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當代文學作品的價值取向及表達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內容摘要:在我們為主旋律電影《戰狼2》的思想性、藝術性和觀賞性點贊的同時,不能忽略其作為一部現實題材主旋律電影在社會教育傳播上的價值。對于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這一任重而道遠的征途而言,影視作品只能是簡單方便的快餐,而文學才是真正能夠滋潤青年心靈的正餐。從共時性和歷時性這一時空網絡來探索為何這部影片能帶給我們強烈的認同感和如此高漲的愛國熱情,從而引導學生回歸到對文學作品的閱讀當中,去體會文字中蘊藏的驚心動魄和愛國情懷。
關鍵詞:價值觀影視作品文學原著時空網絡
一.時空網絡中的人物形象
一個時代的人具有一個時代的特點,如何塑造與新時代相匹配、與時代精神相契合的英雄形象,是值得我們認真思考的重大美學命題。《彈痕》中戰俠歌雖放蕩不羈、固執、任性、屢次破壞規則但卻意志堅強、眼神堅定而銳利、心思縝密、有創造力、忠誠、血性,這樣一個集各種優缺點于一身的人,在電影里反而不好塑造,能在短時間里讓人接受并認同的人物一定是具有鮮明的典型形象的。在人物的塑造歷時性上,《戰狼2》無疑借助戰俠歌這個過分夸大和妖魔化的形象給我們創造出了冷鋒這個新型英雄人物。冷鋒是一個優版的戰俠歌,在冷鋒身上體現著戰俠歌的俠、忠、硬、柔的特點。主角冷鋒,曾經是一名經過嚴格訓練,素質過硬的特種軍人,面對未婚妻和干兒子也是有至情至性至柔的一面,在故事開始,因為要救非洲干兒子的媽媽和追蹤未婚妻龍小云遇襲的線索這些個人原因留下來,而非擔負國家重任,也會因為情緒沖動而做出逾矩的行為,使冷鋒鋼鐵一般的意志里多出了一份珍貴的人情味和煙火氣,比其他英雄更容易的獲得觀眾的偏愛和認同。如果以此方式繼續下去,冷鋒就如西方個人英雄主義電影里的英雄主角一樣,難免落入俗套。巧妙的是,在人物塑造的共時性上,冷鋒又是一個幸運版的戰俠歌。戰俠歌是一名職業軍人,即使在別國的領土上孤身戰斗,他仍毫無疑問的代表祖國。冷鋒是一個自由的平民,戰斗雖艱難、震撼卻不及戰俠歌的慘烈、兇狠、決絕,他始于親情和愛情的個人戰斗,因為時機和地域的原因,也延伸成為為國而戰,卻又被明確告知無任何援助,就這樣背負著一個象征性角色,以個人身份深入危險區,這個象征性“主角”,就是中國,由此開始冷鋒身上又多擔負了一個中國軍人的使命和責任,擔負著樊大使和艦長等我國的公職人員的重托,無形中就與國家這個符號化的形象緊緊相連,再加上影片中適時出現的中國大使館、五星紅旗、八一軍旗、中國軍艦、中國護照等,無不體現著國家的參與和行為。這種在現代時空網絡里具有創新型的人物形象,不僅是戰俠歌人物性格特征與戰斗經歷的濃縮,更是表達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形象代言人。
二.故事設置的時空網絡
主旋律電影擔負著重要的傳輸主流意識形態,弘揚社會主流價值觀的功能。現如今一個架空時空的故事已經很難在觀眾當中激起波瀾,故事的建構是表現人物和主題的重要載體,如何置觀眾于情節之中,在人物情感上產生認同感,是一個基本問題,同時也是一個令編劇頭疼的問題。以往的故事所展現的時空網絡雖說也在包圍著觀眾,但是沒有和觀眾相融合的關鍵點,比如《建國大業》《湄公河行動》等,我們雖為英雄鼓掌、為英雄驕傲,但是無法將自己長久也融入這情感洪流中。《戰狼2》的故事建構堪稱文學作品改編為影視作品的優秀案例,沒有挪動任何一個故事到影片中,卻緊扣《彈痕》精神,抓住近年來在國際環境不太平的狀況下,如中美關系、南海局勢、中非友好等,已經出現數次我國人民在海外遭遇不法侵害的事件,將其裝入好萊塢敘事結構,來講述中國戰士和中國公民們自己身上的故事,這種在時空網絡上幾乎同步于觀眾的步調,本身在情感的代入和認同上已經優于其他主旋律影片。更重要的是,這種能夠與時代背景、國際環境相應的主旋律電影是能夠被大眾共享、被大眾所接受的,也使廣泛傳播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了立足點和實效性。
三.情緒的時空爆發點
1.利用電影的時空性積累觀眾情緒
《彈痕》的故事出自一名退伍軍人之手,講述在和平年生在我國邊疆的一個個慘烈、悲壯、震撼、瘋狂的故事,雖說發生在15到20年前,也足以激起中華兒女馳騁沙場、保家衛國的熱血之心。回想千禧年之時,網絡還不發達,傳播大部分還是依靠電視和報紙,排名第一的電影票房才剛剛破億,那時我們的愛國熱情蘊藏于心,但卻無法連在一起熊熊燃燒。2007年完結的小說,在網絡軍事迷里紅極一時,卻沒有燒到現實社會里,現而今不到一個月的時間,因為一部主旋律影片,全國觀眾的熱情就連成了片,迅速燃燒了大半個中國,其傳播實效之大令影片主創們也始料未及。為何《戰狼2》能有如此的情緒感染力呢?首先,利用電影特殊的時空性,《戰狼2》迅速高效的展示了我國所處的新的國際背景。故事發生的空間不再局限于中國本土,而是選擇延續到了國際領域,放眼世界,將經濟全球化、區域經濟發展不平衡、恐怖主義抬頭等元素融入到故事中去,承載故事情節發展的不再是離觀眾遙遠的英雄圈子里的故事,而是每個觀眾都可能在自己身上看到的、經歷到的事。可以說《戰狼2》通過影片展現的時空的真實感,也就是電影的時空性來宣傳中國的時代精神、傳達中國在解決國際事務爭端時的智慧和方案,表現中國的大國自信和實力,從而替自己的影片積累熱情,這本身已經是一件很燃的事了。
2.視聽刺激引爆燃點
電影與文學作品最大不同就在于它直接作用于觀眾的視覺和聽覺,這和觀眾平時感知世界的方式是一致的。所以一旦觀眾的視聽規律和認知世界的規律被發現后,想從電影中觸發觀眾的情緒要易于文學作品。影片中頻繁出現大使館、國旗、軍旗、海軍艦隊等象征國家符號的畫面,也適時幽默的放出臺詞“那是我們的國家”“你在中國軍艦上很安全”“無數遠去的桅桿中,有一面星條旗……”無不透漏著大國自信、大國實力和大國形象。更精彩的是,從高空向下拍攝的各國撤退的軍艦和我國海軍軍艦前進方向相反的對比畫面;華資工廠里雇傭軍坦克破墻而入,工人四散逃跑這種力量懸殊的對比;我國公民被殘暴對待,工人不斷跑向屋外,連續被射殺的聲畫對立片段;冷鋒一行人被對方強勢的火力壓制到動彈不得的時刻;雇傭軍囂張的侮辱我們的國家和人民的時候,我想所有的觀眾都已經咬緊了牙齒,握緊了拳頭,強忍著淚水,壓抑著憤怒,到大家都被壓的喘不過氣來的時候,畫面終于轉到了中國艦隊上,我們終于鎖定了目標,得到了命令,隨著艦長眼中含淚咆哮嘶吼式的“開火!!!”命令下,藍天中劃出了數條優美的白色弧線,精準的及時的消滅了敵人,救出了我們的英雄和同胞。這一刻觀眾的愛國熱情同時被這一聲命令點燃,在胸中積壓已久的那股熱流呈井噴式爆發,在影院里,情緒的互相感染使得爆發的力量更強烈,更持久,甚至有報道在有些影院里觀眾在這一刻不約而同的起立鼓掌!值得一提的是,觀眾的情緒在被點燃之后,吳京還不望將這股情緒收回到他的時空網絡中,在情緒爆發高潮之后,所有人都放松了緊張的神經,直到撤退的車隊來到交戰區,冷鋒高舉五星紅旗,平安順利穿過交戰區之時,這種愛國熱情逐漸內化為自豪感。片尾中國護照出現的時候,伴隨著短短幾行文字———“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當你在海外遭遇危險,不要放棄!請記住,在你身后有一個強大的祖國!”———徹底將觀眾也網入到了導演的時空網絡!同時也將國家命運和個人命運緊緊的聯系了起來,展示了蘊含于每個人身上對祖國依賴關系的深厚情感,也體現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意義。通過在日常教學中多次實踐這種影視作品與原著文學相連接的教學方法,我們逐漸摸索出一條較為行之有效的在影視文學賞析中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的方法,使影視文學課堂不再局限于主題性的單一研究,也使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不再艱澀難懂,而是使課堂教學興趣盎然、催人奮進、發人深省,同時引發了學生深度閱讀主旋律文學原著的濃厚興趣,實現了學生道德修養和文學修為雙豐收的喜人成效。
作者:王楠 單位:新鄉學院文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