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古代書院道德踐履及教育思想啟示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介紹了古代書院的含義及功能。分析了古代書院道德踐履的路徑:通過加強祭祀道德踐履,踐行“禮儀即教育”的教育理念;加強社會道德踐履,初現“社會即學校”的思想雛形;加強日常生活踐履,主張“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論。闡釋了古代書院道德踐履的現代價值:以儀式活動為契機,發揮禮儀儀式的道德踐履功能;以社會實踐為平臺,彰顯社會實踐的道德踐履功能;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發揮日常生活的道德踐履功能,切實提升大學生的德育水平。
關鍵詞:古代書院;道德踐履;大學生
書院作為中國古代一種特殊的教育組織,在知識傳授、文化傳播和社會教化方面曾發揮過極其重要的作用[1]。書院初創于唐代、發展于五代、繁榮于宋代、延續起伏于明清。在長期的發展歷程中,書院兼收官學和私學的益處,揚棄官學沉迷科舉和私學制度化不足之流弊,成為一種特殊的教育形態,最終形成了與官學、私學三足鼎立的格局。書院以“明道”和“傳道”為辦學宗旨,以儒家經典為教學內容,形成了系統的道德踐履培育模式,為社會輸送了一大批傳道濟民、經明行修、德才兼備的經世致用之才。
一、踐履的含義及書院道德踐履
“踐履”本為足踏地之意,語出《詩經•大雅•行葦》的“敦彼行葦,牛羊勿踐履”,意指牛羊腳踏葦地,后轉為行走、行動、實行、實踐之意。“踐履”意為實踐,在書院教育中的具體內容多指道德的實踐躬行。道德踐履既是書院道德教育的方法,又是道德教育的內容。書院德育在注重“分年教育”“因材施教”方法的同時,十分強調實踐對于德育的重要性;凝練出“切實躬行”的德育實踐觀,注重培養生徒的道德實踐精神,引導生徒將內在的德行外化為行動。道德在生活中的踐行,本身也是一種優良品德的表現。正如《論語•公冶長第五》所言:“始吾于人也,聽其言而信其行;今吾于人也,聽其言而觀其行。”無論何種德育,都要以“行”為其出發點,也要靠“行”來檢驗。書院主張“必以踐履為主,不徒講習討論”,認為“學”不只是講習討論,它本身就包括“行”,而且應該以踐履、篤行為主要內容。元代書院大師吳澄在《舊岡義塾記》中提到“其師也,不必記覽之多也,不必言語之工也,擇其有實行孝于親,弟于長,敦于宗族,篤于外姻,信于朋友,仁于鄉里,行己有廉恥,待人能忠恕者。”修習目的不是純粹的博聞強記,也不是為了炫耀辭章,而是為了學習父子、兄弟、夫婦之倫理道德,運用于宗姻、朋友、鄉里之間,以使社會生活能夠和諧。書院在選聘教師、選擇教學方法等方面,皆以此為核心。
二、古代書院道德踐履的路徑分析
1.加強祭祀道德踐履,主張“禮儀即教育”的教育理念
中華民族素有“禮儀之邦”之美稱,“禮”在中華文明發展中發揮著關鍵性的作用。祭祀是禮制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一種重要的道德踐履,因而成為書院三大功能之一。書院主張寓道德教育于祭祀活動中,達到潛移默化的作用。胡適曾說過,祭祀的對象是某個時代精神的象征,代表民意的傾向。書院祭祀主要包括釋奠禮和釋菜禮。釋奠是陳設酒食以祭奠先圣先師。釋菜是用蘋藻之類的蔬菜祭奠先圣先師,或者敬奉師長,作為從師之禮。祭祀的對象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祖一而宗分”各書院祭祀的先賢宗師并不相同,如北宋書院,多崇拜張載、程顥、程頤、周濂溪、邵康節等人,南宋則崇拜朱子,明時學者又改崇拜王陽明等。為充分利用祭祀活動的道德教化作用,書院祭祀的時間、地點、程序、像設、器物、服飾、人員等均有明確的要求和規定。書院祭祀不是簡單的參拜,還包含著尊師重道、崇賢敬學、尚誠講信等豐富的教化內涵。通過祭祀活動,為生徒樹立仰慕和效仿的典范,使生徒在莊重肅穆的氣氛中,能夠以極其生動的形式領略先賢先師的為學進德、修身處世等方面精神品質,鞭策自己、見賢思齊、尊賢尚德,自覺養成知禮儀、明廉恥的思想品德。而且先賢的生動形象(塑像或畫像)給人“入其堂如見其人”的心理作用,增添了儀式的厚重感,增強個體品德養成的自覺性;見賢思齊、尊師重道,傳承學派傳統。書院祭祀形式上是一個向生徒展示儒家禮儀的過程,實為形象而生動的德育形式。書院祭祀使得書本德育知識更加生動化、形象化、深刻化[2],使得祭祀對象精神品格有可能激勵并影響生徒的一生。《宋史•文天祥傳》就曾記載:“自為童子時,見學宮所祠鄉先生歐陽修、楊邦義、胡拴像,皆溢‘忠’,即欣然慕之,曰:‘沒不俎豆其間,非夫也’。”少年時長期參加書院祭祀的經歷,塑造了文天祥的愛國精神,成就了他日后彪炳史冊的壯舉。宋元之際,元兵攻打長沙,岳麓書院師生毅然操戈上陣抵御外敵。長沙失陷后,岳麓諸生荷戈登陴,死者什九[3]。明清之際,曾就讀于岳麓書院的王夫子在衡山舉兵抗清。書院祭祀的激勵作用,可見一斑。總而言之,祭祀充滿了豐富的傳統文化教育和道德教育的內涵,是一場嚴肅而又富有成效的踐履形式,更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
2.加強社會道德踐履,初現“社會即學校”的思想雛形
社會道德踐履是指通過游歷名山大川、廣交良師益友,進而開闊視野、陶冶情操,豐富知識結構、提升道德修養的道德踐履途徑。“講會”“會講”等形式是書院進行道德教育的主要形式。但同時,為了避免這種“坐而論道”的形式帶來的乏味無趣,書院主張德育不能限于學堂,修身進德不能止于書本,更多的是要從社會實踐中習得和感悟。因此,書院大師們常常帶領生徒走出書院、游歷山川,考察風俗人情、遍訪名士蹤跡,從而化育人格。將儒家道德規范內化于心、外化于行,是現代“社會即學校”教育思想的雛形。名人過往之地,地以人重,山因人名;外出游歷,可以“藏修游息,砥礪品性”。岳麓書院的朱熹教導生徒要樹立“博學”意識,“博學,謂天地萬物之理,修己治人之分,皆所當學”,大至日月星辰、小至昆蟲草木,都可以作為學習和思考的對象。只要善于觀察、勤于思考,做生活中的有心人,定能收獲知識、提升德性。師山書院的鄭玉認為,通過游歷名山大川,可以激發生徒的民族主義自豪感,培養愛國主義情操。他認為“渡淮而北而泛黃河,足以發吾深思之遠;登太華足以啟吾高明之見;歷漢唐遺跡,足以激我悲歌慷慨之懷;見帝城之雄壯,足以成吾博大弘遠之器。”[4]因此他在主持師山書院時,經常帶領學生游歷名山大河、尋訪名勝遺跡,拋開道德說教感悟自然之美,培養生徒的愛國情感和社會責任感。這種寓教于樂的德育方法,使人樂學鼓舞而不倦,只要在這個過程中注意不能玩物喪志即可。廣交朋友、切磋學問也是書院德育實踐的重要途徑之一。“人言必善聽乃能取其益,知德斯知言”[5]91,學不可無友,“惟是與朋友講治,多識前言往行以蓄其德,非禮勿言,非禮勿動,即是養心之術。”[5]92可見善聽朋友之言,取彼之長,盡已之善,這是提高自己品德修養的有效途徑。只有廣交朋友,博學多聞,聚天下眾人之善,才能修身進德。同時,書院也強調“交友”應有選擇性,不應該選擇只知“裘馬翩翩”玩樂打扮的富家公子,而應該選擇“以書會友”“以德會友”,做到“談笑有鴻儒,往來無白丁”,更多地追求精神上的富足。一個好的人際環境,能讓人自然地成長為一個有德性的人[6]。總之,書院主張游歷城鄉,體察民情,多聞多見,完善生徒的知識結構。這種寓教于樂的社會實踐是書院德育的一大特色。在外出游歷、鼓勵生徒走向社會、走近名山大川的過程中,既能密切師生關系,發揮師者言傳身教之效,又能豐富生徒知識結構、磨煉意志品質,更能領會義理,積累道德知識,并形成度義擇善的道德理性。
3.加強日常生活踐履,主張“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論
書院還教育生徒加強日常生活踐履。書院主張“生活即教育”的大教育論,提出在生活中學習、在學習中生活的理念。日常生活踐履是以“生活”為邏輯的起點和歸宿,以“生活”為中心和切入點,以生活與教育的辯證關系為基本議題而展開的。書院特別注重教育生徒踐履日常生活禮儀,如會茶、會食、會講等。橫渠書院的張載在《南軒集•卷九》中指出:“而為之則有其序,教之則有其方。故必先使之從事于小學,習乎六藝之節,講乎為弟為子之職,而躬乎灑掃應對進退之事,周旋乎俎豆羽龠之間,優游乎弦歌誦讀之際。”[7]沒有規矩不成方圓,書院要求生徒應該熟悉對待師長、朋友、賓客、上課、飲食等進退之禮,并時常練習,使之成習慣或自然。書院生活廣泛地體現了儒家倫理和道德,書院大師極力強調日常生活倫理道德的合理性和重要性。朱熹在《白鹿洞書院揭示》中指出“父子有親,君臣有義,夫婦有別,長幼有序,朋友有信”[8]等“五教”,既是綱常原則,又是道德主體踐行準則。要求生徒“言忠信,行篤敬”,意為言語忠誠老實,行為忠誠厚道而又嚴肅認真,作為必要的“修身之要”。朱熹突出日常生活倫理道德的合理性和重要性的同時,又將其世俗化。朱熹曾指出,他之所以要講述關于君臣、父子、兄弟、夫婦、朋友等倫理道德是“形而上之道”,目的是將這些道理實踐于“行而下之器”,切實踐履于百姓的人倫日用,強調道德踐履要“勿以善小而不為之”,要從小事做起。朱熹指出“道,則人倫日用之間所當行者”[9],要持之以恒,“若不用躬行,只是說得便了,則七十子之從孔子,只用兩日說便盡,何用許多年隨著孔子不去。”[10]
三、古代書院道德踐履的現代價值
古代書院推崇的祭祀與社會日常生活教育理論與實踐活動是一種非常重要的理念。它超越知識功利主義,在方法論上強調教育聯系日常生活經驗和社會實際,在具體實施上強調在掌握基礎知識的前提下對倫理道德進行理解、體驗、感悟、交往和實踐;強調“情景”和“情境”的作用,注重過程的價值,凸顯了生徒的發展性和德性的生長性。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擔負著提升大學生道德品質,對學生進行人格教化的責任,高校思政課程建設應加強對古代書院道德踐履經驗的研究,樹立“切實躬行”的德育實踐觀,不斷創新德育方法,探索出一條適合當代大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及符合思政課程內在邏輯的德育路徑。
1.以儀式活動為契機,發揮禮儀儀式的道德踐履功能
書院祭祀雖曾被作為封建社會象征丟進歷史的垃圾桶。但客觀地看,祭祀活動是一種環境熏陶教育、榜樣示范教育,是開展道德教化的有效途徑。考查其他國家教育情況,有的教育活動與我國古代書院祭祀十分相像,如英、法、美等國家非常重視紀念館的教育功能。學生參觀紀念館,身臨其境、感同身受,經歷感官和思想的多維沖撞達到最好的教育效果。德國哥廷根大學博士畢業時必須親吻以格林兄弟《牧鵝公主》為原型建造的牧鵝女銅像;韓國首爾大學在每年4月份第一個星期二,舉行隆重的洗腳儀式,由校長帶領教授給即將畢業的學子洗腳;釜山東西大學學生則在教師節前為教授洗腳,表達對老師的敬意。因此需要挖掘古代書院學禮在道德教育方面的遺產,借鑒并發揚其中的優良傳統。(1)合理繼承,有的放矢。不管是古代書院的祭祀還是現代大學的禮儀,都需要符合時代精神、體現時代特色。古代書院的學禮也曾隨著時代的變遷而變化,比如朱熹就曾將繁復的先秦禮儀適當簡化,以適應當時的社會實際,顯示出學禮很強的時代精神。可以將祭祀先圣先賢先師的釋奠禮和釋菜禮轉化成對本專業學術傳統、學術大師的崇敬,如在教學樓內、禮堂等場所,為其設立雕像、懸掛照片等,射禮可以轉化為追求道德品質與體育精神的活動;束脩禮可以轉化為敬師之禮。(2)在一些如開學典禮、表彰典禮、校慶等重要集會中,可以增加紀念孔子的環節,表彰作出過特殊貢獻的學術大師、知名校友等,并擇其一二進行主題演講,彰顯尊師重道的思想,還能厚積學校傳統,體現學校特色。(3)推廣漢服等傳統服飾,增強傳統文化認同。高校可以探索以適當的方式,在部分場合倡導師生以著漢服等方式恢復傳統學禮,或者在學位服設計中增加中國元素、學校特色等。
2.以社會實踐為平臺,彰顯社會實踐的道德踐履功能
目前,思政課程主要以課堂教學、理論講授為主,缺乏實踐教學環節,影響了教學效果,降低了學生對課程的認可度。社會實踐活動是學校德育的延伸和有益補充,是大學生德育實踐的重要平臺。因此,積極開展社會實踐活動,成為彌補這一不足的有力措施。①積極推廣“第二課堂”成績單制度,突出德育實踐的學時設計,引導大學生進行道德踐履;②思政課程教師應創新授課形式,適當增加“游學”學時,將課堂延伸至校內外的紀念館、歷史遺跡等,帶領學生感受厚重的歷史文化,陶冶道德情操;③嚴格寒暑假社會實踐管理,提升社會實踐質量。通過政策扶持、資金支持,引導更多的大學生參與“三下鄉”“調研中國”“青年中國行”等社會實踐項目,鼓勵學生結合自身專業或興趣,解決基層單位在生產過程中的實際問題,學以致用。
3.以生活實踐為基礎,發揮日常生活的道德踐履功能
書院教育家秉持“生活即德育”的大德育觀,主張首先從生活實踐開始,重視在日常生活中實施道德教化。①高校應調動師生積極性,參與學生日常行為規范的制定和完善。如教室文明行為規范、圖書館文明行為規范、會場文明行為規范、就餐文明行為規范、宿舍文明行為規范等,以黨日活動、主題班會、團體活動等形式為載體,組織辯論、學習等,使得這些規范“入腦”“入心”,引導學生“吾日三省吾身”;②加強科學研究,探索“大學生思想品德及日常行為規范”量化研究,加強德育日常考評,作為學生評優評先等活動的依據。③選樹典型,加大宣傳。開展“身邊的榜樣”等評選活動,并嚴格評選過程,借助新媒體調動師生的參與度,選出真正具有代表性的道德榜樣,發揮榜樣示范作用。
參考文獻:
[1]杜華偉.書院的復興與現代轉化:以同濟復興古典書院為例[J].大學教育科學,2017,3(3):8186.
[2]明成滿.中國古代書院德育環境及對當代高校德育的啟示[J].河北師范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16(3):1722.
[3]黃宗羲.宋元學案[M].北京:中華書局,2013:1263.
[4]鄭玉.師山遺文[M]∥文淵閣四庫全書:卷一.臺北:臺灣商務印書館影印文淵閣本,1987:69.
[5]張載.經學理窟四[M]∥張子全書:卷六.林樂昌,編校.西安:西北大學出版社,2015.
[6]李盛幸,姜正國.以理義悅其心:岳麓書院學規對當代高校學生手冊的啟示[J].大學教育科學,2016(1):8184.
[7]張栻.南軒集:卷九[M]∥欽定四庫全書:集部四:別集類.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7:53.
[8]趙所生,薛正興.中國歷代書院志:第1冊[M].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1995.
[9]朱熹.四書章句集注[M]∥朱子全書:卷六.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0:121.
[10]朱熹.朱子語類[M]∥朱子全書:卷一.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4:238.
作者:高軍 王秋輝 眭國榮 單位:1.南京工業大學 2.南京工業大學馬克思主義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