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婦科護理的安全隱患與應對策略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近年來隨著人們自我意識的提高,患者對醫療護理工作的期望值增加,婦科患者情緒復雜,病情變化不可預知,導致婦科護理工作繁瑣、風險高、責任大,在臨床護理工作中常常存在著諸多安全隱患,不利于構建和諧的護患關系[1]。本研究分析了婦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與應對策略,現將結果報告如下。
1.資料和方法
1.1一般資料
本院婦科2013年1月至12月共收治312例住院患者,年齡20歲~56歲,平均年齡(38.53±10.27)歲;體重46kg~67kg,平均體重(58.37±12.65)kg;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0例、大專56例、高中118例、初中82例、小學36例;其中發生護理風險事件22例。2014年1月至12月共收治335例住院患者,年齡19歲~58歲,平均年齡(39.12±10.43)歲;體重45kg~68kg,平均體重(58.75±12.36)kg;文化程度包括本科25例、大專62例、高中122例、初中87例、小學39例;其中發生護理風險事件8例。所有研究對象均剔除合并精神疾病、神經系統疾病、智力障礙、嚴重視力、聽力或語言功能障礙者。對2013年和2014年患者的一般資料進行統計學分析,發現其在年齡、體重、文化程度等方面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可比性良好。
1.2安全隱患分析
1.2.1護理人員因素部分護理人員法律意識淡薄、責任心差、專業技能不扎實,不能對病情變化做出及時準確的判斷和處理。長期超負荷工作造成護理人員身心勞累,對工作產生倦怠感,巡視力度不夠,在進行護理操作時未充分考慮患者隱私[2]。
2.2.2患者自身因素患者由于不熟悉醫院規章制度、診療流程而不能較好地配合各項治療和護理工作。對康復極度渴望,對療效產生過高的期望。出于自身考慮故意隱瞞孕史、病史,不聽勸阻擅自下床、出院[3]。
1.3應對策略
首先從護理人員入手,規范護理規章制度,加強對其法律知識、專業技能的學習,定期進行護理安全的培訓和考核,以提高護理人員的安全意識,時刻繃緊安全這根弦。設立相應的獎懲措施,提高護理人員的工作積極性。設置人性化輪班制度,確保護理人員的休息時間,避免超負荷工作。提高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技巧,在患者入院后及時告知住院期間規章制度,進行科學的健康教育,如實告知所患疾病的相關知識、預期效果、可能出現的不良反應等,使患者掌握正確的知識,對治療效果產生合理的預期。與患者交流耐心、認真,在護理過程中如遇到問題要與患者充分溝通,避免因誤解而導致糾紛。加強巡視,以便及時掌握病情變化,做出正確處理。加強對婦科護理專業技能的培訓,提高對緊急情況的處理能力。護理過程中注意尊重患者的隱私,對其存在的精神壓力及時疏導。告知患者住院期間可能出現的風險,提高自我防范意識,如有異常情況及時告訴醫護人員[4]。
1.4數據處理
將本研究中所涉及數據采用SPSS18.0軟件進行統計學分析,計數資料對比分析采用卡方檢驗,以率(%)表示。P<0.05表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采用卡方檢驗分析進行數據統計,2014年婦科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低于2013年,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3.討論
婦科患者多為泌尿生殖系統疾病患者,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和復雜性,對護理工作的要求更高,患者住院期間的護理風險更高,更易發生護理糾紛。這就要求婦科護理人員不僅應具備精湛的專業知識和操作技巧,還應具有豐富的工作經驗和良好的職業道德。本研究統計分析了2013年婦科護理風險事件,探討婦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發現:婦科護理中存在的安全隱患包括護理人員和患者兩方面因素,在2014年的護理工作中實施相應的應對策略,護理風險事件發生率明顯下降,這一結果提示,在婦科護理工作中實施規范護理規章制度、加強業務學習、提高溝通技巧、加強護理巡視等措施可有效控制護理風險事件。
作者:徐平 單位:湖北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古城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