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獨立學院教學管理對策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一)人才培養目標定位不明確
目前幾乎所有的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定位為“應用型”,然而在人才培養方案中沒有體現。比較多的獨立學院比較強調在教學計劃、教學管理和教學質量方面與母體的一致性,尤其是對一些統考課程(如計算機等級考試和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等)提出與母體學校相同的要求,這些都體現了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目標定位意識的缺失和錯位,人才培養方案沒有獨立學院自身的特色。這樣層次不清的人才培養方案只會束縛獨立學院學生的個性發展,使其逐漸喪失自身優勢與特色,最終培養出的也將是母體高校的復制品。在就業時,與母體高校相比,處于劣勢。
(二)教學師資力量匱乏、結構不合理
獨立學院師資現狀:專職教師隊伍比較薄弱,師資力量匱乏,除了需要母體教師的支持外,還運用民辦機制,招募校外師資。教師隊伍的多元性,造成在辦學過程中存在諸多問題:首先,教師數量不夠,沒有形成專職教師隊伍。由于客觀原因,要想請到合適的外聘教師也很不容易,甚至有些熱門專業開設以后其相匹配的教師卻還沒有著落。其次,師資質量、年齡結構層次也成問題,外聘教師過多也會影響獨立學院的教學質量,他們難以專注到教學當中,并且不便于管理。因此,獨立學院的師資無論從年齡結構還是知識結構上都存在不合理性,缺乏中堅力量。即便如此師資隊伍仍不夠穩定,因為獨立學院的民辦體制較之公辦高校,留住人才與人才引進工作都明顯處于劣勢地位。
(三)專業設置比較盲目
獨立學院創建初期沒有可參考與借鑒的模式,專業設置比較盲目。往往為了搶占先機,爭取生源而開設一些新專業、熱門專業,這些專業在母體院校都沒有開辦妥當而獨立學院就同步開設了,而且沒有經過仔細的市場調研。開辦以后,大多數的專業設置未根據市場進行調節,專業設置也呈現多而雜,很多開設的專業并不連續招生,課程設置調整不及時,學生從中難于選擇適合自己的專業,對所選專業不甚了解,不愿意深入本專業。他們感興趣的是開設社會文化、藝術、科技等課程,進入校園以后他們的興趣就發生了轉移。這些廣泛的興趣使他們不會專注在日常的教學活動中,學生當中出現了對本專業厭學的情緒,喜歡專業以外的選修課,忽視人才培養計劃中的主干課程,本末倒置。其結果是在教學過程中呈現學風不良的諸多現象,比如:遲到、早退、曠課,這樣的專業形同虛設,其教學效果可想而知。
(四)教學管理手段缺乏創新性
在獨立學院的教學過程中,無論來自母體學校還是外聘的教師,沒有注意到獨立學院學生的諸多特點:他們基礎稍差、起點低、上課注意力不集中,他們興趣廣泛、自律性差、課堂紀律也不好。教師在授課時幾乎都用與母體學校相同的教材、講義,教學方法也一樣。學生聽得表情木然,提不出問題,教師的激勵得不到響應,上課激情驟減。在教學管理上也沒有突破傳統的排課方式,基礎課幾乎都是沿用上大課的習慣,有的課程授課班級學生人數高達150名,學生紀律無法維持,教學效果極差。這些從母體學校帶來的教學運行模式很不適應獨立學院。
(五)教學質量評價和監管制度不健全
獨立學院學生的特殊性和教師的多元性加大了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質量評價和監管的難度。首先,學生基礎差、參差不齊,往往使教師無法按原定的授課計劃執行,造成授課計劃與實際進度脫節,教學與考試的隨意性很大;學生對外聘教師或來自母體學院的教師所提意見沒有一個機構可供他們反映,經常是不了了之;課后很難找到任課教師,答疑環節無法進行,對老師沒有方法可約束,學生的作業批改情況也不詳,課堂效果有時也無人問津。其次,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和辦學機制的特殊性使其對學生、教職工及管理人員工作績效評估無法量化,監督制度的作用無法得到有效的發揮。
二、增強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對策探討
要做好教學管理工作首先必須建立一個合理、有效的教學管理體系,因為教學管理體系是貫徹人才培養方案,提高教學質量的根本保證。然而教學管理體系是一個復雜的系統工程,必須要經過長期的實踐,不斷完善和發展,才能建立一套完整的教學管理體系。針對教學管理中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改革應該從以下幾個方面開展:
(一)根據培養目標制定教學計劃
獨立學院人才培養堅持“以生為本,全面發展”的辦學理念,同時面向就業需求市場,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因此,獨立學院的人才培養必須考慮走專才培養與通才培養的結合之路,既要有相對廣泛的知識面,使其在人才就業市場上保持一定的靈活性,又要有相對突出的專業技能,使其在人才就業市場上保持一定的專業性。而人才的培養目標定位最終體現在教學計劃上,要做到:
1.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訂符合獨立學院自身需求的教學計劃。當然可以以母體院校相應專業教學計劃作為參考,但更重要的是要根據高等教育發展的要求和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大膽突破母體院校那種傳統的教學計劃的框框,在明確培養具有創新意識和較高實踐能力的應用型人才時,應該重點培養和提高學生的四種能力:熟練的英語應用能力,計算機和網絡技術的應用能力,本專業的理論素養和實踐技能,以及綜合素質和社會適應能力。同時還應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有針對性地在教學計劃中加大基礎課和實踐性環節教學的比重,重新整合課程體系,明確專業核心課程,調整優化學科及課程教學內容,增設特色課程、文理交叉課程、各類限定選修課程、專為進一步深造攻讀碩士研究生而設立的提高課程等,充分尊重學生的發展選擇,提供學生發展的多樣可能。增加學生學習的自由度,把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的主動權歸還給學生,尊重學生的發展選擇權,尊重學生的學習主體地位,因人制宜,因勢利導,因材施教,激發每個學生的主動性和創造性,使其成為社會有用之才。
2.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制訂教學大綱,結合獨立學院的實際情況制訂課程教學的具體要求。由于獨立學院的招生專業源于母體院校,因此為了避免完全用母體院校的統一教學標準來要求獨立學院的學生,課程教學應該根據獨立學院學生的實際情況來重新制訂。在適當降低理論研究難度要求的同時,還應該強化對學生的實踐性的教學要求,并且形成規范性的基本文件,以保持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的一貫性、創新性。
(二)加強師資隊伍建設
“教育興衰,系于教師。一所學校教育教學質量的高低主要取決于教師的素養。”建立一支具有良好政治業務素質、結構合理、相對穩定的教師隊伍是保證學院得以健康發展的關鍵。在加強師資隊伍建設方面,我們認為應從以下三個方面采取措施:
1.發揮體制優勢,組建教師隊伍
獨立學院可以利用體制上的優勢組建一支年齡結構、職稱結構、學歷結構相協調,專職、兼職教師合理搭配,體現學院專業特色和學科梯隊合理的教師隊伍。通過聘任母體院校相對應學科的教授或外校學術水平高、富有教學經驗的教授、社會名流或企事業單位具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工程技術人員擔任學科領頭人,共同打造獨立學院優秀的、高素質的教師隊伍。
2.合理引進人才,組建學科團隊
要組建高質量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獨立學院首先應樹立“以人為本”的觀念,建立有利于優秀人才匯聚、有利于優秀人才發揮作用的新型人才管理體制和運行機制。圍繞重點學科建設、學科基地平臺建設的需要,組建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學術創新團隊。對能夠適應幾個學科方向甚至多個學科發展共同需要的基地平臺予以重點建設,并給予政策傾斜。設立重點學科特聘崗位,面向省內、外公開招聘學科帶頭人;按照學科層次設置崗位,各學科和學術帶頭人實行競爭上崗。積極創造條件,促進學術帶頭人參加國際學術交流與合作研究等學術活動,加大中青年學術帶頭人出國培養力度,加速提高學科梯隊建設水平。
3.培訓教師教學新技能,提高教師教學能力
由于獨立學院的教師及其生源的特殊性,為了使其教學方式方法與學生相適應,獨立學院應加強對教師教學技能的培訓,調整并充實培訓內容,采取各種有效的培訓方式。加強教育信息化建設,分期分批對教師進行現代化教育技術使用方法的培訓和考核,鼓勵教師積極從事計算機輔助教學軟件的研究和使用。提高教師運用信息技術開展教學活動的能力,盡快實現學校教學、科研、管理和師生學習、生活的網絡化和信息化。
(三)以學生為中心,開展教學管理和專業設置的改革
以學生為中心,因材施教,尋找具有民辦高等院校特色的教學方式方法是獨立學院教學管理工作改革的方向;如何進行合理的專業設置又是重中之重。根據獨立學院的辦學宗旨,我們認為專業設置應注意以下兩點:
1.獨立學院應加強學科專業交叉與融合,優化人才培養方案
深入研究社會經濟發展對各類人才需求的趨勢,以培養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為出發點,明確復合應用型人才培養目標,改革傳統人才培養模式,構建與社會發展和學校特色相適應的人才培養方案。在人才培養目標上,注重學歷教育與職業素質培養一體化特色,以“外語+計算機十專業技能”為培養模式。在管理上,實行學校、家庭、社會三位一體的教育管理特色。學生入學后,學校在入學教育中重點強化“學會生存、學會學習、學會創造”教育,并通過多種形式幫助學生正確定位,分析自己的優勢和不足,并進行科學引導,正確地確立自己的大學目標。
2.加強專業課程體系的建設
加強教學內容和課程體系的改革,改變教學內容陳舊、重復和課程體系改革不配套的狀況,要精選教學內容,不斷充實反映科學技術和社會發展的最新成果。在人才培養方案和課程教學內容中真正體現學科的交叉和融合。
(四)建立規范的教學管理制度
獨立學院在創建初期,加強教學管理的標準化、規范化是實現教學高質量的前提條件。而且由于學院本身體制的特點和對教育服務質量的追求,教學管理的機動靈活性應成為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最大特征之一,是今后獨立學院教學管理工作所必須加以重視的問題。
1.規范教學管理制度
有目的、有計劃地進行教學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著重建立并規范一系列教學管理的基本制度,以保證教學活動在正常的秩序中有效地運行。新的教學管理制度應該在參照普通公辦高校現有的教學管理制度的基礎上,結合獨立學院自身的特點加以制訂,切忌完全照抄照搬母體學校的規章制度,尤其是那些母體學校在實施過程中已經出現困難但由于多種因素而沒有修改的規定。獨立學院的教學管理制度應該比母體學校原有的制度更具創新性、時代性和可行性。
2.建立靈活機動的學生學習管理機制
獨立學院教學管理的制度建設要充分地發揮民辦學校體制的機動靈活性,允許學生有更多的學習機會、學習渠道和更大的學習自由選擇性,允許讓學生進行學習的遷移。學習的“遷移”主要表現在“時間性遷移”、“內容性遷移”和“空間性遷移”三個方面。“時間性遷移”就是要建立和完善有特色的彈性學制和學分制管理制度,給學生學習的個性化培養提供更大的空間,讓學生有更多的安排和決定自己學習的時間;“內容性遷移”則是增加選修課程的比例,降低某些“必修”課程的管理剛性;“空間性遷移”則是教學場地可以從傳統的教室遷移到企事業單位,還可以遷移到互聯網上。
3.由于獨立學院的學生基礎
相對較差、程度參差不齊,且自覺性、自律性比較差,根本不適應大班上課,但他們希望被關注,希望有所進步。獨立學院應該針對這個現象改進編班方式,不能沿用母體院校的“大合班”授課方式,而應該盡量使用“單班制”教學以提高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單班制”教學方式有利于教師和學生的溝通、交流,使授課教師也成為管理者、引導者,并成為學生的良師益友。這種真正的“管教管導”教學方法最適合培養獨立學院的學生,而且有助于良好學風的形成。
(五)建立高效的教學質量監控系統
獨立學院在教學運行過程中注重做好教材選用、教學進度和教學要求的合理安排及課堂檢查等各方面的工作,同時加強教學質量評估與監控。通過教學管理職能部門,通過教學質量評估制度和督導制度,對學院的教學組織與管理進行全面的監督與指導,組織學校專家組對學院的教學計劃進行審定。我們認為在教學實施過程中應重點抓以下三個環節:
1.實行院、系兩級管理并行的督導運行機制。并且著重強化教學過程管理,針對理論教學、實踐教學、畢業指導環節等各主要教學管理環節建立質量指標體系,使教學管理效果考核量化。另外還開展對中青年教師教學基本功的測試,讓40歲以下的教師人人走上講臺,同時接受專門設置的院、系二級教學督導組的督察,當然要聘任學術水平高、教學經驗豐富的教授擔任組長,不間斷地開展教學檢查,落實各個環節的工作,實施行之有效的監控,維持正常的教學秩序。
2.堅持在學院評估、教學督導督察、領導檢查、學生評教、教師評學、同行評教等方面加大管理力度,通過抽樣問卷調查、隨堂聽課、召開座談會等多種方式獲取第一手資料,并組織相關人員對調查結果進行深入分析,及時反饋給有關方面。每學期開展由主要教學管理部門負責組織課堂教學效果的雙向測評工作,以互動的形式全面了解“教與學”兩方面的情況,并在學院內以名列前十名的教師為模范進行表彰和宣傳,對排位在后十名的教師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經驗和教訓的總結。這樣通過課堂教學效果的測評,可以成為促進教學質量不斷提高的有效管理措施之一。
3.學院給每位學生建立“家長信息卡”,每學期召開一次“家長代表座談會”,使家長能及時了解學生在校的現實表現,及時發現問題。成立“家長委員會”,讓家長直接參與學院的教育管理,爭取家長對學院各項管理措施的理解和支持,協助學院共同做好學生的教育管理工作;學院也可以有意識地通過社會實踐活動,引導學生正確認識社會,融入社會,增強才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