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普通教育與思想教育的聯(lián)系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本文作者:司麗華 單位:東北石油大學
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既有區(qū)別又有聯(lián)系。通識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有著重要的意義。
一、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一)通識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通識教育源于古希臘的自由教育思想,在19世紀以前一般是中小學教育的總稱,其目標是培養(yǎng)完整的人(又稱全人),即具備遠大眼光、通融識見、博雅精神和優(yōu)美情感的人。[1]1828年,美國鮑登學院(Bowdoincollege)的帕卡德(A.S.Packard)教授賦予其最初的含義:“我們學院預計給青年一種通識教育,它是學生進行任何專業(yè)學習的準備,為學生提供所有知識分支的教學,這將使得學生在致力于學習一種特殊的、專門的知識之前對知識的總體狀況有一個綜合的、全面的了解?!盵2]通識教育是一種綜合的、以發(fā)展學生探究態(tài)度、解決問題的技能、獲得民主社會中個人和社會價值觀的課程計劃,旨在應用這些態(tài)度的知識、價值觀使之成為一個終身學習并自我實現(xiàn)、完全參與社會的個體。[3]通識教育一般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第一,導向性。通識教育是一個具有引導功能的教育,它引導著社會的價值導向;引導高等教育朝著科學的方向發(fā)展;引導學生如何做人,形成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因而,在高校開展通識教育能夠引導學生辨別是非、分清對錯,提高學生的知識水平和審美情趣。
第二,多元性。通識教育的多元性主要體現(xiàn)在:通識教育在不同時代的側重點不同;不同國家對通識教育的側重點也各有不同;不同大學由于辦學風格、特色、文化背景存在差異性,都建立起符合自身特色的通識教育;在課程設置上通識教育也呈現(xiàn)多元化的趨勢,融通中外、匯通古今,注重歷史與現(xiàn)代、科技與文明的對話。
第三,普遍性、基礎性。通識教育是面向所有大學生的教育,也是每個大學生都應當接受的教育,是培養(yǎng)我們所有的人,無論是作為父母、配偶、觀光旅游者、領導人、選民、公務員、文化科學工作者、樂善好施者、公民在生活中應具備的知識、技能和態(tài)度的教育。[4]通識教育就是要教給學生最基本的知識和技能,使其養(yǎng)成基本的公民素養(yǎng),成為現(xiàn)代社會合格的人。第四,綜合性。通識教育內容包括人文科學、社會科學、自然科學等多學科領域。通識教育就是要打破人文、社會、自然科學之間壁壘分明的界限,促進人文與社會、自然學科之間的交叉融合、溝通和對話,給予學生較為合理全面的知識結構和能力結構,形成完整的、相互聯(lián)系的知識觀,使學生逐漸形成一個具有綜合素質的人。
(二)思想政治教育的內涵及特點
“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的社會政治集團或政治組織機構,為實現(xiàn)其特定的政治目標,通過一定的精神方式和相應的物質載體,對所轄區(qū)域內的民眾施加有計劃和有組織的意識形態(tài)影響,使之具備較高思想政治素質的社會教育活動?!盵5]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把提高全民族的科學文化素質和思想道德素質,培養(yǎng)社會主義“四有”新人作為目標。它呈現(xiàn)出以下特點:
第一,階級性。思想政治教育是一定階級或政治集團為了實現(xiàn)其政治目標和任務,基于本階級或所代表的利益集團的利益而進行的,對人們進行有意識、有目的、有計劃地施加本階級、本集團思想政治等意識形態(tài)方面影響的社會實踐活動,使其社會成員成為本階級所需要的人。
第二,目的性。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鮮明的目的性,它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促進人的全面自由發(fā)展,培養(yǎng)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yè)的合格建設者和可靠接班人。因而,高校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就是要用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用馬克思主義中國化的理論觀點把學生培養(yǎng)成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紀律,適應社會不斷發(fā)展需要的“四有”新人。
第三,時代性??v觀思想政治教育的發(fā)展歷史,思想政治教育帶有強烈的時代氣息和時代特色,它隨著時代的發(fā)展而不斷豐富和更新。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只有符合時代與社會發(fā)展的變化要求時,才能符合社會發(fā)展的方向,才能更具有針對性,才能貼近學生、貼近實際、貼近生活,才能為大學生及廣大社會成員所普遍接受和認可,才能煥發(fā)出其生機和活力。
第四,系統(tǒng)性。思想政治教育內容是一個系統(tǒng)的、完整的整體,這些內容相互影響、相互支持、相互補充,構成一個相對完整的科學體系。思想政治教育的系統(tǒng)性包括全面性、協(xié)調性、連續(xù)性和發(fā)展性。思想政治教育只有不斷地協(xié)調、發(fā)展和完善,形成完整的系統(tǒng)體系,才能更有利于思想政治教育目標的實現(xiàn)。
二、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關系
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二者既有聯(lián)系又有區(qū)別。
(一)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在聯(lián)系
第一,二者在教育理念上是契合的。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作為人類追求自由的訴求,教育理念存在相通之處。一是都注重對人的存在意義的探索。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是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質要求,教育的目的就是要把人教育成為“人”,教給人最基本的知識和生存技能,使其在社會中得以生存,引導他們去構建、理解自己的意義世界和精神家園。二是都注重對人的生命質量的提升。對于人而言“,真正重要的不是活著,而是活得好”。[6]人所追求的應是比“活著”更有意義的意義。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正是要提供符合人的生命本性的思維方式、價值追求,引導人們去思索自身存在的生存意義,進行自我實現(xiàn)、自我超越,從而提升自我的生命質量和塑造自己的精神世界。三是都致力于對“整全的人”的追求。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培養(yǎng)有知識、有智慧、有教養(yǎng)的全面和諧發(fā)展的“人”為目標。成為一個完整的人一直是人類的美好理想和最高追求,這也是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孜孜追求的更高目標。
第二,二者在培養(yǎng)對象、目標上是契合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項提升人的精神品質的社會實踐活動,以培養(yǎng)德、智、體、美全面發(fā)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目標。發(fā)端于現(xiàn)代西方的通識教育理念以培養(yǎng)道德高尚、身心健康、通融識見的“整全的人”為目標,以尊重和滿足人的內在需要、促進人的長遠發(fā)展為出發(fā)點,力圖通過人文、社會、自然科學等知識相結合,促使學生在知識、能力、個性、情感、身體與心理等方面的全面、協(xié)調發(fā)展,為國家和社會的發(fā)展進步承擔應有的責任,做出應有的貢獻。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都是以學生為教育對象的社會實踐活動,都把學生當作教育的出發(fā)點和落腳點,都是把學生培養(yǎng)成全面發(fā)展的“人”為目標。因此,二者在教育對象、培養(yǎng)目標上是契合的。
(二)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區(qū)別
第一,二者在教育目的上有區(qū)別。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不斷提高人們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促進人的全面發(fā)展,不斷提高人們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能力。通識教育的目的旨在關注學生作為一個能夠積極參與社會生活的、富有社會責任感的、全面發(fā)展的、健全的、完整的人的教育。通過科技與人文的對話溝通,使學生在文化素質、道德修養(yǎng)、審美情趣、人文素養(yǎng)、科學精神等方面全面和諧地發(fā)展。“使他的人格豐富多彩,表達方式復雜多樣,使他作為一個人,作為一個普通的家庭成員、社會成員、公民來積極有效地承擔各種不同的責任,使其將來不但能夠在自己的事業(yè)中取得成功,而且作為一個合格的人和合格的公民,享有一種充滿高尚情趣的生活。”[7]由此可以看出:在教育目的上,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更多定位在理想信念教育上,以培養(yǎng)合格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己任,而通識教育則更強調作為一個普通的公民所應具備的基本素養(yǎng),通識教育的培養(yǎng)目的遠遠超越了單一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訴求。
第二,二者在教育內容上有區(qū)別。我國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包括理想信念教育、政治教育、思想教育、形勢教育和道德教育等。通過對學生進行馬克思列寧主義、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的教育,幫助學生掌握馬克思主義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引導和激勵大學生提高運用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立場、觀點和方法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品質,培養(yǎng)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精神,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世界觀、價值觀。通過中國近代史綱要、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概論、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yǎng)和法律基礎等課程的學習,幫助學生培養(yǎng)良好的道德修養(yǎng)和情操、增強法律意識。而通識教育涵蓋了自然科學、社會科學及人文科學的教育內容,通過對這些知識的傳授,培養(yǎng)學生觀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我國高校有關通識課程的設置雖然各有不同,但是一般把通識課程分為思想政治類、軍事體育類、外語類、計算機基礎類、導論類、溝通領導類、歷史和文化類、科學與研究類、技術與設計類等11大類通識課程。由此我們可以看出通識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是包含與被包含的關系,通識教育內容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思想政治教育是通識教育的一部分,通識教育內容中包含了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思想道德修養(yǎng)、心理健康教育及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等內容,相較于思想政治教育,通識教育在內容上較更寬泛、更廣博一些。
第三,在教育方法上有區(qū)別。思想政治教育主要是以課堂教學為主,教育方法相對單一、枯燥,較多地注重對學生進行傳授理論知識,較少地培養(yǎng)學生知行轉化的能力。老師照本宣科地講、學生為考而學的現(xiàn)象較為普遍。而通識教育采用更為靈活的教育方法,注重理論與實際相結合,注重灌輸與滲透相結合,注重培養(yǎng)知行轉化的能力。采取多種形式開展教學活動,如小班化教學、實踐育人法、問題討論法,注重學生的參與,充分調動學生的積極性,使學生有身臨其境之感,自然會激發(fā)學習的興趣。
三、通識教育在推進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的重要作用
第一,通識教育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創(chuàng)新提供理論依據(jù)。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就是在思想政治教育觀念、內容、方式、體制、模式等各個方面的創(chuàng)新,以適應現(xiàn)代社會發(fā)展和人的發(fā)展需要。將通識教育引入思想政治教育,借鑒通識教育中的教育理念、知識、先進經(jīng)驗、有益作法能為思想政治教育的創(chuàng)新提供理論依據(jù)。它能夠不斷更新教育觀念,豐富教育內容,改變教育方式,創(chuàng)新教育手段,從而達到新時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如將以人為本的教育理念貫穿于思想政治教育,能夠使思想政治教育貼近學生、貼近生活、貼近實際;借鑒全面發(fā)展及完善人格的教育內容,將人文教育、公民教育、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融入到思想政治教育中,能夠有針對性地幫助大學生處理好學習生活、交友擇業(yè)及心理健康和實際生活中遇到的具體問題,能夠幫助學生牢固樹立公民意識,使其內心中勇于承擔起作為一個公民應負有的責任;將靈活多樣的育人方法融入思想政治教育,能夠拓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手段,增強教育效果等。
第二,通識教育能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載體。載體是思想政治教育系統(tǒng)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組成部分,思想政治教育總是要通過一定的載體才能進行。根據(jù)思想政治教育內容選擇不同的適合載體,能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才能更具有說服力和感染力。通識教育的載體形式多種多樣,它承載著思想政治教育目的、內容、任務等信息,如在通識教育中滲透著管理育人、服務育人的教育理念,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管理載體;各種通識教育實踐活動中滲透著的思想政治教育內容,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活動載體;通識教育內容融合了科學知識、人文、自然知識,能夠豐富思想政治教育的文化載體。通過這些管理載體、活動載體、文化載體等多種形式,將通識教育理念、內容、方法等一一展現(xiàn)出來,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更多的載體。
第三,通識教育能豐富思想政治教育形式。傳統(tǒng)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簡單、單調,因而思想政治教育往往達不到最佳的教育效果。思想政治教育內容只有借助豐富多彩的、靈活多樣的形式才能有效發(fā)揮作用。通識教育能夠豐富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形式。它采取的教育方式多樣化而不拘一格,比如多媒體教學法能以新穎的技術激發(fā)學生的好奇心;課堂討論法能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自主性;問題研究法能拓寬學生的知識面,培養(yǎng)學生的創(chuàng)造性思維;案例分析法能調動學生理論聯(lián)系實際的能力等等。這些靈活多樣的育人方法值得思想政治教育學習和借鑒,會給學生帶來耳目一新的感覺,更容易為學生所接受,有助于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提高。
第四,通識教育能提升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教育大計,教師為本。思想政治教育者素質的高低直接關系到受教育者的接受能力和思想政治教育的水平,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質量。高素質的教師能為培養(yǎng)高素質的人才打下堅實的根基。思想政治教育的教育者在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占據(jù)主導地位,是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導力量,是思想政治教育的組織者和實施者,是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培養(yǎng)現(xiàn)代化人才的有力保證。他們負責對學生進行思想道德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是大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教師愿意教,學生才能更愿意學;教師善于教,學生才能學得更好。因此,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要不斷地、及時主動地接受和汲取各種新的知識,豐富自己的學識。通識教育能夠提高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素質。它強調文理兼?zhèn)?、古今中外匯通。能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提供廣博寬厚的知識,使其融通中外、匯通古今,在掌握本學科專業(yè)知識基礎上,掌握人文知識及其他相關學科領域的知識,更能為其提供融會貫通的能力,運用多學科知識背景來傳授課程,使思想政治教育教學內容更加飽滿豐富,思想政治教育才能入腦、入心、入耳,更具有說服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