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談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提高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在我國部分教育發展較為落后的地區,教師的教學理念也較為落后,例如依舊采用填鴨式的教育方式,使學生對學習的積極性降低。為了提高教學的有效性,廣大農村教師必須要做出調整。在實際的教學過程中,教師應根據農村學生的實際特點,調整自身的教學方案,進行合理的教學規劃,結合實際的教學問題以及教學情況來對學生進行知識的引導,從而逐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素養,在保障自身的教學進度的同時,豐富語文教學的內容。
初中語文教學不同于小學語文教學,教師在進一步鞏固學生語文基礎的同時也要重視提升學生的閱讀能力、實踐能力以及寫作能力,對學生進行更加深入的教學引導,穩步提升學生的語文綜合素養。不可否認的是,有些農村地區教學水平對比城市教學水平相對較低,師資力量相對較弱,學生的綜合基礎相對薄弱。本文充分結合了農村教學的實際狀況,根據農村學生的發展需求,不斷擴建師資隊伍,逐步提升教師的教學水平以及教學質量,使學生可以學習到更多的知識,開闊眼界。廣大語文教師應合理規劃自身的教學計劃,根據本班學生的實際理解水平以及學習狀況,進行合理的教學調整。不盲目追求教學進度與學生學習成績的提高,應重視扎實學生的理論基礎,并在此基礎上提升學生的實踐能力,使學生能將所學的知識活學活用,真正做到學以致用。教師應根據現代教育的發展需求,以及社會對學生的高標準、高要求,幫助學生及時地自我提升,按照素質教育的考核標準來逐步提升學生的綜合素質,不斷擴充學生的知識庫,提升學生的綜合競爭力。
一、我國農村初中語文教學現狀
受傳統教育方式的影響,我國部分農村的教育情況依舊比較落后,其中不乏教師水平不足、學生基礎較差、學生紀律差等現象。此種教學狀況產生的原因有很多種,其中包括農村的經濟發展較為落后,這就使得教師無法應用先進的教學管理理念以及教學管理技術技巧,依舊采用傳統的教學模式,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以及教學實踐來對學生進行管理教學。學生的學習基礎相對薄弱,在小學階段,學生往往并不注意對自身語文基礎的積累,到達初中階段,教師沒有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情況來進行教學方案的適當調整,直接進入了更加高難度的語文知識教學當中,這樣一來學生在學習時會受到很大的阻力,導致學習困難。在此期間,教師沒有和學生進行充分的溝通,直接進行接下來的教學講解,這就使得學生逐漸對高深的語文知識產生畏懼心理,學習激情逐漸降低。由于不少農村群眾走出農村去城市打工,部分學生跟隨著父母進入到城市學習,一部分留守兒童留在了農村接受教育,農村學校的招生量日益低下,這就使得學校的發展規模日益縮減,沒有充足的財力、物力來輔助教師教學,擴充自身的師資團隊,提升自身的師資力量,久而久之也影響了農村學校的教育水平和發展速度。農村語文教學實踐中出現的主要問題有以下幾項。
(一)部分教師綜合水平較低長期以來,一些農村教師在進行語文教學時都是照本宣科,只局限于教材內容,將應試教育的考試知識點作為自身的教學重點,不進行教學拓展,更不進行教學創新以及教學探索。同時,農村學校對于教師的要求相對較低,這就導致部分教師學歷相對較低,沒有經過長時間規范的教學培訓,教學的實踐能力以及應用能力相對較弱。農村教師隊伍出現一種尷尬的狀況:年輕教師學歷相對較高,但是缺乏教學經驗,教學的實質內容與學生的實際需求存在較大的差距,同時教師上課缺乏激情和教學技巧,教學內容生硬,學生無法提起學習興趣。年紀較大的教師往往具有多年的教學經驗,但是其學歷相對較低,只是根據自身的教學經驗來進行日常的教學活動,此種教師的教學模式顯然已經落后于現代教學的發展速度,教學的內容也與現代學生的實際學習需求存在較大差距,教學效率往往不高。
(二)教學設備較為落后對于教學設備方面,不少農村學校也存在著不能忽視的客觀困難,農村學校的設備推廣速度較慢且教師的實際應用能力不強,這就導致部分教學設備形同虛設。本文從兩方面來分析農村教學設備的運行狀況,一方面是學校的推廣力度以及安裝力度。由于教學綜合資源的申請需要一定的審批時間和審批環節,在此過程中學校只能依舊采用板書教學。老舊的缺少趣味性的教學方式難以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因此造成教學效率低下,教學質量不高,學生缺乏學習熱情的局面,這也導致學生的學習質量難以得到提升。另一方面是教師的應用水平。很多農村教師都已經習慣了運用板書進行語文知識的教學,并且通過朗讀教材來引導學生進行教學課本內容的理解。一些教師往往沉浸于自身的教學舒適圈,疏于或是沒有時間和精力去進行教學的探索與創新,因此對于教學設備的應用力度相對較弱。即使學校配備了多媒體教學設施以及互聯網教學設施,教師也不會進行教學應用,使這種先進的教學設備的優勢不能得到推廣,從而也影響了教學的質量。
二、提高農村初中語文教學質量的具體措施
(一)創新教學形式,激發學生學習積極性在初中的語文教學實踐當中,廣大語文教師應充分結合學生的認知水平以及學科基礎,通過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以及學習經歷來制定相應的教學目標,進行合理的教學規劃,充分發揮教師的教學引導作用,創新初中語文的教學形式,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教師的教學質量。廣大語文教師應積極學習新的教學知識和多媒體教學技術,緊跟時代腳步,與時俱進,重視發揮現代教學的特色,充分利用好多媒體教學、互聯網教學等多種教學設備,充分發揮信息開放性的教學優勢,不斷開拓學生的眼界,使學生見識到大千世界中語文的魅力。廣大教師應積極重視與學生之間的互動,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充分了解學生的學習需求,根據學生的基礎情況來創新教學形式,不斷拓展語文課堂的教學內容,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內可以學到更多的知識,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以及學習綜合質量。語文知識的教學并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廣大語文教師有足夠的耐心和信心,先從實際出發,重視學生的基礎,充分了解學生在小學階段的學習狀況以及知識儲備情況,依據不同學生的學習能力以及儲備狀況來進行合理的教學調整,樹立學生的學習自信。通過針對式教學,對學生進行個性化輔導,逐步消除學生的抵觸心理,使學生逐漸喜愛上語文知識的學習。
(二)創新教學理念,提升學生綜合素質初中語文學科作為過渡階段的重要學習科目,是一門系統性規范性的人文學科。一方面,教師教授學生語文知識,不僅僅要夯實學生的詞匯基礎,還應該對學生進行道德培養、情操陶冶以及審美能力的培養,初中語文教師應將語文教學的特點充分發揮出來,發揮自身的教學引導作用,融入創新型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得到全面的提升。理論教學固然重要,教師在重視提升學生的考試成績的過程中,也應重視拓展學生的眼界,鼓勵學生進行課外閱讀,逐步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以及理解能力,使學生能夠學習到優秀作家的寫作技巧以及寫作理念,通過不斷的閱讀來進行語文知識的儲備,逐漸提升自身的學習綜合水平。另一方面,教師應注重提升自身的教學激情,在優秀文章的講解過程中通過濃厚的情感來感染學生,讓學生有欲望去深入理解課本的內容,從而得到感情的升華。教師在講課過程中應充分結合多媒體教學、影像教學、圖片教學等多種形式,引導學生發現美、感知美、體會美,使語文課程逐漸變成一個感知美的課程,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激情,使學生感受到語文的魅力,從而喜愛上語文課堂。愛好是學習的動力,廣大語文教師應不斷改良自身的教學理念,使學生將學習語文變成愛好,堅定自身的學習信念,不斷克服學習道路中遇到的困難,進而進行更加深入的語文知識探索與學習。
(三)展開教學訓練,穩步促進學生發展廣大初中教師應逐漸轉變自身的教學模式以及教學思維,重視培養學生的學習能力,豐富學生的學習技巧,積極鍛煉學生的思維,使學生能夠運用多種學習方式展開學習探索與實踐,并從中找到最適合自身的學習方法,將此種方法應用到其他學科的知識學習當中,最終提升自身的綜合學習能力。學習技巧以及學習能力的提并不是一天兩天就可以形成的,廣大語文教師不應揠苗助長,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制定相應的方案,通過采用多種不同的方法來進行教學的改良與探索。語文課本內容分為課本講解、文言文講解、寫作講解等多個模塊,教師在進行教學時,可以根據不同模塊的學習特點來適當調整自身的教學規劃,教學內容重點突出實踐,吸引學生投入到語文知識點的學習當中,提高學生的學習參與度,進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廣大學生需要通過日積月累,堅持不懈地學習,才能夯實自身的語文基礎,教師在進行日常的教學訓練時應主抓學生的基礎學習能力培養,“萬丈高樓平地起”,教師要積極引導學生打好語文學習的地基,逐步提升自身的語文綜合素養。
三、結語
廣大語文教師應緊跟現代教育發展的大趨勢,將自身的教學融合到現代教學的發展浪潮當中,積極提升自身的教學綜合水平以及教學質量,為學生創建一個高質量、高標準的現代化語文教學課堂。農村教師應借助有限的教學設備以及教學資源,結合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來進行教學改良與創新,不盲目學習城市的教學模式,逐漸走出一條具有農村教學特色的發展道路,積極為農村學生構建良好、舒適的學習氛圍,使學生在輕松、愉悅的環境下開展學習活動。
參考文獻:
[1]閆愛華.新課改背景下提高初中語文教學質量初探[J].新課程(中學),2015(1).
[2]陳亞萍.農村初中教師課堂教學中小升初銜接問題及對策研究[D].渤海大學,2019.
[3]鄢玲燕.農村初中語文綜合性學習教學優化策略研究[D].江西師范大學,2019..
[4]安廣泰.農村初中語文高效課堂構建策略的研究[D].西北師范大學,2015.
作者:曹開鈺 單位:甘肅省民勤縣夾河鎮夾河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