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管窺美術教學中素描的教與學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在素描教學中引導學生帶著靈動的思維去“看”
“看”在這里側重于觀察之意,也有思想、思考之意。我要求學生是全神貫注地看,而不是膚淺地觀察寫生對象。映入眼簾的對象在光線、形體結構、形象特征、比例等方面有哪些突出的特點、虛實如何變化、最佳構圖角度、光影的走向等等,把這種觀念和方式作為學習內容與方法引入課堂,目的是從感性角度調動學生的思辨能力。因為“看”從接受學的角度來說,從物象身上得到的種種信息有相當一部分是從看到后通過直覺的分析與想象的思維反饋得到的。從另一個角度講,“看”是把大量優秀素描作品的元素作為知識整合積累的過程。所謂見多識廣、厚積薄發就是這個道理。只有接觸過大量的優秀作品,才能迅速培養出高品質的鑒賞能力,盡快積淀美術專業人才必備的空間思維能力。看,作為教學方法中的第一個環節,可以說有舉足輕重的作用。它的導向性貫穿后面的整個教學過程,為后面的“講”提供了良好的基礎,看的過程同時貫穿于作畫的始終。
二、“講”是一個通透的過程
“講”是指教師一定要深入淺出地將有關素描的概念、作畫程序等內容從理論上講清楚,使學生明白素描本質上是通過形體結構、明暗關系、比例、虛實關系的處理達到制造空間的目的。它比以往的“立體關系”更進一步、更全面,它不僅是要求單一物體的立體關系,而且是多組物象的空間縱深。講,除了講述條理化的概念、規則,更重要的是通過一些生動的范例和范畫詳加說明,力求化理論為直覺、化繁雜為淺顯、化枯燥為情趣。只有這樣,才能有利于學生的理解,才能更好地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三、在潛移默化中正確處理
“想”與“做”“想”與“做”主要是針對學生作畫時容易盲目設定的。“想”是指學生在寫生對象前不急于動手,而是構思畫面構圖甚至想象出畫面已完成,從這些純粹抽象畫的腹稿中得出清晰的繪畫思路,想象力的開發是美術教學的重要內容。想,作為創作的開始就是希望把課堂變成激活學生想象力的場所,學會創造真正的空間,它的直接好處是能有效地把學生從模式化思維改變為具有空間想象力的抽象性思維。思維方式的轉變對美術教學有著極為重要的意義。“做”是“想”的結果化,“做”的具體結果能夠證明“想”是否合理,是否與預想的結果一致。同時,它是作業訓練不可或缺的環節,是訓練和檢查學生綜合表現能力的最好方法。對如何“做”,教師應當給學生明確的規定,也就是有限制、有要求。舉例說,選擇某個角度去表現對象,這是要求在限制中去表現對象,規定學生在畫面的右上角作小幅構圖,但必須簡潔、概括,雖然沒有細節描述但卻構思完整、光影分明,這是對學生空間構思和想象力的訓練。然后根據小構圖畫出正確的素描作品,這時學生就必須考慮表現手法的問題、空間質感等問題,這是對學生綜合表現技能的培養。從這里我們不難看出,在充分表現學生想象力和表現力的同時要注重學生專業技能的訓練,只有這樣,認真的觀察和細心的構思才會有堅實的根基。
四、“展評”是學生鞏固知新的重要保障
對作業進行隨堂展評,它實際上是對整個教學過程和教學效果以及暴露出的問題進行總結性歸納。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考慮到的教學內容上的重點和難點,但并不意味著每個學生都能掌握和解決,往往或多或少地表現出一些缺陷和不足,作品展評能直接反映出這些問題。教師如果能抓住這個機會,就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使學生對作品的過程記憶猶新,教師的分析講評就能最大限度地被消化吸收,經驗和教訓會很深刻地帶入未來的學習之中。同時,這種反差又是在和同學作業的比較中得出來的,因此歷久彌新、印象深刻、效果明顯。我們更應看到,對具體作品的展評,會使學生對先前未知領域豁然開朗,對不成熟的構思產生修復效果,這種狀態無疑是思維上的進一步開放,認識上的升華。以上四個環節的核心是創新化和條理化的教學過程,它把知識內容的傳授由表及里剖析成不同的平面,以便更有效地被學生掌握,但這些平面通過教學過程最終還是被還原為透徹的理解與把握。這種教學方法對教授對象———中專生身心和知識的獲取特點有充分的估計,所以重視營造感性氣氛成為貫穿課堂內容必不可少的基本前提,即便是在講解枯燥的概念時,也盡可能以實例輔助說明、以求生動形象、淺顯易懂。我常常看到,那些思維活躍、愛想敢問的學生總是顯得有靈氣,學什么都輕輕松松,卻又能掌握要領,這就是啟發了我們是否意味著應該把這種發生在個別學生身上的現象看成是能給通過教育培養學生的健康心智。這種思想與素質教育相吻合,是教育可以普遍實現的目標,所以這種環環相扣的教學方法的目的就變得十分清晰,那就是通過知識的傳授,思維意識的轉變,使學生在掌握基本技能的同時,更應使其成為具備豐富想象力和扎實表現力、全面發展的中等專業人才。
作者:孟慶欣 單位:青島市城陽區職業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