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作用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從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高度,從加強新時代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的生動體現,加強新時代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加強新時代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現實保證等方面探討了新時代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的重要作用。特別強調了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提高我國科技人力資源質量的重要手段之一,對于增強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和國家的創新能力有著重要的意義。
關鍵詞:專技人員繼續教育;人才;創新;科技人力資源
1新時代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的生動體現
資源大體可分為物質資源、資金資源、技術資源、信息資源、制度資源、人才資源、精神文化資源、歷史傳統資源、自然蘊藏資源等等。在所有的資源中,其他資源都是圍繞“人才資源”這個核心來發揮作用的。如果能充分地利用“人才資源”這個核心資源,即使其他資源暫時短缺,也會通過“人才”想辦法得到解決,另外,其他資源的有效整合與充分利用,也必須通過“人才資源”來設計和安排,因此“人才資源”是名副其實的“第一資源”。根據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研究,勞動者文化程度與其勞動生產率高度正相關,大學畢業比文盲可提高300%的生產率。我國的相關機構研究也表明,每增加1億元物質資本投資,僅能帶來2億元左右的GDP增加額,而每增加1億元人力資本投資,將帶來近6億元GDP增加額;國際有關統計顯示,企業員工培訓的投入產出比是1:50左右,就是說企業在培訓上投入1美元,能夠創造出50美元左右的收益。還有,隨著我國經濟和社會的發展,人才缺口尤其是科技人才缺口也在增大,根據2016年12月27日的《制造業人才發展規劃指南》(教育部、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工業和信息化部聯合印發),三部委預測,到2020年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需求總量達到5119.1萬人,十大產業的人才缺口預計在1913萬人左右;到2025年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需求總量將達到6191萬人左右,十大重點領域的人才缺口將進一步擴大到3000萬人左右。所以,反復指出:“人才是第一資源。古往今來,人才都是富國之本、興邦大計。我說過,要把我們的事業發展好,就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要干一番大事業,就要有這種眼界、這種魄力、這種氣度。”“科教興國已成為中國的基本國策。我們將秉持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的理念,兼收并蓄,吸取國際先進經驗,推進教育改革,提高教育質量,培養更多、更高素質的人才,同時為各類人才發揮作用、施展才華提供更加廣闊的天地。”專業技術人員從廣義上理解,指自身擁有特定的專業技術或專業管理經驗,取得了相關的專業技術證書(包括雖未取得專業技術證書但正在從事技術崗位工作的人員),從事相關技術崗位工作的專業技術人員或專業技術管理人員。專技人員基本構成了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的主體。可以說,一個國家的專業技術人員,是其最重要的創新、發展、競爭的人才戰略資源,所以,加強專技人員的繼續教育,是貫徹“人才是第一資源”思想的一個十分重要的具體、鮮活、生動的體現。指出:“科技人才培育和成長有其規律,要大興識才愛才敬才用才之風,為科技人才發展提供良好環境,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聚天下英才而用之,讓更多千里馬競相奔騰。”
2新時代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實
施“建設創新型國家戰略”的重要舉措當前國際上新的科技革命和產業升級正風起云涌,以科技為主線的創新活動正成為獲取國際競爭優勢的關鍵,并將對一國綜合國力產生深遠影響。另外,新的全球化浪潮正被科技、人才等關鍵要素主導,科技創新成為新時期全球經濟發展的主要推動力量。因此,世界上重要的國家都紛紛把創新提升到國家戰略的層面,我國也正在實施建設創新型國家的重大戰略。我國現正面臨趕超世界先進科技水平的難得歷史機遇,只有努力在創新發展尤其是科技創新上實現新突破,才能站上世界經濟發展的制高點,不斷增強以科技為中心的綜合國力。科技創新是一個國家和民族強盛之魂。從某種意義上說,科技創新能力決定著一國是否能傲立于世界民族之林。而科技實力、創新能力主要依靠一個國家以科技人才為主體的創新人才隊伍。2018年3月7日上午,在參加全國人代會廣東代表團審議時強調:“發展是第一要務,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中國如果不走創新驅動道路,新舊動能不能順利轉換,是不可能真正強大起來的,只能是大而不強。強起來靠創新,創新靠人才。”比如,從創新阻礙因素看,創新型人才短缺是影響我國企業創新的第一瓶頸。國家統計局2017年對74.9萬家規模(限額)以上企業進行的創新調查顯示,2017年,在開展技術創新活動的企業中,有47%的企業將缺乏創新型員工或他們的流失視為阻礙企業開展創新的最主要因素,排在各因素之首,比缺乏銀行貸款、缺乏技術信息分別高31個和21.1個百分點。在未開展技術創新的企業中,也有20.5%的企業認為缺乏創新型員工或他們的流失是制約企業開展創新的重要原因,位居各阻礙因素前列。從創新成功因素看,創新型人才也是企業創新成功的關鍵所在。2017年,在開展創新活動的企業中,認為“員工對企業的認同感”“高素質的人才”和“有創新精神的企業家”對實現創新影響大的企業占比分別達到74.1%、73.1%和69%,居創新成功因素第一、第二和第四位,且占比分別比上年提高2.8個、1.8個和0.9個百分點,表明創新型人才對企業創新發展起到非常關鍵的作用。以為核心的黨中央主政以來,我國將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置于更加重要和突出的地位,加強了科技人才尤其是實施了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等系統的培養培訓等國家人才戰略,取得了顯著成效,2016年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的為56.2%,比2012年增長了4個百分點,極大地推動了我國的產業轉型升級,為經濟高質量的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高速鐵路、北斗導航、雜交水稻、5G通訊、移動支付等重大科技成果走進世界前列;2017年我國科技人員發表的國際論文篇數和被引用次數已經超越英國和德國躍居世界第二位;根據WIPO數據,2016年美國、日本、中國專利申請量分別為5.66萬件(同比增長-0.9%),4.52萬件(同比增長2.6%),4.31萬件(同比增長44%)。極大提升了我國的國際競爭能力。指出:“人才是創新的根基,是創新的核心要素。創新驅動實質上是人才驅動。為了加快形成一支規模宏大、富有創新精神、敢于承擔風險的創新型人才隊伍,要重點在用好、吸引、培養上下功夫。”
3新時代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是實現我國經濟高質發展的有力保證
在黨的報告中指出:“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和我國經濟發展進入了新時代的基本特征就是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高質量發展的內涵與以往的高速增長不同,它主要靠創新驅動。高質量發展靠創新和技術進步驅動,是“內涵式發展”;而過去的高速增長則是“外延式發展”,主要靠物質資源和資金資源的高投入來實現。我國的物質資源是較低和有限的,比如石油、天然氣人均擁有量僅為世界平均水平的1/15,耕地資源不足世界人均水平的30%,煤炭和水力資源人均擁有量是世界平均水平的50%左右。經濟和社會的發展如果僅僅依靠上述資源將會難以為繼。從另一方面看,我國是世界第一人口大國,人力資源尤其是人才資源是我國最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潛力無窮、持久可靠的戰略資源。相關統計顯示,隨著經濟社會的高速發展,至2016年底,我國科技人力資源總量已增長到9154萬人,居全球第一位。其中,具備“資格”的潛在科技人力資源為8517萬人,占比93%;不具備“資格”但符合“職業”定義的科技人力資源為637萬人,占比7%。我國已成為世界第一的科技人力資源大國,但還遠遠不是科技人力資源強國,高層次人才、創新人才的匱乏仍然是我國科技人才隊伍建設面臨的重大問題。比如,我國每萬名就業人員中的研發人員數量與主要發達國家相比差距明顯,據統計,2015年,丹麥、瑞典、韓國和奧地利每萬名就業人員中從事R&D(研發)活動人員分別為212、176、168和160人年,與此同時,我國當年僅為49人年。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正是我國全面提高專技人員質量的重要舉措之一。隨著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等這些提質措施的實行,我國專技人員的質量近年來得到了明顯的改善,為實現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的保證。強調,我國經濟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這是一個必須跨越的關口。構建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體制機制是一個系統工程,要通盤考慮、著眼長遠,突出重點、抓住關鍵。“跨關口”、“建工程”關鍵靠什么?靠創新!創新靠什么?靠人才!因此,未來支撐我國經濟和社會高質量發展的根本動力源泉是對“人才資源”的不斷開發和充分利用。指出:“知識就是力量,人才就是未來。我國要在科技創新方面走在世界前列,必須在創新實踐中發現人才、在創新活動中培育人才、在創新事業中凝聚人才,必須大力培養造就規模宏大、結構合理、素質優良的創新型科技人才。”“我們要把人才資源開發放在科技創新最優先的位置,改革人才培養、引進、使用等機制,努力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工程師和高水平創新團隊,注重培養一線創新人才和青年科技人才。”總之,人才資源尤其是科技人才資源是推動一國經濟與社會發展的第一資源,世界各國發展特別是大國發展的歷史一再證明:人才興則民族興,人才強則國家強。所以,新時代加強專技人員的繼續教育作用巨大。在科學技術成為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決定性因素的當今世界,一國的科技人才資源已成為推動一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源泉和主要力量。因此,我們要把人才資源作為經濟社會發展首要資源,確立人才資源特別是科技人才資源開發相對于物質資源、資金資源等其它資源開發的優先地位,把以專技人員為主體的科技人才的培養、培訓、開發、使用作為推動我國科技發展的根本手段。我們必須緊緊抓住未來幾十年的戰略機遇期,在人力資源尤其是科技人力資源開發方面下大力氣,不斷加強專技人員繼續教育等提高我國人才質量的有效舉措,堅定不移地推動人才強國戰略。
參考文獻
[1]在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工作座談會上的講話[Z].2016-4-19.
[2]在會見清華大學經濟管理學院顧問委員會海外委員時的講話[Z].2013-10-23.
[3]參加全國科技創新大會、中國科學院第十八次院士大會和中國工程院第十三次院士大會、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第九次全國代表大會時的講話[Z].2016-5-30.
[4]在參加廣東代表團審議時的講話[Z].2018-3-7.
作者:張麗華 單位:上海電氣集團教育中心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