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經過新一輪改革后,高中美術教育領域提出了美術學科核心素養,這一概念的確定指明了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基本方向,對于義務教育階段的美術學科教學也起到了導向作用。美術的價值取向主要體現在技能性和人文性兩方面,這兩個方向的關系如同蹺蹺板的兩端,任何一方只有在一定區間內穩定發展,才會保持平衡;一旦超過了“度”,就會失衡,使美術教育的目的與美育的宗旨相背離。權衡兩者之間的關系,掌握教學中的技能性與情意性的平衡,是教師專業素養的重要體現。
關鍵詞:美術教育,技能與人文,價值取向,平衡適度
學生在美術課程中通過視覺形象的學習,掌握圖像識別能力,具有一定的美術表現力,是形成自身美術語言的基礎。通過內化美術表現,形成自我審美判斷力,體現的是美術教育的工具性、技能性;學生通過美術課程達到的精神高度和具有的內涵修養成為課程的重要價值取向,美術課程的最終目的在于提升學生的審美內涵,這體現的是美術課程的人文性、情意性。真正達到體系化、學科化的美術教育需要兩者的融合,因此,兩者的平衡發展對美術教育的發展有著重要的范式性意義。
一、價值取向研究現狀
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版)》頒布之前,美術學科的課程標準中規范的是美術學科下的各個門類,美術課程相對獨立于其他課程,缺乏學科綜合性。同時,校內外美術教育機構的迅速擴張,導致部分家長、學生接受美術教育的目的變得相對功利,在短時間內創作出美觀的作品成為當時滿足一些家長、學生需求的主要方式。一些學者對美術教育的技能性傾向形勢進行了批判,提出了當時美術教育中人文性的缺失,“在眾多的問題中,文化的缺失和唯工具技能傾向是其中最主要也是最關鍵的問題”①。通過觀察與記憶、想象與創造、空間與透視、構圖比例、感知與理解等五方面的美術技能訓練,可以積累豐富審美經驗,進而轉化為審美主體的內在素質,成為與藝術美產生共振的基礎——敏銳的審美感受力與審美判斷力。21世紀美術教育的本質問題就是技能性和人文性的平衡。
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版)》提出后,學科核心素養將人的全面發展確定為美術教育的最終目標。學習美術不僅需要基礎技能,而且需要通過美術欣賞和審美判斷形成人文精神。這里的技能是基礎,人文精神是升華。這樣,美術教育的價值有了一個整體的取向。但是在實踐教學過程中,教師很難做好技能與人文的平衡。如,對于同一節美術鑒賞課教學,從技法的角度分析畫作與從文化意味的角度分析畫作側重的角度是不同的。不同的美術教師對美術教學活動有著不同的認知,從價值取向的平衡到具體實踐仍舊是需要不斷探討的課題。
二、美術教育價值取向分析
從中國的美術門類發展史探究我國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是一個非常清晰的路線。美術發展下出現專門的美術教育,美術推動成就了美術教育,美術教育也將美術普及到了全社會。從中國美術史論可以了解到美術的誕生源于原始部族記錄生活的符號。之后,人類思想意識發展,在滿足生存條件的基礎上開始追求器物的裝飾性。秦統一六國后,中國進入中央集權制的封建社會,皇宮中出現了專門的畫工。兩宋時期,翰林圖畫院成立,開始專設“畫學”機構,專門從事藝術人才教育,這是我國第一個正式的美術教育機構。宋代翰林圖畫院除了具有規誡教化功能之外,還具有滿足統治階級精神層面需求的功能。在畫院中,美術教育的目的單一,即通過技能訓練培養工藝精湛的畫師。美術在這一階段是具有技能性的,美術教育的功能是服務于皇權。畫家在美術創作中需要的是高級的畫功,其作品是統治者滿足自身審美需求的美術工具。由此可見,無論是還沒有形成美術教育的原始社會,還是有一定權威性的宮廷畫院,美術的價值都以其工具為顯性部分,其功能在于記錄、裝飾和為上層社會提供審美樂趣。這也決定了最初的美術教學將工具性作為最終的價值取向,人文性相對缺失。
美術教育人文性的價值取向,也要追溯到古代文人畫的出現。明代畫家董其昌的“南北宗論”將王維奉為南宗之祖,認為文人畫起源于王維。文人畫家追求精神的超脫,他們通過美術達到宣泄自身情感的目的。這一時期,美術教育活動主要以師承和描摹的方式進行,這一流派的畫家追求的精神表現與現代美術學科核心素養中的人文性取向是一致的。而從明代盛行的“崇南貶北”的思想中可以看到,這一時期的美術教育價值取向也偏向人文性質。文人畫家群體美術創作的主要目的在于表達意境,推動潑墨大寫意的繪畫風格的形成,重視對玄虛的“意象”的表現。這強調的是一種“會心式”的審美觀。近代,美術學科正式進入學校教育,出現以圖畫、手工科為主的美術課程教學。至此,美術課程成為中國教育不斷探究改革的重要學科。這一時期,美術教育以培養美術技能型人才為主要教育目的。蔡元培提出“美育救國”的教育思想,將藝術教育作為改變國人思想的重要手段,讓美術教育為人性服務、美術的技能性為人文性服務。
三、價值取向平衡的意義
美術作為一門人文性的學科,其獨特的工具性和情意性的特點在不同的時期、領域體現著不同的功能。美術學科既不同于理科純粹地為科學事業、社會生活提供計算研究技術,也不同于文學學科那樣單純地在思維領域表述思想、寄托感情。相比之下,美術更具有綜合性,既有技術性的美術技能的學習,又有美術審美后的文化精神升華。中國的美術教育也一直在權衡美術教學中技能性、人文性的平衡的過程中不斷發展。在《普通高中美術課程標準(2017版)》頒布之前,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在工具性和人文性之間權衡,在美術教育的技能性傾向的基礎上,國人的人文性需求急需解決。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的結構關系分為三個方面:首先,視覺形象是美術學科核心素養生發的基礎;其次,圖像識讀和美術表現為美術教育獨有的基本素養;最后,審美判斷、創意實踐和文化理解是與其他學科共享的衍生素養。從中可以看出,美術既有自身獨特的學習意義,又有綜合學科的價值意義。新課程標準明確了技能的基礎性和人文的重要性。在具體教學中,教師需要以平衡的實踐手段優化美術教學。
美術教育作為現代教育的重要學科,不僅為美術事業的發展提供人才,而且為社會培養品德高尚的人,以培養人為主要目的,因而具備普惠性。一方面,對美術技能的訓練和美術創作重要思想的傳承,使中國的美術事業得以繼承、發展;另一方面,根據蔡元培的美育思想,將美術作為一種重要的認識世界的形式,通過美術教育的熏陶,使學生形成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這對于中國社會的傳承與發展有著重要的意義。美術教育價值取向的平衡,使美術教育在具體實施的過程中具備了雙重意義,不會僅僅局限于培養美術的專業人員,也不會讓美術教育脫離美術而僅僅成為美的工具。美術教育事業能否健康、穩定地發展,也與價值取向的平衡有著密不可分的關聯。
結語
研究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問題,就必須明確教育者、受教育者和教學中介這幾個教學活動的關鍵構成要素,以及其之間的有機聯系。無論是技法的訓練體驗,還是對有關理論知識的認知,都只有在教師與學生兩個活動本體的共同世界中才真正具備教育的價值。其中,教師是運用自身知識經驗和專業素養指導、引領教學活動的主導者,而在討論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時,起著實際作用的便是教師權衡下的自身對美術教育的理解。筆者曾在課堂中與教師討論價值取向的問題,得出如下結論:首先,絕對的平衡是不可能的,但教師在教育過程中依然要通過不斷學習科學的教學方法并應用于實踐,從而追求平衡;其次,美術教育的價值取向取決于美術教師對于美術內容的認識,教師在講課時應有自己的側重點,需要在一個階段的課程教學后,將技能性和人文性把握在一個平衡的尺度上。
人文性賦予美術本體最大的價值和功能,使形式化的美術知識和技能變得富有生命力,并與社會發生最大程度和最大范圍的關聯。這種看法在筆者看來是過于偏激的。美術區別于其他學科的重要特點,就是美術的造型技法、用線條表達事物的方式。真正的美術技能性應該是在掌握美術判斷力的基礎上,通過人們對材料工具的把控進行美術創造。對于學生而言,探究新的美術創作形式,完成美術創作,自然就會形成自己對美的理解。這樣,美術不僅能夠將學生的創意表現出來,而且對于其審美內涵和人格的培養也有很大的幫助。美術教育不能全然把功夫都花在人文性的教育上,否則就會失去美術學科的獨特意義。筆者認為,基礎階段的美術教育應該在技能上找到人文性的平衡點,決不能把美術的基礎技能丟掉。美術教育應該給予大眾欣賞的能力,這樣,大眾才能從這些歷史名作中了解其背后存在的意義。無論形式多么宏偉、壯觀,沒有堅實的基礎,就有倒塌的時候。因此,美術教育的價值平衡問題始終是美術教育工作者需要一直探究的問題。
注釋:①尹小斌.當代高等美術教育工具技能化傾向的現狀及其對策研究.美術教育研究,2012(3).
參考文獻:
[1]簡圣宇.中國現代早期美學體系化的嘗試——重審滕固美學探索的歷史意義.揚州大學學報(人文社會科學版),2018(5).
[2]凌昌偉.對美術教育技能訓練的再認識.臨沂師范學院學報,1997(4).
[3]杜寶羅日瓦.中國美術教育“第一院”——翰林圖畫院.美術教育研究,2012(3).
[4]簡圣宇.當代語境中的“意象創構論”——與朱志榮教授商榷.東岳論叢,2019(1).
[5]羅小鳳.“以心會心”式詩歌批評的重建——當下詩歌批評“空心化”趨向的思考.北方論叢,2018(6).
[6]簡圣宇.思想史視閾下的蔡元培“美育代替宗教”論——重返民國史現場.廣西社會科學,2015(8).
[7]簡圣宇.20世紀30—40年代宣傳畫創作理論摭談.上海文化,2018(8).
[8]張曉澗.基礎美術教育如何跨過“專業技能”門檻——兼與李敬仕教授商榷.中國美術教育,2007(4).
[9]劉東.美術教育的人文價值及追求.教育科學論壇,2006(7).
作者:黃蒙蒙 單位:揚州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