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門急診中藥注射劑不合理處方點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分析中藥注射劑不合理用藥情況,促進臨床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方法選取2018年2月~3月期間門急診使用的5900張中藥注射劑處方,調查中藥注射劑的臨床應用情況,統計不合理處方張數,分析不合理用藥原因。結果590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有1051張(17.81%),臨床使用不合理率最高的是熱毒寧注射液(22.88%),其次為清開靈注射液(20.94%)和醒腦靜注射液(20.28%);不合理用藥原因主要為用法、用量不適宜(35.59%)、聯合用藥不適宜(25.21%)以及適應證不適宜(15.03%)等。結論中藥注射劑在臨床應用方面存在一些不合理用藥問題,需要進一步加強管理、干預,規范其使用。
【關鍵詞】中藥注射劑;不合理用藥;處方點評;安全性
1資料與方法
1.1資料來源
在我院2018年2月~3月期間開具的中藥注射劑處方中,通過醫院合理用藥監測系統每天抽取100張,共抽取5900張處方進行分析。
1.2方法
中藥注射劑處方選取標準:含有批準文號以“z”開頭的注射劑的處方。采用回顧性分析的方法,依據《處方管理辦法》、《中華人民共和國藥典臨床用藥須知:中藥成方制劑卷》、《醫院處方點評管理規范(試行)》、《關于進一步加強中藥注射劑生產和臨床使用管理的通知》、《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北京市醫療機構處方專項點評指南(試行)》以及藥品說明書等,對選取的5900張使用中藥注射劑的處方進行點評,分析不合理使用情況。
2結果
2.1我院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情況
我院臨床使用的中藥注射劑共有26種,其中,清熱解毒類的有熱毒寧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喜炎平注射液、痰熱清注液等7個品種,活血祛淤類的有注射用血栓通、注射用燈盞花素、血塞通注射液等6個品種,益氣養陰類的有黃芪注射液、生脈注射液等5個品種,清肝利膽類的有苦黃注射液,化淤解毒類的有血必凈注射液等4個品種,其他有香丹注射液等3個品種。在我院2018年2月~3月期間抽取的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5900張處方中,熱毒寧注射液臨床使用率最高,其次為喜炎平注射液、清開靈注射液。
2.2我院中藥注射劑不合理處方情況
5900張處方中,不合理處方共有1051張,其中使用熱毒寧注射液的不合理處方占比最高,其次為清開靈注射液和醒腦靜注射液。
2.3我院中藥注射劑處方不合理用藥情況
對1051張不合理用藥的原因進行分析,用法、用量不適宜占比最高,其次為聯合用藥不適宜和適應證不適宜。
3討論
3.1用法、用量不適宜
在1051張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處方中,有374張(35.59%)存在用法、用量不適宜的情況,主要為溶媒選擇不當、溶媒量不足、單次劑量過大等。如香丹注射液的說明書顯示需要使用葡萄糖注射液為溶媒,而開具的處方溶媒為0.9%氯化鈉注射液;茵梔黃注射液應用10%葡萄糖注射液稀釋后使用,而處方使用5%葡萄糖注射液稀釋;熱毒寧注射液應以5%葡萄糖注射液或0.9%氯化鈉注射液稀釋后使用,而處方使用小兒電解質補給注射液稀釋等。再如醒腦靜注射液成人患者靜脈滴注一次用量20ml,應用葡萄糖注射液500ml稀釋后滴注,而處方開具葡萄糖注射液用量為250ml,輸注濃度過高;熱毒寧注射液10歲患者用量為一次10ml,而處方開具15ml,單次用量過大等。由于中藥注射劑多與溶劑配伍使用,一旦溶劑選擇不當,就可能產生一系列變化,包括溶液的pH值改變、澄明度變化、出現絮狀物或沉淀、顏色變化及藥效的拮抗作用,進而影響藥效,甚至產生ADR[3]。中藥注射劑在臨床使用中,其給藥方式、給藥劑量需要按照藥品說明書中相關要求,然后結合患者的病情發展程度,選擇有效且具有安全性的濃度、劑量、給藥方式和療程[4]。在選擇中藥注射劑溶媒時,要參考藥物說明書進行選擇,以免溶媒和藥物之間存在配伍禁忌導致藥物穩定性降低,同時要避免溶媒劑量過少或過多;在劑量上,單次用量要參考適用范圍和允許超出的范圍,不宜過多或過少,并根據其用藥劑量和病情變化,選擇適當的給藥頻次;在靜脈注射時,其輸注速度不宜過快,以免患者產生不耐受的情況,同時還要注意用藥療程,以免療程過長發生不良反應,或療程過短導致藥效不夠;此外,對于老年患者、兒童患者以及妊娠期婦女等特殊人群,還要適當調整用法用量。
3.2聯合用藥不適宜
在1051張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處方中,有265張(25.21%)存在聯合用藥不適宜的情況。如處方開具熱毒寧注射液和地塞米松磷酸鈉注射液混合配伍,而藥品說明書提示嚴禁混合用藥,此處方聯合用藥不適宜;熱毒寧注射液與注射用阿奇霉素聯合用藥可能產生混濁或沉淀,應使用間隔液,沖洗輸液器,保持一定的時間間隔,以免藥物相互作用產生不良反應,不適宜聯合用藥;再如清開靈注射液與注射用乳糖酸紅霉素、鹽酸左氧氟沙星注射液、注射用頭孢尼西鈉等皆存在配伍禁忌,都不宜配伍使用等。
3.3適應證不適宜
在1051張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處方中,有158張(15.03%)存在適應證不適宜的情況。如臨床診斷為支氣管肺炎,處方藥品為醒腦靜注射液,醒腦靜注射液具有清熱解毒、涼血活血、開竅醒腦的作用,主要用于氣血逆亂,腦脈淤阻所致中風昏迷,偏癱,外傷頭痛、昏迷,急性酒精中毒等,無資料顯示可用于支氣管肺炎;臨床診斷為皮膚感染,處方藥品為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注射用丹參多酚酸鹽具有活血、化瘀、通脈的作用,常用于冠心病穩定型心絞痛,未見資料顯示可用于皮膚感染等。臨床醫師應根據《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結合患者病情需要正確選擇使用中藥注射劑。
3.4遴選的藥品不適宜
在1051張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處方中,有106張(10.09%)存在遴選的藥品不適宜的情況。如為8歲的兒童腦外傷患者開具醒腦靜注射液靜脈滴注,遴選的藥品不適宜,因醒腦靜注射液成份中含有人工麝香,對兒童的生長發育可能產生不良影響,說明書不建議兒童使用;為上呼吸道感染的2歲患兒開具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清開靈注射液說明書示嬰幼兒禁用,此處方遴選的藥品也不適宜等。
3.5重復給藥
在1051張門急診使用中藥注射劑的不合理處方中,有92張(8.75%)存在重復給藥的情況。如某患者風熱感冒,處方開具熱毒寧注射液靜脈滴注,同時開具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熱毒寧注射液和清開靈注射液同屬清熱解毒類,二者成份中均含有金銀花,存在重復給藥情況;為某肺炎患者開具痰熱清注射液同時開具清開靈注射液靜脈滴注,痰熱清注射液和清開靈注射液臨床功效相同,均含有金銀花、黃芩等成份,也存在重復給藥情況等。有相關文件中說明,成分相同或功效相同的中藥注射劑原則上不宜疊加使用。中藥注射劑成分復雜,為提高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的合理性和安全性,臨床使用時首先應以藥品說明書為依據,按照《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嚴格掌握適應證、功能主治、用法用量及療程,辨證施治,合理選擇給藥途徑,嚴禁混合配伍,謹慎聯合用藥,對特殊人群慎重使用,并加強用藥監護,才能有效防止和降低藥品不良反應的發生。通過此次點評分析抽取的我院2018年2月~3月期間使用中藥注射劑的5900張門急診處方,可以看出,由于季節更換,溫差較大,呼吸道疾病患者明顯增多,門急診的中藥注射劑不合理使用情況,主要為清熱解毒類,需重點關注。針對我院門急診中藥注射劑處方不合理用藥的原因,應積極采取相應措施,加大干預臨床不合理用藥行為的力度,加強中藥注射劑的處方審核與專項點評工作,及時發現問題并有效與處方醫師溝通解決。醫院還應定期根據中藥注射劑臨床使用基本原則等指導文件對醫務人員進行培訓,不斷加強臨床藥師隊伍建設,使臨床藥師在藥物治療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以不斷提高我院臨床合理使用中藥注射劑的水平。通過逐步規范中藥注射劑的使用,對提高醫療服務質量和保障醫療安全、保證應患者安全、合理、有效用藥具有重要意義。
參考文獻
[1]吳小紅,謝根英,陳歡,等.我院住院患者中藥注射劑專項處方點評分析[J].中國藥房,2016,27(2):269-271.
[2]常昕楠,徐德生,劉力,等.中藥注射劑處方點評思路探索及分析[J].中國藥房,2016,27(26):3715-3718.
[3]陳永榮,吳亮,徐迎春.我院中藥注射劑處方及病歷點評與分析[J].中國藥房,2015,26(8):1027-1029.
作者:何慧穎 單位:邳州市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