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窺綠色建筑的未來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在這種形勢下,綠色建筑應運而生,綠色建筑對建筑行業和地產行業而言是個嶄新的概念。所謂“綠色建筑”,并不是指字面意義上的立體綠化、花園或綠色的建筑,而是代表一種概念或象征,指在建筑的全壽命周期內,在滿足人們使用要求的前提下,充分利用周圍環境與自然資源,不對環境和生態平衡產生破壞,且在不會危害人類健康的條件下建造的建筑。綠色建筑在建造和使用過程中能夠在最大程度上節約資源(如節約能源、節約用地、節約用水、節約建材等)、保護環境及減少污染,為人類提供健康、舒適和高效的使用空間,使人與自然和諧共生。所以“綠色建筑”又常被稱為生態建筑、可持續發展建筑、節能環保建筑等。
2、綠色建筑的特點
安全舒適性是指綠色建筑在選址上應注意避免周邊洪澇災害、滑坡泥石流等地質災害的威脅,建筑場地應遠離電磁輻射污染源和易燃、易爆、有毒物質等危險源。選擇的建筑材料和裝修材料應符合環保標準,不危害人體健康。同時綠色建筑在設計與施工的過程中不應只關注建筑本身,還應重視建筑周圍人文環境、視覺環境及景觀環境的建設,將建筑與環境融為一體,拉近人與自然的距離,增進人與自然之間的親和力,實現人與建筑、自然的和諧共處。綠色建筑的先進性是指采用電子通訊和自動化技術,建造智能化大樓,將建筑的“智能”和“綠色”融為一體。
3、我國綠色建筑的現狀
隨著全社會對建筑舒適度要求的不斷提高和環保意識的不斷增強,綠色建筑也越來越多地吸引著開發商和設計師的目光。雖然從前文敘述中可以看出綠色建筑具有顯而易見的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效益,但這畢竟是針對長遠效益來說的。而實際上綠色建筑前期投入較大,需要較長的時間才能回收成本,這些缺點降低了很多投資者的積極性。同時由于綠色建筑識別技術尚不完善,致使很多人對綠色建筑的概念存在誤解,以為綠色建筑就是先進的、智能的、高成本的建筑,如此盲目的追求“高、精、尖”的建筑,造成了不必要的經濟損失。
4、綠色建筑的發展前景
綠色建筑的節能節材設計,建筑能耗占社會總能耗的比重大,并呈逐漸上升趨勢。若不解決建筑耗能高的缺點,綠色建筑的發展就無從談起。因此必須做好建筑的節能節材設計。綠色能源的利用,綠色建筑應優先考慮使用無污染、可再生,取材范圍廣的清潔能源。太陽能、地熱能、風能等分布廣泛,而且幾乎不會對環境造成危害,是綠色建筑能源的最佳選擇。若能充分利用這些資源,不僅可以減少能耗,降低污染物排放,從而保護環境,還能避免過度開發不可再生能源。通過采取建筑自然通風、自然采光、土壤蓄熱蓄冷等措施都能有效地減少建筑制冷、采暖和照明的能耗量。綠色建材的選用,傳統建材工業的生產加工過程需要消費大量資源能源,并對生態環境造成嚴重污染,這一現象是與可持續發展的要求相悖的,所以建筑的“綠色”程度很大程度上是由選用的建筑材料決定的。綠色建筑對建材行業的要求就是要大力推進建材生產和加工的綠色化進程,即所謂的“綠色建材”。應選擇高效經濟的建筑結構和材料,如用鋼結構,高強預應力混凝土體系,盡量減少使用不可再生能源和在生產或使用過程中產生污染的材料,積極開發可再生的新能源。盡量采用可循環、有利于環境保護和人體健康的建筑材料。優先采用高性能綠色建筑材料,如利用工業廢渣研制出來的高性能水泥便是一項性能優良的備選材料。綠色建筑的節水設計首先表現在應該大力倡導使用節水型器具;除此之外還可采取以下措施:設置合理、完善的室內給水系統;合理利用市政管網余壓;按照使用用途分別設置水表,并提高水表計量的準確;合理設計熱水和開水供應系統;設置分質供水系統,開發利用再生水、雨水等非傳統水;園林綠地節水灌溉設施等。
5、結束語
綠色建筑的發展具有廣闊的空間,為使綠色建筑健康發展,并在我國社會建設中起到積極的作用,應不斷研究新技術,將先進的技術應用到建筑中,從而實現能源的合理利用。
作者:張繼春 單位:黑龍江省建筑設計研究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