運放、負反饋內容的學習,加強電路設計的認識,電路指標的分析,基本故障排除方法的掌握。
5)雙聲道立體聲功率放大器設計與制作;完成OCL、OTL、BTL等功放內容的學習,加強電路設計的能力,測量參數的分析,常見故障檢修方法的掌握。
6)串聯型穩壓電源設計與制作;完成串聯型穩壓電路的學習,初步掌握電路功能改進和指標的優化方法,理解元器件選擇和參數計算方法。
7)產品的安裝與調試;完成產品安裝與調試技術的學習,掌握維護維修的注意事項和方法。
3教學方法與手段
3.1教學模式設計
重視學生在校學習與實際工作的一致性,有針對性地采取工學交替、任務驅動、項目導向、課堂與實習地點一體化等行動導向的教學模式。
3.2教學方法與運用
1)參觀學習:到實際場所參觀學習智能家居系統、產品功能。
2)觀看錄像:對元器件識別與檢測,常用儀器儀表的使用,讓學生先觀看錄像,然后馬上實際操作,老師在現場答疑輔導。
3)邊講邊練:在實踐室老師講完一個問題,學生馬上進行實踐操作分析和解決問題。
4)仿真分析與總結,故障模擬與排除:通過計算機電路仿真的形式,對部分電路在機房進行仿真分析,老師設置好部分故障,學生思考分析,最后老師講解結果與故障分析方法的方式,提高學生的學習主動性和學習興趣[3]。
5)實踐設計與制作產品:每個項目最后都進行實際的設計與制作,提高學生的焊接技術、測試水平與內容組織和總結的能力。
6)產品故障維修:對部分產品由老師設置好部分故障,由學生排查,并寫出排查與解決的報告,培養學生的故障分析和檢修能力。
7)分組討論:對部分問題,如元器件選擇,功能改進等,采取分組討論,提高學生的團隊合作精神與溝通能力。
8)分組答辯:每個項目結束后都隨機抽取部分學生進行答辯,培養學生內容組織能力和表達能力。
9)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由老師提出問題,要求學生解決,培養學生自學能力、搜索資料的能力。
10)實驗總結:學生根據要求測試實驗數據,觀察實驗現象,得出結論,完成對應理論的學習。
11)設立附加題:對實踐內容設計一些附加題,以滿足部分水平較高學生的要求,避免他們做完基本功能后無事可干。
4課程考核方式
打破傳統的紙制閉卷考核模式,在教學過程中,按實際工作角色進行考核,在介紹功能時學生作為銷售人員進行考核;在元器件識別與檢測時把學生作為一個元器件采購員進行考核;在電路設計與制作中把學生作為一個開發人員進行考核;在故障維修中把學生作為一個維修員進行考核;在安裝與調試中把學生作為一個工程施工人員進行考核;在參數測量、焊接工藝中把學生作為一個品管員進行考核等。最后由以上各個成績和平時作業分綜合出該課程成績。
4.1電子產品銷售員
對家居系統,產品功能介紹完后,要求學生對其功能都很熟悉,能講解流利,讓別人一聽就懂。
4.2元器件采購員
元器件內容講完后,要求學生能識別各種常用元器件,講解其功能,掌握其管腳和質量的判斷方法和使用時的注意事項等。
4.3開發人員
對每個項目,從每個元器件,各單元電路,到整個完整電路的功能、原理、參數測試等都要了如指掌,包含焊接、讀圖等能力。
4.4維修員
要求熟悉該課程涉及產品的常見故障和排除方法,掌握維修常見的方法、元器件代替的一般原則、讀圖能力和焊接與拆焊技術、維修報告撰寫能力。
4.5品管員
掌握該課程項目設計中所用元器件和產品質量的檢驗方法、參數的測試方法。
4.6工程施工員
了解該課程所設計產品的安裝與調試方法。
4.7文秘
熟練項目設計報告的組織和撰寫,要求結構合理,排版規范,語言通順,條理清楚。5作業與報告批改方式以往在批改作業、實驗報告等的時候,常碰到“改到最后,就幾個版本”;有的學生的作業字跡潦草,很不認真,批改很吃力;有些問題每次在作業里指出,但老是重復犯錯,老師批改起來很費時費神,效果卻很差,老師的投入很大而產出很低;基于以上原因,作如下改革。
1)第一次作業全部批改,按百分制給分,每個錯誤點扣5分,直到0分,加深學生印象。
2)項目報告全部批改,按百分制給分。
3)其它作業和實驗報告隨機抽查部分批改;對抽查到的學生,做得工整的進行批改,按實際成績給分,作業太潦草的不批改,按50分計算,每個學生被抽查的幾率盡量相同;作業未交的按0分計算。
4)每次選出一份較好的作業張貼一周,作業每被張貼一次,該同學作業總評加5分,直到滿分為止。
5)實踐操作,采取隨機抽查,現場操作評分[4]。
總之,本文介紹《低頻電子線路》的改革新思路、新方法,通過以真實工作任務及其工作過程為依據整合、序化教學內容,科學設計學習性工作任務,教、學、做結合,實訓、實習等教學環節設計合理,理論與實踐一體化,在實踐中取得了一定效果,讓學生好學、學好,老師好教、教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