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封閉式護理管理對急救時間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觀察急診搶救室封閉式護理管理對急救效率的影響,為構建高效、優質的急診搶救護理管理模式提供參考。[方法]隨機抽取2016年7月—2017年6月某院急診搶救室封閉式管理前患者92例作為對照組,2017年7月—2018年6月封閉式管理實施后92例患者作為觀察組,比較封閉式護理管理實施前后對患者接診至確診用時、搶救用時及轉入專科病房時間,并比較兩組患者窒息率、搶救成功率及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情況。[結果]觀察組患者接診至確診用時、搶救用時、檢查用時、接診至轉入專科病房(或手術室)總用時分別為(19.3±2.8)min、(49.6±10.6)min、(7.3±1.1)min、(3.58±0.51)h,短于對照組的(28.1±4.2)min、(78.3±18.4)min、(12.8±2.7)min、(6.52±1.26)h,以上差異均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患者窒息發生率為2.17%,低于對照組的11.96%,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搶救室封閉式管理實施前的一年內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29次,實施后一年內發生7次。[結論]急診搶救室采取封閉式管理,不僅可減少搶救時間,還可提高搶救效果,減少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的可能性。
關鍵詞:急診;搶救室;封閉式管理;急救效率;搶救時間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2016年7月—2017年6月,在我院急診搶救室未實行封閉式管理前,用隨機數字表法抽取92例患者作為對照組;以相同方法抽取2017年7月—2018年6月封閉式管理實施后的92例患者作為觀察組。對照組平均年齡(51.76±11.28)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19±0.42)h,男性49人,女性43人;觀察組平均年齡(53.04±12.62)歲,發病至入院時間(3.17±0.36)h,男性51人,女性41人。兩組以上資料比較,差異均無統計學意義(t年齡=0.726、t發病時間=0.199、χ2性別=0.088,P>0.05)。兩組患者疾病類型類似,均以心血管系統疾病、神經系統疾病、外傷、呼吸系統疾病和消化系統疾病為主。
1.2方法
1.2.1護理管理模式
理模式,實施小組式護理,每個小組由4名護士組成,按資歷、工作能力分為四崗,分別負責藥品管理、物品和搶救儀器管理、護理記錄管理及出入轉運檢查陪護,當班時小組成員分工協作,配合醫師進行搶救,聯系相關科室(或手術室),陪同家屬進行轉運、交接等護理工作。2017年7月開始實行封閉式管理。根據2010年衛生部頒發的《對住院患者基礎護理服務項目的試行通知》《常規臨床護理技術服務規范》,并查閱有關“急診封閉式管理”的相關文獻[4-12],結合我院急診科硬件和軟件,制定搶救室封閉式管理方案;同時取得院、科室領導的支持,于實施封閉式護理前3個月增調4名護理員提前適應搶救室工作,以緩解搶救室封閉式管理人員不足的情況。封閉式管理實施前1個月,對護士進行8個課時共8h的培訓,于2017年7月正式實施封閉式管理前在搶救室門口張貼宣傳畫,注明急診搶救室封閉管理模式流程,具體管理流程及做法如下:(1)信息系統更新及物品準備:更新原有急診室護理管理系統,改為急診封閉式搶救室管理系統。同時準備相關物品,包括病號服、定做比原有尺寸大的毛巾墊、橡膠中單等物品,便于護士在床上搬運患者,節省體力。(2)家屬知情同意:制定急診搶救室封閉式管理家屬知情同意書,內容包括:所需物品準備、收費流程、探視時間、家屬等候地點等內容,接診入搶救室前與患者及家屬溝通,告知封閉式管理流程,家屬知情同意后簽署知情同意書。(3)護理人員分配:患者由入室到轉出全程采用責任制護理,除責任護士外,還配備導醫、內勤、外勤護理員,明確分工,責任護士全程負責患者的心理、生理治療護理;內勤護理員負責患者搶救室內的全方位的指導與照顧;外勤護理員負責患者出入檢查的全方位指導及照料;導醫負責與家屬的溝通、物品的傳遞,并在規定的探視時間內限制家屬數量,維持秩序,安撫家屬等。(4)費用管理:入搶救室患者均辦理留觀手續,采用押金制,全額付款,藥品統領,縮短家屬領藥品交費往返時間,費用出院結算時按醫保比例結算。(5)硬件設施改造:建立傳輸系統用于檢驗標本與檢查報告的快速傳送;同時在急診搶救室外安裝語音門禁,用于醫護人員與室外家屬的溝通交流。2017年7月正式開始實施封閉式管理。觀察組患者均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進行護理。
1.2.2觀察指標
設計急診搶救室護理管理急救效率統計表,包括接診至確診用時(接診至明確診斷用時)、搶救用時(接診至搶救后生命體征穩定用時,計算時排除死亡患者)、檢查用時(查體及標本采集用時)、接診至轉入專科病房總用時。安排當班護士記錄各段起始時間,填寫統計表。比較封閉式管理實施前12個月與實施后12個月醫護人員職業暴露次數及兩組患者因自身疾病原因(比如嘔吐等)導致的窒息發生率、患者存活率。
1.2.3統計學分析
應用SPSS18.0統計軟件進行數據分析,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兩組間比較采用獨立樣本t檢驗;計數資料以率表示,組間比較采用χ2檢驗。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搶救效率比較
觀察組患者接診至確診用時、搶救用時、檢查用時、接診至轉入專科病房(或手術室)總用時均明顯短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搶救效果及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發生情況比較
神經系統疾病、外傷、呼吸系統疾病患者均有窒息發生。觀察組患者窒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兩組患者存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未實行封閉式管理前的一年內(2016年7月—2017年6月),急診室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29次,包括針頭銳器劃傷21次,消毒劑導致的職業暴露6次,檢查過程造成的放射性職業暴露2次;暴露大多是人員雜亂所致。2017年7月—2018年6月實施封閉式管理期間,急診室醫護人員職業暴露發生7次,均為針頭銳器劃傷,明顯少于實施后。
3討論
急診搶救室封閉式護理管理模式是指患者在搶救室期間,護士對其進行全責護理,包括出入檢查、基礎護理、生活照顧等工作均由護理人員承擔,家屬僅在探視時間可進入搶救室探視的一種嚴格控制人流量的護理管理模式[13-14]。優點是可保持室內安靜、整潔,便于管理,改善急診搶救環境。高健等[15]報道,在急診搶救室采用封閉式管理模式后,優化了醫療護理秩序,患者休息環境得到明顯改善,患者與家屬的護理滿意度明顯提高。我院搶救室封閉式護理管理實施一年多,總結優點如下:首先在封閉式護理管理模式下采用責任制護理,將原來的小組制護理改為責任制護理,患者入搶救室后就由責任護士負責,護士的責任感明顯增加,在護理過程中更加關注患者的病情、心理變化。其次,本次調查顯示,急診搶救室封閉式護理管理與接診至確診用時、搶救用時、檢查用時均較開放式管理模式明顯縮短,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說明封閉式管理模式對提高急救效率有一定作用。在原有的搶救室開放式護理模式下,運送患者檢查、取藥均主要由家屬完成,由于家屬對醫院環境不熟悉,須護士指點檢查和取報告單地點,部分家屬在護士的多次叮囑下仍不能順利完成,不僅耽誤時間,還可能引起醫療糾紛。而在急診搶救室封閉式護理管理模式下,家屬簽署知情同意書后,上述工作均由護理人員完成,而且還建立了傳輸系統用于檢驗標本與檢查報告的快速傳送,大大縮短了搶救時間;雖然本次調查中,兩組患者存活率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但觀察組存活率略高于對照組。封閉式管理模式對存活率的影響,值得增加樣本量繼續深入研究。第三,急診封閉式護理管理模式下,人流量受到限制,搶救室空間增加了,搶救物品擺放有序,一方面保證了搶救措施的序貫實施,還避免了操作中的沖撞與紊亂現象,減少了醫護人員發生職業暴露的次數。第四,限制人流量后保持了環境的安靜、整潔,有助于醫護人員保持清醒的頭腦,避免發生顧此失彼的現象;護士由原來的被動執行醫囑,改變為提前采用預見性護理措施,由此可以更好地掌握患者病情變化趨勢和預警征象。觀察組患者在搶救中窒息發生率低于對照組(P<0.05),可能是護士采取了主動預見性護理的緣故,由此也提高了搶救效果。
作者:張琴 劉敏 周亮紅 單位:深圳市龍華區中心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