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農村班主任留守兒童心理教育方法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教育改革應隨著社會的發展而不斷創新。近年來,越來越多的農村留守兒童出現了心理健康問題,班主任應該通過建檔立卡,對他們采取多種方式的切實關懷,為留守兒童送去關愛,使其身心健康成長。
【關鍵詞】班主任;留守兒童;教育
近年來,隨著流動人口數量的不斷增加,農村留守兒童越來越多,給農村教育教學帶來很大挑戰。留守兒童的監護人大多由于自身文化素質較低形成了對孩子教育的撕裂、斷層,致使留守兒童不同程度地存在著諸多心理問題。作為學生在校生活的主要監督者、指導者和教育者,班主任對留守兒童的健康成長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那么,怎樣才能做好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教育呢?筆者結合數十年的班主任工作實踐經驗,談一些具體的看法和做法。
一、健全留守兒童檔案,促其健康成長
第一,“沒有調查,就沒有發言權”。針對留守兒童,班主任首先要對留守兒童的基本家庭成員、學習狀態、心理健康等情況進行排查摸底,了解留守兒童生活的家庭及社會環境、行為心理、言行舉止等情況,為每一個留守兒童建立生活和學習檔案。檔案內容要包含他們的父母及親屬姓名、家庭住址、留守原因、聯系電話等基本情況。然后,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班主任根據檔案及時與其家屬溝通交流他們的生活、學習情況。第二,要建立一套“問題”留守兒童檔案,主要包含“問題”留守兒童名單、幫扶計劃及措施、心理矯正談話記錄等內容。班主任通過個人談心、開展學校或社會活動等認真分析這些留守兒童是否存在心理障礙。如果發現問題,要認真分析是哪種類型的心理障礙,性格是孤僻還是暴躁?是任性還是沒有自己的主見?應該將這些最新調查資料信息及時錄進這些“問題”留守兒童各自的檔案中,為今后開展有效的心理咨詢和疏導提供真實的參考依據。
二、引導留守兒童正確調節和控制情緒
近年來,由留守兒童的心理障礙引發的校園暴力沖突事件越來越多,這也成為當前困擾教育發展的共性社會問題。如果學會調節和控制情緒,就有助于留守兒童與其他學生建立良好的同學關系,減少不必要的校園沖突,所以,班主任教育引導留守兒童怎么調節和控制情緒就顯得特別重要。在日常教學中,班主任要教給他們一些簡單易行的情緒控制方法和策略。當留守兒童掌握了一定的心理疏導排解方法,就可以極大減少內心的苦悶,減少人際交往中的沖突,降低留守兒童心理障礙發生率。
三、加強生活管理,守護留守兒童失落心靈
第一,班主任一定要多關愛留守兒童。要觀察他們的學習、生活及思想發展變化,加強情感投入,用心愛護留守兒童,用實際行動感化他們,千方百計彌補留守兒童的情感缺失。班主任應該對留守兒童做到“四掌握、四管理”,當好“五員”。“四掌握”就是:掌握他們的家庭情況、思想狀態、學習程度、日常行為習慣,以此為基礎,建立留守兒童檔案。“四管理”就是:管思想、管學習、管生活、管身體。當好“五員”就是:當好情感溝通員、日常行為監護員、生活作息料理員、思想品行教導員、健康成長指導員。第二,班主任要對留守兒童給予特殊的關愛,使留守兒童切實感受到學校的溫暖,杜絕留守兒童的教育斷層與情感空白。一方面,在班里要做到“三多、三溝通”。“三多”即:多與他們談心交流,多開展一些人文關懷類集體活動,多家訪;“三溝通”即:定期與他們溝通,定期與他們的父母溝通,定期與他們的代管人溝通。另一方面,在班上多多開展以“關愛留守兒童”為主題的班會活動,帶領班級其他同學也加入到關愛留守兒童的行列。
四、開展多種活動促進留守兒童健康成長
第一,積極開展“三個一”活動,為留守兒童搭起情感橋梁紐帶,促進他們健康成長。“三個一”:首先,每周舉行一次心理健康咨詢和疏導幫扶活動,幫助他們增強自信心。除了多跟他們溝通、交流,走入留守兒童的內心世界,還必須及時糾正其存在的心理問題。其次,每月開展一次不同等級制教育評價活動,將原來評議中“不及格”或“太差”一類的評語改換成“加油”“有進步”“繼續努力”等激勵性語言,使其消除自卑心理障礙。最后,每學期開展一次“留守兒童評獎”活動,幫助他們點燃滿懷信心的生命希望之光。第二,認真組織實施“十個一”工程,扎扎實實開展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建好一個家:班主任要主動承擔家長角色,通過細心的關懷、溫和的語言,把班級打造成“留守兒童之家”。開通一部親情電話:學校要為留守兒童及其家人之間免費開通一部親情電話,督促其與家人經常聯系溝通,增進他們之間的感情。落實一個學習小組:讓優等生和留守兒童結成幫學對子,一起共同學習、共同進步,確保留守兒童不因家庭管理空白而沾染社會上的不良習慣。每月一次健康教育講座:班主任每月有計劃地在班級舉行一次法制、安全、心理健康教育教學講座,教育他們遵紀守法,了解安全常識,促進留守兒童身心健康成長。每周一次談心:班主任要每周與留守兒童談一次心,了解他們的思想、學習、生活等各個方面情況,與他們交流感情,進而培養留守兒童形成陽光心態和健康心理。舉行一次結對幫扶活動:除了班主任,每位教師也要聯系幫助幾名留守兒童,給予留守兒童思想、學習、生活等方面的及時幫助。寫一封親情書信:班主任指導每一個留守兒童給在外務工的家人寫一封親情書信,既培養了他們的作文能力,又對他們進行了情感教育。開展一次自信活動:通過具體活動,教師引導留守兒童做一個自立、自強、自理的勇敢的孩子,從小培養留守兒童的自我管理能力。舉辦一次培訓活動:學校每期要舉辦一次留守兒童管理教師(班主任)及其代管人的教育培訓活動,幫助他們分析留守兒童出現的原因,教給他們先進的教育觀念和教育方法,從而提高他們教育指導留守兒童的能力。過一個快樂的生日:留守兒童檔案要記錄每一個留守兒童的生日,按時給留守兒童送上生日祝福,保證每一位留守兒童都能過上一個快樂的生日,有效填補他們家庭溫暖的缺失。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是新時期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構建和諧社會的重要組成部分,對于加快經濟發展、促進社會和諧進步具有重要意義。關愛、教育留守兒童工作是一項長期的具有深遠意義的工作,作為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斷反思問題,及時改進,不斷創新,才能把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做得更出色,進而為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積極貢獻。
參考文獻:
[1]劉慧.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生活現狀及幫扶措施研究[J].遵義師范學院學報,2019(05).
[2]張光燕.淺談班主任如何做好留守兒童教育工作[J].中華少年,2018(20).
[3]李旭楠.農村留守兒童存在的問題及對策研究[J].鄉村科技,2019(07).
[4]楊衛娥.淺談心理輔導對農村留守兒童學習的幫助[J].課程教育研究,2018(12).
[5]朱珠.留守兒童的心理健康問題與對策[J].啟迪與智慧(教育),2017(09).
[6]張耀庭.論農村留守兒童的心理問題與應對策略[J].學理論,2018(11).
作者:余秀岐 單位:淅川縣西簧鄉初級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