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教學改革研究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提要】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做好教學改革可有效地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隨著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新的教學模式涌現出來,教學方法更加多元化,教學技術更加先進,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但對于普通高等醫學院校來說,要跟上時代的步伐做好教學改革面臨著重重困難。該文以在以問題為導向的教學為例,對普通醫學院校教學改革存在的問題進行了剖析,并結合教學實踐進行反思,以期為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教學改革提供參考。
【關鍵詞】教育改革;醫學院校;基于問題的學習;中藥學
在我國高等教育的改革與發展過程中,教學改革始終是主要內容之一[1]。教學改革已經進行了幾十年,但我國高等教育整體上依舊處于傳統教學模式占優勢的狀態。我國絕大多數高校課堂仍以教師為中心,即教師圍繞教學目標和內容,以講授和PPT演示的方式進行教學,通過試卷和畢業論文評價學生的課堂知識掌握情況[2]。伴隨著科學技術和社會經濟的飛速發展,學生對知識的需求和獲取知識的渠道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3⁃4]。同時,隨著高等學校本科教學改革的不斷深化,各種新的教學模式涌現出來,教學方法也更加多元化[5],教學技術也更加先進[6],教學內容也更加豐富,不再拘泥于課本知識[7]。這就要求高等學校必須加快教學改革的速度,加大教學改革的力度,以適應不斷變革的教學環境。
1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教學改革存在的困難——以問題為導向(PBL)的教學為例
PBL教學起源于20世紀60年代的麥克瑪斯特大學,如今已成為風靡全球的醫學教育模式[8]。我國很多高校也都積極推行這種先進的教學方式,但對于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來說,要實現有效的PBL教學尚存在諸多困難,這些困難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1PBL自身的缺陷
PBL是一種新興的教學模式,雖然其有自身的優點和長處,但任何一種教學方法都不可能是完美的[9]。針對醫學院校的學生來說,需要系統學習的知識過多,學習任務非常沉重;而PBL教學的課程容量相對小得多,學生可能會將注意力集中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上,導致過度的深入或追求新的研究成果,而忽略了學習的基礎目標本身。眾所周知,新的研究往往和臨床還有很大一段距離,特別是目前普通醫學院校的學生絕大多數畢業后要填充基層醫院的空白,基礎知識和已經成熟的知識點才是其更需要的。PBL教學模式是一種源自西方的教學模式,要應用于中國的普通醫學教育還需要根據國情和各門課程實際情況不斷地進行完善方可。
1.2傳統教育模式深深扎根于中國師生的思想
任何改革必然都有一個痛苦而漫長的過程,都會有阻礙、有陣痛,這種陣痛在教學改革過程中必然也會存在。對于新式的教學方法的推行,需要教師和學生雙方的配合與努力,才可能收到良好的效果。實際過程中,于教師而言,尤其一些年齡比較大的教師,對職稱無所求的教師往往不會太熱心,嫌麻煩;對于學生而言,從小到大接受的是傳統教育,新的改變往往會給其造成困惑和不適應。對于小部分的學生來說可能更喜歡新興的教學模式,但對于絕大多數學生來說,被動接收式的學習已經形成慣性,尤其對于缺乏主觀能動性的學生,改變起來比較困難。
1.3普通醫學院校自身的不足
2017年作者在北京大學醫學部(簡稱北醫)參加了關于PBL教學的交流培訓會,在課堂觀摩過程中發現北醫的PBL教學效果是普通醫學院校難以達到的。經過反復思考和對比,作者發現,在普通本科醫學院校實施PBL教學,特別是要達到北醫教學效果的PBL教學,存在諸多實際困難,這些困難讓普通醫學院校很難復制當前比較成功的PBL教學模式。1.3.1普通醫學院校師資力量的不足。實施PBL教學想要取得好的效果,學生人數不宜過多,必須有充足的師資力量做后盾。對于普通醫學院校來說,師資是很難滿足北醫模式PBL教學的需求。目前,成功的PBL教學案例實行的均為精英教育,這種PBL教育在教學實施的過程,大多將學生分為10人左右的小團隊,每個團隊配備1位教師,20~30個小團隊同時進行授課,對于普通醫學院校來說其師資力量根本沒有辦法實現。1.3.2硬件設施不足。PBL教學所需各種教學設施都較傳統教學方式要求更高,但對于普通醫學院校來說在這些方面均有欠缺,從而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教學改革的進程。1.3.3學生基礎薄弱。普通醫學院校學生的生源質量決定了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欠佳,基礎知識掌握比較薄弱,對教學改革和新的教學方法的適應相對比較困難,所需適應時間較長。1.3.4評估體系缺乏。在普通醫學院校教學改革尚沒有完善的評價體系,甚至部分學校根本談不上評價體系,教學改革的內容甚至沒有納入考核體系。這些都導致了教師和學生對教學改革的熱情和積極性降低。
2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教學改革的思考
在科學技術飛速發展、學生獲取知識的渠道不斷革新的今天,高校如何搞好教學改革,更好地去適應社會的發展和學生的需求,需要每位教育工作者去深思。
2.1教學改革目的要明確
教學改革的初衷是為了更好地提升學生學習能力,起到更好的教學效果,而不是為了完成改革任務。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往往會因為各種原因和困難導致教學改革流于形式,從而導致教學改革不僅沒有發揮到其應有的作用,反而還增加學生課程負擔加重,影響學生的學習興趣。因此,要做好教學改革需要明確目的,堅持初心、明確目標方能做好改革工作。
2.2實事求是,根據自身情況進行適度改革
北醫的PBL教學模式的確很好,但是其并不適合遵義醫學院,特別是對于藥學專業的教學來說更不能照搬醫學專業的教學模式,但可以借鑒。本校的師資力量不足,就要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重新設定案例,使其達到更佳的教學效果。
2.3教學改革需要自上而下
教學改革不僅僅是一線授課教師的事情,不是簡單地在教學任務中定下課時指標就能行得通的,需要從學校的層面出發進行教學改革,需要領導層的重視,需要很好的頂層設計,需要各級各層面有效的溝通,發揮聯動作用,才能夠有效地推動教學改革,切實達到教學改革的目的。2.4面對困難需迎難而上對普通醫學院校來說教學改革存在種種困難,但面對困難我們更應該迎難而上,尋求解決之道,而不能有畏難情緒和偷懶的行為,方法總比困難多,相信在不斷地摸索過程中總會有適合的方法能夠突破困境。
3藥學專業PBL教學案例設計與實踐
在PBL教學過程中案例是重中之重,好的案例是教學質量的保證,在醫學教育中已經形成了較為系統的案例模式,擁有較為完善的案例庫。普通醫學院校由于師資、硬件設施等各個方面不足,針對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PBL教學,該如何撰寫案例?該如何實施具體實施呢?作者認為,短而精的案例更適合普通醫學院校藥學專業的學生。可以根據藥學專業全部課程的關聯性,從中選擇關系最為密切的幾門課程一起開設PBL教學,以下為遵義醫科大學藥學專業PBL案例庫中2個代表案例,簡單介紹如下。
3.1人參
人參是國人熟知的常用中藥,以人參作為案例進行PBL教學,可以涉及哪些主干課程,可以從哪些角度提出哪些問題讓學生去思考,去自主學習,并能夠使學生有效地掌握相關的知識點。(1)人參是從哪兒來的?這就涉及藥用植物學、栽培學、炮制學等多門課程的內容。(2)如何判斷人參的真偽優劣?這屬于藥用植物、生藥學、鑒定學、分析化學等課程的知識點。(3)人參屬于補氣第一要藥,人參的補氣體現哪幾個方面?其的性味歸經,功能主治包括哪些內容?這些是中藥學的重點知識,我們還可以拓展開來討論補益藥的分類,其他代表藥等內容。(4)人參中產生功效的物質基礎是什么?這就涉及天然藥物化學、中藥化學、藥物分析、分析化學等相關學科的知識點。(5)人參治病救人的物質基礎究竟是如何發生作用的,則屬于藥理學、藥物代謝等學科的內容。(6)可以涉及生物技術相關課程,如生物信息,生物制藥等。以傳統最具代表性的藥物為例進行PBL教學,其內容的豐度和廣度均能達到教學要求。
3.2阿司匹林
阿司匹林是經典化藥,以阿司匹林為例進行PBL教學基本上可以將藥學(化藥)相關專業學習的主干課程全部串聯起來。讓學生去了解阿司匹林的歷史就是藥物發展史的內容;講結構,就是藥物化學的內容;了解其作用機制,就是藥理,所對應的是非甾體抗炎藥;聯系心血管用藥就是臨床藥物治療學;阿司匹林的生產又涉及藥劑、制藥工程等學科。雖然以代表藥物為主線設計案例,可以將藥學專業本科生學習的多數主干課程系統地結合起來,但是考慮到教學條件和師資不足等其他問題,在PBL教學實施過程中實際應用的案例可以根據具體的情況進行刪減或者調整。如在實例1中,藥學專業學生可以側重于(4)和(5),中藥學專業的學生可以側重于(1)、(2)、(3)。以目前遵義醫科大學實際情況,最佳的選擇是以短而精的案例進行教學,將5~6門主干課程的PBL教學任務結合在一起,按照每門課程2個學時的教學任務,可以安排出10~12個學時進行統一的PBL教學,每門課程有2~3位授課教師(部分教師可能講授相關的2~3門課程),主要就有10~15位教師同時進行PBL教學。通過實踐發現,較精英教育模式效果仍相差甚遠,但較之每門課程乃至每個教師單打獨斗的PBL教學在教學效果和學生的接受度上都有極大的提高。
4小結
目前,高等教育正處于一個飛速發展期,教學環境受到越來越多的科技成果的影響,學生獲取知識的方式在快速增多,對教師的要求和教學方式的要求必然發生變化[10]。教學改革已經成為當前高等教育中極為重要的一個組成部分,做好教學改革學校才能更好地發展,才能適應社會、科技的飛速發展,才能適應學生逐漸轉變的學習方式和教學需求[11]。好的教學方式能夠更加有效地培育出社會需要且能夠很好適應社會發展的人才。教學改革是高等教育發展必不可少的重要環節,做好教學改革可有效地推動整個教育事業的發展,提升教學效果和質量[12]。普通高等醫學院校藥學專業教學改革困難重重,需要每一位教學工作者共同努力,共同推動。
參考文獻
[1]胡建華,陳玉祥,邵波,等.我國高等學校教學改革30年[J].教育研究,2008(10):11⁃20.
[2]陳凡.以學生為中心的教學何以可能——基于51所大學本科課堂現狀的實證研究[J].高等教育研究,2017,38(10):75⁃82.
[3]張子石,金義富,吳濤.網絡學習空間平臺的規劃與設計——以未來教育空間站為例[J].中國電化教育,2015(4):47⁃53.
[4]李玉斌,武書寧,姚巧紅,等.大學生網絡學習行為調查研究[J].電化教育研究,2013,34(11):59⁃65.
[5]秦達念.試論新教學模式改革中的學生因素[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26(6):15⁃17.
[6]蔡紹先,陳瑋瑩,張錦堃,等.醫學新教學模式中模塊教學改革初探[J].中華醫學教育雜志,2006,26(4):7⁃9.
[7]羅黎輝,李想.從教育多元化的角度看教育公平問題[J].云南師范大學學報(哲學社會科學版),2011,43(2):131⁃135.
[8]杜翔云,ANETTEK,JETTEEH.PBL:大學課程的改革與創新[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9(3):29⁃35.
[9]崔曉陽,李益,廖虎,等.PBL教學法在我國醫學教育中的應用及存在問題[J].中華醫學教育探索雜志,2010,9(4):439⁃442.
[10]王善邁,袁連生,田志磊,等.我國各省份教育發展水平比較分析[J].教育研究,2013,34(6):29⁃41.
[11]趙應生,鐘秉林,洪煜.轉變教育發展方式:教育事業科學發展的必然選擇[J].教育研究,2012,33(1):32⁃39.
[12]洪梅.深化實踐教學改革,構建合理實踐教學體系[J].科技信息(科學教研),2008(12):201.
作者:吳發明 姚秋陽 劉莎 聶緒強 單位:遵義醫科大學藥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