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平面構成教學改革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平面構成是作為高職藝術設計專業教學中一個不可缺少的組成部分,擔負著提高高職學生的思維想象能力,啟迪設計靈感的任務。它不僅能培養高職學生善于發現美,正確審視美,靈活創造美的能力,還能讓高職學生初步了解藝術創作中一般的藝術思維規律、方式表現規律和藝術的基本表現語言。
所謂平面構成,就是以數種以上的單元重新組合成為一個新的單元。它是創造形態的方法,研究如何創造形象,形與形之間的聯系,以及形象排列的方法。構成的意義在于創造新的形態,并把這些新的形態依據一定條件重新整合或納入限定的空間之中。作為設計教育的一門基礎學科,構成的目標在于對造型技巧、方法等方面的認知體驗使自己的感覺獲得提升,使新的構想能夠源源不絕。平面構成設計滲透到生活環境的各個領域,離開了符合審美需求和實用功能的構成設計,任何一種專業設計都將陷入失敗的境地。平面構成是高職所有設計課中最基本的訓練,是讓學生嘗試視覺方面的創造,是讓學生了解造型觀念,培養學生的審美觀,以及鍛煉設計構成能力。平面構成的創作,能激發大學生豐富的想象力、敏銳的觀察力、高效的記憶力和大學生的創新意識。
2高職院校平面構成教學中存在問題分析
(1)學生對平面構成學習缺乏興趣。首先高職院校學生的專業基礎弱,大部分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入學前沒有美術功底,因此,在學習平面構成的過程中,許多學生則力不從心,從而造成高職學生學習沒有興趣,甚至產生厭煩的心理。其次高職學生學習過程中,不知道學了平面構成在現實生活中有什么用,缺乏興趣,缺少創意的動力和靈感,只能照抄、模仿,基本上創作不出優秀作品。愛因斯坦曾經說過:‘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要調動高職學生的興趣,首先要讓學生加強美術功底訓練,提高學生自信心,不能讓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其次要讓高職學生領略平面構成的美感,聯系現實生活,來啟發學生,是最直觀的。只有感受到其中的美,才能產生興趣,激發出創作的欲望。
(2)教材存在的局限性。現在能體現高職特色的教材較少,大多實踐性和實用性不強。教材重點都放在探索方式法則的‘方式’推敲上,而且內容單一,所采用的圖例也簡單、老化,缺乏新意,未能緊跟時展的步伐,創造意味不強,忽略對高職學生創造性思維能力的培養,激發不了學生學習的興趣和動力,并產生誤解,認為學習平面構成沒有什么用處,忽視該課程的學習。筆者在教學過程中用過幾本平面構成的教材,但這些教材內容都有一定的不足,不能滿足高職藝術設計專業學生學習的要求。因此,教材的選擇也是我們面臨的一個重要的問題。
(3)教學模式與方法單一。教是照本宣科,學是依樣畫葫蘆。高職平面構成教學,長期以來一直采用傳統的構成教學模式,由教師課堂授課,學生接受教學內容,通過手工實踐,最終以書面作業形式表現出來,由教師課程品評。在這樣的教學情形下,學生也只能把精力放在了畫面的精工細做上,而忽略對平面構成的研究與探討,削弱了觀察、思考和創新等思維方面的訓練,對相關設計應用專業則不會加以聯系,只能一味的機械仿照教材中的圖例,依樣畫葫蘆,缺乏創新與變革,不能很好地培養學生的創造性思維。因此,如何在有限的時間內讓學生適應本課程的學習,讓他們掌握學習方法,激發他們的創造思維,也是目前我們所要面臨的問題。
3高職院校平面構成教學改革的一點思考和建議
為突破以上所存在的教學誤區和不足,筆者認為在高職平面構成的教學中,教師除了在備課和教學方法上多花心思外,還要進行以下改革,這也是我這幾年對平面構成教學的心得,頗受高職學生的好評。
(1)調動學生積極性,激發學生學習的興趣。高職院校平面構成的教學,必須改變傳統教學思想,從“以老師為主”改為“以學生為主”。在教學中教師在講述基本理論后應該調動高職學生的積極性,讓他們去發現和發揮自己的能力。根據高職學生年齡特征,直觀的圖形可以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起他們學習的興趣。在<平面構成基本要素>課的教學中,為了讓學生掌握什么是基本形,我充分利用了直觀、有趣的圖形來強化學生的理解,從而調動了學生的積極性,激發了他們的學習興趣。
(2)重視教材的選擇,補充教材。高職平面構成的教材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一本好的教材可以提高教學效果,也可以提高學生對平面構成課程學習的興趣,順利達到教學目標,因此教材選擇應根據教學對象為高職學生的特點進行選擇。并且,我們上課時應針對教材的不足對其進行補充。如,當教材圖例方面較少時,可以在網絡中搜集豐富的、最新的資料、素材,通過多媒體教學方式,對這方面的不足進行補充。
(3)創新的觀念。如今是數字化社會,在平面構成的教學思想觀念上,必須要創新,在教學方式上,必須要跟上時代的步伐,接受新的科技手段服務于教學實踐。在傳授平面構成理論時,可以先讓學生手繪制構成作業,然后結合電腦,進行Photoshop等繪圖軟件代替其中的手繪技術訓練,充分調動高職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在學習過程中,要以學生為中心,去發現和發揮他們的能力,打破滿堂灌的傳統教學方式。
(4)理論聯系實際。要讓高職學生領略平面構成的美感,最好的方法莫過于聯系現實生活,用現實生活中的范例,如講授漸變構成、重復構成時則可通過其在生活中的實際應用(如封面設計和包裝設計中同一造型元素的重復出現,是深化主題的表現)加深學生對漸變構成和重復構成的應用設計的理解,拓展了學生的設計思維。授課內容聯系實際,既能活躍課堂氣氛,使授課生動、形象、豐富,又能拓展學生的眼界,激發學生的創造性思維。綜上所述,高職院校的平面構成教育也應該順應時代潮流,從自己的實際情況出發,我們擔任色彩構成課程的老師應與時俱進,不斷探索,以先進的教學手段和推陳出新的教學思路,培養高職學生的審美能力和創新能力,努力構建有高職院校特色的藝術設計課程。
作者:崔杰 單位:濟源職業技術學院建筑裝飾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