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問題探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高職教育教學的核心目標就是培養高技術能力的實用型學生,以學生為中心,以能力為本位。當下高職教育教學要想實現可持續發展,必須牢牢抓住教學質量這一核心內容。本文首先對當下高職教育教學質量作了概述,然后深度剖析了三大制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分別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重在強調讓高職教育教學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契合社會行業發展的需要。
關鍵詞:高職教育;人才培養;專業課程;創新改革
前言
教學質量對管理來說是科學規劃教學過程的根本體現,對育人來說更是讓人才向著德智體美勞全面素質綜合發展的根本保證。自從國家教育部頒布實施《關于全面提高高等職業教育教學質量的若干意見》以來,很多高職院校都把“提升辦學質量,充實文化內涵”作為其改進的方向,也顯著提升了高職畢業生的就業技能,改善了廣大高職畢業生的就業形勢。但是隨著新世紀經濟社會的不斷發展,國與國、企業與企業的競爭越來越多地轉向為創新技術、高端復合型的競爭,也對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提出了新的要求。故此,本文就當前經濟形勢下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所存在的幾個問題進行分析,并探索關于提升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方法和手段,以期能給當下各高職院校甚至教育教學部門提升教學質量提供啟示性建議和幫助。
一、當下制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
(一)教育理念存在誤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
發展職業教育既是使得高等教育大眾化,從而提高整個國民素質的時代需求,也是為了滿足社會經濟發展的不斷需要。然而,在日新月異的認知環境下,許多高職院校對其教育和辦學的理念仍然存在著一定程度的誤讀,這種誤讀的直接后果就是模糊了他們對人才培養目標的設定。理論上說,高職院校確立人才培養目標,應當考慮其自身的辦學定位和性質特點,最后必須滿足高職教育發展的根本需求。然而在很多高職院校中,對自身人才培養的目標,沒有經過專門的研究,也缺乏一定意義上以就業為導向的考慮,比較盲目地跟隨大眾的趨勢,缺乏自身的特色。這種看似普適化的教學模式卻越來越難以滿足個性化的社會行業需求,最終的后果無疑那些高職院校生源上不來,就業出不去。一個高校要想能夠真正找準自己的辦學方向,就必須明確了自身的辦學定位,把培養目標和自身的特點與條件相結合,從而科學的、嚴格的按照自己的層次規劃來培養人才。只有這樣,所塑造出來的人才,才能真正適應當今社會不同行業的需求。當然,這也是提高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首要基礎。具體來說,如果普通高校把重點放在培養學生的認知和研究能力,最終目的是為了培養綜合性人才,那么高職院校就應重點培養實踐技能型人才,注重學生的實踐能力和實用技能,探索出一條適應高職人才的培養模式,確保其高等教育質量。
(二)教學評估不完善,考核指標過于片面
近幾年來我們國家的許多高校在評估課堂教學質量時基本上都采用指標量化的模式,量化的結果重在強調質量評估的精準性和客觀性。必須承認的是,這種指標量化的模式能夠在一定程度上對知識的系統化、規范化傳授起到積極作用,克服老師們在課堂授課時的主觀性。但是過于硬性的條條框框反而也會扼殺主動性和創造性。從教學規律的層面上說,講授的形式越是達到高的水平層次就越具有自由性和獨特性,而這種簡單量化硬性統一的指標模式,與學術的自由精神相背離,真正受學生歡迎的高水平教學絕對不會受限于這種評價標準。在現階段,一個學期和一個學年度教師的教學工作表現往往成為許多高職院校對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的主要依據,同時考核指標也比較片面單一。很多高職院校主要側重于考核教師的教學方法,教學態度以及教學效果等內容,而忽視對高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的貢獻程度以及教師在實踐教學能力的考核。有的甚至采用一至兩次的聽課記錄,作為對教師教學質量的考核結果。當下很多高職院校對高校教師教學質量考核,很多只停留在表面,忽視了教師教學質量考核的真正內涵和其所具有的監控與評價功能,造成考核目的過于簡單,考核結果無法真正評估高職教師參與專業建設所做出的貢獻。因此,讓教學評估體系和考核指標更加科學化,合理化、全面化地評估教學質量,真正為促進教育教學質量的提高而服務,是每一個教育工作者迫切需要去思考和解決的問題。
(三)專業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單一
目前我國許多高職院校的學生面臨的就業形勢越來越嚴峻。就業難,主要表現在高等教育的客觀結構失衡造成的結構性人才過剩。換句話說,不僅僅是一些鄉鎮企業,中小企業缺乏高級技術人才,甚至是一些大企業在生產一線的技術管理崗位也嚴重匱乏。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高職院校在專業設置的過程中忽視了以社會和行業的需求為主導,沒有很好地把學院的教育和社會行業的需求緊密相連,最終使得學院培養的人才不能適應社會的需求。與發達國家的職業教育相比,我國目前的高職院校實踐課程和創新項目占總課程的比重太少,理論課程比重過大,而且設置單一,難以適應當前社會經濟發展的需要。不僅如此,即使是在信息化、網絡化和數字化已經普及的今天,仍然有部分高校忽視教學資源的建設管理,影響了教學質量的提升。教學資源的更新遲緩,一定程度上也導致了教學手段的單一,特別是在人文社科類專業,仍然是以傳統的灌輸式課堂教學模式為主,從而不能很好的帶動學生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這樣培養出來的學生,又怎么能適應當代社會創新高端技術人才發展的需要呢?因此,如何以社會行業為主導,完善專業設置,創新教學手段,是目前許多高職院校亟待解決的命題。
二、提高當下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對策
(一)更新教育觀念,明確培養目標
當前,更新教育觀念,轉變教育思想,是高職院校深化教育改革的先導。全新的教育觀,要求高職院校強化以學生為本的教育思想,擺脫狹隘的傳統的以單純傳授知識技能的觀念,樹立融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為一體的全新教育理念,把創新精神、技術應用能力、合作能力、創新能力、適應能力以及國際競爭力作為高職院校提高教育教學質量的目標。目前我國不同類型的企業需要不同專業的人才,對不同專業的人才學歷要求也不盡相同。其中,企業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大于理論型人才,對綜合性人才的需求大于專業型人才。而且很多企業越來越注重職業素養。這就要求高職院校在教育教學中應該貼近就業市場,配合高職生的綜合素質與實踐能力,將培養目標定位于市場所需求的應用型、復合型以及技術型人才。與此同時,面向未來,高職院校還應把職業道德教育融入人才培養的全過程,重視培養學生的敬業精神,責任意識和誠信品質,在此基礎上強化學生的實操訓練以及就業崗位所必備的技術應用能力,以增加學生的就業競爭力,也讓高職教育保質保量,更加適應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需要,順應時展的潮流,迎接新的挑戰。
(二)完善評估體系,強化師資建設
首先,高職院校的領導層要樹立以提高教學質量為核心的政績觀,而不是僅僅把精力放在如校園基本建設之類的能夠產生立竿見影效果的工作上,忽視院校的內涵建設。高職院校的教學評估與考核體系正是高校質量監測的一個重要手段,必須是一個動態的監控過程。一方面,對不同性質的專業課程應當設立不同的考核評估標準。另一方面教學團隊作為提高教學質量的主力軍,固然要積極發揚勇于創新的職業精神和樂于奉獻的優良品格,但事實表明,科學公正的教學質量考核工作能夠成為推動提升高職院校教育教學質量的有力措施。因此,高職院校的考核評估體系應當對教師本身也做一些規范性要求,讓考核指標多樣完善,考核方式多方維度,考核過程公平公正。同時,考核結果也應當定期反饋,并配合相關的聘用機制,激勵機制與培訓機制,共同推動高職院校提升師資素養,進而提升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當然,僅靠完善評估考核體系是遠遠不夠的,高職院校必須把加強師資建設放在重點的突出位置,教師隊伍素質的高低,直接影響教學質量的高低。高職院校應當組織教師集中學習,定期培訓,有條件的可以有針對性地派教師外出考察學習,開闊眼界。除此以外,建立公正合理的薪酬制度,對教師實施人性化管理,也不失為高職院校鞏固優良師資的重要方法。
(三)合理專業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手段
如筆者上面所提到的,高職生就業難的一個重要原因是很多高職院校沒有很好的把學院的教育和社會行業的需求緊密相連,學院的人才培養與社會的需求相適應就是高職院校專業設置的一個改進方向。高職教育的專業設置應該鮮明的體現出職業教育的特色,最好每個專業都必須有對應的需求行業或者有潛在需求的行業。院校可以從與社會需求最緊密的專業入手,對教學內容以及培養方式進行調整改革,使得高職院校的學生招生、人才培養與就業緊密結合,保證教學質量。在課程設置上,高職院校應該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以職業技術領域的崗位需要為出發點,以培養技術實用型和技能型人才為主導,制定專門的人才培養方案,突出實踐教學環節,保持課程結構相對穩定。同時,院校的教育部門和院系機構也應該時時關注行業發展,并結合市場調研研究專業發展方向,開發課程,以保持其市場適應性。專業設置需要更新,教學手段同樣亟待改善。傳統的課堂模式時效性低,已經不能適應現代高職教育的發展。高職院校應當推陳出新,積極探索教學模式改革創新,努力讓學生在課堂中學習,在實踐中體驗,在環境中熏陶。除了加強軟硬件設施,完善各種教學資源,高職院校還應當積極探索建立符合專業設置標準的校內實驗室和校外實習基地,實行產教結合,把教學實習延伸到社會,使學生得到真正的鍛煉和成長。
三、結語
目前,高職教育越來越受到國家和社會的重視和大力支持,就更應該堅持以市場行業的就業需求為導向,通過不斷的改革調整,切實提高其教育教學質量。本文正是從這個角度出發,首先對當下高職教育教學質量作了概述,然后深度剖析了三大當下制約高職教育教學質量提升的瓶頸問題:第一,教育理念存在誤區,人才培養目標不明確;第二,教學評估不完善,考核指標過于片面;第三,專業設置不合理,教學手段單一。最后,筆者根據列示的三大瓶頸問題分別給出了相應的解決方案,重在強調讓高職教育教學以就業為導向,努力契合社會行業發展的不斷需要。同時,高職院校也應當不斷完善教學考核評估體系,強化師資建設,改革專業課程設置,創新教學手段,以此來共同推動高職教育教學質量的提升。
參考文獻:
[1]朱淑華.高職基礎課教學中的揚長教育探微[J].北京財貿職業學院學報,2017,33(4):58-60.
[2]鄧海燕.提高教學質量,發展高職教育[J].價值工程,2012,31(2):260-261.
[3]鄭海萍.從元智力理論看如何提高高職教育的教學質量[J].價值工程,2012,31(15):247-248.
[4]史藝紅.教育改革下的高職教學質量現狀[J].才智,2015,(24):63.
[5]史成澤.校企合作背景下高職教學質量評價體系建設思考[J].職業,2012,(15):172-173.
作者:黎栩 單位:廣東科學技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