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現代教育教學的不斷進步,傳統的“挫折教育”逐漸受到詬病,而“賞識教育”則受到越來越多的關注。本文從賞識教育的基本內容出發,結合小學語文教學實踐分析賞識教育的應用方法,進而反思賞識教育應用中常見的問題,以期對學生在賞識教育下語文素養的綜合發展提供借鑒。
【關鍵詞】賞識教育;小學語文;教學實踐;應用策略
“賞識教育”,顧名思義就是教育者在了解、分辨受教育者基本情況之下的欣賞、獎賞、夸獎、贊美。賞識教育近幾年受到極大的關注,作為一種與挫折教育截然相反的教育模式,其在激勵學生進步、促進學生規范自身行為,培養學生情感價值等方面具有重要意義。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賞識教育的應用成為當前教師落實課程改革,優化教學評價的重要思路。因此,教師應結合實踐不斷探索、反思,為賞識教育的科學應用積累經驗。
一、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策略
(一)堅持學生主體,對學生形成積極期待學生只有在親密融洽的師生關系中才能產生安全感,并能真實地表現自己,充分的表達自己的個性,創造性的發揮自己的潛能。學生由于發展階段的限制,與教師之間存在顯著差異,而這種差異也極容易導致教師對學生行為的強制性控制。針對此,在小學語文賞識教育的滲透中,教師應打破教與學之間的偏差,從人格層面尊重學生,與學生建立平等關系,并從教育角度堅持學生主體地位,以形成對學生的積極期待。積極期待體現在師生交流的細節之中,教師可以通過一言一行,讓學生感受到關心、賞識與支持,進而強化學生自我發展動機。
(二)靈活評價方式,強化賞識教育效果賞識的方式多種多樣。在小學語文教學中,教師可以根據具體課程內容,設計、選擇賞識方法,形成良好的賞識教育效果。例如,在學習《燕子》一課的過程中,教師要求學生進行課堂朗讀,一名學生的朗讀過程感情飽滿,聲情并茂,雖然偶有卡頓,依然能夠調整狀態,流暢朗讀;教師針對此則采用語言激勵的方式,點評學生的朗讀過程,著重強調優點,從而讓學生內心產生成就感,為接下來的閱讀理解做好積極的心理準備。再如在學習《元日》《清明》等古詩詞時,教師將課堂討論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鼓勵各組學生自由發言,教師利用點頭、微笑、手勢等肢體動作,肯定學生的學習過程,激勵學生的自主探究。
(三)結合不同模塊,滲透賞識教育理念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滲透應結合學生語文核心素養發展過程進行分析,并有針對性地設計賞識方案,確保學生在賞識教育的支持下,實現全過程發展。例如,在口語交際“我的暑假生活”的教學設計中,教師將課堂交流的主動權交給學生,并以平等的身份參與到學生的對話中來,即通過平衡教與學的關系,滲透賞識,調動學生自我表達的積極性;在《鋪滿金色巴掌的水泥道》《秋天的雨》等文本閱讀中,教師將賞識融入學生的閱讀理解之中,允許學生有不同的觀點、看法,同時激勵學生想象拓展,在更加積極的氛圍中提高閱讀思維能力;在學習了《總也倒不了的老屋》后,教師結合習作要求,為學生設計“續寫故事”的任務,教師將賞識融入學生的寫作過程之中,從思路的構建開始到最終成文,善于發現學生在自我表達中的閃光點,激勵學生寫作的自信,提升想象故事,延伸故事的寫作能力。
二、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實踐反思
(一)注意將賞識的重點引向發展過程賞識教育的最終目的是成功地激勵學生,給予學生進一步學習的動力,為學生下一步的發展提供支持。但是,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中,許多教師習慣于將賞識放置在最終評價階段,忽視學習過程中對學生的欣賞與激勵,導致最終的賞識結果也不盡人意。針對此,教師可以將對學生的賞識與激勵融入學生學習過程之中,例如,在《觀潮》一課的學習中,教師可以從文本引入階段開始,為學生提供自主思考與表達的空間,并適時進行賞識,確保學生在整個閱讀過程中都能夠感受到教師的理解與欣賞,這樣才能不斷強化閱讀動力,提升閱讀效果。
(二)保持真誠且具有感染力的賞識態度雖然目前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對于賞識教育的認可程度逐漸提升,但是對于如何賞識卻存在一定的誤區,甚至有許多教師為了賞識而賞識,對學生的夸獎、贊揚只是“走走形式”,并不“走心”,千篇一律的表揚稀釋了其對學生發展的支持作用。針對此,在教學實踐中,教師應保持真誠的態度,并細化賞識內容,例如,在《暮江吟》一首古詩的閱讀理解中,有的學生對于古詩情境的理解十分到位,教師用真誠的態度,通過口頭表揚的方式對學生進行肯定,讓學生明確自己的優點,并強化正向行為。
(三)平衡好賞識與批評的關系賞識不是一味地夸贊。隨著賞識教育研究的逐漸深入,越來越多的教育工作者開始探索過度賞識帶來的弊端,并呼吁合理恰當運用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一些教師存在錯用、濫用賞識的情況,導致學生難以及時發現自身不足,無法做出糾正與優化。針對此,教師應堅持科學的教育理念,明確“過猶不及”的道理,協調賞識與批評的關系,讓學生在正反兩方面的引導中實現發展。總之,在小學語文教學實踐中,教師應結合學生發展,積極滲透賞識教育,促使學生在被認可、被欣賞、被激勵的過程中不斷優化自身行為,提升學習效果的同時也能夠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
【參考文獻】
[1]林萬勝.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應用分析[J].中國校外教育,2020(07):37-38.
[2]陳海云.給孩子插上自信的翅膀———賞識教育在小學語文教學中的具體應用[J].課程教育研究,2019(33):64.
作者:趙紅霞 單位: 南京師范大學附屬中學江寧分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