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想要寫出一篇引人入勝的文章?我們特意為您整理了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方法的創新實踐范文,希望能給你帶來靈感和參考,敬請閱讀。
【摘要】小學數學概念教學應該以數學活動為載體,突出過程性和綜合性。隨著新課程改革的不斷推進,小學數學概念教學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挑戰,教師應該轉變教學理念,革新教學模式,優化教學設計,不斷提高小學數學課堂質量。
數學概念是數學知識體系的基礎,是小學數學教學階段的核心內容,學生根據數學概念進行判斷推理深入探究。數學概念教學是小學數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教師要根據課程標準及時調整教學策略,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和數學學科意識。
一、直觀圖形取代文字理論,讓學生更容易理解概念特征
小學生年齡較小,身體和心理尚未發育完全,不具備成熟的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大部分小學生生活經驗匱乏,社會閱歷幾乎為零,對于大段的文字敘述比較反感,直觀的圖形和動態視頻更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教師要根據課程內容,制定相應的教學策略,簡化數學概念的理解,削弱數學概念的存在。當然削弱數學概念是相對的,并不是對數學概念避而不談,而是換一種方式講解數學概念。教師要善于利用教學資源,大部分學校都建設了多媒體教學教室,部分學校甚至完成了多媒體教學的全面覆蓋,這就意味著教師可以用將數學概念轉換成其他的存在形式,以便學生更好理解。例如教師在講解《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教師在課程設計環節將“對稱”“平移”“旋轉”這三個數學概念采取圖形與文字相結合的形式,讓學生對圖形的運動有一個感性的認識。教師作為學生的引路人,進行課程設計時要考慮學生的學習需求以及課程標準的硬性要求,深刻理解教材,優化課程設計讓學生感覺到數學學習的快樂。教師在給數學概念配圖時要注意兩者的內在聯系,選取的圖形要能夠突出數學概念的特征,數學概念要能完全符合圖形的表現。用簡單的圖形體現深刻枯燥的數學概念,實現高質量數學課堂的教學目標。例如教師在向學生介紹“對稱”這一數學概念時,可以向學生展示天安門城樓的圖片。通過雄偉的建筑來詮釋對稱的含義,學生輕而易舉就能理解對稱的具體含義。
二、課后習題重點明確,凸顯數學概念
隨著新課程改革和素質教育的穩步推進,學生的課業負擔有所減輕,社會各界都發出了學生需要減負的呼聲。減輕學生課業負擔和強化學生數學能力是不沖突的,教師要調整教學策略,根據課程內容和學生的課堂反饋布置相應的數學作業,而不是要求學生做一些“意義不明顯”的數學作業。數學概念具有系統性,并不是單獨存在的。數學概念之間存在著各種各樣的聯系,教師要能夠利用數學概念之間的關聯,加強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和記憶。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要善于利用數學概念之間存在的內在聯系,通過對數學概念的整理分類,幫助學生逐步完善數學知識理論體系。例如教師在布置數學課后作業時要注意數學理念的搭配和關聯,學生在學習完《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以后,教師可以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適當調整作業內容,課堂中學生對于“對稱”“平移”認識較為深刻,而對“旋轉”表示有些疑惑,那么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習題時就要加重有關旋轉內容習題的比例。教師給學生布置課后習題之前需要收集多種信息,不僅僅根據學生的課堂反饋,還要根據學生的小組討論情況和抽查發言。教師要多方面采集學生的學習信息,及時歸納整理,根據學生的實際學習狀況調整教學策略優化課程設計。小學數學概念教學確實較為枯燥,學生理解困難,但是只要教師能夠采用靈活多變的教學模式,將抽象問題簡單化,大部分學生都能夠適應小學數學概念教學。
三、動手實踐操作,將抽象問題簡單化
部分數學教師認為學生的數學學習是以自我為中心的,他們認為學生在學生過程中過于自我,導致思路受限無法接受他人的啟發最終走入數學學習的“死胡同”。教師在日常教學過程中應該讓學生明白,個人英雄主義的時代已經成為過去,二十一世紀各行各業所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就都是團隊協作的結果。教師要引導學生有組織有計劃的學習,成立學習小組,以小組為單位互相學習互相幫助能夠提升數學課堂的教學質量。教師可以將學生平均分成幾個小組,確保每個小組的學生數學學科素養相差較少。小學數學課堂主題是學生,教師要明確學生課堂的主體地位,要給予學生充分的時間和空間,讓學生通過小組協作學習的方式“自行”解決問題。另外,教師要注意教材中的動手實驗,小學數學教材很注重給學生提供動手實驗的機會,例如《圖形的運動》這一章節中就有設計讓學生動手“剪一剪”的環節。教師可以提前準備好一些顏色不同的卡片,隨機發放給每個學生,讓學生以小組為單位開展動手實驗競賽,每個小組最終評選出一個學生的作品代表小組參與最終評選,在最終評選中獲勝的小組可以獲得一定的獎品或者教師的口頭嘉獎。學生通過一系列的動手操作,從動作到知識,從具體到抽象感性認識,在概念形成的全過程中參與,學生對于數學概念的理解會更加的深刻。數學概念是數學邏輯思維的基礎,小學生學習理解數學概念的過程就是鍛煉邏輯思維能力的過程。
參考文獻
[1]洪偉,程小紅.概念圖與小學數學概念教學[J].數學學習與研究,2018(24):68-69.
[2]劉霞.著眼知識本質深化概念理解[J].青海教育,2017(12):39-40.
作者:喇萬軍 單位:張家口市宣化區春光鄉四方臺中心小學