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卓越人才視閾下大學生創新創業體系構建研究,對于優化大學生實踐教學體系的目標、內涵和模式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通過文獻研究法、教育實驗研究法、行動研究法等進行分析,研究高校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內容,對培養具有較強實踐能力和創新精神并適應社會發展的優秀大學生具有重要意義。
關鍵詞:創新創業;實踐教學;教育改革
0引言
2014年國務院下發了《關于加快發展體育產業促進體育消費的若干意見》,提出促進體育產業健康發展,到2025年體育產業總規模超過5萬億元,擴大內需、增加就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在這樣的背景下,以卓越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研究本科高校創新創業教學體系構建問題,不斷提高人才培養質量。主動適應經濟轉型發展、體育產業升級和體育市場需求,整體提升專業服務地方的能力、支撐力和貢獻率,選題具有一定的理論和現實意義。
1研究方法
文獻研究法:通過查閱文獻資料搜集相關理論,梳理其中關于創新創業思路及可借鑒內容,制定研究方案。(1)教育實驗研究法。開展教學實驗,組織教學研討和教學評估,對基于卓越人才培養的實踐教學體系構建及實施進行綜合評估。(2)行動研究法。通過開展高校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實驗課,交流分享,校外實踐等,并進行分析總結,形成預期成果。
2研究內容
2.1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目標定位
針對大學生創新創業教育改革,必須先明確目標,進行準確定位,才能保證行動方向的準確執行。應對教學培養方案進行修訂,突出創新創業教育的同時,注重與專業的深度結合,將人才培養的重點由注意理論知識學習,向能力培養過渡,建立創新創業的課程體系。新的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培養方案以學分制為導向,多學科組合,增加實訓課程、創新創業課程等環節。新培養方案必須突出育人為本,注重學生專業能力的培養與創業新業能力、實踐能力相結合,使得學生能夠更好的將專業知識運用于實踐,提前將自己所學專業與社會實踐融合,從中發現專業的特色與自身不足,強化學生綜合素質的提升,注重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得創新創業的教育目標更好的達成。
2.2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內容設計
有目的有計劃的將實驗、實訓、畢業設計、實習等環節,層層深入。將學生的專業內容及實踐任務進行列表分析,明確目的計劃,學校教師與實踐企業管理者進行有效溝通,更大程度將專業所學融入實踐工作中,也將實踐工作的任務和需要的能力素質等,提前分配到整個體系設計中,使學生的專業能力、技術能力等更加成熟、全面。
2.3創新創業教育體系支撐平臺
首先應注重教師隊伍建設,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創新創業,吸納更鑫有創業經驗的教師加入到校園隊伍,對本校有相關經驗的教師提供相關支持;補充校外教師隊伍建設,聘請企業有經驗管理者作為實踐指導老師,定期為學生進行分享交流,并帶領學生實地參觀學習,現場講解,讓學生更早的了解實踐內容;推進和相關企業的實習工作,每年有目標性的增加1-2個創新創業人才培養基地、學習社會實踐基地,并進行定期走訪,了解學生實踐的感受及企業的反饋,對下一階段教學進行整合與梳理;建立校內創新創業大賽小組,鼓勵教師帶領學生參賽,鼓勵高年級或有經驗學習帶領低年級學生參賽,形成研討小組,學校給予便利支持。
2.4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保障機制建設
創新創業教育體系保障機制是能夠順利進行新教改的必要條件。對于學生管理方面,針對在校創業學生,可采取彈性學籍制度,方便學生創業,除學校對于硬件設施等支持外,允許學生進行學業調整,對于創業中獲得成果的學生,部分成果可與學分進行轉換。同時完善激勵機制,針對教師及學生的雙重激勵機制,重點項目給予經費支持,讓學生在校創業更有動力也更有便利。最后,還應完善關于創新創業教育的評價機制,才能保證學生實踐學習的質量,也同時為后續學習進行參考,評選優秀作品作為學習典范。
3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施
3.1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建設
根據高校人才培養的總目標,適應經濟發展要求,結合自身辦學優勢,將專業學習作為基礎,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加強素質培養,為學生搭建實驗學習資源平臺,將實習實訓基地進行重構,與實訓基地進行有效溝通,及時進行信息反饋。有經驗教師帶領學生更多的參加技能競賽,并完善后續保障,提供便利場地、設備等硬件支持,為創新創業教育提供更大便利。突出專業實踐能力的核心要素,改進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實施方法和手段,積極探索并完善多層次、立體化的實踐教學新模式。
3.2創新創業教育體系完善與長效機制建設
(1)師資隊伍。將師資隊伍建設放在首位,加強校內教師創新創業的專業能力,讓更多教師參與,并提供便利進修學習;補充校外實踐型教師隊伍,即企業有經驗管理人才,讓校外教師將經驗更好的傳入校風,校企進行經驗交流與分享,共同進行科研工作和技術開發。(2)教學管理制度。學校各級教學管理隊伍必須明確創新創業教育體系的新職能,發揮各個崗位的作用,從學生管理、后勤管理、激勵保障、評估體系等多個方面,進行調整完善,保障新教學模式的順利開展。(3)教學基地。注重校外實踐基地的建立,面向社會吸納更多符合專業學科的實踐單位,并注重期刊的信息反饋,關注學生動態,對每一批實踐學生學習結束后進行總結,及時調整下一步計劃,既要滿足在校學生實踐需要,也要注重專業學習定位。
參考文獻
[1]莫山農.地方高校卓越應用型工商管理專業人才的培養模式探究[J].高教論壇,2014,(6):28-30.
[2]曾玲暉,張翀,盧英梅,等.基于卓越教學視角的大學應用型人才培養模式研究[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6,(1):19-23.
作者:王興 單位:沈陽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