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化工機械事故管控途徑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從20世紀80年代至今,各種化工機械設備廣泛應用于多種工業生產,而由化工機械設備引發的傷害事故也逐年遞增,有些事故甚至會危及生命。因此,控制化工機械傷害已經成為我國相關行業必須要重視的問題之一。
一、化工機械事故的危害
化工機械事故,顧名思義,是指在工業生產中由化工機械設備引發的安全事故。由化工機械事故造成的傷者傷殘級別一般較高,給工業生產帶來的損失也比較嚴重。
二、引發化工機械事故的常見原因
1.機械設備處于不安全狀態。如果使用的機械設備處于不安全狀態,就會為工業生產埋下重大安全隱患。設備的不安全狀態主要有以下幾種情況。
(1)設備設計不當。設計人員在設計設備時應盡可能地考慮實際操作中可能出現的情況以及實際的作業環境,并針對這些因素做出相應的設計,從而避免因設備設計缺陷而引發安全事故。設計人員考慮得越全面,設計的機械就會越合理,從而將出現事故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相反,若是設備本身就不合理,即使操作人員的水平再高,也難以避免事故發生。常見的錯誤設計有結構設計不合理、承載強度計算不準確、設備材料使用不當、外觀不安全、操縱機構不合理、安全裝置不當等。
(2)制造和安裝不合理。設備的制造和安裝同樣是一個很重要的環節,如果這個環節有誤,即使設計合理,生產中也會存在事故隱患。因此,在設備制造和安裝時應特別注意,尤其是關鍵部件的制造和安裝一定要精心。常見的制造和安裝錯誤有:加工方法不當、精度不夠,熱處理的強度、硬度達不到要求,安裝時軸類零件不同軸,漏裝零件,設備內遺留工具、零件等。
(3)設備維護、維修不到位。不定期對設備進行保養、發現局部出現惡化現象不及時維修等都是常見的維修錯誤。長期的設備維修控制不足、保養不全會導致設備維護和維修中的不良情況被放大,產生更加嚴重的后果。除此以外,通風不暢、照明不足等不安全的作業環境也會給生產埋下安全隱患。比如,在某些生產過程中,會產生汽蝕現象,即液體在急劇汽化過程中產生的大量氣泡會隨著氣體進入高壓區,因為高壓區壓強較大,所以氣泡會突然破裂,在破裂過程中產生的氧氣對設備金屬表面有很大的氧化作用,如果不定期對這些機器進行檢修,就會對人身安全形成潛在威脅。
2.操作者的非規范操作。規范操作是安全生產的重要保證。
生產中常見的不安全操作主要有以下幾種:
(1)管理上的漏洞。由于目前我國很多化工企業都是作坊式的,大都存在規章制度不健全、管理模式落后、安全意識淡薄等問題。這些因素都很容易導致化工機械事故的發生。
(2)操作上的問題。對操作者的教育培訓不到位、操作者自身缺乏自我保護意識、操作技術不熟練、工作時態度不認真、不遵守操作規章制度等,也都為安全隱患埋下了伏筆。
(3)其他因素。操作者在比較差的作業環境中不使用安全裝置、不穿戴防護用品、不注意裝置的日常維護、忽視作業安全等,都將自身置于一個極危險的境地。
三、控制措施
1.提高管理者的安全意識。只有管理者的安全意識提高了,才能使安全制度的落實得到保障,從而促使各種安全措施得以實施,達到降低化工機械事故概率目的。2.使用安全的機械設備生產。保證設備安全要考慮以下幾個方面。
(1)設計化工機械設備時應充分考慮各種因素,以保證機械設備的安全性。在設計時要清楚地了解設備作業的條件,以保證其具有足夠的強度、剛度等力學性能,并且要對設備實際工作能力必須有精確的計算以保證后期設備制造等順利完成。設計設備時必須選用合理的制造材料,材料的性能要穩定,不易腐蝕、不與物料發生化學反應,而且不能對人體造成傷害。
(2)要合理安裝設備并及時進行設備維護。按照設備的安裝要求進行裝配,保證機械在正確的安裝狀態下運轉。生產中的維護非常重要,要進行定期檢修和機械保養,出現問題要及時維修。
2.規范工人的操作。規范操作是安全生產的一個重要保證。在生產中,必須對操作者進行嚴格的崗前培訓,提高其安全意識,促使其嚴格遵守生產規章制度,并要求其按規定穿戴安全防護用品。廠方要加強監督檢查,尤其是對較為關鍵的安全部件和保險裝置的檢查。此外,管理者要本著預防為主的立場,切實貫徹安全第一的方針,制定應急措施,盡可能地將事故率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