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納西族聚居區域傳統建筑形式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自然環境影響下的永寧納西族木楞房
(一)自然影響下的木楞房
從地域性自然環境來分析永寧納西族的傳統住屋是物質方面的分析,也僅僅是影響其住屋形式的一個方面,物質方面的因素包括地理、氣候、資源材料、經濟和技術在內的物理環境等。地理環境要素對人的基本生存需求是至關重要的,在什么地方可以居住和生存,繁衍以及發展,這個問題比用木材以及石材構筑生存空間更為重要,更要靠天然環境來決定。永寧納西族的聚居地植被覆蓋率高,森林較多且木材資源豐富,為房屋的建設提供了充足的原材料,鄰近的江河為其生產生活提供了豐富的水源。但是納西族所居住的滇西北地區位于印度洋板塊和亞歐板塊的交界地帶,地形高山林立江河縱橫,地殼運動使得滇西地區地震發生頻率較高,所以井干式建筑和日本的傳統建筑一樣,在防震減災方面有著比磚石建筑更好的安全性能。蔣高宸教授在《云南民族住屋文化》一書中提到了人的自然性調試方式,他認為在住屋與環境的求優結構中,人的自然性調試表現為:在自然面前為滿足生活需要而對住屋形態的不斷選擇。經日積月累,以一種具有一定獨到之處的、被社會群體普遍接受的住屋形態的誕生為其終結。如此誕生的住屋形態可稱之為自然形態。一種自然地住屋形態就是一種人的自然性調試方式。在建筑活動中的人的自然性調試實際是指:“人是如何在最大程度上取自然之力,避自然之害,造就自己安居的樂土。”“自然之力”即來自于自然地饋送,看人們是如何去巧妙利用的。“自然之害”即地域造成的限制看人們又是如何去加以突破的。這種利用與突破,無疑是受著人對自然的認識程度、技術水平和傳統習俗等因素制約的,這就提示我們應當歷史的去評價傳統住屋中人的自然性調試方式的成就。生產方式是社會不斷發展進步的中堅力量,但是生產方式也是在一定的自然環境下產生的,這種自然環境也反過來通過生產方式來影響社會的發展。永寧納西族在極其不利的情況下,卻表現出了對局部氣候、材料及形式之間關系的詳備知識,他們知道如何在現有的物力財力和工藝技術條件下,充分熟練地運用當地的材料,研究居住環境、選擇基地、決定最佳方位并結合日照、地形、風向、水源、安全的考慮來建設住屋。黑格爾認為“各種藝術作品都屬于它的時代和它的民族,各有特殊的環境”,黑格爾所指的環境既有人文環境又有地理環境。海拔高,氣候相對寒冷,地震活動頻繁,森林植被茂盛等因素促使了永寧納西族井干式建筑的產生。納西族傳統建筑的選址是結合當地的自然條件的結果,這個富有智慧的民族通過百年甚至千年的經驗積累,在大自然面前化被動為主動,充分的利用自然地形的高差,巧于因借,靈活的去組織空間關系,在住屋選址時樸素的經驗告訴他們要有充分的日照和通風,并且在附近有水源。因為受到山脈走向的限制,所以住屋的朝向大多數是座西向東或座東向西,這樣還可以保證視野的開闊,交通的便利。永寧納西族所居住的地帶,地震發生頻率高,處于安全的考慮,木結構的房屋對人、畜的傷害比較小,另外井干式建筑的房體結構比較穩固,不易倒塌。氣候對建筑的影響是顯而易見的,滇西北山區林木叢生,氣候寒冷,況且永寧納西族所居住的位置均在海拔2500米以上,為高寒山區,所以永寧納西族除了采用井干式建筑這種居住形式和建設在山腳之下的選址位置之外,屋中還有保暖的火塘,并且建筑內部的表面積最小,這樣可以使散熱量達到最小的程度,使住屋達到最大化的保溫作用。摩梭井干式建筑的窗子很少,或者很小,同樣也是處于保溫的考慮。自然環境對永寧納西族住屋的影響還表現在建筑的材質方面,在原始落后,經濟水平低下以及交通運輸困難的情況下,對于建造房屋所需要的建筑材料,納西族只能就地取材,并且最大限度的發揮這些材料的物質性,永寧納西族聚居地區有著得天獨厚的建筑材料,天然的材料有木、土、石、草等,所以結合自然地理條件,木楞房的住屋樣式是最適合當地人居住和生活的了,況且永寧納西族生活地區,高山林立木材非常豐富,能提供其住屋建設所需的大量木材,所以木材在納西族的住屋上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木楞房的整體幾乎都由木材構成。木材本身也具有一定的形狀,可以在不費大量時間和精力的情況下,很容易的構成直角、銳角以及鈍角等角度,來制做住屋的角柱、支柱以及橫梁和頂。對納西族井干式建筑的影響因子可以從地形地貌、氣候、氣溫、地質狀況、徑流、植被等幾個方面來入手分析。在地形地貌方面,高山峽谷、高寒山區、半山區、平壩區以及海拔高度的影響,使當地比昆明地區氣溫略低,尤其在冬季較為明顯。氣候、氣溫方面也自然由于地形地貌以及所處的地理位置原因而表現出區域立體性氣候特征,所處滇西北的區域位置在日照、降水、風向等方面也受到直接影響。云貴高原屬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并且大洋板塊交界處的位置致使地震活動頻繁發生,這也是催生井干式建筑產生的一個直接的誘因;毗鄰大江大河和高原湖泊的優勢是永寧納西族長遠發展的重要保障;高山林立植被茂盛一方面塑造了優良、生態的居住環境,另一方面也提供了充足的且能夠滿足人口建設所需的原材料。經粗略估計,每建一座井干式的傳統住屋至少要砍伐一百數十株中、幼林林木,因此沒有豐盛的森林資源作為支撐,摩梭井干式建筑的生命是難以為繼的,但也正因為如此,井干式建筑才可能分布在盛產木材的山區里。時至今日,生態環境的脆弱性已經不能夠滿足木楞房的大量建設,但這種大規模用原木建造房屋的情況仍舊存在,并且不僅僅在寧蒗地區。
(二)木楞房傳統建筑材料分析
一個地區的自然環境資源,既給這個區域人們的住屋建造提供了大量的饋贈,為人們就地取材提供了便利,但同時也帶來了限定,氣候、地形、建筑材料等因素的限定越嚴格,住屋的形式就越固定,其變化和發展的范圍以及選擇性就會越小,人們不得不采用最直接有效地手段來建造住所。在明代景泰朝《云南志》第五卷《永寧府•風俗》載:“么些所居,多在半山之中,屋用木板覆之”,文中的“么些”指的就是納西族,其所居指的就是木楞房。在滇西北的高寒氣候區,住屋的布局大部分都是以方形的形式來布局,柱間所形成的方形或近似方形的封閉式平面能夠滿足建筑防寒的要求具有良好的保暖性,這種空間所呈現的封閉性特征與洞穴有著文化上的淵源關系。
1.木楞房建筑的主體材料納西族的傳統建筑材料主要以木材為主,除此之外是土,還有少量的當地石材、草和燒制的磚瓦。通過這些材料在納西族傳統建筑中的使用,使建筑形體本身在材料、肌理、色彩方面形成獨特的建筑風貌,表達出粗獷、質樸、原生態的建筑美學特征。木材、土、石材這些傳統建筑材料在滇西北可以很方便的獲取到,通常意義上這也是所有鄉土建筑所具有的共同特征,即就地取材。
2.木楞房的結構材料納西族的井干式建筑全部采用木材作為建筑的基本結構材料,其結構形式類似于漢族地區傳統建筑,即抬粱式結構柱之上搭粱,梁上再立短柱,構成一榀屋架,數榀屋架并列,屋架之間用木枋聯系,形成梁———柱———枋三個部分所共同構筑的房屋支撐結構體系。在柱子的底部墊以石質的柱礎,對木柱產生保護作用以防其受潮而致使柱腳腐爛,柱體變形。柱子頂端搭檁條,檁條上置椽子,由此,一座房子的骨架就搭建完成了。在摩梭井干式建筑中,除了柱礎是石頭造的,其他構筑房屋的結構構件基本都是由木材制作而成。永寧納西族井干式建筑結構不用立柱和大梁,用圓木、矩形、六角形木料平行向上層疊,在轉角處木料端部相互交叉咬合,即可形成房屋的四壁,其平面呈矩形,墻體用相互交叉的原木或方木層層疊置而成,其所用的原木梢徑一般在15厘米左右,長度在4米或者5米左右。其中,在圓木搭接的地方鑿有其本身長度二分之一的槽口,這些槽口相互咬合緊密以保證穩固而沒有縫隙,防止風雨的滲入。
3.木楞房建筑的維護材料永寧納西族井干式建筑的維護材料主要有兩種,一種是木材,另一種是土,這兩種材料均取材于當地。木材構筑的維護體系有兩種,一種是原木層疊搭建的垛木墻,另一種則是木板墻,這種墻的制作納西族認為不屬于建造房屋的內容,而是把它列為裝修之列。摩梭住居正房內室的維護墻體是必須用垛木墻的,這是納西族對傳統的執著,外墻則用垛木墻或者夯土墻。花樓用垛木墻,或者朝向內院的一側用木板墻而其余三面筑成夯土墻。
4.木楞房建筑的屋面材料從大范圍來看納西族的井干式建筑,其定型的屋面形式是用杉木板覆蓋的雙面緩坡屋頂。這種屋面形式最早出現于古羌族群中的西戎和氐人之中,在淵源關系上和納西族有著相同之處。氐人“皆住矮房,劈杉為木板覆蓋,稱為板屋”,沿用至今即為以木板覆頂的建筑形式稱為板屋。摩梭井干式建筑的屋面是用木瓦直接覆蓋在木檁上,單塊木瓦尺寸約2-3cm厚,寬約20cm,長90~120cm左右。板有排水的小溝,并用石頭將木瓦壓住。之所以選擇木瓦而不選擇土瓦原因就在于一方面木瓦的取材比較方便,另一方面土瓦在冬季會被凍裂,而木瓦的抗凍性能要遠遠的大于粘土瓦。隨著建筑材料的不斷發展,納西族逐漸開始使用泥土燒制的瓦片作為屋面材料,這種瓦片有兩種形式一種是小青瓦,另一種是青色筒瓦,在實際覆蓋的屋頂中一般是用小青瓦或者小青瓦和青色筒瓦,小青瓦作仰瓦,筒瓦作覆瓦。從總體來看,這種房屋有它的特點:首先木材本身就是柔性較好的建筑結構材料,再加上用榫接作為本構件之間交接的節點構造形式,用原木壘成的“井”字形構造的維護體系,使得摩梭住居具有良好的抗震性能;其次,構造外墻的圓木,上下削平,每條圓木貼得緊,既防風又防寒;第三,井干的圓木伸出的交頭有長有短,不呆板,風格豪放。用圓木做外壁,可以做得堅固耐久。把房屋做方形、矩形、條形、曲尺形,雖然木材不可彎曲,但是能夠做出這么許多式樣也實在不易。在考察中發現這種房屋有帶外廊的,帶門廊的,式樣很多,而且用料簡單,施工簡捷,居之也安全。
二、結論
生態背景的復雜性構成了永寧納西族井干式建筑這樣傳統建筑形式,自然環境的影響式井干式建筑在建筑材料的選擇和使用上以適應變化了的地理環境,對建筑材料的選擇是納西族對自然“饋送”接受的結果,同時也是對自然進行自我調試的結果。地域性自然環境為納西族井干式建筑的形成發展和演變提供了一個大背景,建筑形式和材料受制于地域性的自然環境,摩梭井干式建筑能夠完全證明這一點,這也說明了在納西族眼中自然環境、建筑材料、人三者之間的關系。現如今,隨著文化的不斷交融和發展,這種原生態的地域性建筑文化在逐漸地消失,努力解決好經濟發展與傳統建筑文化保護的矛盾,使傳統民族建筑藝術的傳承和發揚與當今社會經濟活動相結合是一條要長期走的路。
作者:趙龍 單位:廈門城市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