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對話教學理論的小學數學教學設計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基于新課改的視野背景,小學數學課堂逐步引入了對話教學,努力實現結合生本的對話教學設計新模式,促成了數學課堂教學的新形態,發揮出事半功倍的教學潛力與作用。本文立足于目前小學數學的教學現實,重點分析和探究了對話教學理論的目標設計及其實踐應用,并積極探索推動其實施的合理對策。
關鍵詞:對話教學理論;小學數學教學;設計研究
新課改教育環境下,教育者愈加關注溝通互動式的課堂教學形式,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普遍開始運用對話教學理論,學校高度重視師生之間的對話合作環節,同時實踐證明也獲得了優秀教學成果。對話教學以話題的導入為引領,再針對此問題,展開師生之間的層層有效對話,最終完成教學目標。數學教師應當深思并探討怎樣開展有效的對話教學,以推動數學教學質量的提高。
1對話教學理論中話題的設計類型與基本要求
導學性話題又可稱作鋪墊型話題,旨在引導學生逐步接近問題的解決。這類話題通常具有較為集中的指向,直接揭示數學知識的本質屬性及要義,一般適用于教授數學概念或規律。其功能在于它的導引作用,即按照教學目標與學生現狀的需求,引導他們學會利用自身積累的知識經驗,借助某些循序漸進的感知以及體驗,實現對數學知識架構本質的理解,進而建構起科學的數學模型。思辨性話題也就是可以引發師生展開爭論性對話的話題,通常具備適宜的難度,偶爾為擴充思維空間與容量,也能夠加強話題的開放性。爭論性話題可以為辯論雙方創造獨立思考與傾聽各種聲音的機會,同時又能營造各自充分說理情境。并讓學生在認知方面去偽存真,從而達到辨明真理的效果。該類話題圍繞學生思維的關鍵節點、新知識點的探究位置以及錯誤的澄清糾正處進行設計。拓展性話題即在實現主要目標之后,為深入拓展思維所引發創造性想象的話題,一般用于學生課程結束時的對話階段,具有一定的挑戰性和現實性。學生在解答問題過程中,要從知識庫當中依照生活原型提取數學模型,然后予以詮釋,其實質即將數學知識回歸到實際生活中去,進而有效拓展了學生的思維實踐能力。拓展性話題通常運用在新知識或者重難點處,學生要在探究時歷經數學知識的再創造過程,從而順利實現數學知識的建模。拓展性話題有助于培養學生的思維水平、合作意識、開放心態以及科學探究精神。話題設計的基本要求是應當具有價值性,即教師要擅長著眼于數學知識本身的結構與邏輯系統,將話題的啟發點指向課本的重難點,并使其承載特定的目標要求,賦予其數學價值。有價值的話題一般有學科自身較為明確的主要認知目標要求,并且還蘊藏了部分非認知性目標以及切合學生現實個性發展的目標。
2小學數學對話教學模式的設計實踐
2.1聯系數學教學的現狀,有效融入對話教學
對話教學活動的具體開展,一個首要基礎是應保證師生處于平等的對話地位,教師必須從小學生的視角出發,以他們的語氣和心理認知水平進行溝通,且耐心探討數學知識點。例如在講解圖形認識的一節課時,教師需要深入分析課本,并應用合理的生活情景,恰當地引入話題。在上課前需要認真研讀教材內容,即主要引導學生認識和熟悉平面圖形,然后將此作為教學重點,應用多媒體展示實際生活中容易接觸到的長方形和正方形等各種四邊形的物品。在幻燈片里合理展現,以此來吸引學生的注意力,并適時給予他們正面積極的鼓勵,師生共同交流和探討平面圖形的概念,并引導學生參與到圖形規律的整理過程中,以此順利代入幾何知識的探究。計算機課件的播放刺激了學生的視覺感官,也啟迪了他們的空間思維,這樣可以鼓勵他們同教師共同分析與理解每一圖形的具體特點。
2.2培養自主學習的習慣和能力,準確定位問題
小學階段是學生儲備知識的大好時期,不同學生個體均在接收同樣的數學知識,但大部分還是會由于個人因素而存在差異,這時教師就應當觀察學生,并分析和判斷不同學生知識接受的程度差別,然后制定出適用于學生自主學習的方案。比如在講解方程式的內容時,可以先安排學生課前預習,布置適宜的任務,讓他們將自己認為困難的部分知識內容寫在紙上,并在課前交給教師,在第一堂課結束后加以復習,再反饋掌握程度。在同學之間探討商議的前提下如果仍存在不理解的地方,就可以在下次上課以前詢問教師。
2.3創設情境,激發對話主動性
對話教學要結合具體的教學情境。由于小學生的年齡特點,小學生表現行為為好動,注意力不集中,精力容易轉移,因此,在進行對話教學時,教師要根據學生的表現特點,結合教學內容,創設生活有趣的教學情境,以調動學生參與對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
2.4勇于探索并應對問題
針對數學知識的疑慮和執著,都是為了有效解決問題。教師需要教育學生在初步學習數學時,要樹立勇氣,不言棄地去探尋答案,然后學會應用課堂所學的數學知識判斷和研究實際生活中的問題,從而找到答案。這就要求教師在講解新知識前,明確提出恰當的問題,以此來激發學生的興趣,并引導創建小組來展開探討和商議。在此環節中要求師生完美配合,教師需要指導學生運用正確的思考模式。譬如運用數學的歸納法,能夠引導學生試舉生活中的實例來說明,如上衣、褲子和鞋同屬于一類物品,即生活用品。
3結語
現代數學教育理論提倡一種新型的教育理念與嶄新的教學文化,即在教學中依托教材文本與課堂環境之間激蕩起的心靈共振與呼應。誠然,師生之間的相互對話標志著優良的教學循環關系,而對話式教學的話題設計仍存在許多途徑、與對策,需要教師積累與總結。此外,教師應把握對話教學話題設計的操作契機,將問題設計成有益于對話教學的思考性話題,推動學生數學思維與能力的發展。
參考文獻:
[1]滕艷華.小學數學教學中對話教學設計與實踐嘗試[J].新課程(小學),2016,(01):246.
[2]王雪琴.談小學數學對話教學話題的設計[J].新課程(小學),2012,(01):50.
[3]毛銀平.優化小學數學對話教學的話題設計[J].新作文(教育教學研究),2011,(23):32.
作者:王洪修 單位:山東省菏澤市巨野縣龍堌鎮張樓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