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自然教育下的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結合城市的發展現狀,闡述了自然教育的重要性,并分析了現階段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的特點,從植物種植布局形態、特殊類型的植物、植物景觀的主題策略等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基于兒童自然教育的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新形式。
關鍵詞:自然教育,居住區,植物景觀設計,兒童
1背景
城市不斷擴張發展為人類提供了更高效、更便捷的基礎設施、生活方式,人類的物質生活明顯得到改善。然而城市的快速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對自然環境產生了一些負面影響。很多城市尤其是人口稠密的大城市,逐漸出現了去自然化的現象,甚至連每天生活的社區都逐漸與自然割裂,自然退縮到了人類城市的邊緣。這使本來就長期居于城市而遠離自然的兒童,更難與自然萬物建立情感、產生共鳴。患有“自然缺失癥”的兒童不斷增加,而每天生活的居住區可以成為兒童自然教育的重要場所。
2自然教育與自然缺失
自然教育由盧梭于1762年在《愛彌兒》中提出,并在開篇提到“凡是出自造物主的東西都是好的,到了人那里就變壞了”[4],強調了對兒童天性的保護。自然教育側重于本能教育,旨在激發和引導兒童釋放天性,發展自我。美國學者理查德•洛夫在《林間最后的小孩》一書中首次提出“自然缺失癥”一詞,自然缺失癥不是一種需要醫生診斷或需要服藥治療的病癥,而是當今社會的一種危險的現象,即兒童在大自然中度過的時間越來越少,從而導致了一系列行為和心理上的問題[5]。而產生這種癥狀的原因之一就是隨著城市化的發展,孩子的玩耍空間從傳統的戶外自然場地變成了“鋼筋混凝土的叢林”。
3居住區綠地概念及特點概述
3.1居住區綠地相關概念
根據GB50180—2018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中的規定:城市居住區一般稱居住區,泛指不同居住人口規模的居住生活聚居地和特指城市干道或自然分界線所圍合,并與居住人口規模(30000人~50000人)相對應,配建有一整套較完善的、能滿足該區居民物質與文化生活所需的公共服務設施的居住生活聚居地[1]。《城市綠地規劃建設指標的規定》要求新建居住區綠地率不小于30%[2]。居住區公共綠地和居住街坊內綠地是居住區綠地的兩大類型,他們承載著居民日常活動需要。居住區綠地又是居民每天的必經之地,使用十分方便,因此受到大家的青睞。
3.2居住區綠地設計特點
1)規模較小,植物景觀設計形式簡潔大方,具有觀賞性。居住區綠地被認為是公園綠地的延續,旨在為居民提供就近的戶外休憩活動環境。其植物景觀設計簡潔大方,易于養護管理,具有一定的觀賞性,旨在因地制宜,充分結合植物本身條件、利用環境要素以確保成本最優化和利益最大化,遵循了經濟適用的原則。2)開敞式布局,空間簡潔明快。日本建筑師蘆原義信在《街道的美學》中總結出當D/H比值小于1時,兩側建筑會容易產生壓迫感。不僅建筑如此,當高大的喬木緊緊圍合時,植物帶給居民無限接近的感覺,也會產生壓迫感。因此,大多數居住區綠地采用合理的植物空間界定、相對開敞的布局,這樣會增加景觀的通透性和觀賞性,給人簡潔明快的感覺。3)人工化、商業化氣息過重。許多居住區的兒童活動空間往往只注重兒童活動的硬質玩耍空間,而忽略了周圍自然環境對兒童的影響,綠色景觀呈現出強烈的人工化、商業化和功能單一化的趨勢,其本質上是一種虛偽、做作的自然景觀,這種被矯正、修飾和精準化的設計,使兒童無從感知大自然和生活本真自由的秩序[3]。
4基于自然教育的植物景觀設計形式
4.1豐富植物種植布局形態,增強視線形成的空間感受
居住區植物種植布局形態以自然式為主,選擇無毒無刺,耐修剪,觀賞性高的植物,如小葉女貞、紅檵木等。植物種植模擬大自然生態環境,采取不整齊修剪方式,讓自然的氣息融入人們的生活空間,以營造良好的居住環境,讓兒童在居住區中即可感受自然。居住區的植物種植設計需多種方式組合,打造不同的自然空間感受。如:“喬木—高灌木—灌木—花卉—地被”(5層)、“喬木—小喬木—灌木—地被”(4層)、“喬木—灌木—地被”(3層)、“喬木—地被”(2層)等多層植物配置方式。高大的喬木作為上層植物,會限制、改變一個空間的頂平面,植物的枝葉猶如室外環境的天花板,限制了伸向天空的視線,并影響著垂直面上的尺度[6],因此不宜大面積種植。但是適宜尺度的喬木種植不僅可以形成林下空間,為兒童戶外活動庇蔭,還能形成美麗的林緣線、林冠線,過渡中低層植物與住宅建筑,營造良好的視線關系、空間感受。小喬木、高灌木及灌木作為中層植物,起到連接喬木與地被的作用,花卉、地被作為下層植物。由于高度的限制,中下層的植物與兒童的接觸最為密切。利用低矮的植物作為邊界的限制因素,可以形成圍合空間,形成具有安全感的場地。同時低矮植被的圍合防止對兒童的視線遮擋,四周空間開敞,符合兒童活動心理需求。劉濱誼先生所說:“空間是通過生理感受限定的,場所則是通過心理感受限定的,領域則是基于精神方面的量度。”活動場地中適宜的植物種植方式、空間布局可以幫助兒童零距離接觸植物、親近自然,愿意到該場地玩耍娛樂,以激發他們的好奇心、探索自然的精神。
4.2選擇具有特殊顏色、形態、互動性、象征意義的植物
5歲~7歲兒童已能把握事物顏色、形狀、大小等表面現象[7]。在植物配置方面,以鄉土樹種為基調,選擇適應性強、耐修剪、易于養護植物,同時多利用色彩突出、季相變化明顯的植物,營造出春花,夏蔭,秋實,冬姿的四季可觀,可體驗的景觀效果,提升居住區的景觀效果。選擇葉、花、果實等形態奇特的植物,比如葉似馬褂狀的鵝掌楸,扇形葉的銀杏,5裂~7裂葉的雞爪槭,琴肚形葉的琴葉榕,葫蘆形葉的槲樹;花量極大、放眼望去如白雪掛滿枝頭的木繡球;果量極大、掛滿枝頭的紅果類的冬青科植物等,奇特的葉型、鮮艷的花果既能滿足兒童的好奇心,又可作觀賞襯景之用。但是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兒童的好奇心較強,對事物的抵抗能力較弱,因此要避免選擇有毒、有害、有刺、易過敏的植物。兒童零距離接觸植物時,可以及時獲得體驗周圍事物的最真實感受,如紫薇樹又被叫做“癢癢樹”,其樹干皮光滑,碰觸過程中樹自身會晃動。結香樹皮內韌皮纖維占的百分比很高,因此具有非常強的韌性,即使打結也不會影響其生長、發育、開花。結香的花語和象征意義是喜結連枝,而且關于結香又叫做“愛情樹”還有一個美麗的傳說。這些具有特點的互動性植物帶來的參與體驗感往往更激發兒童的好奇心。將科普知識、故事傳說進行整理傳授,則會在兒童科普知識、觀察能力等方面的培養具有一定的教育意義。通過種植一些具有象征意義的植物影響兒童的道德品質。兒童在課本中經常讀到“梅花香自苦寒來”的臘梅、“出淤泥而不染”的蓮花、“春風吹又生”的小草等等,這些植物都具有美好的品質。如果能將課堂學習與生活中的觀察感受相結合,真實地感受到自然中植物的精神品質,這對兒童的成長,道德情操的培養也具有重要意義。
4.3設計有關植物景觀的主題策略,激發兒童探索的興趣
有特色有主題的植物景觀設計可以激發兒童的興趣、想象力,增加兒童與自然接觸的機會。現階段,隨著自然教育理念的不斷深入,主題樂園式的戶外自然活動場地不斷增加,城市中的家長也更愿意鼓勵引導孩子親近大自然,在大自然中解放天性,但有時會迫于工作壓力大、外出時間較少,與孩子一同出行的頻率會大大降低。如果社區活動場地也可以融入簡單的主題式的探索模式,寓自然教育于社區兒童活動之中。既解決無暇帶孩子接觸體驗大自然的父母的難題,又能以簡單、經濟、高效的方式引導孩子進行探索發現,激發孩子的創造力。如設計以五感為主題的自然探索樂園。視覺,聽覺,嗅覺,觸覺,味覺這五感是兒童接收外界信息最直接的方式(見圖1)。通過一種感官映射到另一種感官,從而在各個感官中相互感通,通過感通的方式提高理解,利用五感感官容易在感知者和被感知者之間建立直接連接的優勢,從中表達較高層次感官中的概念[8]。相對于成人,兒童的五種感官體驗更加明顯,社區公園植物景觀設計若能以五感為基礎,則能夠更好地設計出符合兒童心理、行為的戶外活動空間(見圖1)。
5結語
居住區是城市化發展的產物,其建設水平是衡量人居環境的重要依據。通過自然式豐富布局、獨特性、趣味性的植物景觀引導兒童親近自然,讓居住區也成為兒童休閑娛樂活動以及親近自然環境的重要場所,寓自然教育于居住區之中,這對培養兒童獨立健全的人格,身心健康發展起到重要的作用。
參考文獻:
[1]GB50180—2018,城市居住區規劃設計標準[S].
[2]楊賚麗.城市園林綠地系統規劃[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19.
[3]何志森,李迪華,劉悅來,等.中國設計教育探索:從課堂到工作坊[J].景觀設計學,2018,6(5):80-85.
[4][法]盧梭•愛彌兒(上卷)[M].李平漚,譯.北京:商務印書館,2014.
[5][美]理查德•洛夫.林間最后的小孩———拯救自然缺失癥兒童[M].王西敏,譯.北京:中國發展出版社,2014.
[6][美]諾曼K.布思.風景園林設計要素[M].北京:中國林業出版社,2008.
[7]賴明麗,邵京豫,翁殊斐.基于生命認知的兒童自然植物教育內容探討[J].廣東園林,2019,41(5):9-12.
[8]周昕蕾,肖陽.情境化自然體驗在兒童戶外活動空間景觀設計中的應用———以金山嶺松塔主題樂園為例[J].風景園林,2019,26(10):72-77.
作者:毛媛 單位:中南林業科技大學風景園林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