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理學課程跨校修讀教學模式探討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2018年9月17日起教育部全面實施“六卓越一拔尖”計劃2.0,開展一流課程建設的“雙萬計劃”。這是在中國高等教育領域掀起的一場“質量革命”。跨校修讀模式在遼寧省于2014年開始在全省高校逐步推進開展,是一種利用部分精品開放課程資源,在線上和線下共同進行的一種混合式教學模式,是遼寧省自建教育資源共享平臺(酷學遼寧),將省內的部分精品開放課程放在平臺之上,提供課程資源的稱為“建課方”,使用課程資源的稱為“用課方”,由“建課方”提供課程教學視頻、習題、教學大綱、測試題等資源,“用課方”根據本校人才培養方案和培養目標,選用平臺上合適的課程,并自行安排線下授課進度及授課方式。用課方和建課方的任課教師組建教學團隊,共同對學生進行線上線下輔導答疑,期末考核由用課方設定考核方式,學生的分數、學分經用課方和建課方共同認定,方為有效,故稱之為“學分互認”。截至目前,遼寧省內近40余所高校的7萬余名學生已通過跨校修讀獲得了學分,初步建立了學分互認制度,為遼寧省創新人才培養機制提供了范例。雖然遼寧省在跨校修讀學分認定方式上進行了積極的實踐與探索,但在廣度和深度上還有不足。本文就目前遼寧省跨校修讀模式存在的問題及筆者在實踐中利用翻轉課堂進行跨校修讀模式教學的做法,從金課建設視角提出改進的建議。
1跨校修讀模式存在的主要問題
(1)教學模式傳統、單一。跨校修讀模式很好地利用了線上資源,使學生的學習時間更靈活、學習方式更自由,對難懂的知識點可以反復觀看視頻,從而達到學懂學會的目的。但是此模式依然屬于傳統的授課模式,及“講-聽-練”模式,并沒有實現智慧教學的手段,也就是我們常說的“翻轉課堂”,達不到最佳的學習效果,教師依然屬于滿堂灌似的授課,學生只能機械被動地接受,這些都滿足不了現代教育信息化背景下學生的真正需求,不利于學生能力水平的培養和提高。(2)教學形式缺乏實踐性。管理學是一門實踐性非常強的課程,需要理論聯系實際,但是跨校修讀模式最大的缺陷就是難以實現學生動手操作、直接實踐,從而造成學生對艱澀的理論不是很理解,當然就很難運用于以后的工作實際當中。在線上只能進行案例等管理情節的簡單介紹,不能進行現場演練或者模擬操作,使得學生只能被動接受理論灌輸,沒有實踐感知,所學理論隨著時間推移也就慢慢流失了,實際上,整個學期下來,最后在腦海中留存的知識也所剩無幾了。要提高學生的學習效率,當前較為有效的方式,就是實施線下翻轉課堂的設計。(3)教學內容不能與專業特色相融合。專業特色的培育是全面振興本科教育的抓手,是新時代高教40條對本科專業建設的基本要求。管理學課程是管理類專業的基礎課,但各專業的培養目標不同,知識點的重點和難點設置都有所不同,這就要求管理學課程在講授中能融合專業特色,突出專業特點。跨校修讀模式的線上教學內容,并不能做到這一點。
2翻轉課堂在管理學課程跨校修讀模式中的實踐及教學建議
(1)過程設計,環環相扣。翻轉課堂是典型的混合式教學方法的應用,混合式教學要求課前、課中、課后都要進行縝密的教學設計,包括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教學設計的關鍵點、教學設計的思路都要足夠清晰,并且按照教學設計,給學生下發線上學習任務清單,供學生在課前自主完成;課中依據目標,自主嘗試實踐,并進行師生交流互動,完成實踐體驗;課后再進行理論聯系實踐,自主提煉認識,達到自主學習并加速知識的內化。以“管理溝通”為例,具體說明:〖教學目標〗理解溝通的涵義;明確溝通的內容及特征;了解人際溝通和管理溝通的區別;能提出管理溝通的建議。〖教學內容〗溝通的涵義、特征;人際溝通及管理溝通。〖教學方法〗討論式教學法、案例分析教學法、游戲教學法、頭腦風暴法、模擬教學法、情境教學法等。〖教學設計的關鍵點〗以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主動學習為目標。〖教學設計的思路〗以學生為主,教師為輔,教師“授之以魚,不如授之以漁”;在教學設計上,步步為營,循序漸進,如先進行溝通的引入,再進行人際溝通,最后才是管理溝通的情景設計。再就是以學生小組為單位進行團隊合作,通過小組討論、交流、發揮團隊的作用,進行知識的再構建,達到創新發展的目標。〖課前任務清單〗①溝通的重要性?②什么是溝通:溝通的各種構成要素;③溝通的過程:溝通漏斗的存在;④溝通的影響因素:情緒、生理、社會因素等;⑤溝通的障礙:如何克服;⑥如何有效地提升自我溝通的技巧;⑦組織溝通的類型;⑧如何實現組織溝通的有效性?學生通過在線平臺系統學習以上理論知識,課堂上通過創設了3個游戲,一步步讓學生體會什么是溝通、什么是人際溝通、什么是管理溝通,游戲結束后進行小組討論,總結日常生活中同學之間的人際關系現狀及分析以后在生活中怎么辦、在工作中如何做?最后要求學生課下以小組為單位寫出總結報告。通過一系列的翻轉設計,原本是藝術設計專業的學生,對經濟管理類課程興趣度并不高,但整個課程發現所有學生都能全情投入,甚至感觸頗深主動發表自己的感受,教學效果非常好。(2)全員參與,不搭便車。高教40條積極建議高校推廣小班式課堂教學、混合式教學模式,進行翻轉課堂設計,同時加大智慧教室建設力度,為高校全面構建線上線下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打好基礎。打造金課,進行翻轉課堂設計,在教學組織上也要有所突破。本學期筆者所進行的管理學課程嘗試,是將課堂學生分成6個小組,每組6-8人,進行協作式學習,每組按照班級學號排序,并按照順時針方向就坐,方便課堂監督學生的參與程度,從而極大程度地降低了搭便車的現象。(3)啟迪思考,需求導向。以建構主義原理進行課堂教學方法的總體設計,充分滿足學生的需求,以學生的需求出發,最大程度地將學生的需求與課程設計相融合。有效的大學課堂應該強調學生的高度參與,怎樣提高學生的參與度呢?符合學生需求的課堂,才會有學生的參與,通過創設情境,使學生積極思考,廣泛參與,如讓學生分組調查:學生不喜歡教師的講課方式有哪些?教師不喜歡學生的聽課方式有哪些?參與對話,通過構建課堂總結環節讓學生參與教學設計,從而達到培養學生參與學習的目的。(4)教學管理,關注考核。在教學管理上也要精心設計,以充分調動學生積極性為目標,從教學-教師-學生三方面綜合入手進行系統設計,如筆者本人在教學管理中,將每個課堂的學生除了正常分6組外,還進行了課外小組的選配,如設置了助教組、紀律組、后勤組、反饋組、娛樂組、新聞組,通過不同組的分工,學生各司其職,完成各自的任務,每位同學都表現出了非常高的學習熱情,完成的任務比老師想象的要好得多,通過分組,進而也帶動了學生課程學習的積極性。在課程的考核內容和方式上,聚焦目標實現———以學生能力培養目標為中心;圍繞重點難點——合理確定知識點的難易度;推敲教學過程———合理設計教學過程(課前、課中、課后),力求形式合理;深度考慮學生的需求———一切以學生為中心,不斷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在具體考核方式的選擇和運用上,我們通過平時考核和期末考試相結合,重點考核平時成績,具體分為線上和線下兩部分,見表1。
3結束語
金課建設是課堂教學的一次革命,強調推動混合式教學、小班授課和翻轉課堂的形式,提升教師教學能力和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建設金課,告別水課,是進行高校課堂教學革命的使命,是體現“以大學生為中心”理念的“最后一公里”,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標準的具體化、操作化和目標化。以金課標準通過不斷采用更加形式多樣的混合式課堂教學形式,是提升遼寧省跨校修讀模式的有效途徑,以上筆者在教學實踐中對翻轉課堂的應用,極大地調動了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提高了學習效率,對更好地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引導學生進行自我管理、主動學習做了很好的嘗試。但遼寧省跨校修讀模式在運行中除了上述筆者提到的問題之外,還存在諸如,課程考核方式僵硬;建課方和用課方在課程體系、教材、課程性質方面很難達成一致;資源共享平臺的建設和維護相對當前一些智慧教學平臺明顯落后,難以滿足教師和學生的需求。提高課堂教學質量,全面提高本科教學質量是本科教育改革的目標。認真貫徹落實《教育部關于進一步深化本科教學改革全面提高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以打造金課的標準,通過線上線下混合式教學模式與翻轉課堂的深度融合,全面提高遼寧省跨校修讀模式的運行效國,必將為遼寧省跨校修讀教學模式的升級發展帶來更好的發展機遇。
參考文獻
[1]趙前程.經管類專業管理信息系統課程“跨校修讀”教學模式探討[J].中國管理信息化,2018(6):206-207.
[2]劉紅紅.應用型高校《管理學原理》課程翻轉課堂模式設計與實踐[J].高教論壇,2017(5):66-69.
[3]左雪梅,周燕.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校管理學教學中的研究與應用[J].大學教育,2014(3):90-92.
[4]江紅霞,段玉璽,袁玲,等.“互聯網”背景下高校大學生在線學習跨校修讀學分工作研究與實踐———以沈陽農業大學為例[J].中國教育信息化,2017(17):68-72.
作者:杜海玲 單位:遼寧對外經貿學院國際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