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升級轉型與理念更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新時期,在知識經濟的發展、政策的支持和引導以及社會發展大趨勢等因素的推動下,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的升級轉型與理念更新顯得日益迫切,通過分析當下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的轉型升級意識不足、師資匱乏、教學差異性不明顯、缺乏統一評價標準等問題,提出應樹立大教育觀、“互聯網+”思維以及以學員為本的三種理念,以進一步促進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的轉型和升級。
[關鍵詞]新時期;服務升級;教育理念
一、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升級與理念更新的必要性
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升級與理念更新是發展知識經濟,建立學習型社會的必然要求。知識經濟是一種以知識為基礎而發展起來的經濟形態,并以大量的創新性和知識性人才為發展的基礎與前提。隨著社會對高級人才的需求不斷增強,高校的繼續教育服務應及時更新知識體系,實現對一次性的學校教育的補充。同時,新技術的涌現和激烈的市場競爭使得人才需求的質量日漸提升,需求范圍日漸拓展,尤其是在專業技術人員和企事業管理人員的自身知識儲備與技能掌握要及時更新,才能滿足經濟社會的發展需要。因此,在理念更新的基礎上進行高校繼續教育的服務升級,可高效準確地服務于知識經濟的各種發展需求,適應和推進學習型社會的發展。高校繼續教育服務升級與理念更新是緊跟時代潮流的舉措,也是時代潮流作用下的產物。互聯網時代,社會快速發展而引發的知識焦慮使得人們對知識的渴求度日漸提升,知識傳播手段的更新使得高校有了全新的繼續教育開展方式,知識傳遞渠道的拓展增加了人們接觸繼續教育的機會。眾多一流的大學也將繼續教育納入自身的辦學體系中,把繼續教育作為大學人才培養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比如,英美國家的研究型大學注重將學術優勢與繼續教育相結合,繼續教育已成為了一股世界潮流。我國高等教育也應順應潮流,推廣學術研究成果,承擔起知識的解讀和傳遞的重擔。要想適應時代的發展潮流,高校的繼續教育必須進行服務升級和理念更新,使其服務和理念不斷地改進和完善。
二、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現狀分析
(一)轉型升級意識不足
社會經濟的發展瞬息萬變,經濟基礎對上層建筑起著決定性的作用。但教育體系作為一個較為龐大的系統,其自身具備一定的發展慣性,并不能對經濟社會的變化迅速做出反應。相對于經濟發展而言,繼續教育系統的發展稍顯滯后。現階段,我國不少高校對市場變化的應對不足,缺乏轉型升級的意識。除少數高校意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并及時在教學模式、教學內容以及管理體系等方面及時做出了創新和改進,大部分高校的繼續教育仍停留在學歷的補償獲取層面,導致社會公眾對繼續教育的認知,仍然處在狹隘且片面的層次上,忽略了繼續教育的實際定位與作用。
(二)師資匱乏導致教學差異性不明顯
教師是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第一資源,是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基石,而眾多高校的師資不足,除保證科研成果產出時間需求外,保證高質量的開展普通高等教育也占用了教師大部分的時間。因此,投入繼續教育的時間和精力相對不足。導致了繼續教育所采取的授課方式與普通高等教育類似,授課教師忽視了繼續教育的學生的特殊性,在授課時數遠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情況下,采用“填鴨式”教學方法進行知識的傳授,教學的差異性并未得到充分體現。
(三)缺乏統一課程質量評價標準
嚴格與切合實際的課程評價體系是保證繼續教育服務口碑的重要手段。由于繼續教育學員先天的入學資質的差異和培養目標的不同,大多數課程的期末檢測以論文和報告為主,且平時的上課時間較少。社會上存在“繼續教育層次低、質量低”的認知,其根源就是繼續教育缺少嚴格和統一的最終檢驗手段。由此可見,良好的繼續教育應建立完善的課程質量評價標準。
三、影響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的因素
(一)教育資源分配不足
繼續教育在高校教學工作中是一個教學資源投入較弱的板塊,重視程度不夠導致資源和理念更新滯后,但繼續教育服務體系作為一個較為傳統的系統,其自身具備一定時代特點,不能對社會服務和教育資源的需求迅速做出反應。相對于本科、研究生教育發展而言,繼續教育系統的發展明顯滯后。現階段,我國不少高校對繼續教育服務的支持不足,缺乏指導轉型升級的意識。雖然意識到轉型升級的重要性,但在教學機構設置、財力物力支持以及管理晉升體系等方面并未及時推動,大部分高校的繼續教育仍停留舊有的基礎培訓層面,隨著重點高校對自考、網教等教育模式的逐漸脫離,導致社會公眾對繼續教育的認知仍然處在老印象、舊觀念,忽略了繼續教育已經發生了轉型。
(二)核心知識版權缺失
教育資源是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重要核心,是高校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品牌保障,優質的核心課程也是高等繼續教育未來發展的試金石。而眾多高校的師資工作業績因與晉升、課題掛鉤,將時間精力更多地投向科研成果產出。繼續教育往往依賴院系教學資源,沒有自我研發課程和獨立的教學團隊。由于沒有足夠的吸引力來打造高質量核心知識版權內容,在網絡時代、知識分享的大潮下,繼續教育所采取的授課方式與普通高等教育類似,授課教師面對繼續教育學生的特殊性,在授課時數遠低于普通高等教育的情況下,卻采用了更簡單直接的方式,缺失核心知識版權內容、多種分享模式,繼續教育教學環節亟需大力打造內容。
(三)階段性服務考核難度大
高校繼續教育必須逐步滿足運行制度化、管理規范化、課程精品化、服務專業化建設的需求。不論是教學內容與形式,都必須依賴相關公共管理和服務平臺的完善。由于課程設置與師資環節的不協調,造成了高校繼續教育培訓環節中,相關服務的跟蹤信息斷裂。以干部教育培訓為例,受教育情況可參與干部考核的內容和任職、晉升的考評依據,使得干部培訓不止于課堂、教育,避免流于形式,淪為表面文章,不切實際,學而無功。
四、高校繼續教育服務轉型和理念更新的路徑
(一)樹立大教育和大培訓理念
高校應從更加宏觀的角度看待繼續教育活動,對繼續教育與整個社會和經濟發展的作用產生清晰的認知。繼續教育不僅是增強個人知識素養的手段和途徑,更是終身學習體系中的重要一環,是個人和企業適應學習型社會發展趨勢的有力舉措,不斷推進繼續教育影響范圍的拓展,引導人們提升知識素養,形成良性的知識循環與傳播系統,實現高校繼續教育服務的可持續發展。
(二)以“互聯網+”思維促進高校繼續教務服務的轉型升級
“互聯網+”已成為一股不可阻擋的發展新態勢,也為高校繼續教育的發展帶來了新的機遇。以互聯網技術為基礎,通過與高校繼續教育領域的互聯互通,尋找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的突破口,實現繼續教育服務的轉型升級。利用數據分析功能,對用戶的學習需求與學習能力進行分析和預測,為用戶推薦相應難度的學習內容。還應注意對用戶進行全程跟蹤認證,確保教育的統一性、連續性和可持續性。
(三)樹立以學員為本的思想理念
高校繼續教育的供需雙方具有一定的特殊性,即需方具有來源和學習目的的多樣性,學習能力的差異性和學習進程的分散性,而供方的有效供給不足,難以滿足繼續教育多樣性與多層次的人才發展求。高校應注重學員的全面發展,在教授基礎知識的同時,注重專業技能、行業熱點的傳授以及個人修養的提升。不僅如此,高校還要大力發展非學歷繼續教育,開展高端培訓,探求特色化的辦學道路,以高校繼續教育的課程質量樹立課程的品牌形象,而不是依賴于高校本身的名氣。
五、展望
眾所周知,繼續教育因歷史原因和其自身固有的局限性,在我國的高等教育體系中一直處于邊緣化的地帶,推動繼續教育加快轉型以更好地滿足市場需求的必要性日益彰顯。顯然,深化高等繼續教育發展的理論研究,進一步探索高等繼續教育服務轉型和理念更新的“中國方案”,制定互聯互通的管理模式與運行機制,確保高等繼續教育質量的提升,仍需要更多高等繼續教育工作者參與其中,并尋求最優解決方案。
[參考文獻]
[1]張偉,陶正蘇,王福勝.大學繼續教育新探[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4.
[2]王紅新,陶愛珠,沈悅青.大學使命國際視野下的一流大學繼續教育[M].上海:上海交通大學出版社,2013.
[3]王立慧.我國高校繼續教育轉型研究[M].沈陽:東北大學出版社,2014.
[4]四川省人事廳,四川省繼續教育協會.科學發展與繼續教育[M].成都:西南交通大學出版社,2009.
作者:徐進 單位:武漢大學繼續教育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