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張之洞高等教育思想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張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1898年所著的《勸學篇》中,全書以“中體西用”為思想主線,內篇“皆求仁之事”、“務本以正人心”,外篇“皆求智求勇之事”、“務通以開風氣”。其中涉及到教育的有12篇,另加上此書前有序言一篇。“中體西用”思想主要為“新舊學為體、新學為用,不使偏廢”,也就是說,教育首先要傳授中國傳統之學,如四書五經,中國史事、政書、地圖等舊學,這是所有學問的基礎,然后再學習西方中有用的東西,如西政、西藝、西史等新學,以此彌補中學的不足,而學為自己所用。“中體西用”思想直接影響到1903年由張之洞、張百熙主持修訂的《癸卯學制》,學制中高等教育階段的教育宗旨是:“以謹遵諭旨,端正趨向,造就通才為宗旨。”概括地說就是以“造就通才”總的教育宗旨,所謂的“通才”就是“新舊兼學”的人才。1906年,學部奏請教育宗旨,提出了“忠君、尊孔、尚公、尚武、尚實”的五項標準。前兩項的“中體”色彩非常濃厚,后三項反映了對“新學”人才的需求,這個宗旨“體現了“中體西用”的基本精神。這是整個教育的宗旨,當然也概括了高等教育的宗旨。至此,近代高等教育有了比較明確的指導思想。
二、張之洞關于高等教育制度的構想到實施
在《勸學篇》中,張之洞提出“故救時必自變法始,變法必自變科舉始。”他認識到科舉“阻礙學堂,妨誤人才”,選擇以改革科舉考試作為高等教育制度改革的突破口。最初,他只要求“存其大體而斟酌修改之”,還沒有要徹底廢除科舉,到了后來他發現難以調和近代學制和科舉制度的矛盾,于是在1905年上奏,指出“欲非救時艱,必自推學校始,而欲推學校,必自先停科舉始”。這一年清政府決定:“自丙午科為始,所有鄉會試一律停止。各省歲科考試亦即停止。”至此,存在1300年之久的科舉制度結束,為高等學校的發展掃清了障礙。除此之外,張之洞還詳細地論述了建立高等教育體系的措施。首先,設專門的高等學堂,改書院為學堂,和中小學形成相銜接的體系。“各省各道各府各州縣皆宜有學,京師、省會為大學堂,道府為中學堂,州縣為小學堂,中小學以備升入大學堂之選。”有人提出疑問辦數以萬計的學校,國家哪有財力來支撐?他回答到:“先以書院改為之。”其次,關于高等學堂人才畢業出路的問題。他談到:“國家欲用人才,則取之于學堂,驗其學堂之憑據,則知其任何官職而授之,是以官無不習之事,士無無用之學”,既為國家挑選新式人才提供了途徑,也為高等學堂生源提供了保障。另外,張之洞還闡述了關于高等學校管理、學費和獎學金等細節問題。他認為傳統書院的學生大多為膏火獎賞而來,違背了讀書的本意,應該改革陋習,使“其學堂之費率皆出地方紳富之捐集,而國家略發官款以補助之”,這樣一來,入學堂者只求成才,不求膏火,地方官紳所捐經費,專門用來修建學校,購買教學工具。在高等學堂的課程內容上,張之洞的設想是:“通經史,重實用”,“新舊兼學,政藝兼學”。“小學學習四書地理、歷史、算數、繪畫等基礎知識,中學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加深難度,學習五經和《資治通鑒》,接觸外語政治等科目,“大學堂又加深,加博焉”。可見張之洞希望通過大學堂的教育,培養知識廣博又有深度的人才。張之洞的高等教育制度構想,在清末新政的教育改革中得到了實施,其中就有了“辦高等學堂,改書院為學堂”的舉措。具體改革措施在1903年頒布的《奏定大學堂章程》中有詳細規定,《章程》規定了高等學校系統分三級:高等學堂或大學預科、大學堂、通儒院。還有相當于高等學堂和大學堂程度的優級師范學堂和高等實業學堂。這是我國近代最早的高等學校體系。在具體實施上,《章程》規定高等教育機構專業及課程設置,設定了修業年限和學分,對每門課程的教學時間也作了明確的規定;規定高等教育機構招生條件及規模,每個省城開辦一所規模在五百人以上的高等學堂。此外,還規定了大學應置相關配套設施,如圖書館、實驗室等。基本實現了張之洞在《勸學篇》中對高等教育框架的構想。
三、張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和實踐對當今高教改革的啟示
(一)行政官員從事高等教育的問題
綜上可見,張之洞的高等教育思想大多通過其政治權利所實現,如果手握政治大權,再好的措施也很難上升到國家層面。近年來,高等教育去行政化的呼聲很高,我們所要明確的是,去行政化不是官員不能干預教育,相反,如果官員能從教育規律出發,懂教育,那比純粹地學者治校更有執行力。教育不可能獨立于政治之外,行政權利和學術權利的斗爭的最終結果不是你存我亡,而是要探索一條有效結合的道路。
(二)“中體西用”思想對高等教育改革的現時意義
張之洞為何能將其教育主張付諸實踐,身為位高權重的官員只是一個基本條件,在改革的舞臺上曇花一現并且朝不保夕的官員學者不在少數。我們所了解的“中體西用”的思想多數時候是被評價為有極大局限性的,其實質根本是維護封建統治,是中學和西學的畸形嫁接,體用不應該對立等等。但是,張之洞正是憑借著維護“中體”的前提,才使“西用”的高等教育改革一步步有實現的可能,正因為引進西政、西藝等課程,才能開啟中國高等教育的近代化。他站在國家層面,看到的是教育的落后,如同我們當今對國家教育改革的殷切關注一樣。但并非不觸動體制就難以改革,如果一開始就想大刀闊斧地把體制連根拔起,或許連小試牛刀的機會都沒有,教育改革是一個過程,在改革的過渡階段,中體西用的思想精髓是值得借鑒的。.
參考文獻:
[1]張之洞.勸學篇[M].上海書店出版社,2002:22;22;21;31-32;25-30;25-30;44;38;53.
[2]朱國仁.評清末“新政”時期的高等教育改革[J].高等教育示范研究,1995,2.
[3]黃愛華.中體西用思想及其對高等教育改革的影響[J].繼續教育研究,2012,9.
[4]金燕.從《勸學篇》看張之洞的教育思想[J].廣西社會科學,2005,3.
作者:歐陽楊帆 單位:湖南師范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