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改革的再思考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本文對進行了三年的融入討論課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的改造進行了總結,在此基礎提出進一步深入改革的思路。
關鍵詞:討論課模式;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改革
融合討論課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改革與建設的想法最早形成于2011年,當時本人從德國回國并已經積累了一定的本門課程的講授經驗。2012年本人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物流信息管理》教材,該教材的結構體現了以討論課為主線的課程建設思路。2015年融合討論課(Seminar)教學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改革項目獲得校級教改立項,并于2018年完成項目結題工作。雖然項目已經通過結題,但仍然感覺還有更大的建設和改革空間。
一、2015年《物流信息管理》課程申請課程改革的動因
傳統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以教師講授為主,存在以講解為主的理論知識學生易忘和實踐環節少知識不易掌握的缺點。關鍵解決理論教授內容凝煉、討論單元模塊設定、目標指引的課堂互動設計和有時間刻度的課程整體腳本設計等問題,通過引入討論課的教學模式對2015年以前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教學進行了相應的改造
二、2015年-2018年《物流信息管理》課程建設的思路及階段成果
本課程以德國的討論課模式為主線,融入講座、論文、陳述展示等多種內容學習方法,以最大的可能帶動學生主動學習的熱情,通過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互動來推動課程創新乃至思想創新的目的。首先將課程內容進行有效分解為物流信息基礎和信息安全、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業務流程和物流信息系統規劃與設計等四個模塊,并以實際應用為核心對課程內容進行大膽取舍;其次根據四個課程模塊的特點分別設計互動主題和考核的方式及標準;最后以時間為刻度對模塊內容進行穿插連接,形成一體的授課腳本。課程改革至今產生了良性效果。學生的學習興趣有所提高。加入了大量新鮮具體的案例,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學生自主學習能力有較大提升;提高了學生的表達能力;使學生進一步掌握了計算機檢索的應用;培養了學生數據思維方式。
三、現狀與存在的問題
前期的積累為融合討論課教學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建設奠定了深厚的基礎,在此期間本人于2017年出版了《管理信息系統》教材一部,2016年發表了相關成果論文一篇,取得了一定成果,但依然存在很多需要完善的不足之處。
(一)教學隊伍
原教學團隊由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師、物流管理專業教師和教科研能力強的教師組成,由于物流信息管理受新技術影響較大,急需增加具有信息工程背景的教學團隊成員。另外,討論課教學模式植根于歐美的高等教育體系,需要增強這方面的團隊能力。
(二)教學內容
1、時過進遷,人類社會已經進入了DT(數據技術)時代,大數據、云計算、區塊鏈、AI技術等數據及以數據為基礎的技術的開發與應用必將對物流信息管理帶來很大的沖擊,物流行業應積極應對技術環境的變化,不斷創新性地將其應用于具體業務之中。因此,對學生進行新技術的運用能力和數據思維的培養是一件迫在眉睫的事情。2、充分考慮服務對象的感受。在以往的教學內容中主要強調如何管好物流實體業務流程中產生的信息,缺乏對于作為物流服務對象的消費者滿意度等相關信息歸集和有效運用問題的思考。3、物流信息系統開發內容過于詳實,一方面管理類學生理解上有一定的困難,另一方面對于未來從事物流信息管理工作的適用程度不高。4、物流信息技術和物流信息安全相關內容略顯陳舊,亟待更新。
(三)教學方法
融合討論課的教學模式和方法的應用已經貫徹于本課程教學的各部分內容和各環節之中,也是課程建設的核心。討論課教學模式如何融入上述新增教學內容以及現有討論課教學方法是否還有進一步改善的空間都是在本次課程建設過程需要解決的問題。討論課宜采用小班授課模式,并發揮教學團隊優勢,將學生的不同方向的討論主題分給具有相對優勢的教師團隊成員:一方面學生能夠得到更好的教師指導,另一方面降低了課程負責人的壓力,便于更好的提高課程教學質量。
(四)教材
2012年本人在機械工業出版社出版了《物流信息管理》教材,由于時代的發展,新技術在物流行業中的應用不斷推陳出新,教材中的一些內容相對陳舊,亟待更新。物流服務滿意度的數據的調查與整理、物流信息思維培養、新技術應用等作為課程建設的重要內容需要編入進來。
四、應對措施
(一)優化教師隊伍
本次教學團隊將在原有基礎上增加一名具有海外教育背景的教師,有利于對討論課教學模式進行更深層次的研究。此外,為了適應IT到DT時代的轉變增加了有管理工程知識背景的教師,研究DT時代下物流信息管理的適應性問題。
(二)調整教學內容
對于原有教學內容進行調整:1、增加物流信息思維能力培養、物流服務滿意度調查與分析兩部分內容。2、更新物流信息技術和物流信息安全兩部分內容。3、壓縮物流信息系統開發相關內容。
(三)貫徹討論課的教學方法
討論課的核心之一是創設討論主題,主題要以教學大綱為主線,兼具實踐性和理論性,創建主題庫是課程建設主要任務之一。有了好的主題,引導學生完成討論課論文是下一個任務,共性問題的課堂輔導,個性問題的課后答疑等教學方法的應用必不可少。討論課的主題應該是教師的研究課題,應具有一定的研究前瞻性。學生在接受課堂教育的同時,也是在參與教師的科研工作。與教師的近距離接觸,教師的身教更勝于言傳。這也是討論課教學模式最有意義之處。
(四)加強教材建設
為配合課程建設的需要,擬更新現有教材。新教材計劃由基本概念、物流信息技術、物流業務流程、物流信息系統開發、物流思維培養和物流滿意度調查與分析等六部分內容構成。考慮到討論課模式信息量要求較大,擬通過現代出版手段擴大教材知識的外延。
參考文獻:
[1]豐斕等融合討論課(Seminar)教學模式的《物流信息管理》課程設計的思考[J].時代金融.2016年(12)P362-363.
作者:豐斕 崔健 單位:沈陽工學院物流管理專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