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現代教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現代教學理論改變了傳統教學的被動學習方式,更側重于學生智力的開發與綜合能力的培養,不僅要掌握基礎的文化知識,還要養成獨立思考及判斷能力,發揮學生的能動性,培養學生學習的興趣,培養學生獨立獲取知識的能力。現代教學理論帶動了教學目標的改變,促進了新的教學方法的形成。
二、現代教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
學方法存在的問題
1.教學目標不明確。
現階段小學教師在數學教學中缺乏明確的教學目標,沒有意識到學生是課堂的主體,導致課堂效率低,學生對小學數學的興趣不足。
2.教學方法單一。
很多小學數學教師沒有意識到小學生對簡單數學基礎掌握的困難性,不懂得運用新穎的方法進行教學內容的理解與拓展,教學內容局限于書本,課堂情景枯燥單一,缺乏與生活實際的結合,阻礙了學生的創造性與求知欲望。
3.教學評價不到位。
課堂教學評價是通過系統分析對教學質量與學生的學習效率的價值做出評判的過程,是教育教學重要的一部分。及時性與全面性的評價有利于對學生的客觀性認識,有利于老師對學生進行有針對性的教學。現階段我國小學教學評價比較模糊,很難實現其積極的價值。
三、現代教學理論下小學數學教學方法的改革
1.把握教學主體、運用新興教學手段。
面向小學生的教學內容一般都淺顯易懂,比較簡單和規范,可以采用以提高學生興趣為主的教學方法。教師在課堂上應積極的采取形象生動的教學手法,為學生創造一個活躍、具有感染力的學習氛圍,以此提高學生的興趣,激發學生的情感,有助于學生更好的理解教材,進一步提高學習的效率。計算機、多媒體的出現為現代教學提供了新的手段,多媒體具有趣味性可以將抽象的數學概念與思想直觀的表達出來,讓小學生們更容易接受,融入教學情境并激發學習的興趣,同時也增強了小學生們的創造性思維,將實際生活與數學學習結合起來,有利于課堂氣氛的活躍,有利于增進老師與學生們的情感交流,有利于培養學生解決問題的學習態度。
2.建立和諧的師生關系,創建良好的學習氣氛。
現代教學理論更強調教師與學生的互動環節,倡導學生在教學中作為主體地位,主動獲得知識,發揮學生的能動性,老師作為輔導者,起到引導學生獲取知識與技能的作用;新教學理論下的教學方法也更趨于靈活多樣的形式,把班級教學、分組教學聯系起來,在注重個體差異的前提下,組織并探索多種多樣的教學形式,更重視教學效率,即花費較少的時間、精力,達到最理想的教學效果。教師要有深入了解學生,建立師生溝通的良好策略,加強師生之間的學習與生活交流;樹立民主觀念,互相尊重,平等共處,實現教學方法與教學評價民主化、全面化;創建良好的學習氣氛,實現師生之間真正的和諧關系。案例:小學數學五年級下冊《分數的基本性質》的教學片段:師:山里有一個農夫,他有一塊地和3個兒子。某天他把這塊地平均分成3份,給其中的一份大兒子,也就是這塊地的1/3給大兒子;二兒子比較貪心,他說要兩份,于是農夫把這塊地平均分成6份,給二兒子2份,也就是這塊地的2/6;三兒子更貪心說要4份,于是農夫把這塊地平均分成12份,把其中的4份給了三兒子,也就是這塊地的4/12,對于這個故事,同學們有什么意見要發表嗎[1]?生:我認為是三兒子得多了地;生:我認為他們都一樣多,兄弟間他們不應該爭吵;……師:看來我們班上出現兩種意見,請同學們運用自己桌上面的三個正方形紙片當做是一塊地,自己動手分一分,看看哪種意見是合理的?這種教學方式的提出體現了民主、平等的師生關系,教師沒有對學生的回答做出立刻武斷的答復,而是選擇讓他們自己進行驗證,激發學生的創造力與探索能力有助于學習效果的提高。
3.關注學生心理,培養良好學習風氣。
小學生的學習心理容易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老師要密切注意學生心理,為學生創造愉快的學習氣氛,讓學生以愉悅的心理,強烈的好奇心徜徉在知識的海洋里探索新知識,形成良好的學習風氣。要提高小學數學教學質量,必須對教學方法進行改革。我們應將提倡以現代教學理論作為指導,明確教學的目標與方向,針對現階段我國小學數學教學的現狀與問題,發揮教師的主動性與積極性,對教學方法進行有效的總結與改革,有力的推動我國小學數學教學水平的提升。
作者:王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