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議創新教育培訓工會干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創新培訓教育工作的途徑
1.培訓內容的實效性與創新性。
工會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組織和開展是以在黨的領導下,各級工會結合黨在新時期的中心任務,組織和開展各項職工活動,從而使職工的合法權益得以切實維護為目的。因此,培訓和教育工作要以黨的十八大、工會十五大精神和科學發展觀為核心,結合基層工會干部院系處不同、層次不同的特點,針對工作重點和難點對培訓教育目標進行確定,通過將現今社會的難點、熱點和重點問題作為基礎,以工會工作迫切需求為導線,在設置培訓教育課程時要將實際問題的解決作為主要內容。一是培養創新意識。培訓和教育工會干部工作要同新形勢下的迫切需要相聯系,結合工作難點和特點,貼近現實組織和開展培訓工作。在沿用傳統培訓方法的同時,還可以組織和開展社會保障、勞動合同簽訂、調節和仲裁勞動爭議、舉辦勞動合同法等專題講座,在強化創新力度、培養創新意識的基礎上,促使其對工作中的新問題和新情況進行不斷地研究和探索,在改進授課方法和方式的基礎上,使工會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水平和質量得以切實提高。二是培養工作能力。培訓和教育工作在繼承和發揚傳統方法的同時,還要堅持培訓理念的創新,在對干部潛能最大限度開發的基礎上,使其素質得以充分提高和全面拓展。在培訓和輪訓工會干部時,要以工會干部能力培訓代替其崗位需求培訓。因此,在組織和開展培訓教育工作時,一方面要重視崗位技能的培訓,另一方面,也要重視知識結構完善性的培訓,使干部的科學方法、科學精神和科學知識培訓得以強化。在創新培訓教育方式方法不斷開拓的基礎上,實現教學新內容的注入及適應社會發展需要。三是按需培訓。通過對不同層次、不同行業干部工作實際需要的調查,在貼近職工群眾和工會工作的實際,對職工合法權益維護職能的切實履行中,組織培訓和教育內容。同時,還要遵循“按需培訓”的原則,使工會干部的培訓和教育工作能夠按需所學、按缺所學、按用所學,通過在思路、工作方法上的啟發,使干部的思想政治水平得以提高;通過各形式、各層次、各主題的培訓使工會干部培訓工作得以有實效性、有針對性進行。
2.培訓形式的靈活性和多樣性。
同一般培訓教育工作不同,工會干部的培訓教育具有其獨特性。作為學校工作的重要部分,基層工會干部在工作中積累了大量實踐素材,在解決和處理實踐問題時往往更有發言權。因此,在開展培訓教育活動時,要重視主客體的互動,可以邀請基層分會的工會主席交流和授課,在收集和整理工會干部的實踐素材和工作經驗的基礎上,提高培訓效果。同時,還可以靈活選取網絡教學、送教上門、短期、就地、就近等形式授課。通過送教上門、就近開班等形式使工學矛盾得以解決;可以在對學校網站、校工會網站的利用中,進行業務咨詢專欄的開辦,為基層工會干部服務;可以積極對培訓教育的方式方法進行創新,通過問答式、體驗式、互動式、模擬式、案例式等方法,把網上咨詢與交流答疑、網絡學習與面授培訓、工作交流與考察學校、現場教學與課堂教學結合起來,促進培訓和教育效果的提高,使工會干部的服務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3.培訓機制的健全完善。
同準入機制相比,工會干部隊伍的培訓和教育有其獨特性。缺乏法律效力的上崗證書、頻繁換屆的工會干部、不穩定的工會隊伍及缺乏全面系統培訓考核評價機制的現狀,再加上基層工會隊伍中較多的兼職干部,繁忙的教學等業務工作致使工會工作難以成為工作重點,因而,基層工會干部隊伍在培訓和教育中普遍呈現出較低的積極性,致使培訓被動、培訓需求彈性大及為考核而培訓問題突出。在這一現狀下,工會干部培訓教育工作的創新要以培訓機制的健全和完善為基礎。通過上級工會培訓教育檔案的建立,使新干部上崗培訓的計劃得以及時、有序進行,使已經連任或已獲得上崗證書的工會干部得以定期進行綜合能力和知識面的培訓。通過將干部是否參與培訓、培訓的時間及效果等納入業績考評,使培訓效果的提升獲得制度保障。
二、結語
總之,要重視對工會干部隊伍培訓和教育工作;理念、工作方法的創新,重視對培訓教育制度的建立和健全完善,使工會干部的整體素質得以全面提升,使其服務和保障職能得以充分發揮。
作者:杜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