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韓國書院建筑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書院建筑是承載傳統書院文化的物質載體。無論在選址、布局、結構或空間環境上,書院建筑體系追求與環境、人文“天人合一”的境界,突顯儒家文化道德思想內涵,充分反映了中國傳統文化的精髓。本文通過對建筑專家李相海韓國書院建筑研究的介紹分析,體現了書院擇址、布局、園林、建筑風格、結構藝術等形制方面與學術思想文化相結合的特色。
關鍵詞:書院建筑;李相海;韓國書院
1引言
書院作為韓國歷史研究領域的主題之一,韓國研究學者努力將書院研究融入國際史學研究范疇。他們積極參與國際書院學術會議,并且多次與岳麓書院合作。在漢學界,韓國書院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建筑專家李相海關于韓國書院建筑的英文著作——《韓國私立書院建筑》(Seowon:TheArchitectureofKorea’sPrivateAcademies)。[1]李相海1970年畢業于韓國首爾大學建筑本科專業,在韓從事了七年建筑工作之后,前往美國康奈爾大學求學,獲得建筑歷史學博士學位。1980年受聘為韓國成均館大學教授,期間前往北京清華大學和南京東南大學任訪問學者,展開對東亞建筑史的研究。他主要有兩大研究方向:一是東亞文化歷史背景下的韓國建筑研究;二是建筑遺址的保存研究。在大學工作的同時,李相海還兼任多項職務,如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文化遺產理事會理事、韓國建筑歷史協會會長、國際古籍和遺址協會韓國主席(COMOS)、以及韓國政府文化遺產管理局韓國文化遺產委員會委員等。他參與編著多部英文建筑書籍,如《跨文化視野下的住宅、住區和傳統》(Dwellings,SettlementsandTradition:Cross—culturalPerspectives)、《亞洲的舊住宅:傳統,彈性和變化》(Asia'sOldDwellings:Tradition,Resilience,andChange)[3]和《韓國私立書院建筑》等。
2《韓國私立書院建筑》述評
2.1書院定義
《韓國私立書院建筑》全書有多幅書院建筑景觀插圖,采用圖文并茂的方式生動還原了韓國書院景致。除緒論和結語外,主體內容共有四章。第一章《什么是Seowon》?作者介紹Seowon一詞指代李氏朝鮮時代的儒學私立書院。該章共分為四小節,分別介紹了私立書院出現的背景、私立書院的功能、私立書院的位置和私立書院發展歷史。書中指出李氏朝鮮(1392-1910)教育機構有成均館、鄉校和書院三種類型?!俺删倍衷从凇吨芏Y》:“成人才之未就,均風俗之不齊”。成均館是朝鮮最高學府,朝鮮王朝的成均館都位于首爾,相當于中國古代的國子監、太學。地方各級教育機構是官學、鄉校和私立書院。朝鮮“書院”二字最早始于新羅末年,《三國史記》中的“瑞書院”是國家機密事務機關。高麗成宗九年(990),設“修書院”,相當于整理收藏圖書的機關。李朝世宗元年(1419),“其有儒士私置書院,教誨生徒者,啟聞褒賞?!盵4]這才正式出現教學功能的“書院”一詞。李相海指出朝鮮書院來源有祀廟和書齋兩種類型,后來受中國書院制度影響,才形成有講學和祭祀機能的正規私立書院。受朱子理學影響,明代書院制度開始移植至東國“朝鮮”。“東國朱子”李滉(1501-1570)提議:“惟我東國,迪教之東,一遵華制,內有成均四學,外有鄉校,可謂美矣。而獨書院之設,前所未聞,此乃吾東方一大欠典也。”[5]韓國公認最早的書院建于朝鮮中宗三十七年(1542),為了紀念元代將程朱理學東傳至朝鮮的安珦(1243-1306),郡守周世鵬在榮廣州小白山創建文成祠。[6]中宗三十八年(1543),周世鵬在文成祠基礎上創設白云洞書院。明宗五年(1550),李滉為白云洞書院請得“紹修書院”賜額。通過講學和藏書,他將書院發展成為人才培養和士林活動的場所,書院開始具備學校教育功能。從建筑學角度來看,紹修書院講學空間和祭祀空間并未對稱呼應,講堂和齋舍的位置也略為散亂,然而它兼備祭祀和講學雙重功能,因此被公認為朝鮮李氏王朝第一所書院。隨著朱子學的分立,16世紀朝鮮開始分為勛舊派和在野士林派。勛舊派以功臣為首,繼承大性理學家權近(1352-1409)的道統,是國家政治統治核心;士林派繼承吉再(1353-1419)的道統,堅持氣節拒絕侍奉新王朝[7]。16世紀開始,士林派勢力逐漸登上政治舞臺。書院在這一時期功不可沒,培養了大批士林,成為國家政治和經濟的基礎。[8]16世紀后半期,朝鮮書院受朋黨影響,書院功能從講學逐漸轉向祭祀,以祭奠特殊人物或者先祖為主要目的,從而提高家族社會地位。不同于中國書院以教育為主要功能,朝鮮書院以祭祀為主,具備學校、祭祀家族先祖、政治活動據點等特點。17世紀,書院講學活躍,祭享也進一步強化,書院正式確立了學校特性。隨著“士林時代”的正式開始,朝鮮書院成為士林的活動基地,具有政治性和社會性。18世紀士林時代走向沒落,書院濫設現象使得書院轉變為祭享祠堂,最終走上撤毀的道路,變成兩班家門的門中組織之一,以新的面貌呈現給世人。
2.2理學世界觀與書院建筑
第二章為《理學世界觀與書院建筑》,介紹了理學世界觀“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及“天人合一”在書院建筑中的體現。書中談及程朱理學東傳,經過本土化這一過程形成了朝鮮特色的性理學,即西方所說的新儒學(Neo—Confucian)。新儒學對韓國書院影響深遠,韓國奉祀中國先賢書院中,祭祀朱熹的書院有25所,占了近一半比例,專祀孔子的書院卻僅有8所。[9]書院為教化基地和理學傳播中心,書院士林們以“修己”和“治人”為目的。關于“修己”,“子路問君子。子曰:‘修己以敬’。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人’。曰:‘如斯而已乎?’曰:‘修己以安百姓。修己以安百姓,堯舜其猶病諸!’”[10]學者們重視道德修養和學問積累,以此達到感化世人,教化民眾的目的。李相海重點講述了理學中“天人合一”的思想。理學家認為,“天”是宇宙本體,萬物之源。《莊子•達聲》曰:“天地者,萬物之父母也。”[11]《張子全書》附錄又有:“天地者,吾之父母也;父母者,吾之天地也。天即父,父即天;地即母,母即地?!盵12]“人”是一種普遍的抽象精神存在,是與天相對應的一個總體概念?!疤臁迸c“人”皆統一于“氣之本體”,也就是“太虛”。[13]“天人合一”理論主體內容為人性、人道應該與天理、天道相統一,人是自然的一部分,人要與自然和諧相處。具體在書院建筑方面,作者以中國武夷山主峰九曲溪畔武夷書院、廬山白鹿洞書院、韓國安東陶山書院、安康玉山書院獨樂堂等為例,指出在書院選址布局、建筑構建、園林設計上都孕育“天人合一”的思想,體現出儒家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關系。書中提到韓國書院選址多在山川秀麗之處,既能滿足讀書人追求隱逸生活的向往,也符合回歸自然的儒家理想;建筑形制上,書院嚴格遵循“禮”的規范和要求;園林設計也處處滲透新儒學“禮”的倫理秩序。
2.3私立書院的建筑
第三章《私立書院的建筑》分析了韓國書院空間構成、書院建筑群特色、書院和建筑取名反映的理學思想等內容。李相海將書院空間按照功能分為講學空間和祭祀空間。以最早的韶修書院為例,雖然書院已經同時具備講學和祭祀雙重空間,然而當時書院空間并未定型,兩種空間沒有遙相呼應,講堂和齋舍之間也沒有明確的聯系。不同于定型后書院入口固定的外三門,韶修書院正門只有一個開間。明宗(1515-1545年)至顯宗(1660-1674)時期,士林以書院為基地迅速崛起,掌握了政治上的主導權,以講堂為中心的書院建筑模式得以正式確立。譬如藍溪書院和道東書院,從入口空間進入后,中心即為講學空間,講學空間側面為附屬后勤設施,后面為祭祀空間。從肅宗(1675-1720)到英祖(1694-1776)年間,由于書院泛濫,最終走上衰落之路。僅1741年就撤毀了173所書院,英祖統治期間撤毀的書院數目高達300所。隨著書院重心從講學到祭祀的變化,書院建筑講學空間逐漸弱化,轉變為祭祀祠堂的附屬空間,有的講堂甚至被撤銷,刻書和藏書空間也逐漸萎縮。高宗八年(1871),撤除書院詔令頒布,書院開始徹底退出歷史舞臺。李相海在本章詳細介紹了韓國書院入口的紅箭門(Hongsalmungate)、下馬碑(Dismountingstone)和外三門(Theoutergate,pavilionandgatepavilion)。紅箭門相當于中國建筑的牌坊,附近有下馬碑,之后就是書院的外三門,這種入口空間設計是韓國傳統建筑布局的重要方式。之后是講學空間,有講堂、齋舍、刻書或藏書的文集版庫、藏版閣或藏經閣等建筑。講學空間通常由講堂和東齋、西齋構成,齋舍數目一般為2~5間。講學空間之后是祭祀空間,有神門(Spiritgate)和祠堂(shrine)。神門又稱內門,一般有三間名為內三門,中央僅祭祀時開放。祠堂內飾較為奢華,突顯其尊貴地位。該章最后,作者解讀了書院“尚德祠”、“體仁廟”、“明誠堂”、“中正堂”、“敬義堂”、“兩進齋”、“偕立齋”、“直方齋”、“日新齋”、“養正齋”、“輔仁齋”、“博約齋”和“弘教齋”等建筑的命名緣由與理學含義。
2.4韓國書院建筑特色
書中第四章詳解了韓國八所著名書院建筑特色,這八所書院分別是韶修書院(Sosuseowon)、陶山書院(Dosanseowon)、玉山書院(Oksanseowon)、藍溪書院(Namgyeseowon)、道東書院(Dodongseowon)、道南書院(Donamseowon)、筆巖書院(Piramseowon)和屏山書院(Byeongsanseowon)。每個書院作者都引用了平面建筑圖,將書院空間布局和建筑結構等進行對比研究。以著名的陶山書院為例。宣祖七年(1574),為了紀念李朝宰相李滉(號退溪)的學識和品德,在韓國慶尚北道安東市陶山修建了一所“尚德祠”供奉退溪先生。后又修建了典教堂和東、西二齋,形成完整的陶山書院建筑群。陶山書院獲得宣祖賜額,是韓國性理學的精神代表和文化圣地。1960年,陶山書院獲評韓國第170號史跡,是韓國歷史與文化傳承的象征,今已成為韓國慶北道觀光勝地。韓國千元紙幣背面正是陶山書院全景圖。因為保護得體,陶山書院空間布局和建筑景觀多年未受破壞,在書院建筑研究領域頗具代表性。李相海首先介紹了書院整體選址布局環境。書院三面環山,正面安東湖,單體建筑矮小,通過庭院和臺階層層相連。不同于中國傳統書院對中軸線空間秩序的強調,陶山書院軸線特征并不明顯,主軸線為大門,二門(進道門)和講堂,通過墻體或植物來實現內外院的融合。接下來,作者采用圖文結合的形式逐一介紹了陶山書堂、隴云精舍、典教堂、尚德寺、東西齋、光明室、試云壇和藏版閣等書院建筑。其中尚德寺為祭祀建筑,屬于祭祀空間。陶山書院、典教堂和試云壇為講學功能的建筑,構成講學空間的主體。隴云精舍、東西齋、光明室和藏板閣為附屬建筑,隸屬講學空間。書院建筑以木制結構為主,從陶山書院到典教堂,隨著山勢層層遞進,直到沒入山林。從中軸空間看,建筑雖然并不對稱,空間布置卻很均衡。這種依照山勢布置的建筑群構造,由次景到主景,體現了書院空間的秩序和多樣性。
3結語
李相海這部英文書院著作總結了韓國書院建筑的總特點。文中指出韓國書院以朱子性理學為指導,發展演化中形成祭祀優先、教育為輔的書院特征。在選址上書院通常追求自然景觀和人文歷史意義,布局上主要分講學和祭祀兩種空間。書院建筑嚴格按照“禮”的規范來建造,體現了士林“修己”的學術理想和“治人”的社會目的。在“禮”的主軸線上,書院建筑強調等級分布和秩序關系,一般依照山勢逐漸抬高,按照空間秩序來排列不同功能的建筑。書院園林植物以梅蘭竹菊或蓮花為主,體現儒學家對高尚人格和道德修養的追求,也表明書院對環境和品性教育的重視。李相海最后總結到書院建筑作為韓國傳統建筑的重要組成部分,是朱子理學和傳統禮制相結合的產物。書院作為禮儀教化的場所,對書院建筑的研究,有助于進一步了解韓國文化傳統和建筑歷史,對現代的建筑也有一定的借鑒作用。
參考文獻:
[1]LeeSH.Seowon:TheArchitectureofKorea'sPrivateAcademies[M].NewJersey:HollymInternationalCorp,2005.
[2]BourdierJP,AlSayyadN,LeeSH,etal.Dwellings,SettlementsandTradition:Cross—culturalPerspectives[M].Maryland:Rowman&Littlefield,1989.
[3]KnappRG,LeeSH,etal.Asia'sOldDwellings:Tradition,Resilience,andChange[M].Beijing:OxfordUniversityPress,2003.
[4]李朝世宗實錄•卷二[M].東京:黎明社印,1960.
[5]李滉.退溪書抄•卷一•上沈方伯[M].首爾:韓國退溪學研究院,1975.
[6]鄭萬祚.韓國書院的歷史與書院志的編纂[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6).
[7]秦菲.論16世紀朝鮮王朝社會的貞節觀念[D].吉林:延邊大學,2013.
[8]鄭萬祚.韓國書院的歷史[J].湖南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7,21(3).
[9]鄧洪波.中國書院史[M].上海:東方出版中心,2004.
[10]楊伯峻.論語譯注[M].北京:中華書局.2008.
[11]陳鼓應.老莊新論[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12]沈自彰.張子全書•附錄[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13]張載.正蒙•太和篇[M].文淵閣四庫全書本.
作者:陳仙 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