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教學課程改革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避重就輕,課改任務無法落實
在本人從教的這近三十年的時間里,大家一直在探索,一直在研究,課改的腳步似乎從未停歇。毋庸置疑,隨著社會的進步,時代的發展,各個地區,各個學科,各個年級的課程內容、分布、要求,都是向科學化、合理化不斷邁進。然而,這些年里,大家是如何參與改革的呢?對新課程教材的教學任務又是如何落實的呢?由于評價機制的陳舊與單一,使大部分教師心中只有“考試”二字,一切圍繞考試轉。凡是能納入書面考試的所謂“重點”內容,哪怕就是讓學生練上百遍千遍也不厭其煩。反之,如果被命題者當作次要內容不被納入考試或者有些較難通過書面形式顯示而納入考試的內容,在教學中大家則或避重就輕或置之不理,完全無視教學的要求、學生的發展。新課改教材每組都安排有口語交際這項內容,主要是通過對學習、生活、社會各方面的問題與情況的交流,培養學生的口語交際能力。這一項目如果能充分落實的話,無論是對孩子目前的學習還是將來的社會活動都是大有好處的。問題是,要讓學生改變以往的習慣,主動參與,積極交流,切實把這項內容的訓練落到實處,就要花費很大的時間和精力,組織、引導學生課前做好充分準備,循序漸進地讓學生能夠參與交流,樂于交流。
二、成績至上,學生負擔日益加重
1.反復練習,機械重復,作業量大
由于評價教師教學效果幾乎是使用唯一的殺手锏———看考試成績,致使許多教師的教學偏離了應有的方向。就連部分一向頗具責任心的教師也不得已逐漸放棄了以往的原則,怎么做能提高考試成績就怎么做。課堂作業放棄了具有思考性的、新穎的、有價值的題型,經常圍繞考試做一些常規的、簡單易操作的練習;有些教師安排的家庭作業量大的驚人,生字呀,詞語呀,句子呀,寫了又寫,練了又練,生怕寫不會練不熟,考試時失掉那寶貴的分分厘厘。這樣,不論是優等生、中間生還是那些被稱為“差生”的學生,都一律成了重復操作練習的機器。
2.學習任務超出范圍,違背了教育規律
有些命題者本人不在一線工作,對教材內容、教學任務缺乏深入透徹的分析研究,有時候考試的試題不是簡單粗糙就是舊、偏、難,缺乏正確的導向性。比如現行教材的識字教學中有相當比例的生字屬于二類字,只要求學生會讀,不要求會寫。但由于某些試題的字詞部分出現了二類字,教師就盲目跟風。這一跟不要緊,平時加大了識字量,學生們有苦頭吃了。更為可怕的是,一年級學生的識字是入門階段,通過對一些筆畫簡單、易讀易寫的常用字的學習,使他們初步認識字的筆畫名稱,書寫順序,養成良好的書寫習慣。而同樣是為了考試,有些老師硬是讓那些六七歲的孩子,用他們小小的手寫那些還遠遠不該他們寫的字。他們一沒有掌握足夠的筆畫順序,二不認識部首,三不能快速書寫。一切都不在他們的能力范圍之內,他們只能七拼八湊地寫那些“龐然大物”,千辛萬苦地完成老師給他們下達的艱巨任務!拔苗助長,違背教育規律,其情堪憂啊。
三、頻繁統考,滋生不良現象
這些年來,幾乎每學期都要由學區組織對幾個年級進行抽考或對所有年級進行統考。這樣做也許是為了顯示所謂的公平,也許是為了更高效地促進教學。但是在這些抽考、統考的背后卻滋生了許許多多的不良現象。別的暫且不談,就拿考試時的集體閱卷來說,一些老師為了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完成閱卷任務,往往草草行事,不能做到細致認真,嚴謹公正。拿語文學科來說,進行習作教學,提高寫作水平,從而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是小學教學尤其是高年級教學不可缺少的一項重要內容。可在集體閱卷中,閱“習作”部分的老師大多只憑印象給分,比如書寫整齊、內容較多的多給幾分,否則少給幾分。千篇一律,如此處理。至于審題是否準確,結構安排是否巧妙,語句是否生動精煉,表達是否新穎恰切,這許許多多衡量一篇習作優劣的方方面面則無暇顧及。鑒于這樣,教學者就有了對策,教學中不以教會學生寫法、訓練習作能力為宗旨,而以考得高分為目的,不斷的總結既省事又能得高分的所謂技巧、訣竅,去應對各級各類日漸頻繁的考試。凡此種種,均屬于通過單一的考試成績評價教師所造成的弊端。為學生的發展計,為中國教育的未來計,望大家三思!
作者:王新蘭 單位:甘谷縣新興學區姚莊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