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機械模具類專業現代學徒制的應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我國中職院校相繼推行校企合作及產教融合的辦學模式,對于培養技能型復合人才具有顯著價值作用,尤其是機械模具類專業,是中職院校的重點專業,應用新型辦學模式能大大提高其課堂教學效果。為了深化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及創新進程,相關專業教師主動引進現代化學徒機制,形成協同評價、協同培養及協同招生的辦學思路及教學理念,注重搭建健全完整的校企平臺,大大提高人才培養質量。同時,現代化學徒機制能樹立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學生雙重身份,即“學徒”及“學生”,充分發揮教師的雙導向作用,幫助學生積累更多的專業知識及實踐經驗。鑒于此,本文針對“現代化學徒制在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進行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價值意義。
1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現代化學徒制的作用分析
1.1深化校企合作
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大力推行現代化學徒機制,能革新原有的專業人才培養模式,將企業崗位人才需求缺口視為衡量標準,充分發揮校企分工協作的作用,真正意義上做到各盡其職,滿足廣泛參與教學及管理學生群體的要求。由此可見,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現代化學徒機制能密切對接崗位技能與專業教學,大幅度降低企業人才的運作成本投入,為實現校企合作目標提供利益切入點。同時,上述人才培養模式下能有效融合學校與企業間聯系,深化校企間合作進程,為二者間互利雙贏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1.2滿足優勢互補
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現代化學徒機制能形成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促使人才培養主體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突出參與企業人才培養的主體地位,極大程度上豐富人才培養方法,甚至呈現出多元化的特點。同時,現代化學徒機制主張合理配置企業內部資源,結合工作崗位技能要求開展個性化教學,彌補中職院校實訓教學資源欠缺的不足,真正意義上做到教學資源優勢互補。此外,現代化學徒機制能全面體現中職教育的職業性特點,進一步提高人才培養的總體質量。
1.3提升職業技能
基于現代化學徒機制所形成的人才培養模式,主張將崗位技能與學生學習任務相融合,尤其是教學實施階段,側重于創設無限接近真實的生產情境,鼓勵學生根據生產型學習任務,做到“邊學習、邊工作”,促使學生逐步成為教學的主體角色,不再處于被動接受理論知識的階段,而是主動完成學習任務或生產任務,有利于調動學生的學習熱情及積極性,大幅度提升學習效果。此外,現代化學徒機制鼓勵學生在遇到一些無法解決的問題時,擅于與學生或教師進行深入交流及探討,進一步深化學生對崗位技能的掌握程度,大大增強其職業技能水平。
1.4減輕就業壓力
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現代化學徒機制,不僅重視培養學生崗位技能,而且還主張與專業教學相結合,形成全新的人才培養模式,真正意義上做到鍛煉學生的實踐能力。同時,現代化學徒機制能拉近院校與企業間距離,能結合學生的工作能力,遵循相應的工作路徑對學生開展有針對性有目的性的培養,例如,學徒、準備職工及新晉職工等,為企業儲備更多的專業化人才,并且大多數學生畢業后,能直接走上企業崗位。由此可見,現代化學徒機制能極大程度上減輕畢業生的就業壓力。
1.5緩解家庭負擔
現代化學徒機制應用于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中,能將企業部分生產任務與學生崗位技能培養環節相融合,提倡學生以增強自身學習技能為核心目標,妥善完成企業生產任務,極大程度上節約企業生產成本的投入程度。同時,大多數企業往往根據學生對生產任務的完成程度給予一定的資金補貼。即便企業所給予的資金補貼金額較低,但是,對于中職院校學生來說,不同程度上減輕其家庭負擔??偠灾F代化學徒機制是深化校企合作關系的新型教學模式,而應用于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中,能融合職業技能訓練及理論知識學習。
2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應用現代化學徒制的要點分析
2.1構建課程體系
一般說來,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以對接崗位資格證考試要求為課程設置的核心原則。因此,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中職院校盡量將機械模具類專業課程劃分為專業核心課程及專業基礎課程2個部分,例如,以專業基礎課程為例,包括模具公差配合選用、機械零件測繪、工程力學、焊接工藝及技能訓練、機械設計基礎、機械零部件圖與裝備圖繪制、模具材料及表面處理;以專業核心課程為例,包括生產實訓、模具CAD、工程綜合訓練、模具設計及壓鑄工藝、模具裝配調試及維護、塑料成型工藝及模具設計、沖壓工藝及模具設計、特種加工實訓、模具制造工藝學、模具制造技術及實訓。同時,嚴格控制專業基礎課程與專業核心課程的比例,尤其是專業核心課程,始終維持約占總課時比例35%。從職業能力拓展課程角度來看,普遍為選修課程,明確要求所有學生立足于自身學習方向,盡量選擇學習興趣程度高的課程,例如,機床夾具設計、特變電工電器材料、汽車內飾件制造工藝、模具生產管理、模具價格估算、逆向工程與快速成型、模具修復技術及機械創新設計等,并且控制職業能力拓展課程的課時不得超過總課時的5%。此外,設置工學交替實習模塊以培養學生工作崗位適應能力及社會環境適應能力為核心目標,提倡學生進入企業真實的工作環境中,滿足廣泛參與生產活動的要求。
2.2實施培養模式
在實際教學的過程中,相關中職院校必須根據地方經濟的發展形勢及發展方向,做好院校所在區域內機械模具企業的調研考察參觀工作,通過邀請具備一定生產經營規劃的企業廣泛參與座談交流會議的方法,與部分機械模具企業間達成定向合作意向,并且相繼簽訂現代化學徒制協議。同時,結合機械模具企業的實際情況,做好學生群體的接收工作,盡量與企業協同制定具體的人才培養方案,形成第三方約束協議,有助于維護學生、企業及院校三者間的合法權益,真正意義上形成三方互利共贏的局面,對于促進區域社會經濟長遠發展具有顯著價值作用。同時,現代化學徒機制實施期間,中職院校與企業簽訂長效合作協議,交由企業挑選職工為學生的“帶教教師”,即每一位帶教教師帶領一名學生,盡量于第二學期開始,將實踐訓練與理論教學相結合,與企業相聯系,向學生提供工學結合的教學機會,例如,提前安排4周左右的時間,協調學生進入企業,其余時間留校進行專業知識學習,包括線切割及計算機制圖等,而進入企業的4周時間內,全面了解模具行業的相關情況,掌握及熟悉模具生產制作過程,鼓勵學生自行規劃自身崗位職業生涯。同時,分別于第3、4及5學期安排8周時間協調學生再次進入企業,完成部門輪崗實習,有助于確定自身未來發展方向。此外,依托于現代化學徒機制的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課程考核不得脫離學校與企業間協同作用的支持,突出實踐環節考核的作用及意義。從校內考核角度來看,側重于考核評估學生理論知識、自主學習能力及思想品德的掌握程度,明確要求所有學生修滿學分后再廣泛參與職業資格考試,至少取得一個專業證書。從企業考核角度來看,側重于考核評估學生項目開展情況、實踐效果、實踐學習情況及日常出勤情況。
3結語
通過本文探究,認識到中職院校機械模具類專業以培養兼顧理論知識及專業技能的復合型人才為核心目標,而嘗試性引進現代化學徒機制,不僅能革新原有的人才培養模式,更能深化校企合作間關系,形成能力本位的產教融合課程體系,甚至可打通人才成長的道路,進一步提高專業人才的培養質量。因此,相關中職院校必須于推行現代化學徒機制期間,建設完整的課程體系,與模具產業生產需求、崗位要求及職業標準間相互對接,充分發揮現代化學徒機制的作用,為促進我國中職機械模具專業人才培養水平進步提供強有力的支持。
參考文獻:
[1]王靜.現代學徒制在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的實踐分析[J].湖北農機化,2019(18):86.
[2]董海東.高職模具專業現代學徒制人才培養的實踐[J].南通職業大學學報,2019,33(01):23-26.
[3]黃立東,周小蓉.基于現代學徒制的高職模具專業人才培養課程體系構建[J].時代農機,2018,45(10):88-89.
[4]鐘志維.現代學徒制在中職機械模具類專業的實踐[J].山東工業技術,2018(07):214.
[5]李軍,趙寒,危淼.現代學徒制改革教學項目設計——以模具設計與制造專業為例[J].湖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7,30(02):97-99.
作者:曾玉 單位:桂林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