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效率策略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科學是一門旨在幫助小學生了解基本自然科學知識的一門學科。積極開展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是完善科學認知的重要手段,同時也是提高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環節,文章從開展實驗教學的重要性入手,通過探討現階段實驗教學的現狀,提出創新教學方式的幾點措施。
關鍵詞: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科學教學
在小學科學課程中,實驗教學是鍛煉學生實驗動手能力,從而提高科學知識認知的重要途徑。因此,想要解決當前小學實驗教學中理論脫離實際的問題,應當從提升實驗教學效率的策略入手,通過提高學生的觀察和動手能力,從而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課程的效率。
一、科學實驗在小學科學教育中的重要作用
(一)補充課堂知識的重要手段
小學科學需要通過實驗的方式去實踐課堂上的理論知識,新課標指出:要讓學生通過自己的動手能力親自實驗,探究自然科學的真諦,讓學生真正體驗科學的樂趣,認識到科學實驗的重要性。組織學生進行科學實驗是快速掌握科學知識的重要途徑之一,實驗可以讓學生可以更清楚地了解到科學知識和科學實驗形成的過程。眾所周知,自然科學是與實際生活息息相關的一門學科,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科學知識,包括生活中的一些物理知識以及自然界一些動植物的存活生長等。通過教師組織學生參與的方式,通過實驗可以讓學生更清楚地明確科學現象發生的原因,以及自然元素形成的過程,從而讓學生更清楚地認知世界,使小學生進行自我改造,提高并完善自身的認識和能力。
(二)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重要途徑
自然科學不同于其他理科類學科,它不但能幫助學生對日常的自然界有一個初步的認知,還能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人生觀,從小培養愛護自然、保護生態的良好品質。新一輪課程改革中也強調,要促進學生的全面發展,提高核心素養,開展實驗教學課程,積極引導學生開展課下實驗,多采用一些植物標本或樣本進行實驗教學,可以加深學生心中的課程印象,從從點滴出發,逐步培養學生對自然科學的認知和科學素養。在日常的家庭生活中,家長在給學生做引導和教育的時候,并不一定要急于求成,不要急于告知學生科學現象形成的原因,不要直接就去挖掘科學現象背后的復雜知識,最重要的是引導學生去建立對小學科學這門學科的興趣,激發學生對自然界中各種科學現象的關注,在日常的生活中,家長和教師要盡可能創造更多的條件,讓學生去把注意力集中到一些科學現象中來,引起他們的關注,激發學生對自然科學現象的興趣,學生往往對感興趣的東西能激發出自己的好奇心,學習起來就事半功倍了。
(三)推動傳統教學方式的變革
小學科學是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一門學科。不同于其他語文、歷史等學科,科學是理論實踐并重的一門學科,很多科學知識如果只靠課本上的理論知識以及教師的講解,學生無法第一時間獲得對知識的掌控。因此,小學科學加強實驗教學的目的是讓學生走出教室,自己動手通過實驗的方法去了解自然科學形成的原因以及過程,只有這樣才能首先讓學生真正理解到科學知識的魅力,進而激發學生對科學課程的興趣。很多科學知識,比如大自然萬物的生長、四季的變換,以及湖水結冰等正常的科學現象,都是與生活息息相關的,這些生活知識,只有通過教師鼓勵學生去親自通過實驗的方式才能加深理解,以及提高對課程的印象,才能真正讓學生去理解和掌握掌握這些知識點,這也是推動傳統教學方式變革的主要動力。
二、小學科學實驗教學現狀
(一)對實驗教學的重視程度不夠
新課程改革要求教師要將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鍛煉學生的動手能力和實驗能力,尤其對于小學科學這門課程來說,要更多地安排實驗教學,來增加學生對實驗科學的認知。但是在現階段,很多小學科學課程以偏理論教學為主,一些教師在教學時并沒有把學生作為教學活動的主體,導致學生在教學活動中得不到太多的鍛煉以及實踐的機會,長此以往,學生對小學科學課程逐漸喪失興趣,在日常的課程安排上,并沒有將理論知識和實驗教學并重,因為缺乏足夠的重視,導致實驗教學的發展停滯不前。
(二)教學方式缺乏規范性
小學科學是一門旨在幫助小學生了解基本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科,開展實驗教學需要在統一規范的科學指導下進行,但是在現階段的實驗教學中,教師對學生的實驗教學缺乏規范性,缺乏系統性的指導,分工不明確,實驗過程缺乏系統性的監督,導致實驗教學無法達到預期的目的,學生也并沒有對實驗教學引起足夠的重視,導致學生并沒有在實驗教學中學到應有的知識。同時在有限的實驗教學的課堂上,對實驗教學課程的安排缺乏針對性和集中性,學生在實驗中缺乏嚴肅認真的態度來對待實驗教學這門課程,導致現階段的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活動收效甚微。
三、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效率的策略
(一)養成良好的觀察和實驗習慣
小學科學是幫助學生認知自然,從小培養對科學以及自然知識的興趣和素養的一門學科,因此,提高對小學科學的認知,提高觀察力,培養良好的實驗習慣是必須的,也是必要的。在日常的實驗教學課程中,就可以積極引導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和實驗習慣,通過點滴的細節,逐步提高學生的洞察力。比如,在學習《時間的測量》這一堂課的時候,為了幫助學生認識到時間的流逝變化,教師可以組織學生在特定時間段內完成特定教學任務,比如在一分鐘內盯著課堂上的表,內心數一下一分一秒的變化,或者閉眼自己默念計算一下一分鐘的時間,自己內心計算一下,覺得時間到了就睜眼,看看自己算得是否準確,通過這種方式讓學生認識到時間的流逝和珍惜時間的重要,有時候可能覺得一分鐘很快,但在特定環境下,每一分都是十分重要的,教師也可以從這個角度給學生講解。從而培養學生珍惜當下、努力學習的品質,對學生未來其他學科的學習以及身心的發展都是大有裨益的。
(二)巧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
在科學實驗教學過程中,很多科學知識具有抽象性,按照常規的講解方式無法使學生第一時間理解到知識的精髓。為了提高學生對實驗教學的認知,教師應當在教學過程中適當結合多媒體教學的方式,將抽象知識用多媒體的形式具體化,使學生能夠充分理解所學到的知識,特別是在實驗教學中,教師可以提前準備一些實驗教學視頻,讓學生觀看并提高學生對科學課堂理論知識的認知,加深對科學知識的印象。比如,在學習《不平靜的地球》這一章中的《火山》這一節課的時候,教師可以搜集一些適合小學生看的,關于介紹地球地表構造以及板塊運動變化的一些紀錄片,用影像資料給學生進行視覺沖擊,模擬板塊運動的場景,讓學生親自動手,體驗一下板塊位移的現象。在日常的生活中,教師和父母要起到帶頭作用,積極鼓勵學生多去收看這些優質的網絡視頻教學資源,有時間的家長可以和孩子一起收看,邊看邊討論,那么學生的科學素養是一定可以提高的。通過觀看一些教學視頻,教師可以針對視頻中講解的方法,給學生布置作業,讓學生親自動手模擬教學視頻中的實驗方法,親自動手實驗,從而增加對科學理論知識的認知,這樣通過視頻與課堂理論知識相結合的方式對開展科學實驗教學是很有幫助的。
(三)把實驗意識運用到生活場景
開展實驗教學的目的是把課本上的科學知識學以致用來解決實際生活問題,加上很多自然科學的素材都來源于日常的生活場景中,教師的傳統教學方式不注重生活化的教學,學生離開課堂容易和科學知識脫節,無法將學到的知識運用到實際生活情境中。因此,在實際的實驗教學過程中,教師要把課本上的知識演化為實際生活中的例子,讓學生理解生活中處處充滿了科學知識,把實驗意識充分運用到生活場景當中來。比如,在講解關于聲音的傳播和形成的知識的時候,教師可以讓學生開動腦筋,通過組織各種不同的實驗讓學生去探討聲音的產生和變化。可以搜集一些大自然中蟲鳴、鳥叫以及各種動物的叫聲在課堂上演示,讓學生去辨別各種聲音的屬性,通過一些科學小實驗,讓學生認識到聲音在不同的物體間傳播的音量大小,模擬自然界中風的聲音的形成,讓學生充分認識到關于聲音的一些知識。比如,在學習植物的生長變化這節課程的時候,教師可以給學生布置一個任務:每個學生從家里取一粒種子,在課堂上培育起來,觀察植物從生根發芽到長大的一系列過程,通過每天的記錄,觀察植物的生長過程,如何時發芽、何時長出花朵等關鍵時間點,記錄后分享知識,讓學生深刻意識到植物的生長變化。另外,還可以帶學生走進大自然,去感受花草蟲鳴叫,以及各種自然的動植物的生長,經常帶學生到大自然中去觀察生活、了解生活,能夠潛移默化地培養學生的觀察力,培養學生熱愛大自然的情感。
四、結語
綜上所述,在小學科學的課堂上注重開展實驗教學,是培養小學生的科學素養、提高學生對自然科學知識認知的一個重要手段,教師在日常的教學中應當督促學生養成良好的觀察和實驗習慣,巧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幫助學生加深自然科學實驗印象,幫助學生在日常生活中提高對自然科學知識的學習能力,把實驗意識運用到生活場景中,這樣可以讓學生積極主動地去探索自然科學知識,從小養成科學精神和創新意識。
參考文獻:
[1]胡麗艷.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魅力中國,2020(18):101.
[2]靳啟明.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J].考試周刊,2019(40):12.
[3]孫玉蘭.提高小學科學實驗教學有效性的途徑研究[J].中外交流,2019(32):113.
作者:王玉梅 單位:山東省鄒平市梁鄒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