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地方經濟建設下繼續教育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繼續教育與地方經濟發展的關系
1.繼續教育成為地方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通過繼續教育,專業技術人員不斷學習新知識,知識水平整體素質不斷提高,知識結構更加合理,能夠更好地適應科技進步與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隨著學習型社會逐漸形成,根據市場導向,繼續教育與社會的需求聯系更緊密,越來越多的人逐漸進入就業市場,對從業人員的素質要求越來越高,為抓住就業契機,不僅要培養學歷化人才,更要培養專業化人才,就是說培養“留得住、下得去、用得上”靈活、多樣、社會需求的復合性人才。因此繼續教育最為直接反映了教育的大眾化,走在轉變人才觀和提升教學的服務意識最前端。繼續教育為地方經濟的發展提供了強大的智力支持和技術保障,培養的專業技術人員能消化吸收并創新先進技術,把科技成果轉化為生產力;同時培養具備創新意識與實際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把潛在的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的生產手段,并提高生產力。因此繼續教育是人才資源增長的重要途徑,成為經濟發展的重要推動力,并促進地方經濟增長。
2.地方經濟發展對繼續教育提出更高的需求。地方經濟發展離不開高素質的人才,高素質的人才離不開教育。與社會經濟發展相適應,教育的發展應具有鮮明的時代性,一次性教育已滿足不了當前社會的需要,繼續教育的理念被全社會所共識,已從學歷本位向能力本位轉化。培養具有高素質創業能力人才為目標,注重提高從業人員的學習能力、就業能力、創新能力和創業能力這些能力的培養自然而然地落在了繼續教育身上。為全面提升專業技術人員的能力素質,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創新人才,對繼續教育提出了巨大的需求,同時對其提出了挑戰。地方經濟發展必須要有適宜經濟發展的大量的專業人才,繼續教育目標就是適應地方經濟發展,并在人才資源培養方面發揮重要的作用。積極開展職業技能、職業資格的培訓活動,突出其市場化、專業化、終身化、全民化的發展趨勢。以就業為導向,通過對專業性、技能型的項目培訓,進行新技能、新知識的傳授,激發專業人員的創新思維與創新能力,加快對復合型、應用型人才的培養力度。繼續教育的專業設置應以“立足當地,注重實用,著手現在,著眼未來”的原則,采取“揚優、支重、改老、扶新”的方式,積極進行學科專業的調整改造,以滿足當地經濟、科技、文化和社會發展的需要。
二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意義
1.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然趨勢。高校肩負著培養人才和服務社會兩大功能,根據高等學校多元化的發展趨勢,服務社會經濟有不同的定位。“985”高校更多關注科技創新前沿,獲得更多的科學發現和技術發明。“211”高校把精力放在技術集成上,引進國外先進技術,形成新的學科領域和高新技術產業群。新建本科院校大多數處于地方,則應關注地方經濟社會的發展。為地方經濟服務是繼續教育培養人才的特殊使命。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根據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憑借高校對周圍經濟的輻射拉動相應的服務業發展,揚“地利、人緣”之優,避“名校、品牌”之短,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調整學科專業,利用高校的理論、技術、人才優勢開展技術研發與服務,制定適合服務地方的培養目標,集人、財、物、信息等資源,培養多形式、多層次“下得去、用得上、留得住”的本土化具有創新意識和實踐能力的高素質人才,提高自己的社會效益和服務水平。
2.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服務地方經濟建設是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可持續發展的需要。服務是一項實踐活動,繼續教育在服務地方經濟實踐中緊密聯系地方,以具有區域特色和變化的市場為導向,針對地方人才市場的需求,以服務業為宗旨,帶著前瞻性的思路,加強溝通,理順關系,彼此信任,緊貼地方經濟發展實際,體現地方區域特色,共同研究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規律與趨勢,進行宏觀規劃,吸取新知識、新理論、新技術,辦學理念不僅得到升華,辦學知名度得到提升,辦學質量得到提高,還彰顯了辦學特色,鍛煉和提高了辦學能力,增強了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能力。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過程中發揮了重要作用,社會效益得到進一步提高,培養了一批以未來就業市場為導向的專業技術人才,滿足了地方經濟發展對高素質技能型人才的潛在需求。
3.服務地方經濟發展是社會經濟發展的迫切需要。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不僅是社會、經濟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繼續教育發展的必由之路。繼續教育立足于本土資源,在服務地方經濟發展中尋求定位,形成自己的辦學特色,樹立自己的品牌和特色專業,開拓為地方經濟發展服務空間,發揮多方面、多層次的重要作用。加大職前職后一體化力度,提高服務社會的參與力、滲透力和影響力。利用社會優質資源,在服務經濟和社會發展實踐中,推動學校培養人才模式改革,同時以市場和社會需求為導向,與社會力量合作辦學,合理利用和吸收社會辦學資源,加強培訓基地和實訓基地建設,促進繼續教育辦學特色的形成,擴大繼續教育的影響力。從地方經濟需求出發,解決影響地方發展的關鍵問題,提升科技創新能力,促進地方產業發展。培養創新人才,把科學實踐與人才培養緊密結合起來,充分發揮高校繼續教育的資源優勢,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的人才儲備和智力保障。
三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服務地方經濟建設的對策和措施
四川文理學院是新升格的本科院校,繼續教育在服務地方經濟社會發展中,弘揚“博文大理,厚德篤行”的校風,緊緊圍繞國家西部大開發和達州市建設西部天然氣能源化工基地的需要,主動融入川東經濟文化主戰場,結合自身實際不斷探索,逐步形成了自己的辦學指導思想。堅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立足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的現實,依托學校資源和社會辦學資源,面向川東地區經濟和社會的需要、面向學習型社會建設和終身學習的需要,推進繼續教育在“規模、結構、質量、效益”方面協調健康發明。以應用型人才培養為目標,不斷深化教育教學改革,積極調整專業結構,探索“合作辦學、合作育人、實踐育人”的新路子,注重學生實踐能力、應用能力和創新精神培養,形成了明晰的應用型人才培養思路。提出“立足川東,服務全川,輻射周邊省市”的服務面向定位,秉承“質量興校、科研強校、人才立校、特色名校”的辦學理念,努力創新“平臺+模塊”的人才培養方案,按照“規模適度、結構優化、提高質量、辦出特色”的發展思路,貼近地方經濟社會發展需求,構建了“厚基礎、寬口徑、重實踐、強能力”的人才培養模式。始終把培養適應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應用型人才作為根本任務,把教學質量視為學校的生命,把提高質量作為提高繼續教育核心競爭力的重要組成部分,強化教學建設,深化教學改革,規范教學管理,確保人才培養質量。緊密結合達州實際,堅持科研立足地方、服務地方,進一步深化和拓展校地合作空間,加強對四川革命老區發展研究中心、特色植物研究開發實驗室、基礎教學外語示范中心、高教研究所、巴文化研究院等科研機構的建設,發揮其聚集資源的有利條件,增強協同創新能力,多出成果,積極為地方經濟建設、科技進步和社會發展培養更多的高素質應用型人才。
1.繼續教育功能定位社會化。四川文理學院是一所以教學為主的高校,優質的教學與達州市經濟和服務實踐相結合。繼續教育是一個很接地氣的合適突破口,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開拓創新,樹立教育服務本位的觀念,轉變服務并促進經濟增長方式的思路,抓住達州市場,制定校內與各二級學院合作、校外與其他高校和企業合作的運行機制,進行規范運作,有序運作,安全運作,念好地方經。科學調整自己的辦學理念,轉變重心,從學歷教育逐漸向非學歷教育轉變,適當增減成人學歷教育規模,加強與中職學校、高職高專的銜接。及時進行社會功能定位,始終堅持以市場為導向,面向市場需求辦學、面向社會需求辦學,完全按照市場的需求運行,調整現有的人才培養模式、層次及類型結構,改造現有的傳統學科和專業,緊緊圍繞加快達州市經濟發展服務,拓展服務面向,大力發展各類技能培訓,為地方經濟發展提供高水平高層次的培訓,培養高素質的勞動者和高級專門人才,讓自己的“產品”“適銷對路”。以正確處理與普通高等教育的關系為基點,以服務當地經濟建設為要旨,科學謀劃繼續教育新思路,日益加快繼續教育社會化進程,貼近達州經濟建設和社會發展要求,促進校企、校地有機互動,使其逐漸發展成為現代公民廣泛參與、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的事業,推動達州市經濟和社會發展邁向新臺階。
2.繼續教育課程設置特色化。隨著繼續教育市場化的進程日益加快,與之配套的特色化專業、系統化課程尤顯重要。構建符合地方經濟社會發展的課程體系,開設適應社會要求的特色專業,培養有實用技能的地方經濟社會建設人才,必將成為新建本科院繼續教育更好服務地方經濟社會建設的重要基石。四川文理學院繼續教育學院主動適應地方市場需求,積極開拓新的辦學領域,準備申報“酒店管理和土木工程”兩個緊俏專業。緊緊圍繞“內涵發展,提高質量,辦出特色”這一目標,進一步整合資源,進行專業重構與學科調整,把“影視藝術與技術、影視多媒體技術”兩個專業從教育學院轉入文化與傳媒學院。強化規范管理狠抓質量,繼續實施人文社會科學提升計劃,遴選建設優勢學科和特色專業,力爭在特色專業上有較大的突破。把握科技發展趨勢、區域發展對人才的需求,創新專業設置,發掘特色學科,充分考慮人才市場的需求,根據地方建筑背景、經濟特點,學生就業的現實性,并根據市場需求靈活設置專業,及時調整專業結構,新建環境與建筑工程學院,辦出“工程造價”的專業特色。創新課程內容,服務地方經濟。緊緊圍繞地方經濟發展的需要合理編排課程內容,根據成人特點,追求知識的新穎實用性和可操作性,要求課程內容涵蓋從業人員需要的新知識、新技能和創新能力,以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崗位適應能力。
3.繼續教育服務方式多樣化。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要更好地服務地方經濟建設,向其他知名高校學習先進經驗,與企業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與思想交流。要通過“走出去,請進來”的方式,為當地經濟社會發展服務。既要通過高校自身人才智力優勢,為當地培養更多的有用人才,更要通過和當地有影響的企業進行校企協作,直接走進工廠,用知識為企業分憂解難。同樣,也可請企業組織更多更優的員工到繼續教育學院參加培訓,開展講座,既提高他們自身的理論修養,又提高其學員的實用技能。積極開拓繼續教育領域,面向地方政府部門、企事業單位和社會開辦各類短期培訓,為地方經濟社會服務。為此,繼續教育學院為四川省至誠監獄開設提升監獄民警綜合素質培訓專題講座,與成都嘉善商務服務管理有限公司簽定共同致力于老年服務與管理協議,對四川宏冶資產管理有限公司工作人員進行物業管理專業技能培訓。并選派優秀教師到普光氣田對石油工人進行專業英語培訓,到達州市鋼鐵集團進行機械技能培訓。同時指定一部分教師帶薪到其他企業進行實地考察學習,給予鍛煉的機會,為培養雙師型人才奠定堅實的基礎。把企業具有工作經驗的專業人才請到繼續教育學院為專業師生授課,進行特色教學,可以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時也可以為繼續教育服務方式多樣化搭建平臺。
4.繼續教育服務機制長效化。隨著經濟社會的飛速發展,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要服務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必須始終堅持以人為本、牢固樹立發展意識,建立服務長效機制,才能真正彰顯服務實效,當地經濟才能獲得良好發展機遇,地方高校的辦學效益和當地經濟建設才能得到協調快速發展。黨的十八大提出“堅持以人為本,促進人的全面發展”,是對人在社會發展中的主體作用與地位的肯定。以人為本,體現社會真正的進步,人是生產力中最活躍最積極的因素,推動社會經濟向前發展。繼續教育依靠培育人才來達到服務社會的作用,驅動地方經濟社會又快又好全面發展,爭取地方政府支持,充分調動行業、企業參與辦學的積極性。抓好校地、校企實訓基地建設,了解專業領域技術前沿和地方經濟發展態勢,根據需求對學員進行組織教學,并培養職業能力和動手能力,為學生就業搭建平臺。“教育必須受一定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等所制約,并對一定社會的經濟、政治、文化等的發展起作用”,說明了新建本科院校繼續教育在很大程度上要信賴外部經濟,同時又要發揮自我服務于地方經濟的作用。繼續教育要積極制定服務地方經濟的發展規劃,為地方經濟發展建言獻策,解決地方經濟發展的各種技術難題,不斷為推動地方經濟發展提供更優質的服務。
作者:向彥 單位:四川文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