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財務分析課程教育教學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以任務驅動教學模式為導向設計模塊化教學任務
依照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要求,在教學過程中實施項目任務教學培養方式,將企業財務分析工作中涉及的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財務報表綜合分析、營業收入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利潤分析、資產結構及效率分析、資本結構及效率分析、財務報表綜合分析任務,設計為十個職業能力模塊,創設真實任務的問題情景,并完全按照企業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來設計教學內容,突出財務分析操作的真實性和職業性。這種任務驅動式教學方法由于設定目標任務讓學生收集相關資料來解決問題,從而激發他們求知的渴望和調動他們主動查閱資料解決問題的積極性。
(二)根據職業能力和崗位知識組織教學內容
根據典型財務分析工作職業能力的要求,組織安排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閱讀與分析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從事財務報表的閱讀與分析崗位工作能力。通過不斷努力探索適合高職學生特點的教學方法,如:啟發教學法、研討教學法、分組教學法、案例教學法、形象教學法等。在整個教學過程中教師提出啟發性的問題讓學生思考,然后讓學生分組討論,最后教師提出一些建設性的建議,這樣師生進行了充分互動,提高了學生的學習興趣。
(三)設計《財務分析》課程教學項目
《財務分析》課程教學項目包括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所有者權益變動表、財務報表綜合分析、營業收入分析、成本費用分析、利潤分析、資產結構及效率分析、資本結構及效率分析、財務報表綜合分析等教學模塊。在教學模塊的設計上,可將每一個項目分別設置幾個相關任務,每個任務內含具體的能力,包括應知能力和應會能力兩部分,應知能力為應會能力服務,任務的深度要參照高職教育標準,按照國家職業技能標準達到初級資格水平。圖1為《財務分析》課程內容構架,描述了課程模塊。
二、《財務分析》課程教學情景設計
《財務分析》課程在教學過程中,教師可以有目的地引入或創設學生比較熟悉的企業某一特定時期的經濟業務資料,這樣可以調動學生對該企業的興趣和求知的欲望。通過教師講解,讓學生完成對該企業所有經濟業務的憑證登記和賬簿登記工作并完成會計報表的編制,這樣可以讓學生置身于企業之中,從而幫助學生理解教學內容,通過對會計報表的編制和分析,可以更好地提高學生的認知水平,使學生的感情狀態得到最優發展。
(一)根據教學目標創設情境
情境教學只是一種教學手段和方式,它要為一定的教學內容和教學目的服務,教師進行情境設計時要時刻以教學目標為準繩。情境設置的目的就是為了幫助學生更好地完成教學任務,所以情境設計要合理設計,精心謀劃,要有針對性,要與教學內容緊密聯系。同時也要使情境有一定的價值,有助于學生發展自主學習和合作交流,不應單純為設置情境而設置情境。
(二)《財務分析》課程教學利用多媒體手段
多媒體教學可以將抽象的財務分析理論用比較直觀形象的單證、圖片、實物、影音等形式,展現在學生面前,讓學生更容易接受。為了豐富學生的知識量,多媒體教學可以補充更多的教學內容,也可以充實更多的案例內容。通過多媒體手段可以提高學生的操作技能,提高他們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創設教學情境,讓學生設計方案,不同組別的方案進行對比、分析,可以訓練學生現場的控制、反映和應變能力。
(三)創設真實情境,讓學生參與表演
運用實物道具創設真實情景場面。財務分析課程是對企業會計核算結果加以評價分析的課程,課程教學中可以創設真實的企業場景。通過該課程的學習,能夠讓學生了解企業核算結果的好壞進而總結經驗,提出改進的方法,讓更多的會計信息使用者了解企業信息。以某一企業某年度的真實經濟業務為例,采取分組的方式,分成出納崗位、總賬會計崗位、成本會計崗位、報表會計崗位等,分別由不同的同學來擔任,進而了解不同崗位會計之間的勾稽關系,將最終形成的會計報表由所有學生進行分析,找出存在的問題,提出改進的方法。通過這種訓練可以提高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增強學生的自信心。如以資產負債表創設真實情景,讓學生們扮債權人、投資人、經營者等不同學角色。在報表分析前,需要搜集材料,當進入角色時需要描述自己對投資人等情況信息了解,而投資人也要準備相關的知識來應答債權人的提問等等。然后角色互換,這樣學生就成為知識的構建者,從而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學生能夠把自己所學的以及所收集的語言知識表現出來,展現給大家看,也容易激發他們再努力學習的動力,同時通過真實情景,也容易加深學生對所用知識的記憶。
作者:張金壽 董恒英 單位:淮南職業技術學院經濟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