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高職職業化學教學方法改革創新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隨著我國經濟與科技的快速發展,培養具有高等職業技術技能的復合型和應用型人才的需要。通過分析高職院校教學現狀以及改革創新的原則入手,從現有的教材、教學方法、教學手段、評價方法與教育理念等方面入手分析,為適應高職教育對人才的需求,提出高職化學教育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以更好適應社會發展的需求。
一、當前高職院校化學教學的現狀
隨著高職院校的化學教育、教學改革不斷深入,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仍面臨很多問題。從學生素質看,高職院校生源大多是高考低分段的學生,學生基礎普遍較差,文化素質相對較低,學習積極性不高,甚至有厭學情緒。從教材使用看,高職院校在制定化學教材時,沒有考慮學生的文化素質,所采用的教材在實用性、適用性、趣味性較差,不完全適合學生文化水平;部分教材早已過時、陳舊,甚至是高中化學的重復講解;部分教材又參照本科教材內容、理論偏深,高于高職學生化學學習的需求。從老師與教學手段看,高職院校大多是由中專升格而成,教師也大多是原中專老師轉型而來,而院校的教師培訓相對滯后,造成高職院校老師的化學授課手段單一,仍采用傳統的教學方式,老師在臺上講,學生在下面聽,幾乎沒有設置或現代教學手段很難達到培養學生能力的目的。從教學儀器看,高職院校大部分是從原中專、技校升格而來的,忽視實驗室建設的投入,導致實驗設備跟不上教學要求,實驗條件的不理想,使得任課教師不得不放棄部分實驗項目,造成實驗課教學與企業的現行需求脫節。從考核方法看,高職院校在化學教育只注重考試成績結果、輕視學生學習的過程與能力,學生消化吸收的少,靠的是死記硬背,不利于對學生能力的培養。對學生的學習缺乏導向性,易形成學生重理論輕實踐的觀念,最終造成與高等職業教育培養目標背道而馳的局面。
二、高職化學教學方法改革與創新應遵循的原則
(一)根據職業教育特性,堅持素質教育高職院校的特性決定了高職教育既有其高等性,又有其職業性。它培養的是面向生產、建設、管理、服務第一線的高素質的應用性技術人才。所以堅持素質教育,是當前高職教育的基本要求,也是當今社會的時代需求。這也決定了高職教育不僅僅重視化學知識的教育,還要在提高學生綜合素質能力方面下功夫,把傳統的以知識教育為主轉變到素質教育上來,轉到核心素養教育方向上來,只有這樣,才能適應我國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發展的需要。
(二)按高職教育的教學要求,優化教育結構高職教育要有自己獨特教育方式,既要跳離出中職教育的方式,又不能完全照搬普通高等教育以學科為中心,追求知識的系統性、完整教學模式,對高職學院的學生進行專業培養與訓練。樹立以人為本的教育觀和課程觀,以培養適應社會經濟發展要求的高素質人才為目標,優化設計高職化學的教學體系,正確處理好化學課的重點與非重點,理論與實驗的實踐與聯系,所選教材與改變教學方法等多方面的關系,提高高職化學教學的教學效果,滿足當前社會需求的化學專業人才。
(三)課程設計滿足可持續發展與傳承性隨著我國當前社會的快速發展,所需要的科技人才也會越來越多,對人才的素質要求必然會越來越高。這就需要生產工作在一線的技術人才不僅要具有扎實的理論功底,嫻熟的技術應用能力,而且要具有較強的學習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所以高職院校在培養人才的過程中要有不斷的自我學習能力和技術創新能力,保持學生在化學方面與和對化學知識傳承方面持續發展。所以在高職化學教學中,學校必須更新教育理念,多在培養學生的可持續發展與傳承能力方面下功夫,授之以魚,更要授以以漁,讓學生掌握終生的學習方法,為將來學生可持續發展與傳承方向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高職院校化學教學改革與創新的策略
(一)教材的改革與創新高職院校必須把教材的選用和編寫工作放在首位,采取選用與自編相結合的原則選取高職化學教材。選用的教材要內容精練、著重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的講解、注重教材的規范性與成熟性。高職院校自編教材要求理論聯系實際,要從實際社會需要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出發,既要考慮中職、高職化學教育的銜接,又要考慮高職化學專業的需要,同時也要考慮專業課程與社會對高職人才的實際需求。為培養學生的職業綜合能力,學院定期或不定期組織相關化學教師向兄弟高校進行學習和培訓,同時還要多多借鑒國內外同類教材,進行消化、吸收,兼收并蓄,使教材內容更能體現出高職院校的實用性、適用性、趣味性與先進性的高職化學教育特色。
(二)教學方法的改革與創新1.激發學生學習的主動性。教師在教學活動中有意識地加強學生學習的主體地位,比如布置一些問題,讓學生自己查資料,找到解決方法,激發學生的好奇心、求知欲,把學生的積極性充分調動起來,培養學生主動學習的意識和能力;改變教師滿堂灌的弊病,教師只講精要或進行必要的引導,幫助學生找到解決方法,調動起學生的積極性,增強學生的成就感,化學教學才會收到好的教學效果。2.利用新科技術實現教與學的完美結合。高職院校要積極引進或組建先進教學手段和技術,推動課程內容和教學體系的改革與發展。讓高職院校的老師隨時隨地可以運用相應地現代化教學手段進行教學,也可以請相應專業人才將化學知識做成動漫或動畫,變抽象的化學知識講解為形象的化學知識,將抽象原子、分子、離子之間的化學反應通過動態形象地展示出來,讓化學的教學內容更加形象、直觀、生動且有吸引力,既能增加學生的感性認識,激發學習興趣,又有利于加深學生對教學內容的理解和記憶,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3.重視理論與實踐的結合。職業教育是培養生產第一線技能型的人才,重視學生的實際操作的能力,培養學生實際動手能力是職業教育的關鍵,而能力是通在大量實踐得來的,這也是和本科教育最大區別。這也要求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充分考慮企業的需求,做好本專業實踐課教學內容的安排。讓實踐環節教學不僅可穿插于常規的課堂教學之中,也要拿出一定時間的進行實訓式仿真訓練,提高學生的實際動手能力。
(三)實驗教學的改革與創新1.對實驗教師進行專業的培訓。高職院校多是由中專學校升格而成的,教師也大部分是中職學校老師轉過來的,其學識水平和能力素質需要進一步提升以適應高職院校的教育教學需要。為了適應高職教育的要求,提高化學實驗教學質量,就需要掌握一定的教育理論、專業知識、有豐富實踐經驗的實驗師資隊伍,因此實驗教學改革的關鍵是高職院校要有組織、有計劃地對實驗教師的專業知識和實驗能力進行必要的培訓。2.注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將傳統的驗證型教學實驗變革為聯系生活實際的應用型、研究型實驗,讓學生通過實驗驗證自己的猜想,提高學生的創新能力。如在乙酸乙酯合成實驗中,有的學生猜想將強酸型陽離子交換樹脂代替濃H2SO4,放入乙醇和乙酸的混合溶液中,加熱是否可以還原為乙酸乙酯,這樣做更有利于環保?學生通過實驗得到了想要結果,培養學生根據離子交換樹脂的不同用途進行靈活運用的跳躍思維能力,同時增強了學生環保意識,建立“綠色化學”的概念。3.開放實驗室,讓學生隨時可以驗證自己的猜想。高職院校應該設計開放實驗日,在不影響正常教學的情況下,實驗室應該隨時向學生開放的。學生根據自己的需要做相關實驗或補做課堂沒有弄清楚的實驗,也可猜想驗證生活中的化學問題。如:自己所買蔬菜或水果中硝酸鹽是否超標,或隔夜的飯菜中亞硝酸鹽的測定,無土栽培中營養液成分的測定等,由學生自己設計實驗方案,進行實驗操作,得出實驗結果。
(四)考試方法的改革與創新化學是一門以實驗為基礎的自然科學,應該是理論知識和實驗能力的綜合。而現有的化學課程考核,多是以理論知識為主的考試,實驗技能卻幾乎排除在外,限制了學生的創新能力。在高職院校應建立科學合理的化學課程考核體系,建立客觀合理考核制度,突出學生能力的培養,提高學生的綜合素質。
參考文獻
[1]余蘭.高職院校化學化工類專業人才培養模式的分析[J].教育教學論壇,2020(2):356-357.
[2]趙靜.關于高職化學探究型教學模式的應用研究[J].化工管理,2019(32):25-26.
[3]王磊.翻轉課堂教學模式在高職分析化學教學中的應用[J].才智,2019(35):126.
作者:剛馥欣 單位:青海畜牧獸醫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