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陶瓷課的美術教學探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開設陶瓷課,陶藝活動能訓練學生觸覺的敏感度,冷與熱的比較,硬與軟的不同,著眼于學生的協同發展,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給學生的創作提供廣闊的空間,切實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拓展訓練學生創新思維。形成社會所“必需”的品格和“關鍵”的能力,把“核心素養”落實到美術課堂上。
【關鍵詞】陶瓷造型材料紋樣
引言
陶瓷課“造型表現”學習領域內容主要涉及三大部分。一是造型的基礎知識和原理,包括形狀、線條、顏色、空間、肌理等造型元素及對稱、平衡、對比、節奏、變化、統一等造型原理;二是學生核心素養方面,通過陶瓷課的開設培養學生動手實踐能力和空間思維能力;三是學生情感價值觀的培養,在實踐中,學生會不時體會到動手制作的樂趣和成就感。
一、陶瓷的造型特點———營造學生空間立體感
筆者認真分析“造型表現”目標與陶瓷造型之間的相關性,節選其中適合中美術教材指導思想的學習內容。在造型表現主題學習中,教師將涉及到線條,空間,形狀等造型元素和均衡,重復,對比等造型原理。通過教學實踐,筆者發現,學生的空間三維感覺僅局限于視覺層面上。泥塑的捏制比紙上談兵更能讓學生感受到空間立體感。比如,捏“筆筒”課例的安排,學生在捏制筆筒的時候,就時刻感受到三維立體感覺,空間感覺加強,進而提高了空間立體感。這比學生在紙上空憑想象畫出筆筒的空間立體感的效果會事半功倍。這就是傳統美術課與手工制作課所不同的。研究證明,學生的空間立體感不是憑空而來的,而是在生活經驗中積累的經驗,這種經驗影響到學生空間立體的感覺生成。陶瓷課的教學正是培養學生空間感覺的經驗,相比起其他課程的開展,會有非常大的優勢。學生在課上會借助于觸覺,視覺,感覺,運動覺等多個感官,這些感官協調配合,幫助學生展開學習,完成陶瓷作品的完成,學生就這樣在不知不覺中形成了空間立體感。鍛煉了學生的空間想象能力,這對于學生學習其他涉及到空間想象的課程大有益處。
二、陶瓷的材料特點———提高學生觸覺敏感度
就陶瓷材料才說,美術教材主要是設計兩個方面的內容認知,一是陶瓷制作技法,二是在練習中熟知陶泥的特性。陶瓷制作技法主要包括捏、揉、團、壓、刻、搓、盤這七個基本技法,在制作中,我們不會只使用一種技法,通常是幾種技法結合。“捏”是最常用的一種技法,這是學生最初接觸陶泥所使用的簡單方法,手指配合捏泥巴,捏出一些簡單的造型,“捏”可以讓學生的手指接觸到陶泥,感受陶泥質感。這時需要學生注意的是,要選擇干濕適度的陶泥,陶泥過干容易龜裂,陶泥過濕就容易垮塌,要在實踐中摸索出最適合的泥料濕度。也要注意制作的時間,手指在制作的時候,會帶走一部分水分,捏制時間太長,會影響到作品的塑造性;“揉”就是把泥放在手掌心反復揉搓牽拉,就像揉面團一樣,把泥里面的氣泡趕出來,把泥揉成熟泥;“團”把陶泥在手掌心揉成一個個小泥塊,團成一個個球狀的泥塊;“壓”就是把陶泥放在案板上,用手掌或者工具壓成片狀;“刻”就是用泥塑工具,在泥上雕刻,把泥土的表面形成高低不平之勢,或凸起,或凹陷;“搓”就是先把泥團成球狀,然后放在案板上,用手指和手掌用力均勻的把球狀搟成條狀;“盤”就是把泥條按照順序層層的首尾相連,盤筑起來,塑成想要的形狀。所有這些制作技法,在學生的日常生活中,已經有些許體驗,但是還沒形成完全的整體認知。陶泥課就是正好讓學生通過實踐,轉化成生活經驗,完成知識系統的建構。
三、陶瓷的紋樣特點———培養學生的觀察力
不同的歷史時期,由于經濟、文化、地域特色的不同,人們在陶瓷制作時,都會有不同的紋樣出現,它既是一個時代的象征,又是表達了當時人們的審美觀點。古往今來,陶瓷紋樣的選擇往往集中在有吉祥寓意的動物,中國特色的山水畫,書法漢字等。在小學階段,學生所接觸到的美術語言是點線面,美術手法有夸張,變形,概括和修飾。夸張是造型藝術里的重要表現方式,就是夸大物體的特征,實的地方更實,虛的地方更虛,寬的地方更寬,細的地方更細,這會讓畫面更具有張力和表現力;變形就是改變圖案原有的形狀;概括就是去除繁雜的圖形,簡化形狀,來突出作品的特點;修飾就是通過組合的方式進行添加裝飾,豐富造型的美感。這些手法在語文學科中也有異曲同工之妙,語文的寫作同樣也可以使用到夸張,變形,概括和修飾,可以跨學科跨領域,更好地幫助學生進行理解。總之,我們美術教育工作者要堅信每一個學生都是藝術家,利用自己的專業技能,充分挖掘學生潛在的藝術特質,提高學生動手能力,手腦協調能力。在教育教學中,力爭讓每個學生都能知曉陶瓷文化變遷的前世今生,掌握制作陶瓷的基本技法,設計貼近學生日常的生活美術。
作者:宋靜 單位:桓臺縣侯莊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