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中藥鑒定技術教學改革論文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1課程教學改革的方法
1.1實物標本的選擇
選擇實物標本依托中國藥典,以教材中收載的常用藥材為主。然而,將教材中的藥材品種一一收錄既不現實、也不必要,應根據教學大綱的要求和教學實際,選擇具有代表性的藥材標本。在品種的選擇上要力爭具有代表性,如根和根莖類、莖木類、皮類、花類、果實種子類、全草類、其它類、動物和礦物類藥材等都要涉及;且應根據分類學涉及代表科屬的藥材,如毛茛科選取了黃連、烏頭、白芍、威靈仙等,分別涉及了黃連屬、烏頭屬、芍藥屬和鐵線蓮屬等;同時,根據地方使用習慣的不同,有意識收集本地習用品種,如紫萁貫眾、斷血流等;道地藥材是中藥鑒定技術中最具特色的,收集實物標本還應對道地藥材有所側重,如安徽的鳳丹皮、宣木瓜、貢菊等。基于以上思路,我們根據課程教學的需要,編寫《中藥鑒定技術》教學實物標本目錄,加大收集工作,并應用于教學實踐中。
1.2實物標本的制作
《中藥鑒定技術》教學用實物標本編寫目錄后,根據目錄進行收集和制作工作,主要有三種方法:⑴從市場采購。利用去藥材市場參觀學習的機會,從市場采購典型的藥材標本,主要是一些本地不產的藥材,如人參、大黃等,且經過不同批次的采購能得到不同等級和規格的藥材。⑵與兄弟院校和同行之間交換、交流。通過與同行之間進行教學標本的交換和交流,可以擴大藥材標本的種類,減少收集標本花費的精力,有利于建立整套標本。⑶實地采集和制作。這是最重要的方法,將收集實物標本與藥用植物學采藥實習等結合起來,通過實地采集收集本地地產藥材和習用品種。例如,我校每年會到南陵丫山進行藥用植物學采藥實習,可收集到牡丹皮、半夏、魚腥草、金蕎麥、桔梗等地產藥材。同時,還可以利用野外資源調查的機會,搜集各地藥材標本,如岳西的茯苓、僵蠶、靈芝,霍山的霍山石斛、天麻,滁州的菊花和全蝎等。通過野外采集,可以準確鑒定藥材的來源,從而做到在課堂上教授給學生科學、準確的藥材知識。
1.3影像標本的制作
收集的藥材標本有時個體較小,如冬蟲夏草、半夏、太子參等,使用時難以滿足教學需要,還有一些標本容易變色變質,如黨參、大黃等。如何能給予學生最真實的藥材特征,就需要通過制作影像標本來完成。顏色是標本最重要的特征,在制作影像標本時也容易失真,為此,我們引入了專業的攝影設備,同時邀請專業的攝影和計算機老師,協助影像標本的制作,專業教師則根據藥材的鑒別要點提出拍攝意見,如大黃要拍攝斷面的“星點”特征、黃連要拍攝“過橋”特征、冬蟲夏草要特寫頭部特征等。為了增加藥材照片的立體感,還須對藥材的不同面進行拍攝,以期得到最完整的藥材性狀特征。同時,利用野外資源調查的機會,拍攝新鮮藥材的照片,并制作了產地采集、加工等的視頻短片,后期利用專業軟件制作了《黃山采藥錄》等視屏資料,作為對理論課的補充,在課堂上也收到了較好效果。
2體會
2.1理論教學和實踐教學應選用不同的標本理論教學
一般是大班教學,對實物標本的需求量較多,標本數量少時難以顧及到所有同學,此時配合影像標本的使用,才能取得較好的效果;而像蘇子、菟絲子這些較小的藥材,可以給每位學生準備一份標本,看著標本學習和講解才能取得最佳的效果。實踐教學一般是小班教學,學生和教師互動交流的機會較多,一般選用實物標本,對于人參、冬蟲夏草等貴重藥材標本,也可讓學生有充分的觀察機會。另外,還可以根據藥材的性質制作不同的藥材標本,展示于實踐教學場所。比如全草類藥材可以制作成臘葉標本和彩色照片,懸掛于實驗室墻上,讓學生在日常學習中受到潛移默化的影響。
2.2注意標本和影像資料的積累
教學實踐中,實物標本和影像資料發揮了較為重要的作用,但由于標本種類不夠完善,在使用中時常受到限制,因此,收集足夠的實物標本和影像資料十分重要。但《中藥鑒定技術》教學實物標本和影像標本的搜集制作并非一朝一夕能完成的,需要專業教師不斷的積累和完善,逐漸搜集完善標本的品種,提高同類標本的等級規格。同時,隨著數碼技術的發展,可以應用先進的數碼技術制作更為完善的影像標本,以更好的為教學服務。只有積累足夠的標本和素材,才能在《中藥鑒定技術》的教學實踐中發揮更大的作用《,中藥鑒定技術》才能成為學生愿意學、教師愿意教的一門專業課,也才能最大程度地發揮本課程的根本目的,為學生今后從事中藥類專業相關工作打下堅實的基礎。
作者:劉學醫 趙寶林 袁芳 單位: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 安徽中醫藥高等專科學校附屬中醫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