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國家文化安全下的教育改革探索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教育安全論: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視域》這本書適用于高等院校教育工作者和學生閱讀,同時為涉及國家文化安全的相關行業工作者提供有效參考,如文化、安全、教育、管理等領域。全書包括緒論在內共六個章節,主要討論的是國家文化安全對高校教育安全的意義,為新時期高校教育改革帶來了積極啟示。《教育安全論: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視域》在緒論中提出問題的緣起,主要是分析當前國際文化背景,闡述了教育安全論的基本概念以及在國家文化安全的視域下研究高等院校的文化安全,并羅列當前有關文獻綜述,以此保證該書觀點的全面性、正確性和客觀性。
第一章前提與反思:國家文化安全的理論與歷史演進,共有三節。第一節為國家文化安全的歷史與學說,分析了文化安全的歷史演變,敘述國家文化安全的特征和學說。第二節為國家文化安全理論,主要包括現實主義理論、自由主義理論和建構主義理論三項。第三節為研究教育安全的意義。教育安全對國家未來發展極其重要,不僅拓寬了國家文化安全研究領域,拓寬了高等教育研究領域,而且維護了國家文化安全。該章節內容主要目的是讓讀者了解國家文化安全,并且和高等教育之間的關聯。
第二章典型與極端:文化安全問題的教育視域,共有三節。第一節闡述教會大學對中國教育主權的侵蝕。教會大學對國家文化產生威脅,具有一定掠奪性和侵略性,其設立的主要目的是利用人的奴性,從思想上讓教會大學生走入歧途,因此中國知識分子必須為收回教育主權進行抗爭。第二節闡述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初期高等教育的文化隱憂,即“棄美學蘇”教育模式的文化困境、文化樣態和文化隱患。高等教育的文化圖景從封閉走向開放,并形成了當今高等教育的開放格局,但開放時期我們不能忘記文化使命,高等教育的文化也要居安思危。
第三章追求與使命:高等教育的文化責任,共有三節。第一節闡述高等教育文化責任的歷史追求。高等教育的改革不能忘記,當今學生要牢記高等教育文化責任的傳統和時代內涵。第二節闡述高等教育文化責任的現實訴求。隨著教育改革的推進,高等教育要履行傳承與創新傳統文化的責任,擔負起引領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責任,同樣要在文化“走出去”中牢記責任和使命。第三節闡述高等教育文化主體的文化責任。學生是高等教育文化的主體,在教育改革中一定要牢記文化意義與文化使命,高校知識分子和青年學生都應主動維護國家安全,擔負起文化責任。
第四章挑戰與困境:國家文化安全面臨的現實。第一節闡述經濟全球化對國家文化安全的挑戰,經濟和文化息息相關。經濟全球化打開了文化封閉的大門,讓文化從后臺走向前臺,同時西方強勢文化對中國文化不斷滲透,影響著高校學生思想,威脅著國家文化安全。第二節闡述網絡信息對國家文化安全的挑戰。網絡逐漸成為西方國家向中國進行文化滲透的主要載體和平臺,西方國家牢牢把控網絡的話語權,意圖通過網絡煽動和顛覆中國。因此高等教育安全關涉國家文化安全,我們必須向學生傳達新時代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防止高等教育文化生態的“西化”傾向,避免教育主權遭受侵蝕,危及國家文化安全。
在第五章中,我國借鑒與參考了美國、日本及印度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舉措,從中借鑒經驗,提出保護國家文化安全的措施。第六章主要講的是高等教育維護國家文化安全的策略,建立中國高等教育的文化自覺和自信,構建新型文化安全觀,完善高等教育文化安全管理機制。基于國家文化安全的視域進行高校教育改革,應借鑒美國、日本等國家的文化安全保障機制,重視對學生的文化安全教育,對比中西方文化差異,加深學生對中國文化的認同感和歸屬感,切勿產生盲目崇洋媚外的思想,讓教育改革緊貼中國優秀文化,秉承“以我為主,為我所用”的思想觀點,主動繼承和發揚中華文化。
作者:林旭 康歡 單位:天津職業技術師范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