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以案例研習培育智能技能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法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學生的智能技能,即解釋和適用法律的能力。案例研習是培育智能技能的最佳方式。案例研習包括四個步驟,即個體研習、小組討論、班上講述和教師點評、總結(jié)。為使案例研習取得實效,應在課程設置、規(guī)則制定、案例選擇和授課人數(shù)等方面采取針對性的策略。
關鍵詞:法律教學;案例研習;智能技能
法律教學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學生的“智能技能”,即解釋和適用法律的能力。我國大陸地區(qū)的法律教學,主要是“課堂講義式”教學[1],由教師依托教科書進行法理闡釋,偶爾舉幾個案例講解一下。這種教學方式,對于學生掌握法學理論知識也許是有效的,但不足以培養(yǎng)智能技能。原因在于,智能技能屬于隱性知識,必須由學生親自動手、在做中學。從各國(地區(qū))的教學實踐來看,培育智能技能的最理想方式,當推“案例研習”,因而有必要對此作深入研究。
一、智能技能的涵義及培育要求
智能技能屬于法學隱性知識。隱性知識是相對于顯性知識而言的。1958年,英國學者波蘭尼在《個人知識》一書中,以能否編碼為標準,將知識區(qū)分為“隱性知識”和“顯性知識”[2]。其中,隱性知識是指“存在于個體或組織網(wǎng)絡中,具有情境依賴性而難以被編碼的知識”[3]。與顯性知識相比,隱性知識具有情境性、個人性、意會性和實踐性等特點。隱性知識存在于各個學科領域,法學領域的隱性知識,即為“法學隱性知識”。如果說,法學顯性知識是關于實體法、程序法等方面的知識,那么,法學隱性知識則是如何適用法律處理問題的知識,它實際上是一種法律技能。根據(jù)何美歡[4]老師的觀點,這種技能包括兩個部分:智能技能和實務技能。其中,智能技能是指“使用符號的能力,是一種程序上的認知”,是“知道怎樣”,換言之,這是一種處理法律概念、條文及其他法律資料的能力,其核心是進行法律解釋和適用;實務技能雖然涉及法律,如草擬法律文件、談判等,但它的核心是處理法律業(yè)務中的人際關系。在法律業(yè)務中,必須兼有智能技能和實務技能,才能成事。但是,要形成實務技能,必須有豐富的人生閱歷,以及對人情世故的透徹理解,故其培養(yǎng)的最佳途徑不在學校,而在學生畢業(yè)后的執(zhí)業(yè)中[5]。因此,學校培養(yǎng)法律技能的重點,應當是智能技能(intellectual skills)。智能技能的培育涉及兩個方面:一是知識傳授。即對實體法、程序法和法律實務等知識的傳授。由于它們屬于顯性知識,課堂講授是最有效率的方法,本文對此不作討論。二是技能訓練。具體包括:(1)認定和核實任何與法律問題相關的事實的能力;(2)分析事實和就被爭議的事實構建或批評某論證的能力;(3)認定法律問題和就法律問題構建有效和中肯切題的論證的能力;(4)明白任何法律的基礎政策以及社會環(huán)境的能力;(5)明智地運用一切資料進行研究的能力;(6)分析和闡明抽象概念的能力等[6]。質(zhì)言之,適用法律處理案件的能力。這種技能,是典型的隱性知識,僅靠講課是培養(yǎng)不了的,其惟一的培育方法,是讓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不斷地練習。由是,案例研習成為最佳選擇。
二、案例研習與“智能技能”培育要求的契合
案例研習肇始于英美法系的“案例教學”。案例教學于1870年由哈佛大學法學院克里斯托弗•哥倫布•蘭德爾(C.C.Langdel)教授首創(chuàng),其主要做法是通過分析案例來闡述法律規(guī)范和法理。由于英美法系國家有判例法傳統(tǒng),案例教學歷來受到重視。但是,這一教學法本身存在嚴重不足,因為案例總是有限的,不可能覆蓋整個法域,僅憑案例教學不足以系統(tǒng)掌握法律知識。于是,人們根據(jù)大陸法系的特點對其改進,即在系統(tǒng)傳授法律知識的基礎上,再通過案例教學,使學生形成適用法律處理案件的能力,這種方法始被稱為“案例研習”。案例研習在大陸法系諸國,如德國、日本等,得到了廣泛應用,不僅用于法律教學,而且用于法官培訓,效果顯著。我國臺灣地區(qū)因為繼受德國法的緣故,對案例研習亦甚重視,尤其是著名法學家王澤鑒先生,更是身體力行,其在大陸學界講學或授課,基本上都采用案例研習的教學方式[7]。近年來,案例研習受到我國大陸地區(qū)重視,一些精英法學院紛紛引入,如從2009年起,清華大學開設“刑法研討與案例分析”課,中國政法大學開設“民法案例研習課;2012年,北京大學開設民法、刑法案例研習課;2013年8月,中國政法大學出版案例研習系列教材等。案例研習何以廣受青睞?原因在于,它與“智能技能”的培育要求幾乎完美契合。案例研習的重點在于“研習”,即在教師的指導下,由學生自己動手,對具體案例進行研究、討論,融入案件情境中,得出處理意見,并撰寫研習報告。案例研習過程,是一個典型的認定事實、解釋和適用法律處理案件的過程,其至少具有如下功能:其一,溝通知識與技能的橋梁。培育智能技能所要解決者,無非是適用法律處理案件,其要害是,使學生將法律知識轉(zhuǎn)化為處理案件的技能。案例研習的實質(zhì),就是要求學生運用所學知識,根據(jù)事實和法律處理案件,正好為知識與技能搭建一座橋梁。其二,實現(xiàn)角色轉(zhuǎn)換。學生在動手處理案件中,其角色已經(jīng)轉(zhuǎn)換,他(她)必須把自己當作一個律師,“像一個律師那樣去操作”(do like a lawyer),沉浸于案件處理中,通過認定事實、尋找法律依據(jù),想方設法解決問題。其三,有效的糾錯機制。案例研習中有多個互動反饋環(huán)節(jié),包括老師的引導,小組的討論,全班一起研討,以及老師的點評、總結(jié),它們構成案例研習的糾錯機制。最關鍵的是,案例研習屬于“紙上操作”,可以針對不同的案例多次做,針對同一案例反復做,從而使不足之處一個個暴露,找到差距,尋思解決之道。這些糾錯機制,使學生能夠在對比、檢驗中反思自己的做法,保證學到正確的技能,而不至于誤入歧途。最后,批判、反思意識的萌生。對于智能技能的培育,案例研習的功能不僅在于為學生提供了一個實踐對象,從更高的層次來看,它還使學生萌生對現(xiàn)行規(guī)范進行批判、反思的意識。原因是,學生在適用法律解決爭議中,必然會碰到現(xiàn)行法律規(guī)范本身在解決爭議中的合理性、有效性問題,這就為其批判、反思現(xiàn)行規(guī)范,進而優(yōu)化、完善現(xiàn)行規(guī)范提供了合適的進路[8]。正是由于案例研習具有上述功能,使其能夠幾乎完美地契合智能技能培育的要求,以彌補現(xiàn)行“課堂講義式”教學的不足,因而受到廣泛重視。
三、以案例研習培育“智能技能”的步驟
案例研習課涉及學生個體研習,撰寫法律文書,小組討論,班上講述和教師點評、總結(jié)等環(huán)節(jié),大致分四個步驟:1.個體研習這是最關鍵的一步。學生面對教師發(fā)放的案例原始材料,通常是既新鮮又害怕,想接受挑戰(zhàn),但又擔心不能勝任,需要老師(也可以安排有經(jīng)驗的研究生)適當指導。在研習中,學生要完成如下工作:(1)研究案情。根據(jù)現(xiàn)有證據(jù)認定案件事實,分析其中的法律關系;(2)理解爭議。找到當事人爭議的問題,并將案件中的生活事實“翻譯”為法律概念,以法律概念來把握爭議問題;(3)尋找請求權基礎,或稱“尋法”。根據(jù)爭議問題尋找據(jù)以支持當事人權利主張的法律規(guī)范,即“請求權基礎”。這是一個在案件事實與法律規(guī)范之間來回穿梭,使案件事實與法律規(guī)范相互闡明、相互驗證的復雜思維過程:一方面,是從案件事實出發(fā)去尋找法律規(guī)范,根據(jù)法律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來判斷該規(guī)范是否適于案件事實;另一方面,是嘗試將法律規(guī)范適用于案件事實,判斷案件事實是否符合該法律規(guī)范的構成要件[9]。(4)尋找抗辯事由。尋找請求權基礎后,應進而研究是否存在足以反駁當事人主張的抗辯事由,以維護他方當事人的權益。個體研習的成果,表現(xiàn)為學生個體撰寫的法律文書,包括判決書或詞。2.小組討論個體研習完成后,應組織小組討論。討論的內(nèi)容包括上述研究案情、理解爭議、尋找請求權基礎和抗辯事由四個方面,意在通過互相對比、討論,豐富認識、糾正錯誤。小組討論后,各學生完善自己的法律文書。3.班上講述各小組派代表1-2人(也可由老師隨機指定,或自愿上臺)面對全班講述,其內(nèi)容包括四個部分,即案件事實的認定,法律關系分析,請求權基礎、抗辯事由的判定,以及適用法條的論證。講述時要求盡量脫稿,以鍛煉心理素質(zhì)和在壓力下的思維能力。4.教師點評、總結(jié)教師先點評各組情況,分析各自得失,然后按照案例研習的四方面內(nèi)容逐一分析、點評,重點在于展示規(guī)范的法律思維方式,總結(jié)案件研習的規(guī)律,為學生以后研習案例提供參考。學生根據(jù)教師的點評,進一步修改法律文書,形成案例研習的最終成果。
四、以案例研習培育“智能技能”的策略
案例研習的目的,是培育學生的智能技能。但是,由于各校情況不一,不同年級的學生法律素養(yǎng)差別甚大,因而在實施案例研習時,應當采取針對性的策略,以取得實效。這些策略包括課程的設置、規(guī)則的制定、案例的選擇和授課人數(shù)的控制等。1.課程的設置案例研習本身屬于技能訓練,旨在培養(yǎng)學生解釋和適用法律處理案件的能力,其課程性質(zhì)應定位為專業(yè)實踐課。在開始階段,以設置選修課為宜,待條件成熟后,再調(diào)整為專業(yè)必修課。有效的案例研習,以掌握一定的實體法、程序法知識為前提,因而其開課時間不宜過早,不建議在低年級學生中開設,以免因難度過大打擊學習信心。比較理想的開課時間,以高年級為宜,最好是在學生實習之前一個學期開設,這樣可以使案例研習與實習相得益彰。2.規(guī)則的制定案例研習必須依一定規(guī)則進行才能取得好的效果。在案例研習前,教師應擬定研討、評價的規(guī)則,并督導學生遵守。具體包括:學生有積極參加研習、討論和撰寫法律文書的義務,不允許“搭便車”;學生應公平分享發(fā)言機會,如有觀點分歧,應彼此尊重;發(fā)表意見應當客觀、真誠,討論和評價應具有開放性,并通過不斷歸納,逐步修正錯誤,形成最終的思考結(jié)果[10]。在研習中,指導老師應適時進行干預和引導。3.案例的選擇選擇什么樣的案例,對研習效果有很大影響,故須精心選擇。大體上,選擇案例最好符合兩個原則:(1)真實性。真實案例來自于現(xiàn)實生活,還只是一些原始的素材,學生必須從中分析和抽象出案例事實,從而使案例研習更接近于“實戰(zhàn)”。這不僅利于技能訓練,而且能讓學生了解社會生活,培育人文情懷。(2)適應性。案例應與學生的知識水平、認知能力相適應,不能太難。所以,教師在選擇案例時,要適當控制所涉知識領域和內(nèi)容的廣度、深度,使學生感到“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增加研習信心。當然,如果所選案例是主講教師親自辦理的案件,則更佳。這樣的案例,即使在情感上,也更能吸引學生參與研習;此外,選擇自己辦的案件,老師在點評、總結(jié)時,還可以與學生們分享辦理此案的心得和經(jīng)驗,對學生的幫助更大。4.人數(shù)的控制案例研習的特點,決定了參與授課的人數(shù)不能太多,必須實行小班授課。一般以30人左右為宜,以保證每個學生能夠比較充分地參與研習、討論,如果達到40人,就難以組織,而效果亦受到影響。我們之所以主張,在初始階段只把案例研習作為選修課,一個重要原因,就是受到師資限制,尤其是在地方法學院。
參考文獻:
[1]陳曉蕾.“案例研習法”在民法教學中的應用研究[J].黑龍江高教研究,2006(6):144.
[2]朱繼勝.論法學隱性知識的傳授[J].教育評論,2016(8):138.
[3]何美歡.理想的專業(yè)法學教育[J].清華法學,2006(3):113-116.
[4]葛云松.法學教育的理想[J].中外法學,2014(2):303.
[5]何美歡.論當代中國的普通法教育[M].北京:中國政法大學出版社,2005:101-102.
[6]王康.對民法案例研習教學實踐的思考[J].法學教育研究,2015(1):177.
[7]劉鐵光.法律碩士(非法學)法律人的能力培養(yǎng)[J].當代教育理論與實踐,2016(5):174.
[8]唐孝輝.司法改革背景下民法實例研習課程設置構想[J].北華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15(4):141.
[9]袁鋼.法學專業(yè)實習中案例研討教學法的運用[J].中國法學教育研究,2016(4):108.
作者:朱繼勝 單位:廣西民族大學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