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心理衛生教育對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目的探討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方法選取本校2021年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100例護生,實施心理衛生教育。在實施教育之前和實施教育結束后采取癥狀自評量表(SCL-90)評估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了解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積極作用。結果在實施心理衛生教育之后,SCL-90評分均顯著低于實施教育之前,P<0.05。結論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大,其實施有利于減輕高職護生的敏感、焦慮、強迫、敵對、偏執、恐怖等心理狀況,促進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水平的提高,值得推廣。
[關鍵詞]心理衛生教育;高職護生實習;心理健康狀態
調查結果表明,在高職護生中,普遍存在著心理健康狀況低下、學習動力不足等問題。個體的獨立性很強,與集體和他人合作的意識很差;對自己未來的職業充滿憂慮,卻不知道如何規劃自己的未來。研究結果顯示,高職護生成長過程中遇到了許多困難,相對于同齡人而言,他們面臨著求職、學習和未來發展的多重壓力。按照現代健康理念,健康不僅是沒有生理缺陷或疾病,還包括心理上有良好的社會適應能力,道德素養。身體和精神是一體的。精神健康與生理健康是人類健康的兩翼[1]。精神健康與身體健康一樣重要,因此,需要加強心理衛生教育。研究選擇本校2021年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100例護生,實施心理衛生教育。在實施教育之前和實施教育結束后采取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評估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了解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積極作用,分析了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選擇本校2021年五年制高職護理專業100例護生,全部女性。年齡19~21歲,平均年齡20.40±0.21歲。納入標準:①無精神病史;②初中起點的全日制中等職業學校理論課程全部完成并參加臨床實習;③學員都接受了嚴格統一培訓。④所有調查對象均自愿參加調查,并簽署知情同意書,填寫的問卷內容合理。排除標準:①排除合并心理障礙;②精神疾病的學生;③無法堅持完成整個培訓的學生。
1.2方法
心理衛生教育開展方法:①加強專業思維和觀念更新。為了改變世俗偏見,使護理工作為社會所尊重,護生應該首先尊重自己。將力量凝聚在一起,為護生講解從黨和政府的關心到護士政治經濟地位的提升,從南丁格爾對護理事業的巨大貢獻,到白衣天使的頌歌。舉辦“我心中的患者”“我心中的護士”護理專題討論活動,凝聚護理專業人員的專業智慧,提高護理工作的重要性和作用。對患者的生理、心理及社會因素進行整體護理,而非機械地執行醫囑或簡單地注射藥物。護理人員不僅需要專業知識和技能,更需要豐富的文化、社會和人文知識來充實自己,促進護理事業的進一步發展。②心理健康知識學習強化。指導護理專業學生認真學習心理健康知識,學會自我引導、自我調節、寬容他人的心理保健方法,增強對挫折的容忍能力,鍛煉戰勝挫折的能力。護生心胸寬廣,能從點滴做起,不怕困難,勇于進取,圓滿完成實習任務。③建立新關系。人際關系直接影響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和學習效率。所以護生首先要禮貌待人,用禮貌得體的語言進行交流,比如“你好”“打攪”“對不起”“謝謝”等。另外是改善護患關系。護生面帶笑容,表情和藹,態度溫和謙遜,說話文質彬彬,對患者表示同情和尊重,與患者交談。溫和而甜美的交談是患者的一種享受和心理安慰,能緩解緊張情緒,有心理護理及心理治療作用。④提高社會適應能力。照顧并理解護生,使他們時刻保持好心情。護理專業學生職業心理發生偏差時,教師不應一味指責,而應明確其原因性質。注意護理專業學生的心理健康。老師應設身處地為護生著想,關心、了解護生的感受,向他們解釋如何面對特殊工作環境的壓力,以一種積極的態度對待困難與挫折。⑤加強高職護生的實踐能力。護士工作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工作,它具有嚴格的科學性和高度標準。在教學實踐中,教師在傳授知識的同時,應特別注意培養技能。應鼓勵護生實習,為其提供更多的實習機會,有計劃地安排實習內容,安排護生在不同科室進行不同的操作,安排不同科室的操作考試,硬性提高護生的實際操作能力,塑造良好的人格和心理品質。
1.3觀察指標
在實施教育之前和實施教育結束后采取癥狀自評量表(symptomchecklist90,SCL-90)評估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一共10項,每1項是1~5分,分值越高心理癥狀越嚴重。
1.4統計學方法
采用SPSS23.0統計軟件處理數據,計量資料以均數±標準差(x±s)表示,采用t檢驗。若P<0.05差異具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在實施心理衛生教育之后,SCL-90評分均顯著低于實施教育之前,P<0.05。見表1。
3討論
人們的認知、情感和行為的發展都需要以健康的身體為基礎。身體是心理學的物質基礎,健全的大腦是心理發展的基本保障。另一方面,一個人的心理發展狀態(特別是人的情緒、人格特征和社會適應能力)也會對身體健康產生重要影響,健康的心理是身體健康的必要條件。隨著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的進步,人們對心理健康的要求也越來越高[2]。一般來說,高職護生的重要任務是學習理論和專業技能,但學習和生活帶來的各種問題和困惑還需要老師的引導和建議,這將幫助他們樹立堅定正確的信念,學會調整心理狀態,學會正確認識自己,自覺掌握一些常用的自我心理調節方法,這對自我心理放松和消除心理壓力有很大的幫助。應該說,這項工作并非易事,還有待廣大教育工作者動員社會、學校、家庭等各領域力量,打通各種教育渠道,運用多種方法全方位、多角度地探索實踐。只有這樣,高職護生才能在激烈的社會競爭中保持良好的健康心態,實現自己的人生價值[3-4]。對高職護生心理衛生工作系統模式的研究和探討,將最大限度地促進社會和諧,更有效地提高心理衛生服務質量。目前,我國高職護生心理疏導服務機構缺乏,將心理衛生納入高職護生工作是增加心理衛生醫療資源、借鑒國內外經驗的有效途徑。高職護生心理衛生工作也得到了廣泛的支持和關注。可以說,在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心理社會因素將是影響人們健康的重要問題,不容忽視。因此,學校和社會要高度重視,建立長效運行機制,加強心理衛生專業人才培養,深化醫藥衛生改革,完善心理衛生服務體系,探索適合高職護生衛生服務特點的心理健康服務模式[5-6]。在實踐中,需要做好學生的思想政治工作,班主任應在日常工作中不斷探索,逐步了解和掌握學生的心理,改進和完善處理學生心理的方法和手段,使每個學生在心理上都能接受,真正尊重、關心、愛護、理解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有意識地培養學生強烈的情感,贏得他們的信任。讓學生明確人生目標,端正人生態度,消除情感困擾,克服意志缺陷,培養堅強的意志品質,培養科學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走出心理誤區,糾正認知偏差,使其維持良好的心理品質。還需要開展形式多樣的心理疏導和心理治療活動。以個人輔導、團體輔導、小組輔導等多種形式,開展多樣化、新穎性的活動,將心理疏導與健康疏導有機地結合起來,吸引學生重視心理疏導,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和適應能力,確立科學多樣的心理疏導方式。而醫院應注重崗前培訓,介紹醫院的工作環境、相關制度、基本業務素質要求、整體護理知識、護患語言溝通技能和護理操作要點等。合理、有效地安排護生的實習計劃,減輕護生的負擔,緩解其過度疲勞和心理沖突。選好帶教教師,改進帶教方法,提高教學水平和教學技能。護理專業學生應接受現實,盡快適應角色。社會在不斷進步,這是不可阻擋的潮流,我們要生存,要發展,只有一個選擇,做一個勇敢的沖浪者。本研究對100例五年制高職護生實施心理衛生教育,在實施教育之前和實施教育結束后采取SCL-90評估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了解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產生的積極作用。結果顯示,在實施心理衛生教育之后,SCL-90評分均顯著低于實施教育之前,P<0.05。綜上所述,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大,其實施有利于減輕高職護生的敏感、焦慮、強迫、敵對、偏執、恐怖等心理狀況,促進高職護生心理健康水平,值得推廣應用。
參考文獻
[1]任亞麗,范雙莉.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J].心理月刊,2020,15(20):66-67.
[2]郭陽陽,張巍,邵洪巖,等.高職醫學院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途徑和方法探析[J].心理月刊,2019,14(15):59.
[3]周佳.舞韻療法在高職院校學生社團活動中的探索與實踐[J].青春歲月,2018,37(21):131.
[4]龔光軍,漆明龍,陳治芳.高職生心理衛生教育服務體系的構建[J].教育科學論壇,2018,32(3):72-76.
[5]孫國紅.高職學生自卑心理問題及對策[J].科技經濟導刊,2016,24(31):127+129.
[6]王維儉.心理衛生教育對高職生心理健康狀態的影響[J].科技資訊,2016,14(14):157-158.
作者:毛玉翠 單位:江蘇省徐州醫藥高等職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