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教育藝術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一、學生扎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演奏技巧的培養
扎實的基本功和嫻熟的演奏技巧是提高音樂表現力的前提。要想使我們的鋼琴演奏真正具有美感,首先就要有扎實的基本功訓練,掌握正確的演奏技巧。
(一)正確的讀譜
培養正確的讀譜是鋼琴教學和學習十分重要的課題。正確讀譜是演奏一首作品的基礎。演奏者通過認真細致地研究樂譜,對音樂作品的忠實理解進行二度創造和創作,在作曲家與廣大聽眾之間架起一座溝通心靈的橋梁,使靜止的樂譜轉化為變化萬千、令人難忘、豐富多采的音樂語言。讀譜包含兩層涵義:第一,必須嚴格遵循作曲家在樂譜上的一切標記,以及標記所約束和決定的意思。這里包括譜號、調號、拍號、節拍的律動、音高、指法、奏法、速度、力度、表情記號等等。因為作曲家在樂譜上標寫每一個標記以及每一個音樂術語時都飽含深意。第二,要準確、科學的透過這些標記,進一步弄清樂譜的曲式結構、和聲、樂句、樂段;旋律與伴奏的關系;特別要注重復調因素、注意樂譜上音符的符干朝向,弄清聲部的層次,做好保持音和不同層次、不同音色的對比,決不能忽視休止符。另外,還要從譜面上的各種符號中領會音樂的內容和本質,推測作曲家的意圖,以及作曲家字里行間更深刻的涵義,揭示音樂的內容和精神。譬如:對作品的創作時代、風格、旋律、節奏、和聲布局、句子段落、聲部、結構,音樂的性格特點,寫作手法和織體特點,有什么對比,主題如何發展,有哪些高潮,最主要的高潮在哪里,以及音響的想像,使之在樂思的奔流中,展現它們應有的生命力。在教學中,要嚴格要求學生對樂譜進行深入細致的研究,不斷地挖掘探索其中的內涵,悉心領會作曲家的創作精神,加入時代感,以至完全正確地把樂譜中的精髓全部詮釋出來為止。
(二)正確掌握節奏和速度
節奏是音樂中最重要的構成因素之一。節奏展示了音樂的生命和存在,它是音樂的脈搏,是音樂的骨架,也是音樂的靈魂,任何音樂都離不開節奏。沒有節奏的音樂就像人失去了脈搏,音樂可以不用樂音,但永遠離不開節奏。一首作品往往是通過一種特定的節奏韻律來表現出它的性質和風格。彈奏者只有把握樂曲節奏的均代、不同作曲家、不同體裁的作品勻、彈性、動力、慣性、重音、各種特性節奏,才能和諧有致的抒情達意。加強節奏教學,培養和提高學生的節奏能力是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的重要途徑。在教學中,教師除了要在概念上對之強調和固化,要特別強調它除了是穩定音樂的要素,更是把握音樂的運動趨勢的能力,是決定提示音樂主題、增強音樂表現的根本保證。一首樂曲的特殊節奏抽象地概括這首樂曲,能使聽眾在豐富的聯想中還原作品。如李斯特改編的《魔王》開篇便以其獨特的節奏揭示了音樂的內涵。在全曲的氣氛渲染中,出現的在同音上的三連音(表現疾奔的馬蹄聲)起著很大的作用,這時隱時現、時弱時強的三連音除了具有描繪的寫實作用外,也是造成局促不安的心理的重要因素,低聲部的間息樂句則暗示不時掠過的林間陰風。在教學中,教師應該選取諸如此類的具有很強代表性的作品,作為節奏的訓練,注重學生的體驗,并注意盡可能地體現作品的強弱、斷句和起伏,使學生獲得良好的直覺。所有的音樂作品,除了特有的節奏韻律外,還要憑借不同的速度來表現其不同的性質和風格。樂曲的性質指樂曲內容、情緒、形象意境等所決定的樂曲的局部特性和總體風格,而音樂風格則是遏制音樂分享有些樣式或有某些元素共同興趣的類別。而用什么樣的速度去彈奏樂曲呢?要根據樂曲的性質來確定。一般來說,歡快的情緒不可能采用緩慢的速度去表現,而悲傷的樂曲也不宜快速彈奏。進行曲、圓舞曲等體裁也都有它們各自特有的速度。在教學中重要的是,教師要指導學生從中體會演奏家對作品風格的表現、對音樂的處理,以進一步掌握其音樂性質和風格。另外,練琴方法上,教給學生難點部分要單獨抽出來反復練習,直到彈得和較容易的部分一樣好才行。整首樂曲的速度要以難點部分所能達到的速度來確定。彈奏快速的樂曲要以慢速、中速練習為基礎。
處理好力度力度就是音量,即聲音強弱、輕重、大小的程度。音樂是表現人的心情的,而人的心情變化和活動不像機器那樣呆板,必然有強、有弱、有急、有緩。因此力度處理對于音樂表現有著重大的意義。在古曲音樂中,一般從pp(很弱)到f(f很強)間就有p(弱)、mp(中弱)、mf(中強)、f(強)的六個不同層次。而浪漫樂派及后期作品從pppp(比弱還要弱)到ffff(比強還要強),幅度更寬,還有sf(個強)、sfz(突強)或crese(漸強)、dim(漸弱)等,這些具體的力度記號,同樣關系到樂曲演奏中音樂的表現。對于沒有力度標記的作品,我們可依據音的自然傾向和音樂發展的自然趨勢。如在彈奏音階時,根據音一級一級向上推動的原則,我們可以把音樂處理成漸強,反之,則可以彈成漸弱。另外,音樂本身的特性也會告訴我們應該如何運用力度。如進行曲是堅定有力的,舞曲是活潑歡快的。強弱在音樂中不是一種外部現象,也沒有無緣無故的強弱及變化,它同音樂表現的內容、形象及情感連在一起,在教學中還要指導從音樂表現的內容、形象去把握音樂的力度,從而提高學生音樂表現力。例如《雪絨花》主題音調在全曲中出現三次,贊頌祖國祝愿祖國之情貫穿全曲。A段節奏舒緩,旋律起伏較小。B段節奏變化出現休止,與前段相比,情緒更加激動,力度加強,要表現出主人公熱愛祖國的感情。
一、對中國現代聲樂藝術教育的開創
1927年,在國民政府大學院院長蔡元培等人的支持下,中國近代著名的音樂教育家肖友梅,創建了我國近代第一所國家級音樂高等學府,上海國立音樂院(后改名為國立音專),上海國立音樂院是我國近代聲樂教育史方面唯一的中國自辦音樂院校,在中國近代音樂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義。在中國近現代音樂史上,許多著名的聲樂教育家都畢業于該校,上海國立音樂院建院初期,蔡元培親自兼任院長,幫助肖友梅主持該院的初期組建工作。1928年以后,肖友梅才親自擔任院長、院長。肖友梅擔任院長以后,親自督導聲樂教育工作,在當時,上海國立音樂院聘請了許多中、外著名的頂級聲樂教師,在聲樂教學方面,成績斐然。1928年,蕭友梅找到周淑安,希望她能擔任學院的音樂教導主任,在蕭友梅的誠意聘請之下,周淑安欣然應允。當時,學院的小提琴組、鋼琴組主任都是外國人擔任,由一位中國女性來擔任聲樂組主任,大大出乎別人的預料,周淑安的名聲,在學院產生了很大的轟動,引起了眾多學生以及老師的關注。周淑安上任聲樂組主任后,不負眾望,以淵博的學識,旺盛的精力以及極大的工作熱情,超負荷地工作著。周淑安工作積極,一絲不茍,她除了教聲樂主科外,還指導學生視唱練耳學習,同時,在舉辦音樂會時,還擔任合唱指揮。除此之外,周淑安還出任學校的音樂聯系指導,為了提高學生的音樂水平,在學生進行音樂表演時,周淑安還主動為學生做音樂伴奏。在很多音樂會的比賽場合,都會看到周淑安伴奏的身影。周淑安的精心教學,開闊了學生的藝術視野,充實了學生們的學習內容,學生可以從不同角度、不同視野,了解聲樂藝術作品,她的辛勤勞動,不僅增強了學生們學習聲樂的興趣,還大大提高了學生們對聲樂的理解能力。周淑安不僅注重教學,還注重理論研究,在學貫中西的基礎上,周淑安還悉心研究傳統戲曲,認真學習民族戲曲的美學原則,在教學過程中,她仔細研究民族戲曲的特殊表現手法,追求聲樂藝術的民族藝術氣韻和中國藝術意境。她誨人不倦的育人精神,獲得了眾多學生的贊譽,也為她贏得了良師的美名。對于學生音樂天賦的挖掘方面,周淑安也有著獨到的見解,她知道怎樣挖掘學生的音樂潛力,在教學過程中,周淑安不僅認真負責,還善于循循善誘、因材施教。她對每個學生的學習狀況都了如指掌,學生中誰的聲音太粗,誰的鼻音太重,誰音調不準,誰又容易跑調,周淑安都心知肚明,她根據學生的自身特點,有針對性地進行指導,主動挖掘學生音樂天賦,為每位學生規劃不同的音樂學習計劃。她耐心地為每一位同學指點迷津,不斷提高學生們的音樂素養。周淑安自身的天然音質不算美,并且聲樂教學時的音量也不夠飽滿,但是,她能夠堅持刻苦訓練,彌補自身先天之不足,同時,加上她掌握相當豐富的文獻資料,對音樂的深刻理解,還是在聲樂藝術教學中,做出了突出的成績。周淑安教的許多學生,都有一個共同的優點,就是吐音咬字十分清楚。周淑安的教學十分嚴謹,她一直用科學態度對待聲樂藝術,就算是演唱外國歌曲,也是一絲不茍“,以字行腔”,她堅持“以字行腔”的教學原則,連外籍教師都贊賞不已。
二、周淑安對中國現代聲樂發展的影響
周淑安不僅具有極高的敬業精神,而且愛生如子,體恤自己的學生。其中,著名音樂家胡然先生以及女歌唱家、音樂教育家唐榮枚先生都曾經受到周淑安的關心和照顧。胡然先生自幼喜歡音樂,學習用功,但是家境困難,為了節省車費,胡然先生每天都要徒步上學,但是他的家離學校很遠,即使坐車還要半個小時,周淑安了解到這一情況后,為胡然買了一個季度的車票。而這個票錢相當于周淑安一個月的工資,后來,音樂學院聘請到俄國籍男低音歌唱家蘇石林擔任聲樂老師,周淑安立即領著胡然先生去見蘇石林,她以學生前途為重,讓胡然轉到蘇石林班上繼續學習,而正是這次機會,造就了胡然先生成為我國近代音樂界的男高音歌唱家,并且胡然先生繼承了周淑安的教育思想,創建了湖南音樂??茖W院,成為了著名的音樂教育家。周淑安重點體恤的學生中,還有一位名叫唐榮枚的學生,周淑安了解到唐榮枚家境清寒,交不起學費,就找到校長說明情況,申請特批唐榮枚每學期只交1/3學費,由于周淑安的精心關照,唐榮枚在學業上取得了很大的進步,后來成為著名的現代音樂藝術家、女歌唱家、音樂教育家,被稱作“延安夜鶯”。
周淑安與肖友梅等老一輩音樂家們,共同開創了中國現代聲樂藝術,為中國現代聲樂藝術的繁榮發展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周淑安的一生,對中國聲樂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杰出貢獻,她不僅和肖友梅等老一輩音樂家們,共同開創了中國現代聲樂藝術,還培養了大批音樂骨干和聲樂藝術人才。20世紀40年代,中國聲樂界“四大名旦”中的郎毓秀、喻宜萱、張權都是她的高徒,著名音樂家、女歌唱家唐榮枚,杰出的聲樂教育家胡然,以及聲樂藝術家洪大琦、勞景賢、孫德志、呂驥等都曾經接受過她的教誨;她的教學不僅質量高,而且學生進步快。學生身上存在的聲樂問題,周淑安幾個星期便迎刃而解。由于周淑安教學質量高,并且師德高尚,受到了學生們的普遍尊敬和愛戴。周淑安將一生的精力投入到我國的現代聲樂教育事業,她教學態度認真負責,在聲樂藝術教育方面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她誨人不倦的育人精神,獲得了眾多學生的贊譽,她為中國現代聲樂藝術教育的發展做出了不可磨滅的貢獻,她的品德和學識,受到了人們的高度稱贊,她的事業和誨人不倦的教學精神,在一代代學生中延續,對中國現代聲樂的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作者:鐘迪 單位:四川理工學院
一、學前教育藝術人才培養模式特點
第一,就業教育模式在校企合作培養人才機制的情況下,校方基本是采納合作一方的要求進行著教學體系,并以此圍繞運轉。教學的實踐中,企事業單位會為此提供更多的實踐機會,實踐演出也就意味著學生步入社會的專業訓練過程已經開始。學生也因為企事業單位的標準而學習準備,因為這正是他們面對職業被挑選的演練,或者是說評估。學習時間短、內容較為單一,并且學生在校期間的學習進度、學習成果、教學的質量等等,有些時候學校一方并沒有確切的跟進落實。如此,如何具有發展的眼光進行預測,并以此貼合市場、迎合社會,就應連續不斷的將職業藝術教育進行全面把控及策劃;對于教學的成果應做好跟進,對于學校方的教學水平、教學質量進行嚴格規范的定位及監督,是職業藝術教育人才培養的重要環節。
第二,師生關系雖然體藝術類院校平行志愿計劃并不缺少,但是跟據2009年招生匯總信息來看,真正有此意愿的考生很少很少。事實上職業藝術類的學校分數錄取線很低,可并未被看好,其生源與其它高等藝術教育學校根本無法相提并論。以此可見大家對于職業類藝術學校不認可,認為還是有一定差距的。職業藝術教育的師資要求,以及師生關系在一定程度上是具有藝術教育特點的。在藝術人才的培養過程中,教師是具備豐富實踐經驗的并且具有較高的藝術素質。同樣在更多的職業藝術教育學校中,教師多出于藝術團體,有大量、豐富的實踐經驗,并且清楚的知道能在社會立足的要求,也因此教師都是具有多方面的才能,有的教師在教學中身兼數職,擔任好幾門功課。綜上所述,職業藝術學校存在著師資不全的現狀,不具備穩定性,臨時請聘、外聘或者是退休教師反聘情況比較多。
第三,教材依據調查顯示,更多的職業藝術教育院校所使用的教材,基本上都是很多藝術類本科院校在普遍使用的書本教材。因此職業藝術教育學校就存在著教材不適用的的問題(必須和就業渠道、社會文化時尚聯系),而對于學生也相對不公平,雖然學習時間短但卻要在時間內學習本科內容,這也導致原本并不優秀的學生排斥教材,降低學習興趣。
第四,教學方式高等藝術院校的很多專業基本都是一對一的小課教學,而更多的職業藝術教育實踐的多為大課形式。不過相對來說也是有一定特色課堂的,比如說除了學習專業知識外,學校也將更多的教學內容轉變為舞臺上或者是講臺上,利用書本及實踐結合的教學方式,挖掘學生本能的學習主動性及自主的創造性。為學生樹立目標的基礎上,利用更多的實踐經驗釋放自身想象力。并且學生在實踐過程中出現的問題,指導老師可以在第一時間進行糾正,實現達到最好的實踐教學成果。另外,為了更好的將實踐效果范圍擴大化,還將藝術實踐進行分塊學習,形成系統、規范的教學過程,這也是有別于高等院校的最大特色之一。
二、結語
關于學前教育藝術人才培養模式教育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很多問題還需要不斷的挖掘、更細致入微的思考及實踐,對于此本人的研究能力以及手中所查閱的資料有限,所以研究暫時相對不夠深入,所提出的理論也比較淺顯,并沒有達到此研究課題預期的研究目標。只能說,結果雖然未達到,但是勇于嘗試的決心促使著研究課題的又一次進步,也正是因為此次研究,讓我更深入的了解到了學前藝術教育的重要性,為我今后更廣泛的學術研究打下了堅實基礎。同時也希望有更多的人參與到此研究課題的建設及推廣中,讓此在未來可以發展的更好,為學前教育藝術人才培養提供著豐富、飽滿的理論依據及指導。
一、教師深情投入,言行傳情
教師真切的情感投入是情感教育重要的手段,而教師情感的表達主要通過教學語言的巧妙運用。課堂教學語言包括教師嫻熟的言語、親切的神情、適當的手勢、適度的體語等。如果課堂教學中教師不茍言笑,生硬的言語,冷漠的表情,失態的體語,哪里還有情感的交流呢?如果教師發揮教學語言的綜合效應,成功地駕馭教學語言,必能使學生情緒高昂,在感染熏陶的氛圍中提升語文素養。課堂教學中,抑揚頓挫、富有表情的有聲語言是語文教師傳遞知識信息和情感交流的主要方式。無論是巧妙生動的新課導入,抑或是師生間真摯對話,還是有表情的范讀課文,語文教師都必須飽含情感。情感越深切越豐富,語言的感染力就越強,情感教育的效果就越好。例如,學習《我的母親》時,筆者是這樣激發情感的———莫泊桑說:“人世間最美麗的情景,出現在我們懷念母親的時候?!爆F代著名學者胡適先生一生深受母親的影響,他少小離家,學有所成;同時也留下“生未能養,病未能侍,畢業劬勞未能絲毫分任,生死永訣乃亦未能一面”的哀痛與遺憾。母親是孩子的第一位教師??梢詳喽?,胡適博士的身后一定站著一位偉大的母親。同學們,是母親,撐起我們成長的藍天麗日;是母親,伴隨著我們走過人生的風風雨雨。讓我們感念母恩,以勤奮向上去回報母親的恩德吧!短短幾句話,迅速撥動了學生心靈的琴弦,感受到母親含辛茹苦教子成龍的追求,激起了他們體會母親的關愛,培養孝敬母親的情感。語文課堂教學中教師的情感投入就是教學的生命。語文教師要有嫻熟的語言技巧,同時要富有表情,抓住作品的情感基調,釋放出最大的情感能量,撥動學生的心弦,引起他們內心世界的強烈共鳴,激發學生與之相一致的情感體驗。當教師將情感的種子移植到學生心田之時,他們的情感就會顯出旺盛的生機和活力。
二、挖掘情感因素,披文入情
挖掘語文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是進行情感教育的必經途徑。文章不是無情物,一篇優秀的作品,無處不流露作者豐富的情感,無處不閃爍作者情感的火花。綜觀新課程標準理念下編寫的語文教材,入選的文章確系“文質兼美,具有典范性,富有文化內涵和時代氣息”(引新課標語),蘊含著大量的情感因素,有助于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新教材里有人生的感悟,理想的追求,信念的執著;這里有詩情畫意的自然之美,探索科學的生活之趣,溫馨家庭的手足之誼;這里有亦真亦幻的世界令人遐思,越挫越強的人生健康成長,卓越成就的名人崇高情懷;這里有黃土高原的豪放氣概,江南農村的芬芳氣味,動物世界的生存奧秘;這里有對戰爭的憎惡、對先輩的懷念、對人情的友善……所有這一切,構成了作品多彩多姿的主題,挖掘出課文中的情感因素,有助于針對性進行情感教育。那么如何將作品的情感因素挖掘出來進行情感教育呢?首先在備課時要認真鉆研文本,在制定認知目標和能力目標的同時,挖掘文章中的情感因素確立與之相適應的情感教育目標,形成三位一體的教育目標。這一環節在某種程度上相當于演員看劇本的過程。再者,在教學中要“披文入情”。作為觀念形態的作品,都有作者表情達意的脈絡。披文入情,就是“引導學生鉆研文本,在主動積極的思維和情感活動中,加深理解和體驗,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獲得思想啟迪,享受審美樂趣。”披文入情的過程,就是理解和體驗作者在其作品中所表達情感波動的脈絡的過程。當學生和作者的情感產生吻合之時,才能激起學生的情感共鳴,吸引學生在愉悅的情感熏陶中出文悟道。例如:學習《阿長與〈山海經〉》一課,筆者認真鉆研文本,挖掘其中的情感因素,把情感教育目標確定為:感悟作者對阿長的深厚懷念之情,領會阿長性格中的人性美。在課堂教學中,引導學生閱讀感知,體會到作者對她不好的習慣,最先是“憎惡”、“討厭”的;當聽到“長毛”的故事后,“我”對阿長產生了敬意———“卻不料她還有這樣偉大的神力”;但當阿長“踩死隱鼠后”,“我”對她的敬意突然消失了,當“長媽媽”買來“我”渴慕已久的《山海經》時,“我”對她產生了新的敬意,認為她“確有偉大的神力”。然后再引導學生精讀文本,在討論交流中感悟,作者阿長充滿著敬重和懷念,由此看到了人類那種難能可貴的淳樸和善良。從而表明,感受人物就是涵泳生活,學生們在潛移默化中受到美好情感的熏陶,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只要教師認真備課,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確定相應的教學目標,然后引導學生“披文入情”,在情感體驗的基礎上,指導學生“出文悟道”,使學生通過閱讀,從作品的藝術形象中領悟出所蘊含的道理,從而達到情感教育的目標。
三、創設相應情境,臨境冶情
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人的情感總是在一定的情境中產生的。既然情感是客觀事物在人的內心體驗,那么在課堂教學創設與教學內容相適應的情境,讓學生身臨其境,通過氛圍的渲染,情境的烘托,陶冶學生的情感。情境的創設除了教師巧妙運用教學語言之外,還可以“靈活運用多種教學策略和現代教育技術,努力探索網絡環境下新的教學方式”(引新課標語)。隨著計算機技術的普及,多媒體等現代教育技術進軍教學領域,通過文字、實物、圖像、聲音等途徑向學生傳遞信息,合理利用現代教育技術為語文教學創設情境發揮獨特的作用。那些生動的畫面,精美的圖景,讓學生形象直觀,如臨其境,不僅叩開學生的心靈之窗,在模擬的情景中陶醉其間,感受體驗,使其有所感悟,有所啟迪,從而激發濃厚的學習熱情,以飽滿的情感投入學習。例如:學習《安塞腰鼓》一課時,可先播放一段“安塞腰鼓”表演視頻,讓學生欣賞。學生如臨其境,仿佛聽到驟雨一樣急促的鼓點,仿佛看到旋風一樣飛揚的流蘇,亂蛙一樣蹦跳的腳步,斗虎一樣強健的風姿。然后再用多媒體展示:西北,是中華文明發祥地,曾有秦、漢、唐的強盛,有人說過,黃土高原的土層有多厚,它的文化積淀就有多深。黃土高原氣候惡劣,土地貧瘠。改革開放,這里依然是貧窮而落后的。貧困而艱苦生活著安塞人,為什么還能將自己的腰鼓打得這么響?他們想要訴說的是什么?學生從情境中理解、想象,感受到高原人的軀體里涌動著強勁的生命力量,領悟到高原人的骨子里充滿著新生活的強烈渴望。
作者:王征文 單位:福州市福清港頭中學
1視覺符號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用的意義
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中,視覺符號通過圖形語言的傳播,控制課程相關的信息,把視覺符號的各個因素按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的要求,進行有機合并,并通過圖文并茂的畫面,令聾人學生敏感的視覺感官受到強烈的視覺刺激,充分彌補了在聽覺上的缺陷。使藝術設計教學內容生動活潑,從而激發聾人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取得極佳的教學效果。例如,一個特殊教育專業的平面設計教師他在上字體設計、宣傳冊設計、標志設計、圖形創意等這些專業課程時,可以把在自己的課件中多放一些相關的視覺符號來索引本門課程,在案例分析時把其中的視覺符號讓聾人學生進行交互學習,談談他們的心得體會。而這時教師會發現在聾人學生所設計的宣傳冊中亮眼的視覺符號帶領觀者進行觀看。在字體設計中的創意自己聯想,視覺符號讓他們思路活躍和記憶深刻。很顯然,視覺符號對于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的應用具有很重要的意義。
2視覺符號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應用的特點
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專業培養目標中,特殊教育藝術設計專業的培養主要強調基本知識、基本理論、基本能力、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思維能力和創造能力的培養的一個重要途徑就是提高視覺思維能力。能夠運用視覺符號進行藝術創造,能夠對藝術作品進行欣賞,能夠掌握藝術的發生、發展規律,并能夠對其進行恰當地理解和分析,以及對視覺信息的主動探求能力和方法。
2.1視覺符號的應用有利于激發聾人學生的學習興趣
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教學中視覺符號的應用具有重要的意義,可以讓聾人學生更直觀地看到、了解到相關的藝術設計專業中的知識以及在今后設計中的應用。例如,在視覺傳達專業和環境藝術專業的教學中多采用視覺符號來引導聾人學生的學習,能有效地激發聾人學生對于此專業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在教學中需要通過實踐的方式進行探究性的學習,真實的情境能激發聾人學生主動探索、互相交流來提高對專業知識的獲得。在藝術設計教學中,采取小組合作的方式,將不同的學生進行分組,利用每個人對圖形、色彩以及對美的不同感知能力進行教學,課堂上,PPT展示圖片,讓聾人學生看好,并記住,然后閉上雙眼,教師關掉投影儀,讓聾人學生通過剛才看到的圖片進行聯想并在紙上描繪此圖形。讓聾人學生畫好的圖形或圖像到講臺前面來展示給同學們,同學對此作品進行討論,加強班級凝聚力以及感知力。激發聾人學生的學習興趣。
2.2視覺符號在特殊教育藝術設計中具有極其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