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提升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健康中國要求大學生必須要具備健康的身體素質,但是,當前國內大學生普遍存在身體素質較低的問題,這樣對其全面成長起到制約作用。公共體育課是對大學生進行體育教育的載體,培養其健康身體素質的關鍵環節,但是國內高校大學生在身體素質上普遍存在低下的問題,而很多專家認為國內學生在身體素質上出現不斷下降的問題。針對這樣的情況,本文主要分析大學實施公共體育課的問題,基于健康中國思考提升體育教學質量的策略。
關鍵詞:健康中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身體素質
身體素質包含多個方面,而影響身體素質的因素也比較多,包括遺傳因素,營養支持以及周邊衛生保健等所造成的影響。體育運動可以對學生的身體素質較積極的作用,高校必須要在健康中國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更好發揮體育課堂所呈現的育人作用,在強化整體教學質量基礎上合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所以說,高校必須要對體育教學進行創新性的思考,立足教學改革對學生開展更優質的體育教育,這樣有助于學生實現身體素質的改善和強化。
1高校對大學生實施公共體育課的問題
1.1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差。在應試教育影響下,高中體育課成為一項障礙課,主要是為了完成國家檢查而開設的一項課程。體育教師在對學生進行課堂教學時沒有關注學生所呈現的心理情緒,也沒有運用多種教學方法給學生開展優質的體育教學,這樣就導致學生未能對體育鍛煉進行正確的認知,沒有通過體育課堂實現身體素質進一步的強化。對新入校的大學生開展身體素質的測試,可以發現大部分學生的身體素質比較低,整體運動技能比較差,未能達到國家規定的運動標準。1.2未能制定科學的體育觀念。結合學術研究可知,高校對大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時未能制定科學的體育觀念,這樣就影響整體的素質培養效果。第一,經濟發展以及社會中負面思想導致很多學生缺乏吃苦耐勞的思想認知,直接參與身體鍛煉以及勞動的機會比較少,未能養成吃苦等習慣。第二,受到中小學教育理念的影響,體育課程處于弱勢的位置,學生未能樹立科學的體育觀念。學生認為體育課程對考試以及自身成長沒有直接的聯系,所以不喜歡參與到體育學習或者是身體鍛煉中,這樣就不能讓教師以及學生樹立正確的運動觀念。第三,課程教育的強制性和人們所追求的自由性起到沖突。受到這些體育觀念的影響,大學生不愿意參與到課程學習以及身體鍛煉中。1.3缺失對體育文化的傳播。體育運動所呈現的內在表現是體育文化,而外在表現則是體育運動。需要在體育課程中繼承和傳播體育文化,這樣才能保持體育教學的內在發展動力。但是,高校在實施公共體育教學時忽視對體育文化的講解以及傳承,在體育教學時理論教學比重比較小,講解內容主要是集中在技能以及戰術方面的教育,很少對學生實施體育文化的教育。這樣就不能讓學生對體育運動進行正確的理解,也容易讓學生出現運動觀念錯位的問題,不能對體育文化實施有效的傳播,會讓學生出現體育意識認知障礙的問題。1.4質量評價體系不具備較強的科學性。高校對體育教學實施質量評價時呈現出更加重視管理結果而忽視過程的思考,評價指標比較多以及評價主體比較少的特征,但是評價過于理想化而實際操作性比較差。以實際教學為例,對大學生實施課堂評價時主體是體育教師,其整體評價標準比較單一。而體育教師的職稱評定和課堂教學評價沒有直接的關聯,所以體育教師會將關注力放在科研上,而忽視具體的課程教育。所以說,高校體育課程質量評價體系不具備較強的科學性,這樣會影響最終的課程構建效果
2.1科學把握學生情況,合理劃分班級。本文認為高校必須要在健康中國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更好發揮體育課堂所呈現的育人作用,在強化整體教學質量基礎上合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針對當前學生所體現的身體素質情況,體育教師要想構建高質量的體育課程,則應該科學把握學生情況,合理劃分班級。首先,需對新生進行身體素質的全面摸底,掌握學生參與體育學習的興趣以及特長等情況,建立高質量的體育檔案。其次,根據學生所體現的興趣愛好以及身體情況劃分不同的層級,然后通過深入調查等方式分析課堂教學情況和收獲的教育效果。最后,讓過程評價取代之前的結果評價,讓分層教學可以實現持續化的發展。2.2體育教師要樹立正確的體育觀念。要想提升大學生的身體素質,首要基礎是糾正之前錯誤的觀念,積極培養健康的體育觀念。第一,要合理增加公共體育課的教學內容,關注理論教學的情況和教學模式,同時要讓理論知識的講解穿插在體育實踐課程中,這樣可以提升整體體育教學的科學性。第二,體育教師需合理增加健康知識的講解以及傳播,重視對學生實施體育技術領域的知識教育。第三,體育教師也應該實施多種形式的課外活動,關注體育活動的參與情況,提升各種活動的規范性。通過開展以上幾方面的工作可以糾正體育教師的授課觀念,進而讓學生養成健康的體育學習和運動觀念。2.3通過多渠道對體育文化進行傳播。結合上文研究可知,高校在實施公共體育教學時忽視對體育文化的講解以及傳承,不能在課程教育中對學生實施體育文化的講解以及合理傳播,影響整體體育教學的有效性。體育教師在課程教育中所開展的理論教學比重比較小,講解內容主要是集中在技能以及戰術方面的教育,需改變這樣的教學模式。首先,應該合理規范教師在公共課程中的教學行為,更重視體育文化所呈現的教育價值。其次,借助各種體育教學的成功經驗對體育項目所蘊含的文化價值進行挖掘,立足各項體育活動讓學生去感受和探索體育文化。只有通過多渠道對體育文化進行傳播,高校才能讓大學生得到體育文化的教育,促使健康中國理念可以深入到學生心中。2.4以教學為中心修正質量評價體系。針對質量評價體系不具備較強的科學性這一問題,高校應以教學為中心修正質量評價體系,以此提升公共體育的課程教育質量。對教學質量實施評價其內容不僅僅是對教學結果實施評價,同時也應該對教學過程以及學生成長情況實施評價,提升整體體育教學質量。健康中國逐漸瓦解之前的評價體系,要求激發教師參與崗位工作以及知識教育的積極性,通過提升教學質量的方式強化學生的身體素質。這樣就需要以教學為中心修正質量評價體系,創建符合師生共同利益的新型評價體系,提升學科教育的創新性以及成效性。
高校對大學生開展體育教學時存在學生身體素質的基礎差以及未能制定科學的體育觀念等問題,這樣就影響整體的素質培養效果。為此,高校必須要在健康中國理念的指導下改變傳統的體育教學觀念,在強化整體教學質量基礎上合理改善學生的身體素質。立足多途徑打造更優質的體育課堂,讓大學生得到更優質的體育教學和項目運動指導,提升學生的身體素質。
參考文獻:
[1]高文強.智慧校園建設視域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質量監控系統構建與創新研究[J].運動,2018(10):156-157.
[2]王茜茜.探討"陽光體育運動"視角下高校公共體育課教學改革的思考[J].消費電子,2014(14):247-247.
[3]趙效江,李長青."健康中國"戰略下普通高校體育教學評價的困惑與思考[J].赤峰學院學報:自然科學版,2018(12):122-123.
[4]季謀芳,田進,梁朱貴."健康中國"戰略背景下社會體育指導與管理專業實踐教學存在的問題探討———以X大學體育學院為例[J].當代體育科技,2017(27):100-101.
作者:戴朝 單位:四川師范大學體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