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后疫情時期高校線上教育發展分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因為國家強有力的手段,我國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高校陸續開學。面對線下教育重啟的態勢,疫情時期得到廣泛應用的線上教育熱度下降。如何總結并改進線上教育的缺陷,使其在后疫情時期仍然能充分發揮自身的優勢,促進高校教學線上線下相結合成了下一步教學改革的重點。本文從線上教育的歷史發展、缺點優勢、以及未來發展形勢出發,對在線教學進行了全面的剖析,提出了關于后疫情時期在線教學的若干建議。
關鍵詞:線上教育;高校;后疫情時期
引言
線上教育作為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具有高效、便捷、實時等優點,近年來在各類、各階段培訓課程中蓬勃發展。進入2020年,由于病毒的肆虐,全國的各級學校正常線下教學受到了極大的沖擊。為阻斷病毒的傳播途徑,教育部做出了“停課不停教”、“停課不停學”的指示。全國各地教育局、學校,各個大網站平臺紛紛響應號召,積極籌備和開展“空中云課堂”的建設,將線上教學的熱度推向了空前的高度,截至5月14日,全國大中小學累計在線學習人次超過40億,其中,全國有1454所高校開展了在線學習,參加學習的大學生人數共計1775萬人,合計23億人次,全國高校實現了全區域、全覆蓋、全方位的在線學習實踐。由于本次全國范圍內大規模的在線學習具有臨時性、突發性的特點,并未經過長期的實踐及磨合,暴露出來一系列的問題,并且隨著5月中旬之后,疫情的緩解,各地高校學生陸續返校,學校的正常教學秩序逐漸恢復,線上教學的使用率大幅回落。如何能夠充分發揮線上教學的優勢,使之與線下課程有機、無縫地銜接起來,使學生的學習效果達到最大化,是線上教育在后疫情時期能否得以持續、健康發展所要解決的關鍵問題。
1“云課堂”的前世今生
1.1起源
隨著信息技術的迅猛發展,尤其是移動互聯網的快速崛起,知識的獲取方式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開始不再受時間、地點、空間的限制。孟加拉裔美國人薩爾曼•可汗在美國利用視頻技術創建了可汗學院,第一次開創了線上教學的模式。將課堂搬到了線上,學生可以在家通過教學視頻完成學習,并在線上進行答疑與反饋,這種新型的教學模式被稱之為“翻轉課堂”。“翻轉課堂”打破了傳統教學中師生面對面,老師占主導、學生被動接受的教學模式,將課堂變成了師生互動及學生之間互動的場所,它的學習氛圍更加自由,學習自主性更強。借助于網絡的平臺,極大地豐富了學生和老師能夠選擇的知識和對象,甚至可以實現知識的個性化定制,從而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及效率。我國從90年代末-2005年,由互聯網剛剛興起,至國家批準68所高校作為遠程教育試點,線上教學開始嶄露頭角。
1.2發展
可汗學院的成功,讓全世界看到了一名教師是如何通過一臺電腦締造向千萬學生傳遞知識的教育神話。2013年,可汗學院的課程開始在多所美國公立學校推廣。同年,我國的互聯網教育市場首次迎來增長拐點,正式拉開了我國線上教育快速發展的大幕。在此后的幾年時間里,各路互聯網公司開始角逐線上運營模式,各路資本力量入駐在線教育市場,在線互動的直播授課模式開始流行,線上教育開始向教育的各個階段普及。從2018年開始,在線教育在大數據、人工浪潮下開啟技術升級,網絡互動直播技術快速提升,尤其是從2019年開始,5G技術的發展使得高質量的網絡同步和異步教學及培訓得以完善,而包括教學視頻、游戲等多媒體互動技術的發展也為線上教育內容提供了豐富的素材,從而極大地改善了線上教學的體驗,更好地滿足了用戶的需求。另外,在2018年,國家相繼對在線教育出臺了相應監管政策,迫使在線教育從監管的“真空區”進入了規范化發展的階段,這一系列規范化政策的出臺也讓在線教育這輛超速行駛的“快車”告別了爆發式的增長模式,進入了穩步發展的時期。
1.3高潮
2020年伊始,一場突如其來的病毒疫情席卷了整個中國,當我國的疫情剛剛得到有效控制的時候,卻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肆虐了全球,一時間全世界的經濟、文化、教育等等所有的交流紛紛被阻斷。如果說在這場疫情之前,線上教育是在學前教育、中小學教育以及職業培訓階段推廣普及的話,那由于疫情的到來,線上教育不得不全方位地覆蓋整個教育領域,包括此前涉獵有限的高校教育。在這次突發的救急行動中,由于政府、學校、企業的高度配合,線上教育充分地發揮了它的靈活、便捷、高效的優點,有效地保證了疫情期間各級學校教育活動的如期開展。由疫情所引爆的線上教育的流量紅利讓這一教育模式迸發出了前所未有的活力,由此,線上教育在極短的時間內被推向了全面鼎盛的時期。
1.4現狀
進入5月下旬,隨著疫情得到有效的控制,全國大部分地區高等學校陸續開學。掃除了空間和場地問題的障礙,線下教育可以正常展開,大部分人又開始回歸到常規的教育模式,線上教育的人次呈現大幅度下降的趨勢。由于此次線上教學的影響范圍大,絕大多數學生和老師都大量接觸了線上教學,與之前少量個別科目開展在線教學相比,線上教學的概念開始進入大眾的視野,從老師到學生再到家長大家已經開始慢慢認識到在線教學的優缺點,但是針對如何進行在線教學,大家的思考還是停留在初級階段。因此,我們需要針對本次大規模在線教學出現的經驗和教訓進行進一步的總結,豐富對在線教學的認識。
2后疫情時期在線教學點擊率回落的原因
2.1時機倉促,硬、軟件設施不完善
這次全國范圍內包括大、中、小學全面的鋪開在線教學,涉及面之廣、涉及學生人數之眾,前所未有。但是,這確實是一場無準備之戰。首先暴露出來的問題就是硬、軟件設施不完善。眾所周知,在線教育是通過搭建在線的教學平臺來實現知識的傳授,師生互動、交流的。在線教育平臺的正常運行嚴重的依賴于企業提供的服務器、互聯網設備,在師生端需要通過電腦、手機等終端設備進行連接,此外,還需要借助企業提供的各類在線教育平臺軟件。由于使用人數的暴增,在2月24號,很多高校開學的第一天,就出現了平臺服務器崩潰的現象。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和改進,這個現象得到了緩解,但是,很多平臺仍然會出現不同程度的無法登陸、掉線、卡頓等情況,嚴重影響了使用者的體驗。另外,由于平臺提供的輸入法、圖像、視頻等輔助手段有局限性,比如缺少很多數學及物理學符號,不能夠準確地傳達教學內容,這也給線上的授課與師生間的交流帶來了諸多不便。
2.2心理準備不足,短時間內無法適應
經過多年的傳統教學,不管是老師還是學生,都已經習慣了面對面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講臺上侃侃而談,學生在課堂上聽講,師生之間不時地互動以隨時提高學生的注意力以及檢驗學生的學習效果。在線上的教學中,離開了學生的注視及互動,老師需要將課堂內容更加凝練和生動地表達出來,以期以最短的時間吸引學生有限的精力,并將教學的主要內容傳遞給學生;而對于學生來說,缺少了老師的監督,如何才能在有效的課堂時間內抓住教學的精髓,這除了需要自身非常高的自制力之外,還需要老師提供有效的興趣激發以及簡明扼要的知識解析。這些特點無疑給參與線上教學的老師和同學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大家都需要為此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同時在講授習慣和學習習慣等方面做出大量的改進,而這些在短期內很難完全調整適應。如此倉促的在全國范圍內普及在線教育帶來了很多突出的問題,隨著進程的推進,政府、學校和企業相互配合、改進,該情況有所緩解。但是,到了疫情的后期,學校復學之后,在傳統線下教育的沖擊下,線上教育暴露出來的問題愈加突出,線上教育剛剛占領的市場又受到了極大的威脅。
3如何解決“云課堂”存在的問題,并使之在高校復學后發揮無法替代的作用
3.1完善平臺服務,及時做好使用者的測評和反饋工作
在這次線上教育的“大考”中,雖然各高校和企業平臺前期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但是還是暴露出平臺本身的一些技術上的缺陷。所以進入后疫情時期,線上教育要繼續發展,在平臺技術方面,首先必須繼續加強平臺本身建設,解決技術上的短板,進一步優化提升平臺的使用效果,打造精良、實用的線上教育平臺;第二,相對于傳統線下教育時,師生能面對面的交流,學生的學習情況老師通過課堂上的反應就能窺見一二,線上教育教師和學生不能夠及時得到對方的反饋信息,這不便于老師根據學生的接受情況及時調整自己的教學,因此,線上教育平臺還需要完善對學生學習過程的監測和學習效果的測評,加強對師生反饋信息的收集、整理和分析,以利于老師根據教學的情況及時調整教學內容及進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
3.2充分發揮線上教育特點,實現“線上”、“線下”互補
在各高校紛紛復學之后,大多數高校的教學已經回歸了傳統模式,實際上很多教師,尤其是年輕教師仍然在利用線上教育的資源來補充線下教育不足的地方。比如,在學生作業的提交方面,在線上提交的作業能夠快速地進行技術統計,除了得到學生作業的提交情況外,平臺給出的技術統計還能得到每道作業學生的完成情況、正確率、錯誤情況等等,通過這些數據,老師可以快速地掌握學生對于知識點的掌握情況,更加全面的了解學生的學習。線上教育的討論版塊也深受學生和老師的歡迎,大家可以將課堂上遇到的重點、難點在上面,同學和老師一起討論,討論的內容將被記錄,對于學生日后的復習以及老師的課程總結來說,它能夠提供有效的記錄文件,這種溫故知新的效果是口頭討論所不及的。
4結語
基于線上教育可控、高效的優點,可以很好地彌補線下教育在靈活性上的不足,豐富線下教育素材,提高教學質量。但是,線上教育的優勢需要以優良的平臺服務,完善的軟、硬件設施作為保障;此外,作為線上資源的提供者,老師也要提高自身的計算機操作水平,為學生提供各種文字、圖像以及多媒體等形式的高質量的教學素材。只有在此前提下,線上教育才能夠持續、健康的發展。由于線下教育所具備的優勢和不可替代性,在當前形勢下,線下教育仍然是高校教學的主要模式,但是,線上教育由于自身獨特的優點,也使得在將來很長一段時間內線上教育與線下教育會以互相補充、相輔相成、互為成就的態勢呈現,成為后疫情時期高校教育的主要特點。
參考文獻
[1]梁劍.疫情背景下“云課堂”在線教學相關問題的研究[J].中國多媒體與網絡教學學報(上旬刊),2020(06):43-45.
[2]雷舒雅.疫情背景下高校在線直播教學的問題與對策分析[J].品牌戰略與電子商務,2020,17:32-33.
[3]袁莉,斯蒂芬•鮑威爾,比爾•奧利弗,馬紅亮.后MOOC時代:高校在線教育的可持續發展[J].開放教育研究,2014,20(03):44-52.
作者:湛新星 單位:貴州師范大學化學與材料科學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