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關于農民的教育培訓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政府層面的問題
基層政府對農民教育培訓經費投入相對不足。由于財力問題,大多基層政府對九年制義務教育和中等職業教育加大了的經費投,客觀上提高了農村人口的文化教育水平和職業技能水平。但對于農村勞動力的知識技能教育培訓的資金投入還很不足,大多沒有安排專項培訓經費,無法按要求的計劃進行教育培訓,更無法根據農時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培訓。
(二)師資方面的問題
1.農民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嚴重不足。由于基層農業技術人員嚴重不足,而且年齡老化,專業不專,缺乏年富力強的中青年技術人才,尤其是缺乏真正了解農村基層情況的教師,難以適應新時期農業農村經濟發展的需要。
2.教育培訓的內容缺乏針對性和實用性。由于從事農民培訓的教師既缺乏實踐經驗,又不了解農村實際,因而在培訓中灌輸文化知識較多,講授實用技術較少;培訓的理論性太強,實用性偏差;缺少適合當地農村特點的教學經驗,農民無法理解和接受;農民教育培訓的內容,不能把握農村和農民脈搏,不能緊密聯系農村基層的實際,不適應農民發展需要,與農民的現實需要不合拍,對農民的吸引力較弱。
3.教材相對不足。農民培訓所使用的教材理論性較強,實用性和針對性較弱;案例分析有限且更新速度較慢,圖文視頻材料較少,多是文字敘述,農民接收起來較為困難。
(三)農民自身的問題
農民自身存在培訓的愿望強,但實際參與不夠的問題。農民都知道自身掌握的生產實用技術相對簡單、傳統,對于新技術、新品種缺乏了解,都想提高自己的技術水平。但實際中表現出來參與培訓的主動性、積極性不夠高。主要表現在:一是以農戶為單位的生產規模小,而采用新的技術,成本往往較高,又因規模小得到的回報低,不能達到增收的目的;二是由于農民生活保障性差,承擔風險能力較弱,對于新技術的使用更加保守,阻礙了他們對新技術的學習。他們更愿意沿用效率較低但比較保險的傳統技術,以獲得較低但穩定的收入;三是青壯年勞動力大多進城務工,從事農業生產的多為老人和婦女,留守的這些人思想相對保守,接受新的技術能力差,所以參與教育培訓的主動性不強。
二、解決農民教育培訓的對策建議
(一)政府層面的對策建議
1.加強基層領導對農民教育培訓的重視程度。基層政府要切實地解放思想,提高農民教育培訓對推動區域經濟發展和社會發展的認識。將“三農”問題和培養新型農民、創新農業,促使新型農業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列入議事日程,真正地落實到日常工作中來,制定出切實可行的政策和方案。要深入一線調查,針對農民的需求制定教育培訓內容和計劃,使其供需協調一 致。要多渠道廣泛的開展宣傳,讓農民及時有效地獲得教育培訓信息。對農民的教育培訓需求進行積極地引導,建立有效的引導機制,促使農民將需求轉變為實際行動。
2.要整合農科教資源,形成農民教育培訓合力。要充分利用農村教育網絡體系,以鎮村作為教育培訓的主陣地,各涉農職能部門要密切配合,加強對農民科技教育培訓。要采用聯合辦學的形式,使分散的農民科普教育、農民成人文化技術教育、農村基層黨員素質教育等科技教育資源整合起來,資金匯攏起來,形成分工合理,優勢互補,聯動發展的農民教育培訓合力,對務農農民進行全方位的教育培訓。
3.要建立農民教育培訓的長效機制。完善教育培訓基地和農業科技示范戶、農民專業合作社的規范化管理,更好地發揮其辦學及示范的作用。加強過程管理,年初及時下達教育培訓計劃,年中進行檢查督促,年末進行總結表彰。建立信息跟蹤反饋制度,及時匯總歸檔,掌握受訓農民的相關信息。對受訓農民進行跟蹤,全面了解受訓農民培訓效果。要制定相應的政策規定和優惠措施,使農民教育培訓步入規范的道路,使廣大農民享受參加教育培訓的優惠政策陽光。
(二)經費投入方面的建議
農民教育培訓工作是一項公益性、社會性事業,必須建立以財政撥款支撐為主,其他渠道籌措為輔,并逐年增加投入的經費保障體制。一是要把農民教育培訓經費納入當地財政預算,并按一定比例率逐年遞增。二是從部門歸集。如:政府各職能部門下達的培訓經費;按照規定,從黨費、工會經費提取的培訓經費等。三是按照“來源渠道不變、使用途徑不變”的原則進行使用。如:黨費提取的培訓經費要按時劃入農村黨員教育培訓專戶,專款專用,接受審計監察等部門的監督管理,保證經費投入使用效益的最大化。
(三)課程方面的建議
1.鼓勵與農林院校和科研單位聯合培訓。要利用農林院校和農業科研院所農業教育科技的優勢,由政府組織和牽頭,部門積極配合,促進“農、科、教”結合,來增強農民科技教育培訓的師資力量。
2.應多樣化開展農民教育培訓。要聯合農林院校及農業科研院所對農民進行技術輔導和培訓。在培訓方式上,堅持送教下鄉,在教室以外的田間地頭上開展培訓;增加參觀考察的機會,讓農民更直觀的學習經驗;在學制建設中,堅持彈性學制,根據農時選擇培訓時間。農業現代化是“四化”的短板,農業發展還是相對滯后。在去年底召開的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農村經濟社會發展,說到底,關鍵在人。做好農民教育培訓,就是解決好“誰來種地”問題,讓農業經營有效益,讓農業成為有奔頭的產業,讓農民成為體面的職業,讓農村成為安居樂業的美麗家園,加快實現農業現代化。
作者:王旭暉 單位:中央農業廣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