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小編為你整理了5篇教學評價論文參考范文,供你參考和借鑒。希望能幫助你在寫作上獲得靈感,讓你的文章更加豐富有深度。
1體育教學評價存在的問題
體育教學評價是一個相對薄弱的環節,這是個無需爭論的事實。雖然近些年來,體育教學評價理論獲得了深層次的研究,但仍沒有完成系統化的總結,更缺少進行全方位的深層次檢驗。從學校評價體系的角度研究,仍存在諸多的問題,總結起來有三個方面。
1.1認識上的偏差
教學評價的每一個環節都是非常重要的,要把握好每一個環節在實踐中的作用。評價的目的很明確,一是幫助教師改進教學方法;二是全面了解學生在某一學習階段出現的各種實際情況,進一步提升學生的自身綜合修養和良好的學習效果。實際評價考核中,老師和學生都有不同程度認識上的偏差,存在著為了完成良好的評價效果而弄虛作假的現象。這種情況的發生,可能與整個社會的大環境息息相關,腐化墮落、不求進取。更有甚者,一部分教師把教學評價當成晉級或者取得榮譽的一種途徑;一部分學生則把評價當成獲得獎學金、獲得學分的一種手段。這是對國家教育法規的一種蔑視,一種對社會不負責任的表現,極大地扭曲了評價的意義,降低了測評的效能。
1.2落后的思想理念
當前,采用數字圖表的形式來進行教學測評的統計與分析。這種評價方式,是與傳統意義上的應試教育模式相統一協調的。所要強調的是結果的客觀性和科學性。雖然可以反映出被評價者的預期能力指標,但卻無法直觀地展示出人的潛能的大小,更不能反映出人的創造性和高級的心理過程,這種評價方式的缺陷在于忽視了人的自主性。
1.3科學性的缺乏
一、一般地說,在教育教學工作中,學生的學習質量取決于教師的教學質量
一個教師的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決定著學生學習成績的好壞,這是毫無異議的。但是在教學實踐中,往往有一些教師教學能力和水平低,教學效果也很差,然而,有的學生由于個人的勤奮努力學習,平時掌握了科學有效的學習方法,或者由于家長的得力輔導,他們的學習成績很高。也有的教師,他的教學能力和水平較高,但少數學生由于各方面的原因,不愿努力學習,他們的學習成績很差。一個教學質量很好的教師和教學質量很差的教師,他們遇到不同的班風、學風和學生整體面貌差距很大的班級,同樣會產生不同的結果,取得不同的成績。面對這些問題,教師當然有責任教育學生,但教育教學實踐證明,光靠任課教師是完全不能解決部分學生不愿學習的問題的。這個問題需要從學校思想政治教育、學風教育、班主任工作、團隊的活動、家長等幾個方面綜合治理,才能取得好的效果。教學質量是教師和學生雙方共同努力的結果,因此,評價一個教師的教學質量,就要深入分析研究形成不同教學質量的各種因素,只有這樣才能對教師工作的不同質量做出準確的、符合客觀實際的、科學公正的評價,也才能增強教師在教育教學工作中的公平競爭力,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如果學校管理者以自己的主觀臆斷和個人的私情及利益關系為出發點,光把文化成績作為唯一的依據來評價教師的教學質量,就會使在學校的教育教學過程中那些思想品質低劣、師德差、教育教學能力和水平低的人,搞投機鉆空子,而讓那些思想品質好、師德高、具有一定教育教學能力和奉獻精神的教師的積極性受到嚴重挫傷。
二、近年來
學校在教育教學評價中出現的不公正、不科學、不符合教師本人實際和學生實際的、片面的、錯誤的評價,導致了教師在教育教學過程中對學生的不公正、不科學、不符合學生個性發展的錯誤性評價。由于教師對學生的片面性的錯誤評價,導致了學生的各種不良行為的產生和發展。這就在學校教育教學工作中形成惡性循環,加劇了教育教學質量的下降,給教育事業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三、要提高教育教學的質量
首先要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提高教師的素質,必須要提高教師的思想水平,大力激發教師的敬業精神和無私的奉獻精神,充分發揮他們在工作中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他們對教育教學工作的極大付出和在付出中取得的成績,要得到符合客觀事實的評價,得到公正的認可。因此,學校在教育教學評價的過程中,要徹底改變唯分數論這個不客觀、不符合事實、不科學的評價模式,要始終按照正確的教育教學理論和教育評價原則,以教育方針為指導,以客觀事實為依據,以公正公平為前提,以激發教師工作的積極性、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為目標,對教師做出公正科學的評價。
作者:桑國雄 單位:臨洮縣第四中學
[摘要]寫作教學過程中引入“分析性評價”能有效激發師生、同伴間的交互合作和協商,利于學生了解評分過程及要點,在寫作中引起充分注意;同時有助于學生自主學習和合作學習能力的培養,促進論文寫作教學和論文質量的提高。
[關鍵詞]分析性評價;英語論文寫作;合作教學
畢業論文是高等院校英語本科人才培養方案中一個重要的實踐教學環節,是檢驗學生科研能力、分析能力、語言與寫作技能的重要測評手段。根據《高等學校英語專業英語教學大綱》(2000)相關規定,畢業論文寫作與指導有兩個目的和意義:一是培養學生的綜合能力、正確的治學態度和科學的研究方法;二是強調創新意識、鼓勵學生表達獨立見解、大膽嘗試,過程重于結果。然而長期以來,英語畢業論文寫作教學與指導重結果輕過程,論文寫作教學和論文整體質量都不盡如人意,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一、英語論文寫作教學現狀
英語畢業論文撰寫屬于特殊的二語寫作形式,要求學生能夠用英語準確、流暢、完整地表達思想,同時符合學術寫作格式及規范,以達到信息交流的目的。目前論文寫作普遍存在的問題是:學生思想、態度上不夠重視,敷衍了事,尤其在論文選題、英文表達、文獻搜集和評價、學術創新等方面問題突出(韋森,2009;羅明江等,2010);教師指導水平參差不齊,論文寫作整體質量不高,更談不上學生科研意識和創新意識的培養。調查顯示,大多數高校未針對英語本科生開設論文寫作課程,僅憑借學術講座和基礎寫作教學無法真正滿足英語本科畢業論文寫作的基本要求;此外,寫作教學觀念和模式落后,片面強調寫作基本規范的講解,而忽略了學生在信息檢索,科學論證及創新思維等方面的培養,弱化了學生課堂參與性和互動性,最終制約了學生論文寫作能力的提升,反映出論文寫作教學中的缺陷與不足。轉變教學觀念和目標,改進課堂教學模式,提高教學效果是優化論文寫作質量及人才培養質量的有效途徑。
二、分析性評價及課堂教學
寫作是一個循環式心理認知過程、思維創作過程和社會交互過程,習作者必須通過寫作過程的一系列認知交互活動來提高其認知能力、交互能力和書面表達能力(Zamel,1976)。目前西方寫作教學的主流形式是“過程寫作法”,主要包括寫前準備,初稿撰寫、信息反饋、反復修改、重寫等五個階段,整個教學過程圍繞這五個階段展開,強調信息反饋和反復修改在寫作過程中的重要作用,讓學生通過寫作實踐學習寫作,幫助其理解和內化寫作全過程。學生修改的前提是基于同伴或教師的信息反饋。Keh(1990)認為詳細具體的反饋信息便于被評閱者“了解讀者對文章的評價態度,了解自己對原來想法的表達程度,文章信息是否充分,結構是否符合邏輯,思路是否清晰,詞和時態的選用是否準確。”傳統的“教師單獨評閱,學生單獨寫作”的單向封閉交流模式不能調動學生積極參與教學過程;傳統的整體評估法也因考核指標模糊,隸屬關系不清等弊端影響學生對分數的理解,不能獲得詳盡的信息反饋,進而無法針對性地進行自我反思和自我修正。建構主義認為,知識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景即社會文化背景下,借助他人(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通過人際間的協作活動實現意義建構而獲得的。
1對象與方法
1.1教學對象
采用整群抽樣方法從2010級臨床醫學專業16個班整群抽取了6個班共371名學生作為循證醫學教學形成性評價干預的對象。
1.2研究方法
采用自擬調查問卷對醫學生授課前及授課后的循證醫學認知進行調查。問卷內容包括對循證醫學的相關知識的了解、循證醫學對臨床實踐的幫助、證據的重要性及病人參與意愿以及醫學生查閱文獻的頻度等。
1.3形成性評價方案及特點
本次教學過程中采用“形成性評價”干預方法,從平時表現評價、教學實踐活動評價、學生自我評價三個方面進行教學過程評估,相比以往的教學方式主要不同點在于教學過程中重點考察學生的知識、態度、能力,體現在教學過程中進行循證病案撰寫、小組討論、自我學結及自我評價等教學環節的拓展訓練;以往教學僅為上課理論講解,學期末考試的終結性評價,不考慮過程中學生的學習反饋。
一、形成性評價注重學習過程的特點
把學生的學習成績分為兩塊,一塊是期末考試成績占30%,另一塊是日常學習表現占70%,日常學習表現的評價包括課堂表現、口語訓練、平時作業、作文、語文活動、獎勵分,各項占一定比例分,設計一個表格,每人一表,記載每生日常學習過程的表現評價,由課代表負責日常記錄。由于實行形成性評價與終結性評價相結合的方法,而平時學習表現又占大頭,這就大大激發了學生日常學習語文的積極性。在教學實踐中,本人不斷總結經驗,應用形成性評價激發學生學習語文的積極性,促進學生的發展,取得了一定成效。那么如何發揮形成性評價的激勵作用,提高語文教學質量呢?下面根據教學實踐,談談自己的體會和認識。
1.形成性評價貫穿到閱讀教學中去
閱讀是中職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閱讀優秀的的作品,可以增強學生對社會和人生的認識,感悟大自然之美、生活之美,體驗作品的思想感情,陶冶情操,幫助學生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把形成性評價貫穿到閱讀的各個環節對于提高學生閱讀作品、體驗情感有著積極的作用。有利于學生獲得及時肯定的評價,有利于學生獲得自信和成就感,培養閱讀興趣,調動學生參與課堂的積極性。如在教學《天山景物記》課文時,我讓學生自選精彩片段朗讀,學生爭先恐后,都發揮出自己最好的水平來朗讀課文,力求表現完美,獲得好成績,經過自評、互評、教師點評,激勵了他們的自信心,也使他們的朗讀水平得到了提高,同時也使他們更深地感受課文絢麗多彩的文學語言。形成性評價激發了學生課堂上的積極表現。同時在與課文相關的問題探討、課堂練習上,學生也希望自己良好的表現能記錄在案,也表現出極大的參與熱情。
2.形成性評價貫穿到作文教學中去
長期以來,作文教學是個重點,也是個難點,很多聽課活動,教師們都避開寫作課,因此研究作文教學也成了教育工作努力的目標。但大多數研究者重視對協作技法的研究,忽略了對寫作興趣的培養,忽略了對文章修改環節的教學。而形成性評價不但可以促進學生主動修改作文、提高寫作水平,而且還可以培養學生的寫作興趣。在教學活動中,我一般分為三個評價步驟:一是作文完成后教師評分;二是學生之間相互評分,提出修改意見;三是學生在總結修改意見的基礎上,重新寫作,然后再由教師和小組評分,這次評價側重學生修改后比以前進步了多少,進步越大,評分越高。每次評分都記錄在案,都作為最終評價的依據。由于既有基礎評分,還有學生評分和進步評分,激勵了學生不斷尋找自身的差距,加強了對文章的修改,大大提高了學生的寫作興趣,尤其是寫作水平較差的學生,在這種評價制度下,對修改或者重寫文章簡直是不厭其煩,客觀上提高了學生的寫作水平。我班有個作文水平較差的學生,初進學校時45分鐘時間只能寫出300多字文章,而且語言多不通順,自從實行形成性評價后,為了得到更多的累計總分,她總是不斷總結經驗,主動重寫文章,每次重寫進步都很大,得到的進步分數較高,一個學期下來,寫作水平提高很快,而且還愛上了寫日記,現在經常在校刊上發表文章。
3.形成性評價貫穿到語文活動中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