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急診護理在心肌梗死患者急救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資料與方法
1.1基礎資料
將我院2017年1月~2018年3月期間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50例納入研究,依據隨機數字表法將其分為兩組:實驗組和參照組,每組患者25例;實驗組男(n=13),女(n=12),年齡為52~72歲,平均年齡為(56.47±1.23)歲;參照組男(n=15),女(n=10),年齡53~71歲,平均年齡為(56.39±1.32)歲。兩組臨床資料經對比,結果為P>0.05,統計學不具有意義。本次調查研究已經獲得我院倫理委員會允許,患者均在自愿的原則下,參與本研究,并同醫院簽署了知情書。
1.2研究方法
參照組行常規護理,監控患者生命體征等。實驗組行院前急診急救護理,具體措施如下:①醫院在接到急救電話后,馬上安排救護車,依據家屬描述情況,選擇相關的醫療器械與藥品,在5分鐘內做好急救準備;在救護車行駛過程中,護理人員要與家屬保持通話,告知家屬沉著冷靜,等待救護車到來;②救護車到達之后,護理人員要迅速監測患者生命體征,包括心率、血壓、脈搏等,對病情進行基本評估;建立靜脈通道,使用急救藥品治療。在此期間,要與家屬溝通,了解患者以往病史及用藥情況;治療期間穩定患者情緒,告訴患者不要激動,若有必要,對其使用氧氣罩;若患者出現室顫情況,要對其行除顫處理;若患者出現心源性休克癥狀,要給予高濃度吸氧。整個治療過程不要有劇烈的拉扯,動作要輕柔;③在運轉患者過程中,要與家屬做好溝通,將過程中存在的風險對患者講解。搬運患者的工作要由專業擔架員進行,患者四肢要放好,保護好患者頭部。護理人員要提前與醫院相關科室做好溝通,以此減少搶救時間。
1.3觀察指標
將兩組患者急救效果及家屬護理滿意度作為本次研究的觀察指標。急救效果通過急救成功率與球囊擴張時間評價。護理滿意度以我院自制問卷調查,設定總分值(100分),評分85分以上,則為非常滿意;65~85分為基本滿意;65分為不滿意。滿意度為非常滿意與基本滿意之和,乘以百分比。
1.4統計學分析
數據行SPSS17.0處理,計量用(x±s)表示,t值檢驗,計數用(%)表示,行卡方檢驗,當P<0.05時,數據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對比兩組患者急救情況
經對比,實驗組的急救效果明顯好于參照組(P<0.05),含有統計學意義。如附表所示。
2.2比較兩組患者家屬對護理滿意度
實驗組護理滿意度96.00%(24/25),比參照組的72.00%(18/25)更高,與參照組具有差異性,統計學意義顯著存在(P<0.05)。
3討論
急性心肌梗死屬于急性危重癥,此病發病較急,病情嚴重,病情快速發展,會給患者的生命安全帶來危害[1]。針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臨床特點,醫院工作者要在第一時間搶救,這對保護患者生命質量有很重要的意義。院前急診急救是在患者轉至醫院過程中,對患者實施的急救措施。其與常規護理模式不同,加入了很多急救細節,具有較高的安全性?;颊咴诘竭_醫院之前,醫療工作者要對患者病情有全面評估,掌握患者基本情況,在急救時,要監測患者生命指標,結合患者具體病情,制定急救流程,并實施相關操作。急診就診可以快速建立靜脈通道,保證患者體內水分充足[2]。同時,通過對患者吸氧等治療,給予其充分的支持,對促進患者血液循環有一定作用,可以在入院前,保證患者生命體征的穩定性。同時,此種護理模式加入了心理護理,可以穩定患者不良情緒,消除其緊張與恐懼心理,減輕其心理壓力。本次研究中,通過對患者實施院前急診急救護理,與常規護理情況進行對比,結果顯示,經不同模式護理后,實驗組搶救情況更好,可以提高急救成功率;在家屬護理滿意度方面,實驗組高達96.00%,與參照組72.00%相比較,優勢明顯。說明實驗組方法更受家屬認可??傊?,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中,給予急診急救護理,可以保證搶救的成功率,提升護理質量,臨床意義顯著。
參考文獻
1黃忞斐,徐嫻,錢雯,等.程序化急診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急救中的應用效果觀察[J].貴州醫藥,2017,41(8):891~892
2傅建亭.急診急救護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院前急救的應用價值分析[J].中國農村衛生,2017,(2):60~61
作者:趙麗 單位:河南省商丘市民權縣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