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新時代網絡文化下的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關鍵詞:網絡文化;醫學生;思想政治教育
共筑“健康夢”征程中,醫學教育能否發揮生力軍作用,醫學生能否盡量縮短上崗適應期,青年醫務工作者能否贏得患者信賴等,都是醫學教育始終關注、長期實踐、深化教改的重點問題。隨著醫學教育受互聯網發展的影響,已形成繁雜多變的媒介場所、網絡社會空間及網絡文化生活模式[1]。最新的《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中國互聯網普及率為61.2%,10~39歲網民占65.1%,其中20~29歲者占比最高,大學生已成互聯網使用主力軍[2]。作為精英教育對象,醫學生成為受網絡文化輻射范圍最廣、影響力度最深、受益程度最多的主要群體之一,既享受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的益處,也受不良網絡文化內容的侵害。醫學教育是精英教育,加強醫學生網絡思政教育,打好網絡意識形態陣地管理主動仗,對于醫學院校更好地實現立德樹人根本任務具有重要意義。
1網絡文化概念闡述
網絡文化是以網絡信息技術為基礎,在網絡空間形成文化活動、方式、產品和觀念的集合,是人們利用互聯網進行學習、工作、生活等,所形成的活動方式及其價值觀念、社會心態等的總稱,包含人的思維方式、道德修養、心理狀態和行為方式等[3]。網絡文化是新興技術與文化內容的有機結合,從網絡層面看文化,突出技術變革影響文化范式變遷;從文化視角看網絡,強調網絡內容的文化屬性引發的文化范式轉型。它具有開放性、實時性、群體性、虛擬性等特點,是影響學生成長成才的“雙刃劍”[4]??傊祟愇拿魃钍芫W絡流行而影響,網絡文化育人作用愈發強大。
2醫學教育中網絡文化作用的發揮
2.1網絡文化重要性
教育部頒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質量提升工程實施綱要》,指出要充分發揮十大育人功能,創新推動網絡育人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做好網絡文化建設是筑牢高校意識形態陣地、適應網絡技術發展、推動思政教育的要求[5]。醫學教育強化應用型人才培養,更要求醫學生利用網絡,獲取前沿醫學知識,通過網絡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助于培養“呵護生命、服務人民、報效祖國”的優秀醫務工作者。
2.2網絡文化正向作用
網絡文化以一種全新的表達方式,影響著醫學生的思想觀念和行為方式,它可以拓寬醫學生的知識面,激發學習興趣,開展“自助式”學習,主動接受有益的文化熏陶;構建與外界交流的橋梁,節省成本、豐富認知,讓生活方便快捷;借助網絡平臺暢所欲言,釋放心理壓力,形成個體交際圈;在網絡空間扮演多個角色,發揮社會化減壓手段的功效。
2.3網絡文化負向效應
網絡文化的過度發展和不合理使用,縱容醫學生好奇、好勝、攀比等心理現象的發酵。如網絡亞文化的“前衛”和“時尚”,會影響學生正確價值觀[6];抖音、快手等娛樂性網絡文化傳播平臺的無限推送信息,易致自控力薄弱的學生沉迷其中;網絡直播中“低俗文化、暴力文化”屢見不鮮,影響醫學生健康成長,甚至發生脫離社會現象。
3網絡文化促進醫學生思政教育的思考
3.1構建網絡文化體系,創新思政教育方法
樹立“互聯網+”“思政+”思維,創新方法提高效率。健全“學校、分院、班級、社團、公寓”五位一體網絡文化建設體系,強化示范、聯動和普及作用。設立網絡信息員、評論員,關注動態、強化引導。辦好QQ群、微博微信等網絡新媒體互動平臺,暢通訴求渠道,提高服務水平。探索將優秀網絡文化成果納入師生評獎評優、教師職稱(職務)晉升體系,強化認同感,激發積極性。建強網絡思政教育工作隊伍,專業化培養、多樣化發展、網絡化建設,推動醫學生思政教育全方位、創新性發展。
3.2拓展網絡文化內涵,提升思政教育成效
打造“兩微一端”思政教育新載體,完善網站、易班、官方抖音等平臺建設。開拓“兩創一融”新模式,即創新網絡思政課教學形式,創新網絡實踐內容,將網絡思政工作融入教育教學重要環節。建立網絡文化講堂、網絡名師工作室等,培育網絡文化項目,舉辦文化沙龍等。運用喜聞樂見方式,制作和傳播貼近醫學生的新媒體產品。整合資源成立醫學院校網絡聯盟,實現網絡思政合力育人。打造富具醫學特色的網絡文化育人品牌,開展大學生網絡文化節、“互聯網+”創新創業大賽等,推進網絡思政工作拓思路、講方法、有實招、見實效。
3.3完善網絡文化建設,延伸思政教育功能
落實網絡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搶占網絡陣地,筑牢工作防線。加強網絡道德建設和輿情監管,增強醫學生利用網絡傳播言行的法律意識,提高建網用網管網和網絡輿情處置能力,減少負面輿情影響[7],爭當校園好網民。促進思政工作傳統優勢與信息技術高度融合,強化集思想引領、教育教學、生活服務、文化娛樂為一體的互動、開放、共享的醫學教育網絡平臺建設,推動新時代思政工作聯網上線,增強醫學生思政教育的時代感和吸引力,進一步培育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
參考文獻:
[1]楊森森,張影微,李曉書.新時代高校網絡思想政治教育現狀及策略研究[J].學理論,2018(8):241-242.
[2]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4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EB/OL].[2019-08-30].
[3]王競婕.網絡文化對大學生價值觀的影響研究[D].西安:西安電子科技大學,2017.
[4]郭瀟.高校校園網絡文化對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影響研究[D].淮北:淮北師范大學,2019.
[5]沈梁燕.高校網絡意識形態陣地建設的現狀分析與建設路徑[J].高教論壇,2019(2):9-12.
[6]薛虹,周新甜.網絡文化對當代大學生的影響[J].學理論,2018(10):126-127.
[7]趙曉英,王艷菊,丁云鵬,等.關于醫學院校學生網絡道德失范現象的調查分析與對策思考[J].中華醫學倫理學,2015,28(3):439-442.
作者:郭天笑 徐衛東 王燕萍 張國華 單位:吉林醫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